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楼_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诗人在颔联用典,面对苍茫大地,不禁想起了与自己 遭遇相似的贾谊和王粲,一个“虚”字,既是对贾 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 门的愤慨;一个“更”字,既是对王粲满腹经纶却 不被重用、远游荆州的同情,又是对自己流落异乡、 寄人篱下的悲叹。诗人以古人自比,展示了自己郁 郁不得志的心结。诗人仕途失意的失落、怀才不遇 的愤懑、寄人篱下的愁苦、前途渺茫的隐忧,不言 而喻,尽在典中。
文中典故
❖ 贾生:指西汉人贾谊。《史记·贾生传》: “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 召以为博士……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又 《汉书·贾谊传》载: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 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 “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但 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后来他呕血而亡, 年仅33岁。商隐此时27岁,以贾生自比。
❖ 腐鼠:《庄子·秋水》中说:鸱鸟得到一只腐鼠,看到鹓雏 飞过,猜想它是来抢腐鼠吃,便对它大叫“吓”!作者用此 典故,讽刺那些猜忌、排斥他的朋党势力。
❖ 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庄子·秋水》:“惠 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 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 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商隐以庄子 和鹓雏自比,说自己有高远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禄之 辈,但谗佞之徒却以小人之心度之。
安定城楼
李商隐
李商隐的一生
❖ 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837),24岁以前, 是他的青少年时期。
❖ 第二阶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 (846),33岁,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 入党争旋涡的中年时期。
❖ 第三阶段:宣宗大中元年(847)34岁以后, 是李商隐三入幕府、天涯漂泊的后期。
背景
❖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晚唐的著名诗人李商隐考中进 士以后,便到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了一名幕僚,并且娶 了王茂元的女儿。安定城,故址在现今甘肃省泾川县以北, 是唐代泾源节度使的治所。在持续于中晚唐历史上达数十年 之久的“牛李党争”中,李商隐曾经得到作为牛党重要任务 的令狐楚父子的帮助,而王茂元却偏被人们看成是李党人物。 因此,这一年李商隐继进士及第后参加吏部考试时,便受到 朋党势力的排斥,不幸落选,失意地再回到泾源。正是春风 吹柳、杨柳婆娑的季节,诗人登上泾源古城头——安定城楼, 纵目远眺,看到朝政的混乱,腐败势力的横行,有理想和才 干的人无从施展自己的抱负,心中不禁生起了哀国忧时和自 伤身世的无穷感触,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题为《安定城楼》 的七律。
❖ 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 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 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 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曾何足以少留?”商隐此以寄人篱下的王粲 自比。
❖ 永忆两句:《史记·货殖列传》:春秋时范蠡 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商 隐用此事,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 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 就之后才行。
诗句赏析
❖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 城阔楼高,登高远眺,但见绿杨满州,气象开阔。本想借登 高来纾解愁闷,然而“迢递”高城之下,却显得自己孤单渺 小;“绿杨”堆烟,更显得朦胧迷离;林外“尽汀洲”,更 觉得一派迷濛苍茫!诗人的视野是开阔的,而他的心情却是 郁闷的。此刻诗人似乎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倒是美好的景 色更加刺激了作者郁闷的心绪,诗人转而开始了内心世界的 倾诉。景缘情生,融情于景,在雄浑开阔但又充满迷离苍茫 的氛围中,自然引出下联的忧愤感慨。
❖ 李商隐的这首《安定城楼》却又是别具一格的登临远眺的佳 作。一上高楼,百感丛生。忧虑以外,还有愤慨;同情古人 以外,还有对理想的向往。这首诗的感情和它的表达方式, 比起一般以登临为题材的诗来,似乎更为多样。既有上面说 的杜甫的深沉,又有柳宗元的愤懑和许浑的忧郁。从风格来 说,既清新流畅,又沉郁含蓄;既显示了他善于运用典故和 比、兴的特长,也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才高气盛,耿介性格 和坦荡胸襟,从而塑造了惊世绝俗、胸怀大志的诗人自我形 象。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同他的另一些 以“无题”为题、情韵优美的爱情诗的风格比,是很不相同 的。李商隐曾主张诗人不应“偏巧”,而应该是“兼才”, 具备多种艺术特长。这首诗的风格特点说明,诗人对自己的 主张是有所实践的。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 颈联抒怀,申述志趣:“永忆”,常常想念、 一贯向往;“江湖归白发”是“白发归江湖” 的倒装;“欲回天地”是“想要扭转乾坤, 做出澄清宇内的大事业”。诗人在前面登临、 感古的基础上,转而直抒胸臆——等自己实 现心中的抱负,就功成身退,归隐江湖,安 度余生。从“永忆,白发”可看出诗人高远 的志向和淡泊的情怀,经“回天地”和“入 扁舟”两幅画面的渲染,更显气魄雄伟、潇 洒飘逸。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
❖ 诗人在尾联用典,有感而发:不得已而身陷 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受排挤而落选,内心是 痛苦的;不为区区小利,不是患得患失,而 是痛于远大抱负难以实现,志趣是高远的。 诗人这种高尚的情操无人理解,小人反而来 猜测自己。悲愤的诗人便以庄子和鹓雏自比, 借典寓讽,含蓄曲折,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这也正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 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谢谢
登高远眺的题材
❖ 在古代诗篇中是常见的。登高远眺,可以让人游目骋怀,也会引起苍茫 百感。描写这类题材的诗作,由于诗人事业辽阔,气势苍莽,往往形成 一种雄浑的境界;但细细分析,却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杜甫的 《登楼》写“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表现出诗人为唐王 朝内乱外患层出不穷而忧心忡忡,感情深沉是它的特点。柳宗元再次被 贬调任柳州刺史的时候,想念起由于提出政治改革主张遭到失败而一再 受到打击,被贬到偏僻荒凉的地方的朋友们,写下了《登柳州城楼》一 诗。“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全篇就是突出了一个“愁” 字,包含了无穷愤懑的情绪。比柳宗元晚出的许浑,却又不同。有一次 他登临咸阳城楼,写了一首《咸阳城西楼万眺》,借景抒情,表现了对 当时越来越腐败的唐王朝大乱不远的预感。其中,“山雨欲来风满楼” 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形象地写出了暴雨来临前的征兆。这首诗在沉郁 的意境中,表达了诗人的不安和隐忧。虽说许浑的感受也是以“愁”字 为主,然而他和柳宗元的“愁”又有所区别。柳宗元的“愁”包含着对 自己和朋友们一再收到打击的愤懑之情;而许浑的“愁”则,却包含着 对唐王朝日薄西山的深切焦虑。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

译文
❖ 何以解忧?雄城延绵,我独自登上高峻的安定城楼, ❖ 看绿柳繁枝飘飘,西北风暖,春色充满远处的水洲。 ❖ 我如同贾谊年青有壮志,可怀才难遇只能白白泪流, ❖ 我如同王粲无奈离故乡,我比他飘泊更远也更悲愁。 ❖ 一直渴望功成名就后、白发苍苍时,安然归隐江湖, ❖ 一直渴望造福社会后,一叶扁舟游四方,品诗饮酒。 ❖ 我没料到小人们会把“腐鼠”一样的小利当成美味, ❖ 竟然不停地猜疑高洁的凤凰抢它的腐鼠,好不知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