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1学无止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我的毕业季
第1课时学无止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一些应对学习压力的办法;了解在实践中学习的途径。

能力目标
理解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做到知行合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热爱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养成勤于实践的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热情主动服务社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的意义和实践的要求。

难点: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法,社会实践法,情境教学法,课堂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孔子:“学而不已,阖棺而止”;《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这些名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提示(学无止境),由此导入课题。

1.进入九年级,为什么我们学习压力加大,紧张焦虑感加深?
2.为什么说,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3.如何理解“实践出真知”?
4.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实践?
5.我们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探究一: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活动一:阅读教材P67“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在你的学习经历中,有没有与小李类似的经历?与同学分享并说明这段经历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答案提示:(1)有。

我很喜欢玩扑克牌,总琢磨用废旧扑克牌做一些小玩艺儿。

一天,我看到同学家一个用废挂历制作的小果篮,我想:“能不能用扑克牌制作一个精美适用的小果篮呢?”于是,我就用一些废旧的扑克牌叠成不同的形状,再进行组装。

起初组装的成品很难看,且不牢固。

后来,我改变叠法,又运用我学到的几何学中稳定性原理,一个精美适用的、镂空透气的小果篮终于做成了。

(2)这段经历告诉我:只要培养兴趣爱好,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与当前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敢于创新,一定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活动二:阅读教材P67“探究与分享”,回答:
1.如何评价小清的做法?
2.你有哪些学习压力?缓解学习压力,你有什么经验?
答案提示:1.小清面对的学习压力和困难是她自己造成的。

她不注重通过平时的复习巩固打牢基础,只寄希望于考前突击来应付考试的学习观念是错误的,靠投机取巧不可能搞好学习的,只会带来考前的担心、紧张和焦虑。

2.(1)平时在学习上,我们也有些压力,例如:学习任务过重,考试难度过大,家长的要求过高等。

(2)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①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不要把考试看成是检验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

②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适当调整目标,以减轻心理负担。

③增强自身实力。

要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于学习,打好基础,这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活动三:阅读教材P69“探究与分享”,回答:
结合上图,挑选一个你熟悉的成语故事与同学们分享,并列举三个类似的成语。

答案提示:(1)韦编三绝。

春秋时期,像《周易》这样的“大书”,要由成千上万根竹简编连起来,有相当的重量。

孔子晚年花了很大精力,把《周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了解它的内容。

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了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了解。

为了深入研究这本书以便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以致于把串连竹简的牛皮绳子给磨断了几次。

即使读到这种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孔子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2)形容刻苦、勤奋学习精神的成语还有:悬梁刺股、曩萤映雪、凿壁偷光等。

探究二:在实践中学习
活动四:阅读教材P70“探究与分享”,回答:
你如何评价上述观点?
答案提示:(1)一些人书读得不多,文凭不高,照样做生意赚钱,搞科研成功,不能就此否定学习的作用,相反还突出了学习的作用。

学习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两个方面。

那些上学较少,读书不多的成功人士,他们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去总结“生意经”,在实践中去激活自己的大脑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从本质上讲,他们是凭另一种学习获得成功的,因为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在实践中,可以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素质。

那些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人就是因为缺乏实践能力,还得继续在实践中学习。

(2)那种“辍学早赚钱”的想法,是一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利于孩子今后长远的发展。

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我们不能错失良机。

活动五:阅读教材P71“探究与分享”,回答:
1.摩尔斯的成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2.摩尔斯的研究经历对你有哪此启示?
答案提示:1.摩尔斯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关注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研究的结合,努力拼搏,坚持不懈。

2.启示: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活动六:阅读教材P72“探究与分享”,回答:
结合七年级所学的“学习伴成长”的内容,谈谈晋平公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提示:(1)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2)学习没有终点。

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我们要珍惜校园学习生活,积极行使学生权利,主动承担学习义务,适应更高标准的学习要求,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获取真知。

我们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本课时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实践,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初步的认识论的观点,让学生弄清“实践部编九下道德与法治
出真知”的道理,还要让学生知道,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可以检验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还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创新创造,所以,我们要注重实践,服务社会,不做读死书的“一介书生”。

熟记本课时知识点,并完成相关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