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卫生系列(非医院)医药行业和工程系列医药行业晋升工程师(中药学类)考试大纲(2021年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卫生系列(非医院)医药行业和工程系列医药行业晋升工程师(中药学类)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药事管理法规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总则
2.药品研制和注册
3.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4.药品生产
5.药品经营
6.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7.药品上市后管理
8.药品价格和广告
9.药品储备和供应
10.监督管理
11.法律责任和附则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1.总则
2.疫苗研制和注册
3.疫苗生产和批签发
4.疫苗流通
5.预防接种
6.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
7.疫苗上市后管理
8.保障措施
9.监督管理
10.法律责任
11.附则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1.药品生产企业管理
2.药品经营企业管理
3.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
4.药品管理
5.药品包装的管理
6.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
7.药品监督
8.法律责任和附则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刑罚规定
五、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适用范围、概念
2.精神药品的分类
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及运输、监督管理
4.法律责任和附则
六、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1、总则
2、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
3、药品零售的质量管理
4、附则
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2010年版)
1、总则
2、机构与人员
3、厂房与设施、设备
4、物料与产品
5、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
6、确认与验证
7、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
8、产品发运与召回
9、附则
八、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1.总则
2.基本制度和要求
3.药品上市注册
4.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
5.药品上市后变更和再注册
6.受理、撤回申请、审批决定和争议解决
7.工作时限
8.监督管理
9.法律责任
10.附则
九、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1.总则
2.生产许可
3.生产管理
4.监督检查
5.法律责任
6.附则
十、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试行)
1.总则
2.变更情形
3.变更管理类别确认及调整
4.变更程序、要求和监督管理
5.附则
十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1.总则
2.组织机构和责任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4.监督管理
十二、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1.医疗用毒性药品的概念
2.医疗用毒性药品年度生产、收购、供应和配制计划的审批程序
3.医疗毒性药品管理
4.毒性药品管理品种(包括毒性中药品种和西药毒药品种近40种)
十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1.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概念及分类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依据
3.非处方药标签、说明书及包装管理规定
4.从事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生产、批发、零售业务的资格
5.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广告宣传的规定
十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
1.总则
2.生产、批发企业销售
3.药店零售
4.医疗机构处方与使用
5.普通商业企业零售
十五、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管理规定(暂行)
1.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使用范围
2.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的图案及颜色
3.专有标识印刷的规定
十六、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1.总则
2.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条件
3.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程序
4.《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变更与换发
5.监督检查
十七、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1.总则
2.药品说明书
3.药品的标签
4.药品名称和注册商标的使用
5.其他规定
十八、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
1.2006年7月1日前后批准药品说明书格式和内容要求
四、说明书格式和内容书写要求
十九、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1.总则
2.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销药品的监督管理
3.医疗机构储存药品的监督管理
4.法律责任
5.附则
二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1.总则
2.职责
3.报告与处置
4.药品重点监测
5.评价与控制
6.法律责任
二十一、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
1.总则
2.药包材的标准
3.药包材的注册
4.药包材的再注册
5.监督与检查
6.法律责任
二十二、药品召回管理办法
1.总则
2.药品安全隐患的调查与评估
3.主动召回
4.责令召回
5.法律责任
6.附则
二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广告准则
2.药品广告的规定
二十四、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1.执业药师的概念
2.执业药师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作用
3.执业药师的职责
二十五、野生药材源资保护管理条例
1.野生药材物种的分级标准
2.野生药材物种的分级保护
3.野生药材物种的收购和出口的规定
二十六、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1.基本药物的概念及应用范围
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发布及调整管理机制
3.基本药物的采购方式,招标采购的原则
4.基本药物零售价格的确定方式
5.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
6.零售药店调配、销售药品
二十七、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1.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定义、适用范围、分类
2.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网站发布信息的规定
3.申请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应当具备的条件
4.违反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二十八、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有关规定
1.药用辅料的定义
2.药用辅料的管理规定
二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总则
2.消费的权利
3.经营者的义务
三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总则
2.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十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定
三十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1.非临床研究的概念
2.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1.总则
2.术语及其定义
3.组织机构和人员
4.设施
5.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
6.实验系统
7.标准操作规程
8.研究工作的实施
9.质量保证
10.资料档案
11.委托方
12.附则
三十三、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1.临床试验和临床试验方案的概念
2.知情同意书和伦理委员会的概念
三十四、行政许可法
1.总则
2.行政许可的设定
3.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4.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5.监督检查
6.法律责任
三十五、中药品种保护指导原则
1.终止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审批,予以退审的条件
2.在保护期内的品种,提前终止保护,收回其保护审批件及证书条件
3.申请延长中药品种保护期的的时间
4.申请企业对审批结论有异议提出复审申请的期限
三十六、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中药保护品种等级的划分、审批、保护期限及罚则
第二部分医药工程综合知识与技能
一、流体流动
1.流体的密度、压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应用
2.流量、流速的概念及公式,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
3.流体黏度,流动类型,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层流内层
4.测速管、流量计的类型和原理
二、输送设备
1.离心泵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2.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和安装高度、工作点和流量调节、种类与选型
3.离心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选择
4.典型气体输送设备的类型、特点和技术要求
5.典型固体输送设备的类型、原理和特点
三、液体搅拌
1.液体搅拌要求,搅拌器的分类、特点及适用对象,搅拌器的选型
2.搅拌过程的强化途径,打旋现象及其消除
3.均相液体、非均相液体搅拌功率的要求
四、萃取
1.液液萃取的分配系数、萃取剂选择、萃取流程、萃取设备的要求
2.中药材中的成分及提取类型、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方法、提取剂与
提取辅助剂及设备
3.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概念、基本原理,萃取剂,萃取药物成分的特点和萃取装置的要求
五、沉降与过滤
1. 重力沉降概念,重力沉降速度及相关公式,沉降槽类型及要求
2. 离心沉降原理及公式,典型离心分离设备的类型、原理及要求
3. 过滤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式,恒压过滤,典型过滤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4. 膜过滤原理与膜组件,典型膜过滤的类型和技术要求
5. 典型除尘方法的类型、原理和技术要求,洁净空气净化流程及专用过滤
器的要求
六、传热
1.传热基本方式、传热过程、换热器性能指标、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的要求
2.傅里叶定律、平壁和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的要求
3.对流传热分析、传热速率方程、对流传热系数的要求
4.传热能量衡算、总传热速率方程、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设备热损失的要求
5.典型间壁式换热器的要求和特点、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
七、蒸发
1. 蒸发过程及特点,蒸发的分类
2. 单效蒸发的流程、计算
3. 多效蒸发原理、流程、节能措施
4.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
5. 蒸发设备的结构和类型
八、结晶
1.溶解度、过饱和度概念及要求
2.结晶操作与控制
3.结晶设备的类型、原理和特点
九、干燥
1.去湿方法的分类和特点、干燥的分类和特点、对流干燥的流程和基本原理
2.湿空气性质、湿度图及应用
3.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的要求,干燥系统热效率的要求
4.干燥速率、干燥与干燥速率曲线、干燥时间的要求
5.常用干燥设备的特点和要求
十、药物粉体生产设备
1.常用粉碎设备的种类、原理、特点及适用对象,粉碎方法和粉碎比要求
2.常用筛分设备的种类、原理、特点及适用对象,药筛标准和粉末等级
3.混合机制,常用混合设备的类型、原理、特点及适用对象
十一、典型剂型生产设备
1.丸剂的塑制、泛制、滴制原理及设备要求
2.片剂造粒、压片、包衣设备的原理、特点及适用对象
3.软、硬胶囊剂生产设备及原理
4.注射用水生产方法及设备,安瓿的洗涤、灌封及灭菌设备要求,澄明度检查原理及设备要求,包装设备要求
5. 口服液生产设备原理及要求
十二、典型剂型的生产工艺
1.片剂主要生产工序和主要生产设备要求
2.胶囊剂的主要生产工序及要求
3.口服液的主要生产工序及要求
4.颗粒剂的主要生产工序及要求
5.注射剂的主要生产工序及要求
6.蜜丸、水丸、滴丸的主要生产工序及要求
十三、制剂车间工艺设计
1.制剂车间设计的总要求及工艺设计要求
2.制剂车间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纸阶段、施工调试验收阶段任务及要求
十四、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物料衡算的基础和基准
2.热量衡算的基础和方法
十五、车间布置及管道设计
1.室内外参数、土建、动力、空调通风设备、净化设备的设计依据及资料收集
2.工厂布置原则及污染影响因素
3.常用车间布置设计规范及指南,布置设计对工艺和设备设施的要求、平面布置合理性、通道的技术要求
4.车间管道计算、材质、安装的要求
十六、制剂车间土建设计
1.洁净车间设计对建筑的要求
2.洁净室的内部装修材料和建筑构件的要求
十七、通风、空调和空气净化
1.GMP与空气净化的要求,国外GMP要求
2.制剂厂空气净化系统要求、设计参数、净化方案的选择及其设计要点,气流的组织和形式要求,热量衡算和风量衡算的计算
十八、工艺对各专业的要求
1.高纯水的要求
2.高纯气体的要求
3.照明、排水、消防的要求
4.工艺与土建、通风的关系的要求
5.无菌压缩气体、无菌衣处理、消毒的要求
十九、液体灭菌制剂生产设备
1.制药用水标准及选用原则、纯化水生产设备、注射用水生产设备
2.药液的精制过滤设备
3.注射剂容器处理设备、安瓿灌封机、安瓿洗灌封联动机
4.热压灭菌检漏箱、双扉程控消毒检漏箱、水浴灭菌器
5.无菌分装、冷冻干燥等粉针剂生产设备要求
6.洗瓶机、灌装设备、灭菌设备等输液剂生产设备要求
二十、防火、安全、工业卫生和节能
1.洁净厂房特点、防火要求、建筑材料防火性能及选用
2.静电的产生和消除
3.车间卫生
二十一、药品检验相关知识与技能
1.《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主要内容
2.凡例中项目与要求、检验方法和限度、对照品和标准品、计量、精确度等的规定
3.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4.常用的鉴别方法及其包含的内容
5.常用的测定法和检查法需注意的问题
6.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主要内容和制定的原则
7. 《中国药典》(2020年)版常见剂型需检查的项目及常用检查方法
8.《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日本局药方》的缩写、现行版次
9.取样的基本原则,取样量的计算方法
10.检验报告的书写及注意事项
11.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的仪器设备与正确使用方法
二十二、药品的保管
1.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2.药品的外观检查
3.易受光线影响而变质的药品及保管方法
4.不易冷冻的常用药品
5.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保管方法
参考资料:《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药物制剂生产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
《中国药典》2020年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
第三部分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
1. 历代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学术价值
2.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与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
3. 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与无毒的含义、表示的效用、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4. 中药功效的分类与主治病症
5. 中药炮制的目的、常用的辅料与作用、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6. 中药的配伍以及应用原则
7.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与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资基础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8. 中药剂型的分类、剂型与疗效的关系、剂型选择的原则
9. 中药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药物动力学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中药药理毒理作用特点
10. 中药药品标准的组成、《中国药典》的构成、中药质量标准检验通则构成、真实性鉴定、安全性检查、有效性评价及其他检测方法、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实验、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不稳定的类型、提高制剂稳定性的方法
二、中药材生产与中药饮片
1. 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药材质量的影响、中药材的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主要道地药材
2. 中药材的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采收原则及注意事项
3. 中药材的产地加工目的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4. 中药饮片净制的目的,清除杂质、去除非药用部位及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的方法及适用的品种
5. 切制的目的,常用的水处理软化、药材软化程度检查方法及适用的品种,常见的饮片类型、规格及适用的品种,饮片的切制、干燥方法及适用的品种
6. 常用饮片炮制方法及作用
(1) 炒法
牛蒡子、芥子、王不留行、莱菔子、苍耳子;山楂、栀子;大蓟、蒲黄、荆芥;枳壳、苍术;斑蝥;白术、山药;马钱子、骨碎补、鳖甲、鸡内金;水蛭;阿胶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2) 炙法
大黄、黄连、当归、蕲蛇、白芍、丹参、川芎;甘遂、延胡索、乳香、香附、柴胡;杜仲、黄柏、泽泻、车前子;厚朴、竹茹;甘草、麻黄、枇杷叶、马兜铃;淫羊藿、蛤蚧、三七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3) 煅法
白矾、牡蛎、石决明、石膏;赭石、自然铜、炉甘石;血余炭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4) 蒸、煮、燀法
何首乌、黄芩、地黄、黄精、人参、天麻;藤黄、川乌、附子、吴茱萸;苦杏仁、白扁豆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5) 其他制法
半夏、天南星;六神曲;麦芽;巴豆、西瓜霜;肉豆蔻;芒硝;朱砂、雄黄的炮制方法与作用
三、中药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1. 生物碱
(1)定义、在动、植物界的分布和存在、分类及结构特征、理化性质
(2)苦参、山豆根、麻黄、黄连、延胡索、防己、洋金花、川乌、马钱子、千里光和雷公藤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质量控制成分和生物活性
2. 糖和苷
(1)糖和苷的分类、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
(2)苦杏仁、桃仁和郁李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化学结构
3. 醌类化合物
(1)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基本结构、理化性质
(2)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丹参、紫草中醌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
4. 苯丙素类化合物
(1)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
(2)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五味子、厚朴、连翘中所含的香豆素或木脂素类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
5. 黄酮类
(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
(2)黄芩、葛根、银杏叶、槐花、陈皮、满山红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在贮存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 萜类和挥发油
(1)萜类化合物的分类;挥发油的组成、通性和化学常数
(2)穿心莲、青蒿、龙胆、薄荷、莪术、艾叶、肉桂中主要萜类化学成分及结构类型
7. 三萜与甾体化合物
(1)三萜皂苷、甾体皂苷、强心苷、胆汁酸、蜕皮激素的化学结构特征与分类
(2)皂苷、强心苷、胆汁酸的理化性质
(3)人参、三七、甘草、黄芪、柴胡、麦冬、知母中的主要皂苷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
(4)香加皮、罗布麻叶中主要强心苷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
(5)牛黄、熊胆中主要胆汁酸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
(6)蟾酥中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
(7)牛膝的质量控制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
8. 其他化学成分
(1) 有机酸、鞣质的结构和分离、理化性质
(2) 金银花、当归、丹参和马兜铃中有机酚酸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
(3)五倍子主要化学成分
(4)蛋白质、酶的定义及特点
(5)水蛭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和药理作用
(6)多糖的定义及组成
(7)麝香、斑蝥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结构
四、中药鉴定
1. 总论
(1)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2)中药鉴定的依据
(3)中药鉴定的内容
(4)中药检验的一般程序包括取样原则、检验、结果
(5)中药(药材及饮片)鉴定的常用方法:
①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
②性状鉴定(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
③显微鉴定(粉末制片)
④理化鉴定(水分测定、灰分测定、膨胀度检查、酸败度检查、色度检查、有害物质检查);
⑤其他方法(DNA分子遗传标记、指纹图谱、高效毛细管电泳及计算机技术)
2. 各论
以下各药类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安全性检测(包括毒性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黄曲霉素的限量检查)及质量评价(包括经验评定、纯度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
(1)植物药类
①根类及根茎类(40)
大黄﹡、何首乌、川乌、附子、白芍﹡、黄连﹡、板蓝根、甘草、黄芪﹡、人参﹡、西洋参﹡、三七﹡、白芷、当归、川芎、柴胡、龙胆、丹参﹡、黄芩﹡、桔梗、白术、苍术、川贝母、浙贝母、山药、天麻﹡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主要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
带﹡药材的含量测定;黄芪、甘草、白芍和丹参的重金属检查;人参、西洋参、黄芪和甘草的农药残留测定及山药、
天麻、白芍和白术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牛膝、延胡索、苦参、细辛、木香、天花粉、葛根、紫草的来源、产地、主要成分、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延胡索的黄曲霉毒素检查。
绵马贯众、狗脊、川牛膝、莪术、北沙参、地黄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状鉴别。
②茎木类(3)
木通、沉香的来源、产地、主要成分、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
鸡血藤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状鉴别。
③皮类(6)
牡丹皮﹡、厚朴﹡、肉桂、黄柏﹡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主要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带﹡药材的含量测定。
杜仲、地骨皮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状鉴别。
④叶类(5)
淫羊藿﹡、紫苏叶、大青叶、番泻叶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主要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带﹡药材的含量测定。
蓼大青叶的来源、产地、主要成分、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
⑤花类(7)
金银花﹡、红花﹡、西红花、丁香的来源、产地、主要成分、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带﹡药材的含量测定。
槐花、菊花、蒲黄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状鉴别。
⑥果实及种子类(10)
五味子﹡、马钱子﹡、山楂、枳壳、砂仁、桃仁、补骨脂﹡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主要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带﹡药材的含量测定;马钱子、桃仁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检查。
木瓜、苦杏仁、连翘的来源、产地、主要成分、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
⑦全草类(8)
薄荷﹡、麻黄、穿心莲﹡、蒲公英﹡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主要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带﹡药材的含量测定。
金钱草、紫花地丁、青蒿、益母草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状鉴别。
⑧藻、菌、地衣类(3)
冬虫夏草、茯苓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主要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
海藻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状鉴别。
⑨树脂类(3)
血竭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主要成分、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及含量测定。
乳香、没药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状鉴别。
⑩其他类(3)
五倍子、青黛、冰片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状鉴别;冰片的含量测定。
(2)动物药类(10)
牛黄、蟾酥、麝香、鹿茸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主要成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牛黄的含量测定。
水蛭、蛤蚧、全蝎、龟甲、蜂蜜、地龙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状鉴别;水蛭、蛤蚧、全蝎、地龙的黄曲霉毒素检查。
(3) 矿物药类(6)
朱砂、石膏的来源、产地、主要成分、性状鉴别及理化鉴别。
雄黄、自然铜、硫黄、芒硝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状鉴别。
(4) 中成药显微鉴别(2)
牛黄解毒丸、六味地黄丸
(5) 常见的伪品,混淆品、代用品的来源及主要鉴别要点
何首乌及伪品、西红花及伪品或掺伪、川贝母与易混淆品及伪品、牛黄及其代用品、冬虫夏草与易混淆品及伪品、金钱草及伪品
五、中药制剂与剂型
1. 散剂
(1)散剂的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
(2)散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
2. 颗粒剂
(1)颗粒剂的特点与分类
(2)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3. 胶囊剂
(1)胶囊剂的分类与特点
(2)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4. 丸剂
(1)丸剂的特点与分类
(2) 丸剂的质量要求
5. 片剂
(1)片剂的特点与分类
(2)片剂辅料种类、主要品种及其应用
(3)片剂包衣目的、种类及要求
(4)片剂的质量要求
6. 汤剂
(1)汤剂的特点、分类
(2)汤剂的质量要求
7. 合剂
(1)合剂的特点、分类
(2)合剂的质量要求
8. 糖浆剂
(1)糖浆剂的特点、分类
(2)糖浆剂的质量要求
9. 煎膏剂
(1)煎膏剂的特点、分类
(2)煎膏剂的质量要求
10. 酒剂
(1)酒剂的特点、分类
(2)酒剂的质量要求
11. 酊剂
(1)酊剂的特点、分类
(2)酊剂的质量要求
12. 流浸膏与浸膏剂
(1)流浸膏与浸膏剂的特点、分类
(2)流浸膏与浸膏剂的质量要求
13. 茶剂
(1)茶剂的特点、分类
(2)茶剂的质量要求
14. 液体制剂
(1)液体制剂特点与分类
(2)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3)溶液剂的特点与分类
(4)乳剂的特点与分类,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口服乳剂的质量要求
(5) 混悬剂的特点,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稳定化措施,口服混悬剂的质量要求
15. 注射剂
(1)中药注射剂的特点与分类
(2)热原
(3)注射用中药原料
(4)注射剂的溶液与附加剂
(5)影响中药注射剂质量的因素
(6)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6. 输液剂的特点与分类
17. 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特点与分类
18. 眼用制剂
(1)眼用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2)眼用制剂的附加剂
(3)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4)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眼用
19. 外用制剂
(1)外用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3)软膏剂与乳膏剂的特点;组成与基质的质量要求;不同类型基质的特点、代表品种及应用;软膏剂与乳膏剂的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