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八上综合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库县东湖第二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寒假作业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温馨寄语: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一、积累与应用(20分)
1.画出下列词语中的6个错别字,把改正后正确的字依次写在田字格里。
(3分)
尖嘴猴腮所当其冲不言而喻略胜一愁无动于中
漫不经心果不其然富丽皇黄阴谋鬼计了如指掌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贿赂(huìlù)忌讳(wěi)噩梦(è)不省人事(xǐnɡ)
B.尴尬(ɡānɡà)聒噪(ɡuō)绰号(chuò)咄咄逼人(duō)
C.阿谀(ā yú)眼棱(lénɡ)相公(xiànɡ)茅塞顿开(sè)
D.倔强(qīqiánɡ)内疚(jiù)诅骂(zǔ)鬼使神差(chāi)
3.解释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
(3分)
①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②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
③假如再在这种教室读下去,到了期末考试,准保有一半同学“大红灯笼高高挂”。
()
4.品味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4分)
①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结合课文内容,指出画线词语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2分)
②外祖父对山米说,那些跟他在一起的鸟,每一只都比他所认识的人还要真实,他甚至无法区分自己的孩子,却可以从一千只鸟中,找出他的山鸟和金丝雀。
说出上面的话所蕴涵的哲理。
(2分)
5.常识填空。
(6分)
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是(朝代)小说
家。
②《范进中举》选自清代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③“人比黄花瘦”出自(朝代)著名女词人的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④“提辖”是宋朝负责的一种武官。
店小二
是
的伙计。
⑤旧时为了表示对某人尊称,不敢直呼其名,叫做。
⑥“范进进学回家”的“进学”是指范进考中。
“范进中举”是说范进通
过而取得举人的称号。
参加殿试取得一甲的第一名的进士叫。
6.写出下列歇后语的后部分。
(2分)
①鲁智深出家——()
②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完成1——6题。
(19分)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
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
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是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计饶。
鲁达喝道:“咄!你这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计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
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
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
“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上文写鲁提辖打郑屠户三拳之前说的几句话是为了。
(2分)
2.作者详写鲁提辖的“三拳”,根据文章内容填表。
(6分)
所打部位所用比喻(喻体)郑屠反应
第一拳
第二拳
第三拳
3.文章描写鲁提辖的“三拳”运用了三个比喻,这三个比喻分别从哪个角度去形容?()(2分)
A.从旁观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B.从鲁提辖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C.从作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D.从郑屠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4.作者对鲁提辖的“三拳”不是简单勾勒,而是淋漓尽致地详细描写,其意图是什
么?
(4分)
5.鲁提辖明知郑屠已经被打死了,为什么还要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从中看出鲁提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3分)
6.请你另外写出二位梁山好汉的姓名与绰号。
(2分)
(二)阅读《范进中举》(节选),完成1——6题。
(17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
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
1.上文描写范进发疯的情形有波澜,有层次,请简要概括其过程(每处不超过4字)(4分)
①②③④
2.上文采用的表现手法,对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的丑态进行辛辣的讽刺。
(1分)
3.这段文字通过语言、动作、外形等描写,刻画了范进中举发疯的丑态。
请选出关键的词句填入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3分)
①语
言:
②动
作:
③外
形:
4.描写范进发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人物性格特征各不相同:老太太
是,胡氏是不知所措,众邻居是。
(2分)
5.文中的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6.“好!我中了!”这两句话道出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的什么心态?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阅读《掌声》完成1——5题。
(14分)
掌声
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
果然,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日讲课,就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立即以
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
“报告老师,您看黑板上!”班上最活泼的女生王娜娜边站起来边喊道。
我一下子惊呆了,脑子一片空白——原来黑板上有一会清晰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一个
不太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近10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当我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的,我的心
情总是清清爽爽。
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向我公开挑战。
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李晓的,昨天也是上第三节课时我批评过他。
我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真有怒发冲冠的感觉,但是转瞬间我控制住了
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微笑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了黑板上,
谢谢这位同学!”尽管我竭力表现真诚,但收效甚微,很多学生还是一脸不安的神色。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几个字,许多学生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我趁热打铁接着说:“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
一下。
”我详细介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
由于是谈自己,由于有刚才
感情的反弹,我说起来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般。
我说完了,教室里出现短暂的沉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晓眼中晶莹,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我完全陶醉了,这掌声长久地在我脑海中回响。
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
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
李晓第一个举起手,这让我颇感意外。
我让他站了起来,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个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他讲得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
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
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
”她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
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更不是个坏老师。
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奇,但还是为她的活泼大胆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
全班学生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我十分欣慰!
从那以后,这三次不同凡响的掌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解释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2分)
蹊跷():雅
量:
2.按下列提示,填入文中描写高老师心理变化的关键词。
(4分)
①看到黑板上的一行字后:
②听到第一阵掌声后:
③李晓第一个举手时:
④第三次掌声响起时:
3.王娜娜为什么要在黑板上写那两行字?你认为她的行为“出格”吗?(3分)
4.高老师面对学生的“考题”,为什么能得“高分”?(3分)
5.掌声包括了多种含义,有尊重和信任,有激励和褒扬,也有嘲讽和喝倒彩。
请以“掌声”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
(2分)
三、作文(50分)
蜡烛期待着燃烧,小鸟期待着飞翔;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期待着,我们才有希望;期待着,我们才能去争取。
期待是一种幸福,期待是一种希望,期待是一种无奈,期待也是……
请以“期待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