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
土壤水分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另外植物也可以直接吸收少量落在叶片上的水分。

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和灌溉水,参与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圈-水圈的水分大循环。

soil moisture 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又称土壤湿度。

通常把土样放在电烘箱内烘干从土壤孔隙中释放的水量作为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尤其是中小孔隙中,大孔隙常被空气所占据。

穿插于土壤孔隙中的植物根系从含水土壤孔隙中吸取水分,用于蒸腾。

土壤中的水气界面存在湿度梯度,温度升高,梯度加大,因此水会变成水蒸汽蒸发逸出土表。

蒸腾和蒸发的水加起来叫做蒸散,是土壤水进入大气的两条途径。

表层的土壤水受重力可以向上渗水,在地表存有足够多水量补足的情况下,土壤水可以一直黄土至地下水位,继而可能将步入江、河、湖、海等地表水。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分重量含水量和容积含水量两种,二者之间的关系由土壤容重来换算。

另一种是以土壤水势表示,土壤水势的负值是土壤水吸力。

土壤含水量存有三个关键指标。

一个就是土壤饱和状态含水量,说明该土壤最多能含多少水,此时土壤水势为0。

第二是田间持水量,是土壤饱和含水量减去重力水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水分。

重力水基本上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时土壤水势为-0.3巴。

第三就是萎蔫系数,就是植物萎蔫时土壤仍能够维持的水分。

这部分水也无法被植物稀释利用,此时土壤水势为-15巴。

田间持水量与萎蔫系数之间的水称为土壤有效水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部分。

当然,一般在田间持水量的60%时,即土壤水势-1巴左右就采取措施进行灌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