大众传播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媒的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各种媒体兴起,而人们的价值观在此中是否受到影响,影响程度如何,是本文的论题。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和平时的积累,访问大约100名受众,得出大众传播,特别是在电视等冷媒介的传播中,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在影响效果方面,分开列举便于说明,其中在法律等视角方面收获颇多,但在商业广告的影响上,其调查结果并不明晰,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旨在调查现今社会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影响程度以及该如何衡量其所表达的价值观,调查群体主要是大学生。

关键词: 大众传播价值观受众调查报告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
所谓大众传播是指职业的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一般特点:①传播者是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并需要借助非自然的特定传播技术手段;②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人群;③传播信息扩散距离远,覆盖区域广泛,速度非常快;④传播对象虽然为数众多,分散广泛,互不联系,但从总体上来说是大体确定的;⑤传播是单向的,很难互换传受角色,信息反馈速度缓慢而且缺乏自发性。

(2)大众媒介的共同特点:凡是大众传播活动特征的传播活动中应用的媒介均属于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介。

此外,卫生标语、卫生传单,以及置于闹市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宣传画廊等,也都属于
大众传播媒介的范畴。

这些媒介在传播方式、对象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些共同点:①间接性传播。

通过机械性、技术性质媒介传播信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是间接性的;②覆盖面广,资源利用率与传播效率高;③大众传播媒介面向整个社会,具有公开性,负有重大的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④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时效性;⑤传播材料的统一成批生产与重复利用,可确保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媒介组合:媒介组合指于同一大众传播的媒体计划之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媒体。

在实践中,针对各种媒介的不同特点,择优选用,才能发挥传播媒介的最佳功能。

英国健康教育学家Tones Bik在1981 年教育与传播国际讨论会上提出的《健康传播方法谱》,为适当地选择传播手段提供了参考依据。

健康传播者应当在不同规模的健康促进项目的传播活动中,依据传受双方实际情况,运用不同传播策略和媒介,在工作中选用最佳的方法组合,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完善,进而完成健康传播的目的和任务。

二、调查报告
为了获取更多关于大众传播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的信息,我在家乡(系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广场)实地调查,先是制作调查问卷100份,回收47份,后经口头询问调查的方式,有选择性的调查(即大部分选择年轻人)约53人,共计100人参与调查。

问卷内容如下:
(注:其中第15题为选做,专门调查学生群体)
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C 保密
(男女调查比例比较平均,其中女性较多一点)
2.您的年龄
A 25岁以下
B 25-35岁
C 35岁以上
(25岁以下较多,即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多,其次是大学毕业后人数占多数)
3.教育程度
A高中及以下
B大学
C硕士及以上
4.你见到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会伸出援手吗?
A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B不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C看情况,说不准
5.现而今,有很多关于司机由于好心载老人,途中不慎车祸,反被其家人告上法庭的报道出现。

报纸就此提醒:司机搭载他人要慎重。

据此,您认为
A只是偶然事件,如果是我,我会继续助人为乐
B坚定自己不去惹祸上身的信念
C以后这种事情要三思而后行
评析:近半数受访者认为以后会酌情考虑,但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继续救助。

6.你对该报就此事提出“司机搭载他人要慎重”的提示有什么看法?
A不恰当,媒体不应该提出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观点
B同意,现在社会上情况复杂,防不胜防
C媒体提出自己观点的时候口吻应缓和些
评析:
说明在媒体提出的言论中,一般警示性的提示或是与生活贴近的忠告,受众通常很容易接受,并且认为可信度高。

7.你对当今中国政府官员的看法是什么
A大部分官员以权谋私,只有少部分为公众的利益服务
B绝大多数的官员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
C贪官清官的比例差不多
8.关于媒体对孔繁森、牛玉儒等人的事迹的大力弘扬,你的看法是什么
A现实中还是好官多
B只是个别的例子,就是因为清官少,才要如此大力弘扬
C事迹未必属实,可能只是政府为树立形象而做的夸张报道
评析:
从调查数据上看,受众对媒体,特别是中国媒体在政治方面的报道,还是有很大的担忧,认为可信度不高,社会的政治透明还有待加强,民主政治还需要提高。

同时,更明晰了我国现今主流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9.这些年来,媒体陆续报道批判了一批贪官污吏,如胡长清等人,对此,你怎么看
A这暗示出社会的阴暗,没有被揭发的社会蛀虫还比比皆是,确有必要担忧
B社会总存在不和谐不光彩的因素,少数报道并不能成为判定整个社会的标准
C媒体的报道只是事实,我们接受事实就够了,对于媒体的态度只作为参考
10.在现代社会,你认为爱情可以脱离物质条件吗
A完全可以
B完全不可以
C视情况而定
11.偶像剧一度热播,主人公多不顾双方金钱、地位、年龄等的差距坚决在一起,对此,你怎么看
A只是故事,现实中不可能存在
B现实中可能会有,但可遇不可求
C完全赞同并憧憬这种爱情
评析:
受访者多为年轻人,说明社会受众在对待媒体所传播的爱情观方面,总体而言是很冷静和理智的。

12.你觉得大学生应该通过整容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吗
A应该
B不应该
C视情况而定
评析:
大众普遍还是不太能够接受整容,究其深层原因,是媒体所反映给大众的整容效果基本都是负面的,受众普遍对整容持怀疑和否定。

13.据媒体报道,招聘者更倾向于录用那些有较好形象的求职者,对此你打算怎么办
A应该学习尽量多的化妆知识使自己在求职中获益13
B应该以专业知识技能为重,不应在化妆上花费时间53
C视情况而定34
14.近年来,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保健品的宣传,对此你认为
A大部分是夸大效果的不实报道
B服用保健品对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C视品牌而定
15.据资料显示,近几年研究生和本科生就业率相差无几,你打算A考研
B边工作边考研
C先找工作,找不到再考研
16.为大众传媒的报道及其言论观点
A多数真实可信
B真假参半
C多数夸张,不可信
17.觉得大众传播的价值观对大学生产生了
A积极影响
B消极影响
C不确定
18.对于媒体传播给受众的价值观,您认为
A直接决定自己对一个事件的判断
B媒体怎么说我不信,我有自己的想法
C不全听,但做个参考
最终的调查数据如下:
A(%)B(%)C(%)选项
题号
1 46 51 3
2 48 40 12
3 30 50 20
4 7 3 90
5 30 20 50
6 4 88 6
7 44 51 5
8 12 80 8
9 82 10 8
10 2 96 2
11 56 38 6
12 20 67 23
13 13 53 34
14 97 1 2
15 46 19 35
16 22 50 28
17 45 46 9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影响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大众传播直接或间接性的影响到了受众群体的价值观,这种影响对大学生尤其明显。

表现在:
1.道德及法律角度。

受众对一般警示性的提示或是与生活贴近的忠告,通常很容易接受,并且认为可信度高;另外对媒体所传播的道德与法律的界线有明确的认识,普遍情况下与媒体的价值观一致,甚至有的受访者境界高出主流媒体的道德观念。

这充分说明了在我国,大众传播中的关于道德,法律等价值观能够代表社会主流群体的观念,我们欣喜的看到法制观念正在一步步深入人心,社会由于人们道德观念的加强正在变得愈发和谐。

2.政治角度。

特别是关于廉政建设这一方面,受众的信任度普遍偏低,有将近五成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的政治透明度不高,认为电视等冷媒体所报道的廉政事迹有夸大嫌疑。

同时,由于人们惯常接受大众媒体所披露的反面政治报道,以及对媒体所传达的法律价值观有很高的信任度,因而造成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被大众传播所影响,甚至是歪曲。

在这一点上,主流媒体不仅要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更要尽到一个传播者的义务,紧密结合国情,力图创造和谐的政治传播环境;同时也离不开国家自身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以及政治公开化程度的加强。

唯有双管齐下,才能给与受众一个真正健康的政治视角,传播更多积极的政治观念。

3.商业广告角度。

广告,特别是整容和保健品广告的调查,真实的反映出受众对这类广告的否定态度。

接近88%的数字,说明媒体所反映给大众的此类广告效
果基本都是负面的,受众普遍怀疑和否定。

由于该领域长期负面影响的传播,以致大众对相关领域的商业广告所传播的价值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

商业广告的真实性和质量,是未来最需要广告人所继续探讨和摸索的。

从数据上看,也能够反映大众对广告的认识不深刻,对广告的未来感到迷茫,甚至是无所谓。

广告,商业广告所要传播给大众的价值观念,还需要一段艰难的路途才能有望成形和发展。

四、总结
随着中国近年来各种媒体的兴起,人们的价值观在此中是否受到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越来越得到大众的关注。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和平时的积累,访问大约100名受众,得出大众传播,特别是在电视等冷媒介的传播中,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在影响效果方面,法律等视角方面收获颇多,但在商业广告的影响上,其调查结果并不明晰,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另外调查数据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各项体制建设有待于完善和提高,法制和社会道德建设虽有所建树,但不可懈怠。

传播的根源在于事实,只有真正立足国情,把握理性的媒体声音,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才能对受众的价值观起到积极影响,肩负起传播信息时效性、真实性的责任,为社会的和谐贡献大众传播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