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期末质量调研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

一、文言文
1.默写
1.回看射雕处,。

《观猎》
2.,一点飞鸿影下。

《天净沙•秋》
3.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沙鸥翔集,。

《岳阳楼记》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1.“晴岚”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景。

B.“芰荷丛”营造了淡淡的秋之意。

C.江南人家身处秀丽之景生活富足。

D.最后一句以抒情结尾,直抒胸臆。

3.(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文中“醉翁”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从“”一句可见作者不胜酒力,但其将“”寄托在酒中,表明其“乐”中带有淡淡的忧思。

4.(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
2.翻译画线句。

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二、现代文
5.(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清懿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棠樾村西。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专为鲍氏家族中的女性而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女祠。

整座祠堂呈坐南朝北布局,与坐北朝南的男祠“敦本堂”相对而建,传达出“阴阳相对,两两相谐”的思想。

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祠堂大门的八字墙砖雕,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精品。

③清懿堂八字墙的雕刻题材十分丰富,整幅砖墙通过象征性的图案装饰,诠释出清懿堂建筑的文化内涵。

墙的下部设计为石质的须弥座,上部则为一对呈“八”字分开的砖雕花墙。

从墙体的装饰看,墙体的边框采用了锦纹的纹饰,表达出“ (1)”的含义,寓意吉利绵长;上下角则雕刻如意纹,线条优美,空间处理恰当,表达出一种吉祥的寓意,寄托了徽州女性对远离家乡亲人的一种美好祝愿
与牵挂;画面的中部采用了一些富含寓意的图案花纹,如“金枝玉叶”,象征女性尊贵身份,它以铜钱和树叶作为两边对称的装饰花纹。

“金枝玉叶”的中间刻有一只小牛,低身匍匐于母牛身躯之下,画面诠释了“跪拜母恩”的典故,体现妇女哺育后代的伟大,更是在教化后人“ (2)”的道理。

旁侧的“蝴蝶南瓜图”上刻有翩翩欲飞的蝴蝶,围绕在南瓜的两侧,既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又暗示出“ (3)”的内涵。

④明末清初,徽州本土的新安画派崛起,深深影响了徽州以后的艺术发展,八字墙的画面就受到当时新安画派的影响,这些图案突破了传统的强调对称和变形的技法,使得画面的构图和布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如同一幅生动传神的传统花鸟画。

⑤徽州人排斥单数、凡事讲求双数的传统观念,他们认为对称代表了均衡,即平静祥和;偶数代表庄严、平衡、和谐的美感。

所以特别是在作为宗法制度的载体而存在的祠堂中,这一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⑥从另一方面看,虽然对称有着和谐的感觉,但过多的严谨布局往往也会带给人们呆板和单调之感,于是工匠们在这一布局中又追索出适度变化的设计手法。

⑦在清懿堂砖雕中,工匠们适当地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寻求形式的和谐统一。

他们将整个画面分解成一个个相对封闭和开放的图案,以封闭的主题图案来展现清懿堂要传达给人们的典故和教化,而利用植物蔓藤作为开放的图案,不仅协调中和画面的单调之感,而且线条曲折蜿蜒,尽显女性柔美的特点。

刚硬的直线边框与柔和的曲线、曲面相互结合,造型上形成大小、方圆的对比,雕刻技法上又有深浅、疏密、繁简的变化,成就了这一精美绝伦的砖雕作品。

1.在第③段空格处选填合适的内容:(1)(2)(3)
A、多子多福
B、富贵不断头
C、百善孝为先
2.第⑥段划线句中“这一布局”指代的是
3.从全文看,清懿堂砖雕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精品,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
(2)
4.根据说明内容给文章选定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A、清懿堂
B、精美绝伦的徽州砖雕
C、清懿堂八字墙砖雕
D、徽州
艺术之绝
5.第①段不宜删除,请说明理由。

6.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母爱的硬度
叶浅韵
①关于母亲的很多故事,我都是从祖母的口中慢慢得知的。

长大以后,我甚至忘记了母亲怀抱的味道,回避和拒绝她任何形式的亲近和主动示好,似乎只有和她对抗着、沉默着、屈从着才是我与母亲之间最恰当的距离。

②母亲很勤快。

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

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都还记忆犹新。

③母亲除了种菜还大搞养殖,圈里养着十多头猪,猪菜的事情分配给她的孩子们,柴火的事情她亲自带领孩子们去山上,在她锋利的斧头下,不一会儿功夫就能满载而归。

我总是不能忘记我们以弱小的肩膀背起不堪重负的担子,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母亲巴不得一次就把山背到家里。

每当我发出怨言与抗议,母亲就会骂我偷懒,并立刻举出我的小伙伴们谁比我小但背得比我还多的例子。

④在母亲的辛劳付出之下,一个家过得红红火火,这让她在家里的地位显得至高无上。

⑤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来不肯松懈的,总是严厉地要求她的每一个孩子。

常常是我们在外犯了错回来,劈头就会挨一顿棍棒,等父亲回来也许还会第二次挨打。

我们家的正门背后竖着一根根细细的棍子,那是她的家法。

它们侵略过母亲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一棍棍抽下去,先是白白的一道道的痕迹,后已分不清痕迹间的距离。

她永远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遵行“小树不剪不成材”的成长规律。

⑥母亲给我的爱总是很坚硬,她除了不断的要求与责备,就是严厉。

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六岁就被送去五里外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

她喜欢关心考试的结果。

每一次我考得九十分以上,她总是要怀疑我是抄袭别人的,即使那已经是全班最高分。

如果偶然考低了,她定会拉着我脏脏的小手,指着我破了的脚尖,责骂我是个贪玩的孩子。

⑦母亲高高地扬着家法,训斥我、恐吓我说:“丫头,你念不好书,就甭想吃饭,
甭想整天疯跑,将来我就把你嫁到大山深处去。

”那时候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惶恐。

见祖母一把将我拉进怀里,母亲不高兴地说这孩子要是将来不成气候定是祖母的责任。

扔下些伤祖母的话,她一溜烟又到她的地里去侍弄她的白菜黄瓜们了,我想它们看到母亲的温情定是比我们多多了。

祖母总是一边抚慰我一边给我讲“一只羊过河十只羊过河”的道理,鼓励我做好领头羊,给弟弟妹妹们作出好榜样。

⑧母亲的四个孩子一个个变成凤凰飞到了梧桐树上,她暴力的教育模式迅速在周围的村庄里推广开来。

这时候的母亲再没有举起过手中的棍棒,说话的声音也日渐温柔,甚至偶尔会当面表扬下我,我在不知所措间眼里装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情愫涌动而出。

⑨我一直不敢把对母亲心底的这种敬畏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哪怕是在文字里。

从小到大的作文里,一次也没有过关于母爱的记载。

对于我的母亲我是羞愧的。

我安然地享受着她的付出,习惯地接过她的给予。

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

.于是,我与母亲就习惯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峙着,直到我有了孩子。

⑩回忆是一场温暖的绽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正是母亲有硬度的爱,抚平了我内心所有的脆弱,给了我足够的坚强。

(本文略有改动)
(1)整体感知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爱的硬度”体现在哪些事上。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


(3)选文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意,请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


(5)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好处?
(6)读完本文,你是否赞同文中母亲的教育方法,并说明理由。

三、综合运用
7.阅读下面“小语”和“明明”的对话,完成下列各题
小语: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什么意思?
明明:就是“难受,想哭”。

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

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小语:如今的网络流行语,25 。

明明:我们可以试着对比一下古人的表达和当下的网络流行语。

小语: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26(1)”“ 26(2)”。

明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

小语: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

明明: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

小语: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明明: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
小语摇头道:26(3)
1.下列符合“小语”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
A、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马首是瞻。

B、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捧腹大笑。

C、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茅塞顿开。

D、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

2.联系语境,在26(1)、26(2)、26(3)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1)可填成语:
(2)可填成语:
(3)小语摇头道:。

四、写作
8.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时时给我们以感动。

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16-2017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期末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
1.默写
1.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观猎》
2.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天净沙•秋》
3.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诉衷情》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为名篇名句关联性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解答】1千里暮云平(重点字:暮)
2轻烟老树寒鸦(重点字:寒鸦)
3尘暗旧貂裘(重点字:貂裘)
4入则无法家拂士(重点字(拂))
5锦鳞游泳.(重点字:锦鳞)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1.“晴岚”在文中的意思是晴天空中仿佛笼罩着烟雾。

2.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A.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景。

B.“芰荷丛”营造了淡淡的秋之意。

C.江南人家身处秀丽之景生活富足。

D.最后一句以抒情结尾,直抒胸臆。

【考点】山水田园诗.
【分析】这是一首写江南风光的小令.这首小令在艺术的处理上,能够把远近的景物交错来写,富有变化,江南各种富有特色的景观足以激发起令人心想神往的印象.“爱杀江南”表明了作者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的句子,在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诗中“晴岚”是指晴天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词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晴天空中仿佛笼罩着烟雾.这首小令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景,还写出了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和繁华富庶的特点.
故选:A
答案:
1、晴天空中仿佛笼罩着烟雾
2、A
译文: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让人喜爱啊,江南!
3.(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
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文中“醉翁”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靠近泉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3.从“饮少辄醉”一句可见作者不胜酒力,但其将“山水之乐”寄托在酒中,表明其“乐”中带有淡淡的忧思。

【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文中“醉翁”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有:“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于”:在.句意为: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靠近泉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饮少辄醉山水之乐
1.欧阳修
2.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紧靠在泉边的,就是醉翁亭.(3分得分点:
翼然、临、判断句式)
3 饮少辄醉山水之乐
4.(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吾更为武更改(2)武主又亡去世
2.翻译画线句。

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我为自己年老了失去机会而伤心,所以哭了啊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老年人、学武之人、年轻人(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
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随时逢迎,丢失自我。

【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从前周朝有个人,屡次求官都没有得到君主赏识,(直到)年老鬓发斑,(这天)在路边哭泣.有人问他:“您为什么哭泣啊?”他回答说:“我屡次谋官都得不到赏识,现在自己伤心自己已经年迈,失去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泪.”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赏识呢?”他回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又喜欢任用武士,我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赏识,未能做官.”
【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
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解:(1)我改学武艺.更:更改.(2)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亡:死.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的理解:失时:失去时机.是以:因此.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用自己的话回答.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根据这个人的三次回答来概括.
答案:
1.(1)更改(2)去世(各2分如有错别字扣分)
2.我为自己年老了失去机会而伤心,所以哭了啊.(2分)
3.老年人、学武之人、年轻人
4.随时逢迎,丢失自我
二、现代文
5.(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清懿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棠樾村西。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专为鲍氏家族中的女性而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女祠。

整座祠堂呈坐南朝北布局,与坐北朝南的男祠“敦本堂”相对而建,传达出“阴阳相对,两两相谐”的思想。

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祠堂大门的八字墙砖雕,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精品。

③清懿堂八字墙的雕刻题材十分丰富,整幅砖墙通过象征性的图案装饰,诠释出清懿堂建筑的文化内涵。

墙的下部设计为石质的须弥座,上部则为一对呈“八”字分开的砖雕花墙。

从墙体的装饰看,墙体的边框采用了锦纹的纹饰,表达出“ (1)”的含义,寓意吉利绵长;上下角则雕刻如意纹,线条优美,空间处理恰当,表达出一种吉祥的寓意,寄托了徽州女性对远离家乡亲人的一种美好祝愿与牵挂;画面的中部采用了一些富含寓意的图案花纹,如“金枝玉叶”,象征女性尊贵身份,它以铜钱和树叶作为两边对称的装饰花纹。

“金枝玉叶”的中间刻有一只小牛,低身匍匐于母牛身躯之下,画面诠释了“跪拜母恩”的典故,体现妇女哺育后代的伟大,更是在教化后人“ (2)”的道理。

旁侧的“蝴蝶南瓜图”上刻有翩翩欲飞的蝴蝶,围绕在南瓜的两侧,既展现出女性的柔美,又暗示出“ (3)”
的内涵。

④明末清初,徽州本土的新安画派崛起,深深影响了徽州以后的艺术发展,八字墙的画面就受到当时新安画派的影响,这些图案突破了传统的强调对称和变形的技法,使得画面的构图和布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如同一幅生动传神的传统花鸟画。

⑤徽州人排斥单数、凡事讲求双数的传统观念,他们认为对称代表了均衡,即平静祥和;偶数代表庄严、平衡、和谐的美感。

所以特别是在作为宗法制度的载体而存在的祠堂中,这一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⑥从另一方面看,虽然对称有着和谐的感觉,但过多的严谨布局往往也会带给人们呆板和单调之感,于是工匠们在这一布局中又追索出适度变化的设计手法。

⑦在清懿堂砖雕中,工匠们适当地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寻求形式的和谐统一。

他们将整个画面分解成一个个相对封闭和开放的图案,以封闭的主题图案来展现清懿堂要传达给人们的典故和教化,而利用植物蔓藤作为开放的图案,不仅协调中和画面的单调之感,而且线条曲折蜿蜒,尽显女性柔美的特点。

刚硬的直线边框与柔和的曲线、曲面相互结合,造型上形成大小、方圆的对比,雕刻技法上又有深浅、疏密、繁简的变化,成就了这一精美绝伦的砖雕作品。

1.在第③段空格处选填合适的内容:(1)B(2)C(3)D
A、多子多福
B、富贵不断头
C、百善孝为先
2.第⑥段划线句中“这一布局”指代的是对称的布局.
3.从全文看,清懿堂砖雕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精品,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清懿堂八字墙雕刻题材十分丰富,诠释出建筑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2)八字墙画面的构图和布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4.根据说明内容给文章选定一个最恰当的题目C
A、清懿堂
B、精美绝伦的徽州砖雕
C、清懿堂八字墙砖雕
D、徽州艺术之绝
5.第①段不宜删除,请说明理由。

【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
【分析】文章开始介绍了清懿堂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地位,紧接着说明了清懿堂砖雕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精品的原因:清懿堂八字墙雕刻题材十分丰富,诠释出建
筑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八字墙画面的构图和布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以此突出本文的说明中心.
【解答】1、本题考查整体感知说明文后辨析和信息筛选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按照“确定区间﹣﹣抓关键词﹣﹣抓关键句﹣﹣整合比较”的过程,把选项和前后句子进行衔接.有前面句子的意思不难选择.即:(1)B、(2)C、(3)A
2、本题主要考查对代词的指代内容的理解,一般可以去附近的上文寻找答案.根据“但过多的严谨布局往往也会带给人们呆板和单调之感”可知:“这一布局”指代的是:对称的布局.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1)清懿堂八字墙雕刻题材十分丰富,诠释出建筑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2)八字墙画面的构图和布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4、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和文章内容的把握.,这就要结合它在文章的内容以及主题的作用上去分析.文章主要说明的是清懿堂八字墙砖雕.
故选:C
5、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在于写出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看位置,开头段的作用往往是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即:该段介绍了清懿堂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地位,重点突出其专为女性而建的历史价值,后文所介绍的砖雕的雕刻题材与画面构图均与该段相照应,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以此突出本文的说明中心.
答案:
1、(1)B、(2)C、(3)A
2、对称的布局.
3、(1)清懿堂八字墙雕刻题材十分丰富,诠释出建筑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2)八字墙画面的构图和布局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4、C
5、该段介绍了清懿堂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地位,重点突出其专为女性而建的历史价值,后文所介绍的砖雕的雕刻题材与画面构图均与该段相照应,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以此突出本文的说明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