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性模型
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以流动性比率(LDX)为回归变量作为流动性状况的度量,以不良贷款率(B βL)、核心资本充足率(HX)、利润增长率(I)、总资产(ZZC)以及备付金率(BFJ)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如下模型:
=++t+++++
i,t=1,2,3, (7)
1,不良贷款率。
其系数为负,说明不良贷款率与流动性比率呈负相关关系,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会使中小银行不能正常回收所贷出的款项,如果遇到大量客户同时提现,就会出现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需要进行同业拆借、向央行借款或者变卖资产以解燃眉之急。
2,核心资本充足率。
其系数为正,说明核心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比率呈正相关关系,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有助于提高或缓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
3,利润增长率。
其系数为正袁说明利润增长率与流动性比率为正向关系。
利润增长率的增加会使流动性比率提高,从而缓解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4,总资产。
其系数为负,说明中小商业银行总资产与流动性比率为负相关关系。
从现实看,中小商业银行近几年来迅速扩张,总资产逐年攀升,但是资产质量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就会产生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
另外,总资产少的中小商业银行倾向于保持较高的流动性,以防范突如其来的风险。
这可以从表3 和表4 的对比中有所反映,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一般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
表3 我国部分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
表4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
资料来源院各行年报遥
5,备付金率。
备付金率的系数为正,说明备付金率的变化与流动性比率的变化是同方向的,以上述模型得到中小商业银行的备付金率提高1%,流动性比率相应提高0.72%。
盈利性模型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因素的指标选择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银行自身的相关特征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自身的相关特征包括资产质量、资本充足度、流动性状况、营运效率、银行规模。
而外部环境因素则包括经济活动的景气状况和法律制度因素。
对于商业银行盈利性大小的评价往往采用的是一系列财务比率指标。
本文的着重点在于从这些因素中选择相应的财务指标,利用线性模型将其综合来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各因素与银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1)资产收益率(ROA)。
衡量商业银行盈利性大小一般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 或资产收益率ROA,由于中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是存贷差获利的模式,信贷资产对中国商业银行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ROA反映的盈利状况更为真实可信。
(2)与资产质量相关的指标。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两个指来说明这一特征:净贷款余额占总资产比例(NL/TA)和贷款损失拨备占总资产比率(LLR/TA)。
(3)与资产本充足度相关的指标。
本文选用的指标为权益资本占资产比率(EQ /TA)。
由于中国银行数据的收集较为困难,仅能依靠《中国金融年鉴》来获得相关的银行经营的笼统数据,因此对于中国银行资本充足度的分析仅以简单的资本比率,即银行权益资本占总资产之比来衡量银行的资本充足度。
(4)与流动性状况相关的指标。
本文选取的指标为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LIQUIDITY)。
(5)与营运效率相关的指标。
本文选择的指标为非利息费用占总资产的比重(OVERHEAD)。
(6)与资产规模相关的指标。
本文选用的该特征指标为总资产数量(TA)。
上述各指标均选取滞后一期量作为解释变量,因为银行各变量特征对其盈利性的影响存在着较强的滞后效应。
(7)与外部环境相关的指标。
它包括反映经济活动景气状况的GDP和INFLATION,以及法律制度因素。
此外,法律制度虽然也对商业银行经营盈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该特征无法量化,因而本文未将其纳入分析范畴。
(8)其他影响盈利性的指标。
存款占总资产比重(DE—POSIT/TA)并未纳入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六个方面,但是对于依靠存贷差获利的我国商业银行而言,
存款的数量额度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利润大小.因此必须将其包括进来,考察存款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
2影响盈利性因素的实证模型及数据说明实证模型建立如下:=+β+γ+
其中,为中国商业银行i在第t年的资产收益率,为回归常数项,
为银行i在第t-1年(滞后一期)有关特征向量,为一组反映第t年经济环境变量的向量,为回归的随机误差项.根据前面的指标介绍,具体模型为=++++++
++++
以1998年国家大规模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为分界点,本文收集整理了14家中国的主要商业银行1998-2003年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的数据,数据来源为《中国金融鉴》。
在数据处理时,考虑到总资产TA与国民生产总值GDP为数量指标,与其他比率指标相差太大,为便于分析比较,本文将TA与GDP取自然对数,以亿元为单位,并按各年的物价水平折算至1998年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