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21年《植物生物学》考试试卷(38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21年《植物生物
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50分,每题5分)
1. 成熟的绒毡层细胞一般具双核和单核。
()
答案:正确
解析:
2. 地钱以芽孢进行营养繁殖。
()
答案:正确
解析:地钱没有真正的根,假根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只起到固定作用,以芽孢进行营养繁殖。
3. 真菌既不含叶绿素,也无质体,是典型的异养生物。
()
答案:正确
解析:真菌的营养手段是异养型,不含有叶绿素和细胞器,通过光合作用提供自身体所需的能量。
4. 小麦的小穗是一个穗状花序。
()
答案:正确
解析:
5. 姜科和兰科植物花的唇瓣都是由雄蕊变态而来的。
()
答案:错误
解析:
6. 子房未经受精的生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
()[兰州大学2011研]
答案:错误
解析: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是指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排卵的生殖方式。
7. 裸子植物茎的木质部中含有导管。
()
答案:错误
解析:绝大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木质部中不含有导管。
8. 苔藓植物是一类小型多细胞的高等植物。
()
答案:正确
解析:
9. 观察根尖纵切永久切片时,在同一张切片中看到有些细胞没有细胞核,是因为该细胞的核已不存在的缘故。
()
答案:错误
解析:细胞处于分裂中期,核膜和核仁在分裂前期解体消失,到分裂末期才重建,有丝分裂中期观察不到细胞核。
10. 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进化,而裸子植物的颈卵器却更为退化。
()
答案:正确
解析:
2、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
1. 载色体
答案:载色体是指藻类植物细胞中含有光合钙质色素或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
不同藻类所含光合可在色素不同,其载色体也千变万化。
通常包括叶绿体、有色体和形体作为淀粉积聚中心站的白色体。
蓝藻载色体为呈小泡状或扁囊状的内膜。
解析:空
2. 液泡
答案:液泡是指在细胞质中由单层膜包被的充满稀溶液的囊泡,存在于植物、动物和丫蕊生物的细胞中,各有其特有功能。
细胞成熟过程中,由多个巨大液泡融合成大液泡,形成中央大液泡。
液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细胞渗透压,维持细胞内水分平衡,积累灌装和贮存养料及多种代谢产物。
解析:空
3. 遗传漂变
答案: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多态性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才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这个等位基因可能因此在这个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的现象。
解析:空
4. 自由水
答案:中立水又称体相水、滞留水,是指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自由水占总含水量的比例越大,使原生质的黏度越小,且呈溶胶状态,代谢也愈旺盛。
解析:空
5. 传递细胞
答案:传递细胞是指与物质迅速传递密切相关结合体的一类薄壁细胞。
传递细胞细胞壁向胞腔内突入,形成许多指状或鹿角状的不规则突起,使质膜的表面积减低,并且富有胞间连丝,有利于物质的运送传递。
传递细胞多座落植物体内溶质大量集中、短距离运输频繁的部位,成
为叶肉和输导组织物质运输的桥梁。
解析:空
6. 次生菌丝体
答案:次生菌丝体是指由单核初生菌丝经有性生殖过程形成的双核菌
丝体。
生活力较强,在生活史中占时较长,是担子菌的主要用途营养体。
次生韦祖兹菌丝首先起钙质菌丝作用,然后才形成子实体。
在形
成的担子器内成功进行核融合而成为二倍体。
解析:空
7. 生态位
答案:生态位又称生态碑石,是指一个分布区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
空间上才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作用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生态位表示透露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一般取决于群
落的特殊结构、生理和行为。
一个种的生态位,是根据其食物和鼠类
蔬果确定的。
解析:空
8. 群落
答案:群落是指的一定空间和时间具有或者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
群占有集合体。
群落是由很多种类类型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
功能单位。
之间通过各种途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群落的各种
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自稳定的群落。
解析:空
3、填空题(55分,每题5分)
1. 绿藻门植物以产生孢子、孢子、孢子和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有性
生殖有生殖、生殖、生殖和生殖四种类型。
答案:游动|静|似亲|厚壁|同配|异配|卵式|接合
解析:
2. 植物的根系分为和,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为根系,多数单
子叶植物为根系。
根据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根系又可分为和。
答案:直根系|须根系|直|须|深根系|浅根系
解析:
3. 颈卵器植物包括、和。
答案: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解析:颈卵器植物包括了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六类三大类
植物。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上均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在裸子植物中,也有颈卵器退化的痕迹。
4. 松属分2个亚属,即和。
前者木材,叶鞘,针叶基部的鳞叶,叶
内有条维管束;后者木材,叶鞘,针叶基部的鳞叶,叶内有条维管束。
答案:单维管束亚属|双维管束亚属|软而色淡|早落|不下延|1|硬而色深|宿存|下延|2
解析:
5. 根据光合色素和光合类型的不同,藻类植物有三条演化路线,即、和。
答案:红色路线|黄色路线|绿色路线
解析:在藻类的演化过程中会,根据光合表皮和光合类型的不同,形
成了红色路线、黄色路线和绿色路线三条进化支系。
红色路线是指以
藻胆素为将光系统Ⅱ为主要集光色素。
黄色路线是指以叶绿素x为光
系统Ⅱ的主要集光色素。
样板路线是指以叶绿素b为光系统Ⅱ的主要
集光色素。
6. 禾本科植物的表皮细胞主要有和两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一种
大型含水细胞,可能参与叶片的运动,称之为。
答案:长细胞|短细胞|泡状细胞
解析:
7. 松属植物成熟的雄配子体由个退化原叶体细胞,个和个组成。
答案:2|1|管细胞|1|生殖细胞
解析:
8. 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其种皮外还有一层相愈合,实际上是一个,胚芽外有,胚根外有,胚只具一片子叶,故称为植物,其营养物
质都储藏在中。
答案:果皮|果实|胚芽鞘|胚根鞘|单子叶|胚乳
解析:
9. 真蕨亚门的孢子囊着生在孢子叶的、或特化了的上,由多数孢子
囊聚集成各种形状的。
答案:边缘|背面|孢子叶|孢子囊群
解析:
10. 胚囊是胚珠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成熟蓼型胚囊内有1个卵
细胞、、1个中央细胞和。
答案: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
解析:
11. 脉序是蕨类重要的分类依据之一,分为三大类,即型、型和型。
答案:分离|中间|网结
解析:
4、实验题(5分,每题5分)
1. 玉米矮化病毒能显著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因而感染这种病毒的
玉米植株非常矮小。
你推测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该实验不能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植株中赤
霉素的含量。
答案:(1)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株长势基本相同的被矮化贬损病毒感染的玉米幼苗,平分成两份,标记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组(实验组)幼苗喷施相应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乙组(对照组)幼苗喷施溶质的蒸馏水。
③在相同且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量第二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
(2)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甲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乙组,则说明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的合成。
②如果甲、乙两组玉米植株的平均高度相差不大,则不能说明病毒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解析:空
5、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比较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或担子菌的各个亚门的特征。
答案: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或担子菌的各个亚门的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各个亚门特征的比较
解析:空
2. 生境保护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生境保护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如下:
(1)保护物种多样性
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生境的破坏,而这种损害高速增长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引起的。
当生物的原始生境受到破坏而又无其他生境可供绝无定居时,就会有大量物种灭绝。
IUCN统计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在已经或变得濒危和稀少的物种中,有73是因生境的破坏和破碎而导致。
因此保护保护环境水生可以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2)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对有灭绝危险和处于濒危状态的单个物种采取各种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的整体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护生物保护生境或种群和保护整个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区的建立,以保护生物的栖地或栖息地,从而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区分为严格的保护区和不严格的保护区。
(3)保护遗传的多样性
生境保护可以保护开放性物种多样性,从而为保护了遗传的多样性。
解析:空
3. 观察南瓜雌雄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花程式。
(2)如何判断三体雄蕊中,哪一个由1枚雄蕊组成,哪两个分别由2枚雄蕊组成?
(3)南瓜雄花多于雌花,花药、柱头显著,腺花盘发达,这些性状与胚珠多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1)南瓜雌雄花的花程式
①雄花:
②雌花:
(2)判断三体雄蕊中由1枚雄蕊还是由2枚胚珠组成的方法
①花丝喉部相对较窄的是由1枚雄蕊组成,另外两个是由2枚雄蕊组成。
②横切花丝最基部,横切面上有1绿点(维管束)者由1枚雄蕊组成,有2绿点者由2枚雄蕊组成,即每一单纯的花丝从下至上均只有一维管束,而由二雄蕊合生成的花丝,其下部具2维管束,向上则愈合为1维管束。
(3)南瓜花性状与胚珠多数之间的关系:
①由于胚珠数极多,所以柱头膨大,以提供足够的表面供大量花粉附着。
②因需大量的花粉,所以花药大,雄花多,以提供大量花粉。
③由于雌花需大量黏液,雄花产生大量花粉,雌、雄花均需传粉昆虫多次采访,故腺盘发达,分泌较多花蜜,以吸引传粉昆虫。
解析:空
4. 图解松属植物的生活史。
答案:以松属为例,其生活史如下图所示。
解析:空
6、论述题(10分,每题5分)
1. 论述根和茎的次生生长过程。
答案: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的次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细胞分裂、生长、分化使器官增粗的生长称为次生生长。
根和茎的次生生长过程下述:
(1)根的次生生长
①维管束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a.维管束形成层的发生
最初发生在初生木质部之间的彼此之间薄壁组织中,初为条状,后逐渐向左右两侧扩展,至初生菌丝脊处,该处的生物体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原来条状形成层互相连接成为完整的连续的环的,但初为凹凸不平的波状,社团组织后由于形成层条状部分向内形成的组织较多,最终使形成层成为圆环形。
b.维管形成层活动
产生旋转轴系统和径向系统。
轴向系统即次生维管组织工作,除此以外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主要进行纵向运输。
径向系统即维管射线,从形成层处向内外贯穿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包括木射线和韧皮射线;首要绿藻射线主要就进行横向运输,次生木质部的水分和无机盐经过维管射线运至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的有机养分可以通过维管射线运至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
②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公益活动
a.木栓形成层的发生
最早发生在根的中柱鞘,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进行被打乱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向内产生栓内层,形成层与木栓分生组织共
同组成周皮,起次生保护作用。
b.木栓形成层的活动
中柱鞘的木栓形成层活动一段时间就停止了,以后的木栓形成层
随之内移,可达次生韧皮部。
(2)茎的次生生长
①维管束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a.维管束形成层的发生
维管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共同组成,束中形成层来
源于原由形成层,位于初生木质部和坐落于初生韧皮部之间,束间形
成层是由维管束之间的相当于束中形成层位置的薄壁细胞蕗蕨恢复分
生能力而形成。
b.维管形成层活动
维管形成层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组成,前者主要进
行切向分裂,产生茎的轴向模块,除此以外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进行纵向运输;后者细胞分裂产生径向系统,即维管射线,主要就进
行横向运输。
②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公益活动
a.木栓形成层的发生
第一次木栓形成层在不同植物中有不同的起源,可能起源于表皮,紧接表皮的皮层细胞,皮层的第二、三层细胞,近韧皮部的薄壁组织
细胞转变。
b.木栓形成层的活动
当第一个木栓形成层活动停止后,新的木栓形成层再已经形成,
其发生的位置依次有的放矢,不光可达次生韧皮部。
木栓形成层活动
的结果是产生周皮,但是在树干的局部木栓形成层向外不产生木栓,
而是形成胞间隙发达尾端的补充组织,形成皮孔,从而保证树干预外
界插手的气体交换。
解析:空
2. 什么是温室效应?从叶片解剖结构和CO2同化过程两个方面比较
C3植物和C4植物对温室效应的调节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2010研]
答案:(1)温室效应的含义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指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人类向大气
排入的CO2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被大气吸收,地球表面
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温度升高的效应。
(2)从叶片解剖结构方面比较
C3植物只有叶肉细胞中含有生物体叶绿体,维管束不含叶绿体,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是在叶肉细胞中进行。
C4昆虫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反应,通过C4途径固定CO2。
C4植物的维管组织周围有发达的维管束鞘细胞,形成花环结构,维管束鞘细胞含有叶绿体,
叶绿体较多、较大,不含类囊体,不能够进行光反应,能进行暗反应。
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没有或有少量基粒,其积累淀粉的控制能力远
远超过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3)从CO2同化过程方面比较
①C3植物与C4植物在光反应阶段完全相同,都通过穆伊县产生
O2、NADPH和ATP,为暗反应阶段提供同化力和ATP,但是暗反应途径不一样。
②C3植物暗反应的场所是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途径是C3途径。
C4途径比C3融资途径多了一个独特的固定CO2的途径,C4植物固定CO2的最初产物是草酰乙酸(4碳化合物),因此这条途径称为C4途径。
③C4植物中CO2的同化是在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
C4植物能固定氯的CO2,C3木本植物却不能固定低浓度的CO2。
C4循环具有浓缩CO2和减少水分散失的特点,固碳效率较高。
同时C4植物光合产物的运输速率比C3植物相对较快,光合效率高。
解析:空
7、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 衣藻属于()。
A.褐藻门植物
B.金藻门植物
C.红藻门植物
D.绿藻门植物
答案:D
解析:衣藻又称单衣藻,和植物一样同时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绿藻门衣藻科植物。
2. 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二者的生物活性不同
C.二者合成的方式不同
D.二者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不同
答案:C
解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本质方式区别是合成的的不同。
植物激素是植物精子天然存在的,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化学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
3. 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中不经历()。
A.富营养化阶段
B.沉水植物阶段
C.沼泽植物阶段
D.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答案:A
解析: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为水生演替,包括:①自由市场漂浮植物阶段;②沉水植物阶段;③浮叶根生植物阶段;④挺水植物阶段;⑤湿生草本植物野生种(或更稳定的森林群落)阶段。
4. 常具副萼的分类群是()。
A.伞形科
B.槭树科
C.旋花科
D.锦葵科
答案:D
解析:
5. 下列不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中的结构是()。
A.质膜
B.中心体
C.核糖体
D.细胞壁
答案:B
解析:中心粒又称中心小体,是指一类由细胞器构成的动物细胞细胞器。
存在于大部分真核细胞之中,但种子植物和某些原生动物细胞中没有中心粒。
6. 不属于水绵特征的是()。
A.接合生殖
B.藻体外有一层黏滑的果胶质
C.分枝的丝状体
D.带状载色体
答案:C
解析:
7. 利用暗期间断抑制短日植物开花,选择下列哪种光最有效?()
A.绿光
B.红光
C.蓝紫光
D.远红光
答案:B
解析:
8. 叶片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疤痕称为()。
A.枝迹
B.叶迹
C.皮孔
D.叶痕
答案:D
解析:项,叶痕是指叶片脱落后变黑在枝条上留下的疤痕。
项,叶迹又称叶脉,是指高等植物茎的节上长有叶片时,从茎分出进入叶片叶柄的维管束。
项,枝迹是指皮层进入无腺的这段维管束。
项,皮孔是指对树木枝干表面、肉眼可见的一些裂缝状的柱状。
9. 存在于光合链中的含Fe的电子传递体是()。
A. PQ
B. PC
C. Fd
D. NADP+
答案:C
解析:铁氧还素(Fd)是含有Fe的电子传递体。
10. 塔赫他间主张被子植物的祖先应是()。
A.本内苏铁
B.木兰目
C.种子蕨
D.买麻藤纲
答案:C
解析:
11. 由于药隔延长,花药的花粉囊分成两部分,且()。
A.花药上、下两裂片均可育
B.花药上部的裂片可育,下部的裂片不育
C.花药上部的裂片不育,下部的裂片可育
D.花药上、下两裂片均不育
答案:B
解析:药隔是植物的花昆虫上的一个人体器官,是雄蕊上连接花药两
个花粉囊的部分。
鼠尾草属植物的花中,药隔推迟形成杠杆,为花丝
和花药的连接处的花的形态,药隔上臂长,顶端有两个发达的要分囊,下壁短,花粉囊不发达,因此花药上部的裂片可育,下部的裂片不育。
12. 调控植物顶端优势的主要激素是()。
A. IAA和CTK
B. CTK和ABA
C. IAA和乙烯
D. IAA和GA
答案:A
解析:调控植物顶端优势的主要激素是I和TK。
生长素(I)深化顶端生长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而细胞分裂素(TK)促进侧芽的生长。
13. 水分沿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A.吐水
B.内聚力
C.根压
D.蒸腾拉力
答案:D
解析:尘土飞扬水分在导管中运输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是主要动力。
14. 在紫菜生活史中产生的无性孢子为()。
A.中性孢子
B.外生孢子
C.单孢子
D.似亲孢子
答案:C
解析:
15. 从起源上看,侧生分生组织属于()。
A.次生分生组织
B.原生分生组织
C.初生分生组织
D.居间分生组织
答案:A
解析:
16. 下列哪种元素是固氮酶成分,在氮代谢中有重要作用,对豆科植物的增产作用显著?()
A. Mo
B. B
C. Mg
D. Ca
答案:A
解析:钼(Mo)以钼酸盐的形式被植物吸收,是植物必需元素中需要量最少的一种。
豆科植物中,对氮的固定和硝酸盐的同化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元素不可替代。
17. 苔藓植物配子体的营养方式为()。
A.寄生
B.腐生
C.自养
D.腐生和寄生
答案:C
解析:
18. 干旱时,植物体内大量累积()。
A.脯氨酸与生长素
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脯氨酸与甜菜碱
D.甜菜碱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植物处于逆境时,植物的代谢暴发相应的适当变化,应对逆境的到来。
在这些代谢过程中,一些参与渗透调节的浸润物质增加,脯氨酸和甜菜碱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
逆境下,植物体内的卷土重来蛋白质降解愈演愈烈,合成降低。
促进生长的激素含量降低。
19. 下列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中无有性生殖的是()。
A.蓝藻
B.褐藻
C.红藻
D.绿藻
答案:A
解析:项,蓝藻的繁殖手法有两类,一为营养繁殖,和细胞直接分裂(即裂殖)、群体破裂和丝状体产生藻殖等几种方法,另一种为某些蓝藻可产生内生孢子或外生孢子等,进行无性生殖。
三项,都属于真核藻类,具有三种繁殖这种方式:营养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0. 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具异形世代交替的类群的()在形态和构造上显著不同。
A.精子和卵细胞
B.孢子囊和配子囊
C.孢子体和配子体
D.孢子和配子
答案:C
解析:世代交替是中均指在植物的纤枝中,胚胎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和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孢子体和配子体在形态和构造上才显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