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5分)
1. (1分) (2017高一上·茂名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A . 3级
B . 4级
C . 5级
D . 6级
(2)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宇宙
2. (3分) (2018高一下·台州开学考) 下图为学生野外考察时拍下的温州某地区花岗岩地貌“龙脊”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龙脊”的花岗岩出露于地表所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是()
A . 岩浆喷出、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B . 岩浆喷出、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C . 岩浆侵入、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
D . 岩浆侵入、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
(2)该地山麓自然带为()
A .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 (3分) (2017高一上·南昌月考)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
A . wifi信号的中断
B . 指南针指向异常
C . 江西气候的形成
D . 北极绚丽的极光
4. (2分) (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 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 三角洲、戈壁
B . 沙滩、曲流
C . 河流峡谷、风蚀洼地
D . 新月形沙丘、海蚀崖
5. (2分) (2013高一上·玉田月考) 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长江径流是陆地循环的一个环节
B . 我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C . 塔里木河水不参与水循环
D . 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
6. (2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末)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是对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得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图中表示削弱作用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除太阳能外,青藏地区的其它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 . 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B .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 . 风能
D .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7. (1分) (2019高三上·东莞月考) 下左图为我国西南某地拍摄到的冬季云海(一般由山谷中的水汽升腾
遇冷凝结后)形成景观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云海出现时,图乙中大气受热过程变化正确的是()
A . ①减小
B . ②增大
C . ③增大
D . ④减小
(2)图甲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图中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3)冬季出现云海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 太阳辐射强
B . 水汽含量高
C . 昼夜温差大
D . 白昼时间长
8. (1分) (2016高二上·绍兴期中)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
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A . ①
B . ②
C . ④
D . ⑤
(2)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有专家称地球将会出现“全球变暖”与“全球变暗”现象,上述两种现象分别与图中的哪些环节有关()
A . ①②
B . ③②
C . ④①
D . ③④
9. (2分)(2016·金华模拟) 读我国4月某地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外气温的变化图,温室内温度变化幅
度最小的是()
A . 阴天
B . 多云
C . 晴天
D . 无法确定
10. (2分) (2013高一上·赣榆期中) 下列地区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是()
A . 欧洲西部
B . 亚洲东部
C . 北美东部
D . 澳大利亚东部
11. (2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地质构造,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地层剖面顺序,判断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
A . 深海
B . 浅海
C . 陆地
D . 无法判断
(2)据E层到G层的岩层变化,可推测海平面升降的过程是()
A . 一直上升
B . 一直下降
C . 先升后降
D . 先降后升
12. (2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A . 谷地
B . 背斜
C . 向斜
D . 地垒
(2)该地区主要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为()
A . 岩浆侵入断层发生外力沉积挤压褶皱
B . 挤压褶皱岩浆侵入外力沉积断层发生
C . 挤压褶皱岩浆侵入断层发生外力沉积
D . 岩浆侵入挤压褶皱断层发生外力沉积
13. (2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读区域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A . 暖湿
B . 冷湿
C . 热干
D . 冷干
(2)图中赤道以北海域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 . 顺时针、暖流
B . 逆时针、暖流
C . 顺时针、寒流
D . 逆时针、寒流
14. (2分) (2018高二下·福建期中) 读澳大利亚某月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季节()
A . 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B . 图中①处正值多雨季节
C . 长江流域进入涝灾多发期
D .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低温中心
(2)③处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之一,与其降水有密切关系的是()
A . 东南季风
B . 西北季风
C . 盛行西风
D . 东南信风
15. (2分) (2019高一上·南通月考) 读某地貌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
A . 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B . 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
C . 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 . 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地貌主要分布于
A . 河流入海口
B . 山间河谷出口
C . 大江大河中下游
D . 盆地中心
(3)该地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排列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④、③、①
16. (2分) (2019高三上·鹤岗开学考) 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
图甲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
图乙是“某日观测站A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
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下面小题。
(1)仅从局部地区热力环流考虑,图甲中①地实测最大风频为()。
A . 东南风
B . 西南风
C . 西北风
D . 东北风
(2)据图及资料分析仅考虑热力环流可知,一天中①地风力最弱的时段是()。
A . 7时-9时
B . 12时-14时
C . 4时-6时
D . 15时-17时
17. (2分) (2013高一上·玉溪期中) 读下列地貌景观素描图,在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是()
A .
B .
C .
D .
18. (2分)有关下图风的形成示意图的说明,正确的是()
A . 图示情况应发生在南半球,因风向偏左
B . 图中c表示风向,b表示地面摩擦力
C . 图示情况不可能发生在近地面
D . 图中a表示地面摩擦力,b表示地转偏向力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12分)
19. (4分) (2013高一上·汉中期末)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中低纬大洋环流为例,其分布规律按时针运动方向可表述为:北半球呈________方向流动,南半球呈
________方向流动;
(2)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________超着重要的作用;对局部地区来说,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作用.
(3) A处形成世界大渔场,其原因是________.
(4)受B洋流的影响,其沿岸狭长地带(画斜线部分)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A . 热带雨林;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 热带荒漠;
D . 温带落叶阔叶林.
20. (4分) (2015高一上·大庆期末) 下图为某地的天气系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甲、乙、丙、丁四种天气系统的名称及P、Q两地的气团性质(冷/暖)。
(2)未来一段时间内,丁天气系统将会从Q地过境,简述丁天气系统过境后Q地的天气变化状况。
21. (4分) (2020高二上·宁夏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M处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分别指出影响图示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3)分析图中赣州和韶关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5分)
1-1、
1-2、
2-1、
2-2、
3-1、
4-1、
5-1、
6-1、
6-2、
7-1、
7-2、
7-3、
8-1、
8-2、
9-1、
10-1、
11-1、
11-2、
12-1、
12-2、
13-1、
13-2、
14-1、
14-2、
15-1、
15-2、
15-3、
16-1、
16-2、
17-1、
18-1、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12分) 19-1、
19-2、19-3、19-4、20-1、20-2、21-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