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35摄影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X5使用基本技巧(说给入门初用小五的朋友,老手请绕过):为了新手快速掌握LX5的使用,我这菜鸟写点东西,请不要拍砖,我是真正的菜鸟,我也是拿到LX5才学习摄影知识,才去实践,现在也就3个月,买LX5之前我连基本的摄影知识都没有,所以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好了,少废话,下面进入正题:
首先拿到LX5(以下称之为小五)之后,请先阅读自带的简易说明书,掌握小五的各种按键和基本功能,然后下载高级使用说明书(官网下载地址:
/support/download/?rootid=1&parentid=3&c ateid=0&keyword=LX5),熟悉小五的各种拍摄模式和各种高级功能。

如果你看不懂那你去百度补充基本的摄影知识吧,补充完再回来看说明书,是不是好多了?
好了,掌握小五的使用方法和各种拍摄模式及功能后,下面我们对小五进行简单设置:
1、请把ISO设置为固定值80或AUTO最高上限200,因为ISO
越高噪点越大,为了照片质量,把ISO设小,当然有时候特定场景会用到高ISO(手持夜景、拍摄舞台演出等,但ISO最高别超过800,一般400以下就可以了,否则噪点会很大,影响照片质量)。

2、请把数码变焦关掉或别开启,因为这个功能是最无赖超级变态的功能,一点用都没有,使用它会严重影响画质。

3、请抛弃相机的全手动M档和全自动IA档和快门优先S档,一般情况请使用光圈优先A档和程序P档,再配合我的色彩和各种场景模式使用。

4、设置-开始模式-设置为回放(方框带黑三角箭头图标),以防止开机前忘掉先拿掉镜头盖。

5、拍摄模式下--稳定器--设置为MODE2(防抖效果好);步进变焦设置为ON,可以直接看到焦距数值。

6、智能曝光、智能分辨率大家可以随意设置,对拍摄基本没什么影响,我一般设置为LOW(好多摄友问这个设置)。

7、其他设置功能请在拍摄时参照说明书使用、光圈、快门、测光、对焦等随拍摄情况而定,下面会讲到。

机器设置完之后,那就是拍摄了下面简单说一下各种场景的拍摄技巧:
1、人物:拍摄人物胶片模式请设置为NA(自然)模式,然后对清晰度、饱和度-1,降噪+1进行设置;或使用场景模式里的宝宝模式进行拍摄。

然后请使用大光圈(F值越小光圈越大);变焦请拉到3-3.8倍,因为在广角端畸变很大,拍摄人物的最佳焦距是85mm,小五3-3.8倍变焦等效35mm的焦距是72-91.2mm。

测光模式使用点测光,测光点对准人脸进行测光,对焦模式使用人脸识别对焦,半按快门测光及对焦后平行移动相机进行构图。

最好拍半身像,人离景物尽量远,相机离人尽量近,这样会拍出背景虚化效果,但别去刻意追求背景虚化,因为小五的虚化能力有限,也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

2、微距:拍摄微距时请把小五置为微距模式,使用点测光和点对焦模式,一般测光点对准拍摄物最亮的地方进行测光,如果拍摄物较小请使用广角端,镜头离主体越近越好,但不能超过小五极限,要不无法合焦(无法合焦时显示红色虚线框)。

如果拍摄物较大,请使用长焦端,比较方便构图,长焦微距镜头不能离主体太近,否则也无法合焦。

微距拍摄时请从相机屏幕观察背景虚化效果,通过控制相机与主体的距离已达到最佳虚化效果。

微距如果是拍花草请把胶片模式置于自然(NA)模式,这样拍出来的色彩艳丽但又不失自然。

微距拍摄时千万别手抖,要不请使用三脚架。

3、夜景:请使用多点测光、23点对焦模式、广角、小光圈(这样会拍出漂亮的星芒效果)、慢快门、除非铁手,否则请上三脚架,并ISO设置不超过400,若使用三脚架请把ISO固定为80。

4、风景:请使用多点测光、23点对焦模式、广角、光圈请根据天气及景深需要调节(最好不要超过5.6,光圈太小会使出来的片子欠曝)、并配合场景模式里的各种场景和我的色彩模式里各种模式进行拍摄。

好了下面说一下曝光补偿:
那么,曝光补偿怎么应用呢?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那么什么情况下该使用曝光补偿,增减多少,一般情况增减最好别超过1。

最后说一下构图:
构图要巧用屏幕上的网格线构图(拍摄模式下按DISPLAY可以切换出来)。

我们知道,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能给人美感。

所以安排片中的兴趣点在4个焦点上,或在分割线上,就会给人视觉的美感。

网格线就方便的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

除了以上注意黄金点构图外,其他需要注意的请百度和多实践应用并捉摸。

好了,基本技巧已讲完,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请大家拿起小五去实践吧,最后说一点,上面所说,只是基本使用,要学好摄影,还需要“艺”,这个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请大家忘记我上面所说的“技”去追寻虚无缥缈的“艺”去吧。

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个大宝库:
/65/84_643040.html,这里有许多版主没得喂姐夫很多姐夫式小五操作技巧,请新人们多学习!
加入人人网,找回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加入人人网
分享
返回分享首页»
分享
松下LX5相机摄影技巧(转自豆瓣,大多技术也适用于别的相机)
来源:王毅然的日志
说明一下,有台小DC松下LX5,收集了一些松下LX5相机拍摄人像、花草及常用拍摄技巧,文章内容作为自己的备忘,大部分是针对松下LX5拍摄而言,如果你有任何建议或指导,请尽情指教,谢谢。

关于ISO:
LX5的ISO为400以上有明显噪点,建议ISO固定值80或AUTO最高上限200,夜间人像最高上限400。

拍摄模式:
一般用光圈优先A档和程序P档
背景虚化:
大光圈+大变焦+快门快速度+点对焦+开微距+远背景
关系景深大小的三个要素:光圈大小、镜头焦距、拍摄距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浅),焦距越长景深越小(浅),距离越近景深越小(浅)。

人像拍摄:
胶片模式为:S平滑,变焦3-3.8倍,等效35mm的72-91.2mm,大光圈,人最佳焦距85mm,半身,人离景远,机离人近。

另有:一流相机拍景,二流相机拍人,拍人像降参数,P档标准菲林,饱和降一二,对比降一,清晰降一,去噪加二,ISO100-200,80太清晰,测光用人脸测光,设置到C1档常用。

A档光圈3.3。

选用S模式,皮肤颜色较深时可减一格饱和度,因国人大多皮肤是黄中透白,可在该模式的清晰度上增加一格。

避免太多头部空间,被摄体眼睛在景框上方1/3的位置。

肩膀上的太阳规则,户外拍人,你应背对太阳。

别让太阳直接照在脸上。

如果逆光拍摄可使用闪光灯(低亮度闪光)拍摄。

横拍人物侧面,会让被摄体有视觉呼吸空间。

长焦获得更好的人物肖像。

人物肖像摄影获得理想背景的关键就是“少即是多”,去除杂乱的背景。

转换相机角度,让被摄体朝向某一角落。

裁剪头部上方,被摄体的头部填充满景框,紧凑的构图形成了非常引人注目的效果,但不要裁剪
下巴。

拍集体照时,不要让所有人站成一排,让他们集结在某些景物周围,比如床、树、柱子、汽车。

生活集体照,让被摄体呈紧密的金字塔型(三角形),手臂彼此相靠,头部凑在一起,一个人在景框的最上方,各有一个人在金字塔底部的一侧。

不要均匀照亮整个被摄体,微侧更有立体感。

不要报数123,自然抓拍。

窗户光,特别是北面窗户光源是人物肖像最美的光之一,被摄体及其肩膀面对窗户,让被摄体距离窗户1.8米,这样光线就非常柔和,而且萦绕在被摄体周围,让被摄体稍稍在窗户后面,能接触到窗户光的边缘,而不是直射太阳光。

焦点在眼睛。

花草拍摄:
微距模式,广角,胶片模式为:自然NA
室外用NA颜色比较舒服,室内用NA蓝光特别强,不好看。

可尝试胶片模式为:动态D
不要俯拍,喷点水,花侧光拍。

用变焦非微距拍摄可以把花放大到差不多充满整个画面;拍摄焦距可以不对准背景,只对准花。

拍花的理想时间,有云的阴天,下雨后不久,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尽量选择早晨和黄昏。

阳光充足的晴天,拍黄色的花,-1/3eV。

长焦+微距模式拍花自我感觉良好。

拍风景:
一般情况下我认为设置P档IS0咬死80 胶片模式里对比度不变清晰度+2 饱和度+2 降噪-2 这样的直接出片艳丽,油画一般,基本不用后期制作了,直接就可以看了。

还有这个机器默认曝光-0.3EV,也许是松下为后期修改照片保留细节方面考虑,所以想直接上片像我一样的懒人,那么自己曝光补偿+0.3EV就OK了。

对比度不变清晰度+1 饱和度+1。

加2有点过,色彩艳丽但有点失真。

这是个见供参考。

拍流水:
慢速快门,至少快门速度要比1/4秒更慢,可使用包围拍摄,例如快门速度2秒时拍一张、4秒时拍一张、6时秒拍一张。

拍摄溪流或瀑布时,可在画面中增加一些点缀,如枫叶,花。

夜景拍摄:
广角,小光圈,慢快门,上三脚。

天空拍摄:
顺光拍天更蓝,-1EV,配合菲林
测光模式:
正常用多区测光,微距用单点测光
AF模式:
拍风景用23点,常用模式为一点聚焦,焦点准确图像清晰。

台湾LX3用家KENT大大的设置:
菲林模式- 標準
對比+1
清晰度+1
飽和度-1
降噪-2
LX5的最佳光圈F5。

LX5的C1自定义设置无法保存:
一般无法保存自定义设置的大概是这样操作的,直接进入C1进行设置,将各项参数设置后,保存退出关机,重新开机,自己设置的参数全部消失,也就是说没有保存到,这是错误的设置方法。

正确的设置方法是:如要设置C1为光圈优先,首先将模式转盘转到A档,将各项参数设置完毕,如将对比度、清晰度+1,ISO最高上限200,然后在…工具‟菜单中保存设置到自定义C1,退出关机重开,应该就保存到了,往后就可以直接在C1中直接修改设置,然后同样在‟工具…菜单中保存到自定义C1,覆盖即可。

此时的A档和C1档参数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不想参数重复,进入A档将参数修改回来就是了。

拍摄技巧:
在顺光拍和腑拍两种情况下,容易产生色彩溢出,而且层次感不分明。

他们十分推崇平拍和抑拍,并且十分推崇用侧光和逆光拍,要领是点侧光。

室内暗而室外亮,在这种逆光情况下,应该用“点测光”模式,对着人的面部进行测光,整个画面的明暗对比才会得到改善。

我目前的相机设置:
C1 人像:
A档平滑S菲林
ISO 100
长焦3.8x
人脸测光
夜间用夜间肖像模式或手动ISO400
C2-1 风景:
A档自然NA菲林
ISO80
广角
23点测光
C2-2 微距:
A档动态D菲林
ISO80
一点测光
单点测光
C2-3 风景
A档多菲林:标准、自然、动态
ISO80
23点测光
PS:
松下LX5人像设置:
P档标准菲林模式:
■直出
饱和-1 (呵呵,为了有豆豆的朋友,减少红豆豆感觉和红脸)
对比-1 (减少脸丘峻起伏效应)
清晰度-1 (为了拍人肉一点,要肉自然就不能太清晰)
去噪+1或+2 (圆润的脸,不喜欢太润或是觉得数码味太重就只加一档)
■做后期
饱和-2 (PS自然饱和度太棒了,调饱和更柔和,对颜色溢出有极好的控制,不象相机内部提高般容易溢出,偶不会用任何卡片机提高饱和度拍图)
对比-1或-2 (不用说,对比也是PS调节更自然,机内调过度时,明暗分化,暗部变黑可能会损失细节.某些时候为做后期所需对比降低两档)
清晰度0 (维持零档,锐可以往下做"糊",后有说明,不过再加锐就不必了,机内锐化过度,数码味明显)
去噪-1或0 (相机去噪算法上也是不如PS)
ISO:刚拍人时,ISO选125及400以下档位就好,ISO80太清晰,适合拍肌肤无暇的MM。

测光:点测光,用人脸测光后(防止人脸部过曝)再移动到自己喜欢的美感拍图
看个人拍图是喜欢直出还是做后期而设置,用P档设好后,把这些保存在C1或是C2档内。

拍人像时,切换C1档,就现场光线动动转轮调节EV就好。

弱光和逆光时,手动档,要毫不犹豫的调高ISO确保人像拍实,不和背景粘连。

不爱玩手动的朋友,当然用模式档拍人最好,简单方便,选好模式就不同光线调EV就行了。

模式档拍人像,建议以下三个模式:1.宝宝模式,2.自拍肖像,3.夜间肖像
白天用宝宝模式和自拍肖像
夜晚拍人像,开闪光和不开闪光拍时,分别用自拍肖像(关闪光)和夜间肖像(闪光慢同步)
室内荧光灯和逆光时用闪光灯拍的话,当然是...夜间肖像(闪光慢同步)!室内拍时加两档EV。

拍摄人像时注意:
1、人距离相机尽量近些,一般以半身为好。

2、头顶千万要避免有高高的东西(比如头顶长出电线杆、头顶长宝塔。


3、对焦测光以人的脸为对象,这样拍摄得到的人物脸部效果最好。

4、人物最好站在画面1/3 的地方最美。

对于后期,虽然随机赠送的silkypix很强大,但是操作有些繁琐,而且在降噪和锐化算法上还是有些不够成熟。

adobe的lightroom,我个人很喜欢,数据库式的管理虽然很多人觉得不方便,但是当需要批处理时却非常好用,同时在降噪和锐化上非常好!出片干净锐利,而且可以支持很多的风格(这个可以在网上搜,差不多有几百种)。

由于镜头不可能完全没有畸变,而lightroom的镜头文件可以很好的进行一定的校正(需要文件的豆邮我^^)
对于白平衡,我觉得一定要在拍的时候调好,指望后期白平衡是一件非常非常麻烦的事,将会花掉很多的时间还可能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人像的问题是lx的老问题了,前文有说一下前期的技巧,后期的话,我觉得由于LR磨皮细腻,但出片锐利风格,比较好用,这也是我推荐LR的原因。

不过,如果是前期白平衡的问题,造成人像肤色的问题,我反倒是推荐silkypix,因为是pana
的后期合作软件,白平衡选项中有人像白平衡,对肤色的校正有很大的帮助,也比较准确。

补充一下,lx的人像,不仅有时候白平衡有问题,而且还会有肤质的问题,我觉得这可能和leica 认证的镜头有关,虽然只是认证,但是在很多方面有着德头的风格,对细节刻画很好,但是这带来出片锐利的好处外,也过于如实的刻画了人的皮肤,所以lx就会拍的人不仅肤色不够好,还会有点显老。

当然,后期可以很轻松的通过磨皮改变过于锐的肤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