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仑隧道软弱破碎层施工
软弱围岩洞口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洞口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c6bd77eff00bed5b8f31d11.png)
软弱围岩洞口施工技术唐 斌 中国交建中交一公局海外公司摘要:以渝铁路26标糯米坪隧道、弯弓田遂隧道为例,探讨在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洞口超前支护或地表预加固后,短进尺、弱爆破、多循环,并及时初期支护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软弱围岩洞口;超前支护;地表预加固;短进尺;弱爆破;多循环;初期支护一、工程概况本单位承建的渝怀铁路26标段,沿线设计有7座隧道,其中多数隧道洞口段围岩级别为Ⅰ、Ⅱ类围岩,围岩条件较差。
地表覆盖有一层1-3米厚砂粘土,下部依次分布为风化极严重,风化严重、风化颇重面岩、泥质灰岩或灰岩。
部分隧道有地下水出露,且隧道洞顶覆盖层较薄,一般厚仅3米。
沿线地段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降雨量多集中在5-8月,雨量充沛。
由于气候、水文条件,施工中需采取必要措施防排水。
二、总体施工方案洞口天沟及防排水设施做好后,边仰坡采用挖掘机辅以人工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局部辅以浅眼松动爆破。
根据隧道进洞掌子面外露地质情况,选择超前支护、地表预加固方案,喷砼封闭岩层外露面,在开挖外轮廓周边设置梅花形2-3排超前小导管或砂浆锚杆、中空注浆锚待超前支护有足够强度后,采用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每循环0.8-1.2米,开挖后喷砼安装格栅钢架,打锁脚锚杆,定位钢筋或径锚杆固定,复喷至格栅钢架顶面。
开挖核心土,进行下一循环。
待上导坑开挖至一定长度,根据围岩情况设置台阶长度开挖下导坑及仰拱,仰供开挖后及时封闭,待围岩变形稳定后,及时进行衬砌[1]。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洞口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12.操作要点。
(1)防排水设施施做。
洞口开挖前应对洞口段地形、地质、水文等进行详细调查,对发现有裂缝地段采取灌浆补裂处理,凹坑应用不透水性土回填夯实,将地表汇水设截水沟拦截,并排到隧道洞口范围之外。
截水沟结合永久设计设置,临时排水应有必要的防止渗漏措施。
截水沟距边仰坡开挖不小于1.5米,沟底纵坡不小于3‰。
(2)边仰坡开挖及防护。
洞口段防护排水设施做完后,按设计边坡仰坡放样,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开挖到位,并分层进行仰坡防护,边、仰坡根据设计情况喷砼或喷锚挂网支护。
TBM通过软弱破碎围岩及蚀变带围岩支护工艺应用一例
![TBM通过软弱破碎围岩及蚀变带围岩支护工艺应用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46ac1ce3551810a6f52486ae.png)
TBM通过软弱破碎围岩及蚀变带围岩支护工艺应用一例中铁十九局集团承建的云南省那邦水电站引水隧洞tbm施工段全长9748.562m,由于洞径小,施工作业面狭小且tbm多次通过软弱破碎围岩及蚀变带围岩段,通过采用人工开挖软弱围岩破碎带及围岩蚀变带的侧壁及拱底,强支钢拱架和换填混凝土使软弱围岩破碎带及围岩蚀变带的围岩封闭,钢拱架之间径向支撑岩壁纵向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支护结构的工艺后,围岩支护封闭时间短,初期支护围岩变形小,扰动小,确保了隧洞tbm施工安全。
并创下开敞式tbm在软弱破碎围岩和蚀变带围岩的地质条件下施工中月进尺553米,安装钢拱架206榀的高产纪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软弱破碎围岩支护tbm通过软弱破碎围岩时,由于软弱破碎围岩承载压力能力差,节理易错动、坍塌,撑靴容易打滑,拱架失稳变形,喷射混凝土易开裂。
其施工工艺为:1.先停机处理护盾顶部危岩,同时采用钢拱架支护,在钢拱架与指型护盾顶部搭焊h型钢,并且在钢拱架上部焊接型钢用于支撑塌腔内危岩,钢拱架之间焊接3mm厚钢板作为模板并且用钢筋加固封闭塌腔,随刀盘前进,逐一架立钢拱架,模板封闭,用加入早强剂的混凝土回填密实,将塌腔与周围岩石连为一体。
2.利用tbm上2台锚杆钻机布置在隧洞拱部240°(120°*2)范围进行岩壁钻孔。
清孔后,快速插入锚固剂,立即将锚杆插入孔内,缩短锚固剂与顶入锚杆的时间间隔,保持锚杆的牢固、可靠。
3.挂钢筋网,钢筋网采用φ8光面钢筋在洞外焊结成网状,网格尺寸为100×100mm和200×200mm两种规格,通过人工将钢筋网运至洞壁表面安装部位,通过锚筋固定钢筋网,钢筋网与锚杆焊接牢固。
4.安装钢拱架,钢拱架由钢拱架安装器进行安装。
钢拱架安装器布置在主驱动后面,由液压小齿轮驱动的环形齿圈和爬升设备组成。
人工将环形钢支架自后配套向前运至钢拱架安装器处,利用环形钢拱架用爬升设备沿环形齿圈将分片的钢拱架放置到位,完成一环钢拱架的初装。
石郞山隧道断层破碎带专项施工方案
![石郞山隧道断层破碎带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4606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3.png)
石郞山隧道断层破碎带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石郞山隧道是一项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位于山区地形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存在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问题。
为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以应对这些地质挑战。
二、地质背景分析石郞山隧道所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多条断裂带和破碎带,地质环境难度较大。
断层破碎带是造成地下隧道结构破坏和塌陷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高度警惕和应对。
三、施工方案设计1. 地质勘察与评价在隧道工程前期,应充分对石郞山隧道区域进行地质勘察与评价工作,准确掌握隧道断层破碎带的位置、规模和性质等信息。
2. 预处理措施针对发现的断层破碎带,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包括支护、注浆加固等,以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风险。
3.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预处理效果,制定适合石郞山隧道地质条件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支护措施、监测预警等内容。
4. 施工实施根据专项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保障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断层破碎带引起的问题。
四、施工质量控制1. 监测预警实施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地下断层、破碎带等地质变化情况,以便做出及时应对措施。
2. 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地质质量检测,评估隧道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工程质量。
五、总结与展望石郞山隧道断层破碎带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同时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未来,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进一步提升隧道工程施工水平。
以上是石郞山隧道断层破碎带专项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隧道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和帮助。
软弱围岩易坍塌区特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软弱围岩易坍塌区特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2427b05cc7931b765ce154a.png)
软弱围岩易坍塌区特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探讨摘要:在八苏木隧道进口段软弱围岩易坍塌区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我们在采用传统“三台阶七步法”的基础上,通过注重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加固及超前支护,认真做到“工法选择到位、支护措施到位、快速封闭到位、衬砌紧跟到位”,强化监控量测等一系列施工措施,顺利、安全的实现了软弱围岩易坍塌区的快速施工。
希望本文能为以后同类围岩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施工1工程概述八苏木隧道全长8184m,工期26个月,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130m,最大开挖断面达145m2,属特大断面隧道,是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重点控制工程。
隧道洞身穿越印河与大黑河的分水岭,洞身穿越区地层岩性复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洪积层及坡积层,上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泥岩夹砾岩、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等。
隧道进口段承担的施工任务为4024m,其中Ⅳ、Ⅴ级围岩占进口段施工总长度的49.4%。
2施工方案确定根据现场围岩岩性,决定采用传统“三台阶七步法”进行软弱围岩易坍塌区开挖。
开挖过程中,在认真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超前支护。
待开挖完成后,立即对已暴露围岩进行初期支护施工,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指导二次衬砌施工。
3施工方法及工艺3.1超前地质预报根据掌子面围岩揭示的具体情况,采用以地质调查法(洞外地表地质调查、掌子面地质素描)、超前钻探法(30m长超前钻孔)和物探法(TSP)相结合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超前预报,指导现场施工。
3.2超前预支护采用Ф42小导管对掌子面前方拱部120°范围内围岩进行超前预加固。
小导管施工长度为3.5m,外插角10°~15°,环向间距40cm,纵向间距1.6m。
导管从支护工字钢架中间腹板处以钻孔方式穿过,导管外露端与支护钢架焊接成一体,并注单液水泥浆。
3.3开挖施工根据现场围岩岩性及施工机械配置情况,为充分发挥机械效能,缩短工序操作时间,决定在传统“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方法的基础上延长中台阶施工长度到20~25m。
巴玉隧道施工中岩爆风险动态管控措施
![巴玉隧道施工中岩爆风险动态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7f9a3d90722192e4436f6e8.png)
巴玉隧道施工中岩爆风险动态管控措施1 工程概况巴玉隧道位于藏南谷地,隧址区地面标高3 260~5 500 m,高差达2 300 m,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隧道起讫里程为DK190+388—DK203+461,巴玉隧道为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全长13 073 m。
隧址区地层以花岗岩、闪长岩等坚硬岩石为主,地质构造复杂,最大埋深2 080 m,存在岩爆、放射性、危岩落石、冻害等不良地质,特别是岩爆问题突出,施工安全风险极大,属于Ⅰ级风险隧道。
巴玉隧道正洞预测岩爆段共计12 242 m,占其长度的94%,其中轻微岩爆段4 106 m,中等岩爆段5 922 m,强烈岩爆段2 214 m。
岩爆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频率不一,形态多样,在世界隧道施工史上均属罕见。
为有效应对隧道岩爆,对掌子面前方的地应力、岩爆预警和预防、岩爆等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高原隧道岩爆施工风险动态管控措施。
2 隧道岩爆定义、分类及危害2.1 岩爆的定义、分类岩爆是高地应力区隧道开挖后岩体内部存储的应变能突然释放,或者是原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岩体由于外部扰动,开挖临空面岩块剧烈弹射或脱离母岩的动力学现象。
隧道开挖前后,围岩处于高应力状态,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爆现象会突然发生。
依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 c、最大主应力σ1和洞壁最大切向应力σmax,将岩爆划分为4个等级:轻微岩爆、中等岩爆、强烈岩爆、剧烈岩爆[2]。
岩爆预判标准见表1。
表1 岩爆预判标准隧道掌子面的岩性条件和岩层地应力的大小是产生岩爆的2个决定性因素。
岩爆的发生必须在岩体中先存储能量再释放能量,直到岩体最终被破坏并脱离母岩。
因此,岩爆是否发生及其表现主要取决于岩体中是否储存有足够的能量,是否具有释放能量的条件和方式[3]。
2.2 岩爆发生位置、危害及等级判定2.2.1 岩爆发生位置岩爆在未发生前并无明显的预兆,但在隧道开挖施工时突然发生,大部分岩爆发生在掌子面及后方2~3 个洞径范围内,有时在掌子面后方几百米处仍会发生。
北岗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施工方法的探讨
![北岗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带施工方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529e5e16294dd88d1d26b01.png)
2 地质地 貌情 况
2 1 地 形地 貌情 况 .
地表 绝对 标高 10m-40m, 2  ̄ 0 相对 高差 5 - 0m~2 0m, 0 地表 呈波状起伏 , 山脊 、 丘形多呈 长条状 、 圆形等 ; 沟槽 多为缓坡谷 , 下 切较浅。地表覆土 较厚 , 基岩未见露 头 ; 区 自然坡 度 1。 0 , 测 0~3
・3 3 ・ 1
文章 编 号 :096 2 (0 7 1 3 30 10 .8 5 2 0 )90 1.2
北 岗隧道 穿越 软弱 破 碎 带 施 工 方 法 的探 讨
周 跃 峰
摘 要: 介绍 了洛湛线北 岗隧道软 弱破碎 带的基本情况 , 通过综合运用 帷幕 注浆、 超前 管棚和施工 中的监控量测等技术 手段 , 功穿越软 弱破碎 带的情况 , 成 总结 了一些施工经验 , 以供 同类工程 的设计 、 施工参考 。
层中的孔隙水及基 岩裂隙水 为主 , 大气降水 及地表 水补 给 , 受 以 地表径 流及 泉 的形 式 排 泄 取 钻孔 水分 析 , 质类 型 嗡 水 , a一, , a Na c 2 , 型 对混凝土有弱硫酸型酸性及 中等溶出性侵蚀。
墙系统锚杆均采用 舛 2锚管 , 补注浆 , 并 确保 围岩 注浆加 固圈不 小于 3m, 锚管 3m/ , 根 间距 1m布置 。c采用台阶法开挖 , . 拱脚 加设锁脚锚管 , 并设置 临时仰供 , 尽快施作 二次村砌 。 2 D 4 2+80~D 4 3+12段。用超 前帷幕 注浆加 固围 )K 6 5 K6 7 岩 , 防止地下水涌入 , 前帷 幕注浆 围岩加 固圈 为拱部开挖 轮 并 超 廓线 外 5m, 边墙 加固范围为 3m, 压注水泥一水玻璃及水泥浆 。
用q2 : 锚管 35m/ , 向间距 06m, , 5 . 根 环 、 纵向间距 15m一循环 ; . 压
xxx隧道紧急停车加宽段软弱岩层的施工方案精品教案
![xxx隧道紧急停车加宽段软弱岩层的施工方案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4e95e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e.png)
目录一、工程慨况 (1)二、工法特点 (1)三、适用范围 (3)四、施工方案 (3)五、作业要点 (6)六、监控量测 (7)七、施工注意事项 (8)八、人员机械组织 (8)九、质量控制 (10)十、安全措施 (10)十一、环保措施 (11)xxx隧道软弱岩层紧急停车加宽段的施工方案一、工程慨况国道317线改扩建工程xxx隧道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与炉霍县交界处,为越岭高海拔隧道,属双向行车单洞隧道,是国道317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2778米,隧址区属高山构造剥蚀地貌,最高处海拔4300米,隧道进口处设计高程4046米,高差260米,地形地貌受构造及岩性控制明显,主体山脉走向与构造线延展方向基本一致,呈北西~南东展布。
年平均降水量为900mm,最高温度32℃,最低温度为-23℃,平均无霜期为91天。
隧址区地质构造复杂,基岩中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特别是构造部位,岩体破碎,裂隙发育,为地下水的大量储存提供了空间。
在国道317线改建工程的老折山隧道K85+550~K85+590紧急停车加宽段施工时,掌子面以变质砂岩为主,岩性软弱,自稳能力极低,岩体易垮塌,如采用传统台阶法施工容易引起隧道塌方,根据现场情况,在K85+550~K85+590处40m紧急停车加宽段采用四台阶CD法进行隧道施工。
二、工法特点2.1、紧急停车加宽段40m内采用四台阶CD法施工,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尤其针对软弱岩层,将大断面开挖,分解为小断面,减少了开挖跨度,提高了裸露围岩的支护施做时间,大大降低了塌方发生的风险。
2.2紧急停车加宽段采用四台阶CD法单向施工,1部底部增设临时钢支撑,并喷砼硬化,使1部初期支护封闭,提高支护整体承载力。
图2.2 1部增设横撑图2.3、隧道设双层超前注浆小导管,双层超前注浆小导管在左侧加宽段40m全环布置,右侧按拱部的150°范围布置。
一、能通过注浆改善上方的围岩性质,提高自稳性;二、能起到棚架作用,防止落石及小范围松散体滑落;三、能阻隔爆破振动,减小对上方围岩的扰动作用。
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与风险控制
![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与风险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27b14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e.png)
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与风险控制一、风险分析富水软弱破碎围岩的特点是岩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严重的坍塌事故。
在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中,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常用办法是先对隧道进行支护而后开挖,然后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
在富水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中,除了具有一般隧道所具有的风险外,还主要存在以下风险:(1)隧道施工前,若未进行必要的注浆加固、降低水位等技术措施,可能造成隧道坍塌冒顶事故。
(2)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时,若未立即停工处理,可能造成严重的隧道坍塌事故。
(3)若监控体系失效、支护参数调整不及时,可能造成坍塌冒顶事故。
(4)衬砌背后的排水盲管(沟)未作顺畅导流,地下水可能在衬砌背后积聚对其形成压力,从而造成坍塌事故,也可能损坏衬砌。
(5)若隧道内排水设施不完善,洞内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在隧道内积聚易造成洞内道路泥泞,甚至浸泡损坏施工设备;积水可能对供电线路造成影响,易漏电导致施工人员触电。
(6)向岩体插入钎、管等构件对隧道进行超前支护时,若正对构件,钎、管突然折断或崩出的岩石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打击伤害。
(7)隧道内焊接设备若安放不当,因淋水短路可能损坏设备,甚至造成施工人员的触电伤害。
二、风险控制重点(1)隧道施工前,严防不进行注浆加固、降低水位等不安全行为。
(2)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时,杜绝不立即停工处理的不安全行为。
(3)严防监控体系失效的不安全状态。
(4)杜绝对衬砌背后的排水盲管(沟)不作顺畅导流的不安全行为。
(5)超前支护时,杜绝正对构件的不安全行为。
三、风险控制技术措施(1)隧道施工前,必须根据地质条件、埋深及地下水情况,选用地表注浆、超前帷幕注浆、降低地下水位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评估达到要求后方可开挖。
(2)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如果遇到承压水地段,可以在衬砌背后修建排水管道,管道需顺畅地连接排水沟,防止地下水在衬砌背后聚集对衬砌形成压力导致衬砌坍塌引发事故;若不容许衬砌排水,可以修建抗水压衬砌,保证衬砌不致坍塌、漏水。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f559e29e518964bce847c19.png)
Zl(236+445,右 线 K234+910~K236+490,长 度 为 左 线 1535、有
线 1580米 。 隧道 区 地 处 构 造 剥 蚀 低 山 地 貌 I ,地 形 起 伏 较 大 ,
沟 及山间冲沟 发育 ,地 下水较 丰富 :隧 道洞 身围岩级 别主 要
以 Iv、V级 为主 ,少部分 地段 为 Ⅲ级 ,岩 体主要 为千 枚 岩及变 余
、
臻 ●
白稳情况 较差 ,且含水量 大 ,拱 脚呈 稀泥状 ,掌 子面 发生局 部突
泥 现 象 ,掘 进 进 度 缓 慢 。 初 支 施 T 完 成 后 ,初 支 持 续 变 形 ,每 日
沉 降 3~5mm 左 右 。2015年 7月 21日隧 道 左 洞 掌 子 面 施 l 至
图 l 竖 向位 移 云 图
江 西 建
工
软 弱 破 碎 围 岩 隧 道 初 期 支 护 大 变 形 治 理 技 术
IN 慧 兵 。。张 新 宙 。 鞠1.江 西公 路交通工程有 限公司 ,江西 南 昌 330008;2.江西省高速公路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抚州管理 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08
摘 要 :隧 道 施 T经 过 软 弱 破 碎 阿 岩段 时 ,易 发 ,l:初 期 支护 大 变 形 、塌 方 等地 质灾 害 ,给 隧 道 建 设 带 来 巨 大 影 响 水 文 结 合 江 两 省 j 高速 公 路 青 塘 隧 道 初 期 支 护 大 变 形 实 例 ,采 J=}j数 值 模 拟 分 析 丁 初 期 支护 发 生大 变形 原 因机 制 ,提 _r施 作 套 拱 、径 向 注 浆 稳 刚 变 形 ,侵 限段 变形 连 续 监控 观测 ,逐 榀 置 换 拱 架 以 及 及 时 施 作 _=: 衬 等综 合 治 理 技 术措 施 ,隧 道 初 支大 变形 得 到安 全 有 效 治 理
滑坡松散堆积体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
![滑坡松散堆积体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b2d107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a.png)
[ 6 ] 张祁, 张敏. 基坑施工对紧邻地铁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05):72-77.
【关键词】滑坡松散堆积体;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网络迅猛发展,山岭地区高 速公路项目日益增多,为保证高速公路的整体平稳性, 山岭地区高速公路多以隧道形式进行公路设计。特别是 云贵高原地区极大多数隧道,滑坡松散堆积体是常见的 复杂 地 质 ,存 在 围岩 软 弱 、富 水 严重 、进 洞条 件 差 等 现 象,具有松散、透水性强、强度低、吸水软化等特征。而在 未经处治的松散堆积体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易引起洞口 坡体滑坡、掌子面坍塌、地表沉陷、支护变形过大、隧道 基底不均匀沉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工程事故,对 工程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在松散堆积体地 层隧道施工时,采取合理的地层预加固措施、制定切实 可行的处治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建立地铁隧道及高铁隧道模型,依据现有的设 计方案,对地铁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地铁、高铁的应 力和变形特征,得出结论如下:
⑴天然状态下,地铁位置的竖向应力范围为 1.26~2.27MPa,沿开挖方向的应力为 0.3~0.6MPa,垂 直开挖方向的应力为 0.3~0.5MPa,埋深不同,应力不 同。
软弱围岩隧道具有自稳差、易坍塌、变形大等特点, 因隧道承受压力的不确定性及隧道围岩本身承载力差 的因素,建议采取以下施工方案。
2.1 隧道施工工艺及支护设计
合理采用“三台阶 + 临时仰拱”施工工艺,依据超前 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数据指导现场施工,严格执行施工 工艺标准化,强化支护体系,必要时结合监控量测的数 据增加竖向支撑。控制上台阶长度在 5m 以内,高度控制 在 4m 以内,临时仰拱榀数不得少于 4 榀,中台阶长度控 制在 8m 以内,临时仰拱榀数不得少于 4 榀,下台阶长度 控制在 8m 以内。
X隧道断层破碎带地段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X隧道断层破碎带地段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6d0f630b4c2e3f572763cd.png)
中交一公局广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项目No.6分部(K64+245~K75+885)枇杷冲隧道断层破碎带地段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广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项目No.6分部二〇一八年十一月目录1.引言 (1)1.1编制说明 (1)1.2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2)2.1标准化施工的原则 (2)2.2确保满足合同目标的原则 (2)2.3确保工期的原则 (2)2.4合理优化、优质高效的原则 (2)2.5安全第一原则 (3)2.6方案优化的原则 (3)2.7科学组织的原则 (3)2.8合理布局的原则 (3)3.适用范围 (3)4.工程概况 (4)4.1项目概况 (4)4.2工程概况 (4)4.3气象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 (5)4.3.1地形地貌 (5)4.3.2气象气候 (5)4.3.3工程地质 (5)4.3.5不良地质 (6)4.3.6地震 (7)4.3.7地震参数 (7)4.4施工要求 (7)4.4.1安全要求 (7)4.4.2质量要求 (7)4.4.3进度要求 (8)4.5交通运输 (8)5.施工组织安排 (9)5.1施工准备 (9)5.1.1施工计划准备 (9)5.1.2现场准备 (10)5.1.3水电供应 (10)5.1.4安全准备 (11)5.2施工进度计划 (11)5.3人员配置计划 (13)5.3.1组织机构设置 (13)5.3.2管理人员配置及分工 (13)5.3.3机械设备配置 (16)5.3.4劳动力配置 (17)6.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19)6.1施工技术方案 (19)6.1.1断层破碎带施工方案 (19)6.1.2富水段施工方案 (20)6.2技术参数 (21)6.3施工工艺流程 (21)6.3.1 施工准备 (24)6.3.2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 (24)6.3.3洞身开挖施工 (26)6.3.4支护施工 (30)6.3.5喷射混凝土施工 (31)6.3.6工字钢安装施工 (32)6.3.7钢筋网施工 (34)6.3.8断层破碎带注浆施工 (34)6.3.9富水段注浆施工 (38)6.3.10监控量测 (39)6.4质量标准及检测 (40)6.4.1 质量检查程序图 (40)6.4.2 质量标准及检测 (41)7.安全保证措施 (42)7.1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控制措施 (42)7.1.1 施工现场 (42)7.1.2 临时用电 (43)7.1.3 设备使用 (44)7.1.4 防火、防爆 (45)7.1.5 爆破施工 (45)7.2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46)7.2.1组织保障 (46)7.2.2制度保障 (47)7.2.3安全技术措施 (48)7.2.4安全管理措施 (49)7.3安全检查方法 (53)7.4现场应急处理与应急预案 (54)7.4.1超前地质预报 (61)7.4.2超前预注浆堵水 (62)7.4.3涌水突泥应急预案 (67)7.4.4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67)7.5 危险源辨识及危险因素 (69)7.5.1危险源辨识 (69)7.5.2危险因素 (70)8.环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2)8.1 环境保护措施 (72)8.2水环境保护措施 (73)8.3大气环境及粉尘的防治措施 (74)8.4降低噪音、减少扰民控制措施 (74)8.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4)8.6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75)9.“7S”管理 (76)广西荔玉高速公路项目土建No.6分部枇杷冲隧道断层破碎带地段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枇杷冲隧道断层破碎带地段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1.引言1.1编制说明枇杷冲隧道出口断层破碎富水段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是以公司拥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隧道施工经验作为基础,在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充分了解现场环境的客观情况、施工特点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编制施工方案的基本原则,统筹考虑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以及人、材、机资源调配,进而编制枇杷冲隧道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高压富水段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软弱围岩隧道信息化施工
![软弱围岩隧道信息化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57d37b6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2.png)
软弱围岩隧道信息化施工李恒杰【摘要】详细分析了兴旺峁隧道全断面强风化砂岩段围岩变形规律及产生原因,并由此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对隧道断面进行了优化,从而节约了施工成本.【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01【总页数】2页(P170-171)【关键词】大断面隧道;监控量测;断面优化;信息化施工【作者】李恒杰【作者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河北,三河,065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40 引言由于目前安全施工形势越来越严峻,监控量测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中尤为如此。
现场监控量测的目的首先是掌握围岩的应力状态及围岩的稳定性,了解围岩的松弛范围,对围岩的稳定性作出综合性评价,其次是掌握围岩的支护状态,保证隧道和围岩的稳定,对出现的异常状态进行及时的预测预报,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再次是根据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检验和修正施工前的预设计,对原设计进行优化,降低施工成本。
1 工程概况新建太中银铁路兴旺峁隧道全长11 070m,为特长双线铁路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且质量要求高,具有长、大、难、高的特点,隧道开挖断面 126.8m2~135.44m2。
洞身通过基岩全断面为砂岩,局部夹有砂层,且产状平缓,节理层理发育,强风化基岩裂隙发育,岩体存在不均匀风化现象,由于降水入渗,容易在表层风化带内形成囊状富水带,局部水量较大,岩质软,开挖后易掉块及坍塌,掉块遇水即呈流砂状。
2 支护参数兴旺峁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施工,初期支护以网喷混凝土+锚杆+工字钢架组成,采用复合式衬砌,开挖采用上、中、下三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控制在4m~6m。
支护参数如下:1)拱部140°范围内采用φ42壁厚 3.5mm超前注浆小导管,长度 L=3.5m,环向间距 3根/m,纵向 1环/2榀。
2)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度 L=3.5m,环纵间距 1.0m,呈梅花状布置。
软弱隧道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过程数值分析
![软弱隧道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过程数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2d03c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6.png)
软弱隧道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过程数值分析冯家鑫;郇澜【摘要】以昆仑隧道开挖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过程中各个开挖阶段的应力图以及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得出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Take Kunlun tunnel excavation process for example, us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stress graph of each excavation stage and stress change law in the excavation process of ring reservation core soil, drew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tunnel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29【总页数】3页(P151-153)【关键词】软弱隧道;核心土;施工方法;数值模拟【作者】冯家鑫;郇澜【作者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32;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41 工程概况昆仑隧道位于大埔县银江镇昆仑—大麻镇岌头村之间,本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起止桩号左线ZK42+180~ZK44+975,长2 795 m;右线K42+193~K44+998,长2 805 m。
隧道穿越昆仑山,为丘陵地貌,起伏较大。
隧道进口位于山体西坡,坡度较缓,基本与等高线正交,山上植被为桉树林,覆盖层较厚,出口位于冲沟南侧山嘴处,山间植被茂密,基本为松树、农田和灌木。
隧址区内地层结构较为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变化很大,勘察揭露隧道址区内存在有较多的断裂构造带,隧址区地层上部为第四纪残坡积层覆盖,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漳平组(J2zh)砂岩、泥质岩以及前泥盆系(AnD)变质砂岩、板岩。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夹层施工工艺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夹层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ef84dc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7.png)
隧道穿越软弱破碎夹层施工工艺许利伟【摘要】隧道穿越围岩破碎、节理发育、地表储水丰富的软弱围岩段,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仪、超前探孔技术对围岩、涌水量进行预判,使用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全断面径向注浆止水等措施进行预支护,正台阶法开挖(通过软弱夹层段)、结合架设14号工字钢架、挂双层钢筋网、喷砼等锚喷措施,顺利通过夹层段软弱围岩.结合工程实例对该工艺进行介绍,为相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期刊名称】《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7)004【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预判;预支护;正台阶;架设【作者】许利伟【作者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1 工程概况赤岭隧道是山岭隧道,左右分离式,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为100 km/h,左线起迄ZK84+034~ZK85+550,长1 516 m,右线起迄K83+917~K85+635,长1 718 m,最大埋深320 m。
设1个车行、2个人行横通道。
属长大隧道。
属于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区,山体整体植被茂密,地表高程为200~640 m。
洞身段山坡面整体向南倾,发育有多处陡坎峭壁,顺坡发育多条小型冲沟。
2 工艺原理通过超前注浆小导管可对围岩顶部形成加固圈,提高围岩自身结构稳定度和初步止水;全断面径向注浆进行堵水加固,提高围岩自身强度,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产生和底板濅水。
正台阶法开挖较少围岩变形,达到封堵渗水和减少变形的目的,使隧道施工安全通过围岩破碎、节理发育的泥沙夹层段。
3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3.1 工艺流程超前地质预报,确定施工方案→形成拱部加固圈→正台阶法开挖→全断面径向注浆→二次衬砌。
3.2 操作要点3.2.1 超前地质预报在施工掌子面距离富水软弱段25 m左右采用TSP-203系统进行长距离地质预报(20~200 m),在距离掌子面5 m左右进行超前钻孔探水,认真作好地质描述和监控量测,及时形成地质描述资料,上报设计和建设单位,根据设计单位反馈建议确定施工方案。
软弱岩层隧道掘进多种异常情况的综合处理措施
![软弱岩层隧道掘进多种异常情况的综合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423da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8.png)
软弱岩层隧道掘进多种异常情况的综合处理措施
张朋岗;王俊贤;鲁金贵;刘铁
【期刊名称】《四川水力发电》
【年(卷),期】2022(41)3
【摘要】通过对软弱岩层隧道施工中出现的掌子面涌水、塌方、初期支护变形开裂等具体情况的处理,提出了综合处理措施理念,重点介绍了综合处理的程序和各项措施的施工要点,验证了快速稳固效果,所取得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总页数】6页(P93-98)
【作者】张朋岗;王俊贤;鲁金贵;刘铁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5;U455.4;U455.2
【相关文献】
1.下车亭隧洞软弱破碎围岩掘进处理措施
2.下车亭隧洞软弱破碎围岩掘进处理措施
3.大跨隧道水平岩层软弱围岩段掘进技术
4.大窑沟Ⅰ号隧道水平状岩层施工处理措施
5.软弱围岩隧道塌方处理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难点及技术措施_9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难点及技术措施_9](https://img.taocdn.com/s3/m/dd0f8b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4.png)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难点及技术措施发布时间:2022-09-20T05:10:07.65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0期作者:李华[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行业也获得了全速发展。
整个交通行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李华新疆鑫德昌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行业也获得了全速发展。
整个交通行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样对城市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完善,道路桥梁隧道作为整个交通网络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提高道路桥梁隧道建设的总体质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道路桥梁隧道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到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
因此,在本文中结合目前施工难点,探讨了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隧道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隧道;施工难点;技术措施引言道路桥梁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施工难点,必须及时解决,,否则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础设施的安全使用。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道路桥梁隧道进行修补和防止裂缝,确保道路桥梁隧道的安全。
1道路桥梁隧道施工难点1.1地基沉降不均匀路桥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就会产生结构性病害。
地基沉降不均匀,道路受力不平衡的问题最初表现只是显现浅层裂缝,但时间较长时,裂缝会由于多次承载压力而不断加宽、加深,最终导致塌陷,对路面行驶的车辆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
一般而言,道路桥梁隧道地基出现不规则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设计时数据不准确,施工时偷料减料等有关,在建设时如果对某一环节不够重视,出现疏漏,则会导致地基沉降不均匀,由此产生后续一系列问题。
1.2铺装层脱落道路桥梁隧道施工过程施工行为会对当地的地质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致使施工现场的地下储水结构出现改变。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_13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_13](https://img.taocdn.com/s3/m/04c7507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3.png)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发布时间:2022-09-05T02:22:51.12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5月9期作者:韩旭[导读] 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韩旭济宁鲁南公路工程公司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不管是在一般的建筑工程还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地基都是基础施工的重要环节,同时地基施工的质量也会对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任何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都要能够使地基结构的承载能力、强度和稳定性得到可靠的保障,这样才能为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软弱地基结构来说,普遍存在于我国的诸多地区,因为这种地基负载力弱,稳固性不强,为此在碰到这类地基的时候,若无法采用科学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的话,不仅会影响到工程质量,严重的话还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如果在道路桥梁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遇到软弱地基问题的话,则有关技术工作者需要联系现实状况,采用恰当的解决措施,提升软弱地基的负载力、硬度、稳固性,进而让道路桥梁项目的建设效果得到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软弱地基;道路桥梁;处理技术引言随着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软弱地基的处理突出关键价值,如何有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路径,全面优化提升软弱地基处理效果,已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基于此,介绍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软弱地基对于道路桥梁施工产生的影响,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强夯处理以及置换处理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索了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的应用路径,望对道路桥梁施工实践有所裨益。
1软弱地基处理的重要性淤泥、淤泥质土均为软土,这种土质是在静水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形成的,其中涉及到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影响变化。
软弱地基是我国常见的地基类型,分布较广,常见于东南沿海及山区,这种地基会对建筑工程产生极大的威胁,容易导致坍塌、沉降或陷落等情况,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以此最大程度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软弱围岩变形处理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变形处理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b7f48b6336c1eb91b375d04.png)
软弱围岩变形处理施工技术作者:陈星东龙登平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35期1陈星东 2龙登平(1.武警黄金第十一支队湖南宁乡 410600;2.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4100)摘?要:官山隧道位于新建昆明南站至昆明东站区间,隧道通过地段地形起伏不大,山顶基岩零星出露,隧道全长3105m。
隧道出口进洞后初期支护沉降量超出设计预留值,侵入二次衬砌范围,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安全风险大。
该文结合现场采用大管棚加固软弱围岩和对初期支护侵限的换拱施工,浅析软弱围岩变形处理施工技术。
关键词:软弱围岩初期支护侵限超前支护换拱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12(b)-0039-02官山隧道位于新建昆明南站至昆明东站区间,隧道通过地段地形起伏不大,山顶基岩零星出露。
本隧道为双线隧道,线间距4.000~4.354?m,设计最高旅客列车行车速度是120?km/h;为单面下坡,坡度为5.5‰。
隧道出口洞口里程为D2K748+860,明洞长度为20?m,隧道明暗交界里程为D2K748+840,该段地形特点为D2K748+840~+832段(暗洞里程)隧道覆盖层厚度仅3m,在D2K748+832往小里程方向为一自然陡坡,坡度80?°,埋深约40?m。
官山隧道出口设计开挖断面 104.26?m2,开挖跨度 11.26?m,开挖高度 10.33?m,设计初期支护采用I18工字钢,每榀间距 80?cm,喷射C25砼厚25?cm,二次衬砌C35钢筋混凝土厚55?cm。
隧道出口施工时先进行明洞施工,待明洞衬砌砼施工完成后转入暗洞施工,暗洞施工方法为三台阶七步法,先进行上导坑开挖和初期支护,再进行中导坑左右侧非对称开挖和下导坑左右侧非对称开挖支护,最后施作仰拱。
隧道初期支护预留变形量为15?cm,由于在中下台阶及仰拱施工过程中隧道初期支护下沉变形量较大,最大日沉降量达8?cm,造成初期支护沉降量超限,已侵入二次衬砌范围,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初凝
量
。
,
6
m
i
n
终凝
,
而 且 可 大量 减 少回弹
,
,
,
,
。
l 5
m
m
水 灰 比过 大
土 回弹量增加
,
、
水 灰 比过 小 都 会 使 混 凝
;
;
2
施 工 方法
, “
,
、
针 对 上 述 情况 结 合 施 工 生 产要 素 及 施 工 生 产 能 力 按 照 管超 前 严 注 浆 强 支护 短开挖 不 (弱 ) 爆破 快 工 原则 量 反馈 闭 的施 勤测 封 速 在拱 部超 前 小 管棚 注 浆预 固 结 围 岩 的 保 护 下 采 用 三 部 台阶 法 进 行 施 工 拱 部 预 留 核 心 士 周边 采 用 风 镐 开 挖 核 心 土 及 中 槽运 用 P C 2 0 0 挖 掘 机 开 挖
动
,
一
,
~
,
.
.
,
,
本 文 对 黔 桂 铁 路 邑蛮隧 道 软 弱 破 碎 屡 段 黪 用
。
3 2
.
小 管棚 及 注 浆
.
下 台阶相距 2
m l
,
。 。
~
m
,
左 右边 墙 错 开
2
m
。
小 管棚 预 支 护
、
锚 喷 初 期 支 护 施 工 技 术作 了
,
3 2
.
1
根 设 计 采 用 4 m / 的 书4 2 m
向 间距 均 为
, , , ,
。
3 2 2
.
.
施工 要 点
m
一
‘
5 0 15
c m c m
; X
挂 中 6 双 层钢筋网
15c
m
,
,
网格尺 寸为
。
小 导 管@NI 4 m / 根 的 由 4 2 m
一
s ~
i 钢管
1
工 程概况
黔 桂 铁路 岜仑 隧 道
~
为单线铁路隧 道 全长 6 4 0 m 施工 里程为 D K l 70+ 460 D K l 7 1 + 10 0 位 于 缓 和 曲线 和 圆 曲线 上 曲 线 半 径 R 1 6 0 0 米 洞 外 直 缓 点 Z H 里 程 为 D K l 7 0 + 4 1 8 3 1 洞 内缓 圆点 H Y 里 程 为 D K l 7 0 + 6 0 8 3 1 隧 道 进 出 口 围 岩 状 况 较差 可 溶 岩 形 成之峰丛 洼 地 地 貌 坡 顶 存 在 大 量 危 岩 落 石 属 于软 弱 破碎 层地段 岩性主要为石 灰岩 融蚀严 重 大 部分 岩 石 节 理 层理 及 裂 隙发 育 层面 交错 风 化 极为严 重 呈 压 碎状 态 致 使 围 岩 自稳 能 力 极 差 成 型 困 难
,
,
,
,
=
,
。
.
,
端 加 工 成 尖 锥 形 距 另 端 l OOc m 的 位 置 开 始 至 尖 锥 端 之 间按 梅花 型 间 距 为 2 0 c m 布 设 中 6 m m 的 孔 眼 4 排 以 利 于 小 导 管推 进 和 浆液渗 入 破 碎岩体 小 导 管安 设 如 岩 体 松 软 采 用 Y T 2 8 型 风 动 凿 岩机 直 接 推 送 如 遇 夹 有 坚 硬 岩 石 处 先 用 Y T 2 8 型 风 动 凿岩机 钻 眼 成孔
,
详细 叙 述
,
并 对 开 挖 方 法 作 誊 简要 介 绍
一
以
供 太 家参考
。
篱黼黼 麟鬻蘧赣 镞瓣黼
隧 道 ; 碎 层 ;支 护 破
臻藤糕
7 管布设 在拱 部 外插 角 5 间距 3 3 c m 纵 向环 距 2 5 m 即 每施 作 排 小导 管 开 挖 支 护 2 5 m ; 压 注 1 : 1 水 泥 浆液 采用 5 2 5 # 普通硅 酸盐水 泥 浆 液 中掺 水 泥 用 量 3 5 % 的 4 0 B e 水玻 璃 以 缩短 浆 液 的 胶 化 固 结 时 间 控 制 浆液 的 扩 散范 围
, ,
。
一
5
.
喷射 混 凝 土 厚 2 5 c m 2 喷射 混 凝 土 材料 及 机具选 定
~
,
,
一
,
.
。
后再推进 就位
一
。
,
在 施 作 小 导 管前 应 注 意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
,
,
,
第 喷 3 5 c m 厚混 凝 土 封 闭 掌 子 面 作 为止 浆 墙 为 注 浆 做 好 准备 工 作 ; 第 二 准 确 测 量 隧 道 中心 线 和 高 程 误差 ± 并按 设计标 出小导 管的 位置
维普资讯
4
岜 仑 隧道 软 弱破碎 层 施 工
费晗
中铁
七局
开挖施工
,
武汉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行开 挖 支护 施工
。
开 挖 为 控 制超 欠 挖 及 减 少 对 围 岩 的扰 拱 部 弧 形 及 边墙 周 边 均 采 用 风 镐分 台 阶开挖 核 心 土 及 中槽 均 采 用 挖 掘 机 开 挖 开 挖 进 尺 根 据 围 岩稳 定 性 确 定 为 l 2 倍 钢 格栅 的 间距 边墙 即 0 5 1 Om 按 钢 格 栅 的 两个 单 元 分 两 个 台阶 施 工 上
、
、 、 、
”
、
、
,
,
。
,
,
用 线 绳 定 出 隧 道 中心 面 随 第三 时 用 钢 尺 检 查 钻孔 或 推 进 小 导 管 的 方 向 以 控 制 外 插 角达 到 设 计 的 标 准 ; 第 四 施 工 顺 序为 从 两 侧 拱 腰 向拱 顶 进 行 为提 前 注 浆 留 好 作 业 空 间 3 2 3 注 浆选 用 U B 6 型 注 浆泵 注 浆 采 用 浆液 搅 拌 桶 制 浆 为 防 止 浆液 从 其 他 孔 眼 溢 出 注 浆前 对所 有孔 眼安 装 止 浆塞
一
J 导 环向
,
,
5
锚 喷初 期 支 护 施 工
5
.
1
,
.
,
根的
W T D 2 5 型 中空 注 浆 锚 杆
10 0 c
m
,
初 期 支护 参 数 系 统 锚 杆采 用 3 m / 纵向 环
,
、
,
.
,
,
~
,
,
梅 花 型 布 置 ; 拱墙 设 钢 格 栅 每 侧拱 脚设 钢 格栅 间距 5 0 c m 4 m /根 的 W T D 2 5 中空注 浆锁 口 锚 杆 按 环 向 间距 型布置 在钢格栅 的两侧 梅花
,
,
5 型 混 凝土 喷 机 具 喷 混凝 土 采 用 B z 射机 压 力为0 2 0 4 M P a 水 泥 及 细 骨 科 采 用 4 2 5 并 普 通 硅 酸盐 水 泥 ; 细 骨 料 选 用 北 崖 隧 道机 制砂 砂 率 控制 在 5 0 % 含泥 量 ≤ 3 % 粗 骨科 采 用 规 格 为 7 1 5 ra m 的 碎 石 经 试 验 选 用 石 灰 岩 生 产 的 各 项 指标 均 达 到 设 计要求的碎石 粘 稠 剂 选 用 S T C 型 粘稠 剂 经 现场试 a 验 最 佳 掺 量 为水 泥 用 量 的 1 0 % 3 r 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