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考点复习
(完整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d3df7be2af90242a895e5c3.png)
《浮力》知识点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3)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物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Gρ/(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初中物理)考点16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物理)考点16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a0a11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2.png)
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方向是竖直向上。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F浮=F上–F下。
解读:若物体下部没有液体则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例如插入河底淤泥中的木桩和已粘在杯底上的铁块都不受水的浮力。
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但一般情况下不考虑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解读: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物体,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将一个空心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并上浮,随着露出水面的体积逐渐增大时,球所受的浮力将逐渐变小,球所受的重力不变,当球浮在水面静止时,所受浮力和它的重力相等。
三、浮力的计算1.称重法: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再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F浮=G–F。
2.原理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普遍适用于计算任何形状物体受到的浮力。
3.漂浮或悬浮条件:物体漂浮或悬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F浮=G。
解读:(1)计算浮力时,可以依据物体所处状态和题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计算;(2)将阿基米德原理与物体漂浮、悬浮条件结合在一起来计算浮力大小;(3)漂浮、悬浮的物体F浮=G排=G物,m排=m物。
四、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小桶。
(2)实验步骤:①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②如图乙所示,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
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③如图丙所示,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④如图丁所示,测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浮力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浮力](https://img.taocdn.com/s3/m/ec08a4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3.png)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浮力一、浮力的定义和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出液体或气体体积的重量。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浮力,使物体浸没的深度减小,直到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达到平衡状态。
二、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浮力=F液体=ρ液体*V浸没*g其中,ρ液体为液体的密度,V浸没为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浮力取决于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
三、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1. 若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ρ物体<ρ液体),则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上。
例如,我们身体就会在水中上浮。
2. 若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ρ物体=ρ液体),则物体会悬浮于液体中。
例如,淡水中的鱼类和植物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3. 若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ρ物体>ρ液体),则物体会沉入液体中。
例如,我们通常在海里会感到自己比在淡水中更容易沉下去,因为海水的密度要大于淡水。
四、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物体的形状对浮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出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由于浮力的大小取决于排出液体的体积,而物体的形状会影响体积的大小,因此不同形状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也会有所不同。
五、实际应用中的浮力1. 船只的浮力船只是利用浮力原理来保持浮在水面上的运输工具。
船只的形状设计使得排出液体的体积较大,从而使得浮力大于船只的重力,从而保持船只浮在水面上。
2. 潜水艇的浮力控制潜水艇在水中可以通过控制自身的浮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对于上浮,潜水艇可以利用浮力大于重力的原理来释放一部分液体,从而降低自身密度,使得浸没的深度减小;对于下潜,则可以通过增加液体的体积,增加自身密度,使得浸没的深度增加。
3. 水上飞机的浮力水上飞机是在水上起降的飞机。
它一般具有较大的机翼,借助机翼产生的升力以及浮力的作用,使得飞机在水面上可以起飞和降落。
浮力复习-完整版PPT课件
![浮力复习-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4f0bf703d8ce2f016623be.png)
再见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F浮__G ρ液__ρ物
F浮__G ρ液__ρ物
F浮__G ρ液 __ρ物
F浮__G ρ液__ρ物
(2012长沙27题3分)如图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 成的空心球放入甲液体中时,小球漂浮;当把它放入 乙液体中时,小球悬浮。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3 产生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
思考:左图中物体(漂浮)受 到的浮力与各个面所受压力的 关系。
F浮=F向上
问:1沉入水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 力?
F浮=G-F
2如右图所示,水中有一物块与容器 下表面紧密接触,它是否受到浮力?
搁浅的船只
考点2 阿基米德原理(水平一)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
考点3 浮力的应用(水平一)
1、轮船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 重力 ,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轮船排水量是 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 质量 。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 重力 来实现浮沉的。
3、热气球和飞艇: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密度, 从而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来实现升降的。
考点4 物体的沉浮条件(水平一)
浮力复习
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沉浮条件 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原理
水平二 水平四(8年未考) 水平一 水平一 水平一
考点1 浮力 (水平二)
1 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 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这个力叫做浮 力.
2浮力方向:
浮力定律知识点总结
![浮力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9901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9.png)
浮力定律知识点总结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液体对于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所施加的向上的力。
它是由于液体压强的不均匀分布导致的,通常它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根据亚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对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即:F_b = ρ_fluid * V_dis * g其中,F_b表示浮力的大小,ρ_fluid表示液体的密度,V_dis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2. 浮力定律的表述根据浮力的定义,我们可以将浮力定律表述如下: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其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具体来说,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这一定律被可以简洁地表示为:F_b = ρ_fluid * V_dis * g3. 浮力定律的应用浮力定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定律,它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
以下是一些浮力定律的应用示例:a. 设计船舶和潜艇在设计船舶和潜艇时,浮力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通过合理地利用浮力定律,可以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船舶和潜艇,使其具有良好的浮力性能和操纵性能。
b. 海洋工程在海洋工程领域,浮力定律也被广泛地应用。
例如,在设计海洋平台和海洋结构时,工程师需要计算结构所受到的浮力,以确保结构在液体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c. 海洋生物学在研究海洋生物学时,浮力定律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生物体在水中的行为和生存状态。
例如,浮力定律可以被用来解释鱼类和海洋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行为,以及它们体表和鳍状器官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d. 海洋资源开发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浮力定律可以被用来设计开发海洋资源的装备和设施。
例如,在开发海底矿产资源时,工程师可以利用浮力定律来设计提取设备和输送管道,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
4. 浮力和物体的浸没深度根据浮力定律,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与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dbda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1.png)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重点知识点
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3.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所在位置的表面,并指向离物体较远的一侧。
4. 浮力与物体的浸没程度: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所受的压强与浸没部分的表面积的乘积。
5. 物体的浮沉判断: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浮在液体中;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沉于液体中。
6. 悬浮和漂浮:当物体在气体中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在空气中;当物体在液体中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在液体中。
7.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应用,如水上运输和潜水装备设计中的浮力控制、气球的原理、船只的浮力设计等。
8.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原理的基本定律,它指出物体浸没于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所受重量的大小。
浮力专题
![浮力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4a4b096edb6f1aff001f96.png)
浮力专题一、知识点:1、浮力:浸在任何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3、浮力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 浮=F 向上-F 向下)4、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大小:F 浮=G 物-F5、浮力大小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液体密度有关,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6、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7、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 浮=G 排 (G 排: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F 浮=ρ液V 排g (ρ液: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 3;V 排: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 3)8、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9、浮沉条件:F 浮>G 物(ρ液>ρ物) 物体上浮(静止时 漂浮)F 浮<G 物(ρ液<ρ物) 物体下沉F 浮=G 物(ρ液=ρ物) 物体悬浮F 浮=G 物(ρ液>ρ物) 物体漂浮10、轮船、密度计:利用漂浮F 浮=G 物 潜水艇、浮筒打捞沉船: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气象台的探测气球、鱼:靠改变(自身体积)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11,求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1)称重法:F 浮=G 物-F(2)浮力的产生:F 浮=F 上-F 下(3)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m 液g=ρ液V 排g(4)漂浮或悬浮:F 浮=G 物二、巩固练习12,体积均为200㎝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N ,合金块重为6N ,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 ,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N 。
13,小聪将一实心球放入水中,发现实心球悬浮,此时容器中水深0.3m ,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取出小球将它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再将它们浸没于水中,发现小块下沉,大块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g = 10N/kg )14,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浮力考点知识点总结
![浮力考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32c065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d.png)
浮力考点知识点总结1. 浮力的产生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支持力,这个支持力就是浮力。
浮力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压力的不均匀性。
以沉浸在液体中的一个小立方体来举例:由于液体对立方体的底部施加的压力大于顶部的压力,所以底部受到的压力大,顶部受到的压力小,这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合力,这个合力就是浮力。
2. 浮力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也就是说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成正比。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得出浮力的公式:F=ρVg其中F为浮力,ρ是液体的密度,V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是重力加速度。
这个公式说明了物体的浮力与物体自身的性质无关,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永远指向液体中心,也就是垂直向上,这是因为液体压力的分布是均匀的,因此浮力的方向也是均匀的,并且始终指向液体中心。
4. 密度与浮力根据浮力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当液体的密度较大时,浮力也较大;当液体的密度较小时,浮力也较小。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盐水中要比在淡水中更容易浮起来的原因。
5. 浸没物体的平衡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支持力,这就会使得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发生改变。
如果浮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物体就会处于平衡状态。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管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如何,只要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就会漂在液体表面。
6.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浮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最常见的就是造船,船只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浮力的作用,以便保证船只可以浮于水面。
此外,浮力还被用于潜水设备的设计,可以帮助潜水员在水中保持平衡。
浮力也是游泳的基础,浮力可以帮助游泳者在水中保持平衡。
总结一下,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支持力,其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体积成正比。
浮力的方向永远指向液体中心,这是一个与物体性质无关的现象。
浮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浮力知识点总结
![浮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5455e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f.png)
浮力知识点1 浮力【易错提醒】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与容器的底部紧密接触,受到向上的液体压力为0,因此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例如:桥墩。
知识点2 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3 物体浮沉状态1.沉浮现象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时,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叫做________,上浮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在液体表面;物体静止悬在液体中的状态叫做________;物体向下运动的过程叫做下沉,下沉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
2.物体的浮沉判断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情况主要取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3.浮沉条件的应用1.密度计:根据物体________时浮力等于重力原理制成的。
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________。
2.轮船:利用“空心法”,把密度比水大的钢材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其排开更多的水,使轮船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且能装载货物。
3.盐水选种:把种子放入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密度大于盐水密度,这些种子最终会______;干瘪、虫蛀的种子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这些种子最终会______。
4.潜水艇: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5.热气球:通过改变内部气体的密度,从而改变其重力的大小来实现升降。
【方法点拨】判断物体的浮与沉,关键是要先判断物体受到浮力和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或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综合专题】1.压强与浮力结合: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S底Δh。
②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ρ液V排g。
③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增加量:Δp=ρ液gΔh;④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增加量:ΔF=F浮=ρ液V排g(液体未溢出)或ΔF=ΔpS底。
⑤容器对水平支持面压力的增加量(液体未溢出):ΔF=F浮。
2.密度、压强与浮力结合:求解漂浮物体的相关问题时,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解浮力,F浮=G排;二是根据二力平衡求解浮力,F浮=G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漂浮物体而言,其下表面所受的压力等于浮力。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梳理(浮力)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梳理(浮力)](https://img.taocdn.com/s3/m/a5c8036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e.png)
基础知识梳理(浮力)班级:姓名: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是。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差。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
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2、请根据物体浮沉条件画出下图中物体所处三种状态下的受力示意图。
(P57)浮沉条件上浮:F浮 G物,或ρ物ρ液(静止时)漂浮: F浮 G物或ρ物ρ液悬浮:F浮 G物,或ρ物ρ液下沉:F浮 G物,或ρ物ρ液3、浮力的计算方法(1)称重法F浮 =(2)压力差法F浮= (3)平衡法F浮= (漂浮或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 =4、如图,一个50g的鸡蛋刚好悬浮在浓盐水中,则这个鸡蛋在浓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是N,在左边水中所受浮力于盐水中所受浮力。
(g取10N/kg)5、请比较以下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
(1)同样重的两个铜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受到浮力大的是。
(2)同样重的的铝块跟铜块,都浸没在煤油中,受到浮力大的是。
(3)同样重的铝块跟铜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的是。
6、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浮力,最初可能抱住一段树干漂流,为了装载更多物体,通常把树干挖成,后来发明了船,它是利用漂浮时浮力重力的原理,且浮力的方向总是。
7、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来表示,也就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
例如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1×10 5吨,表示此船满载时货物质量和船身质量之和是Kg,轮船所浮力是N,排开水的体积是m3。
8、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来实现的。
向水舱充水时,潜水艇变,逐渐下潜,潜入水中继续下潜时,浮力。
9、气球和飞艇:气球和飞艇是利用空气的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
热气球中充的是体积膨胀的。
10、密度计是测量液体的仪器,它是利用密度计在液体中,待其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
乙图和丙图是一简易密度计,观察可知,两杯中液体密度ρρ丙,两杯中密度计所受浮力F乙F丙。
浮力-知识点考点总结
![浮力-知识点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f3a6abf7ec4afe05a1df1b.png)
第十章浮力复习要点一、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产生条件:物体下表面必须与液体接触才有浮力。
2.浮力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
即F浮= 。
3.测量物体所受浮力①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在空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石块重力G②把石块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③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值,就是_浮力的大小。
F浮=___________ 。
4.浮力公式:F浮= =ρ液g V排可以看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二、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浮力公式:F浮 = G排 =ρ液g V排可以看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只受浮力和重力时悬浮与漂浮条件相同:F浮=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V排=V物漂浮ρ液 <ρ物;V排<V物①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①比较F浮与G或②比较ρ液与ρ物。
规律方法: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上,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的任何深度。
②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若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2.漂浮问题“四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①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②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③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④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3.浮力的应用:①轮船的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浮力(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浮力(考前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50a5bcc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e.png)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浮力(考前必看)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浮力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如图所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立方体,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所受水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
而上、下两表面处的液体中不同深度,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同,因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不相等。
下表面所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因而产生了浮力,所以浮力的方-F向下。
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即F浮=F向上【微点拨】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说明(1)当物体上表面露出液面时,F向下=0,则F浮=F向上。
如: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
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故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可见产生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向上=0—F向下>0,即F向上>F向下。
当F向上=0或F向上≤F向下时,浮力的必要条件是:F浮=F向上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3)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的不同深度,所受的压力差不变,浮力不变。
(4)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面压力的合力。
因此,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浮力和液体的压力不能同时考虑。
3.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4.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知识点详解】浮力的概念1.浮力的产生:液体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向容器壁、容器底流动而产生压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底和容器壁也对液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在液体之间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压强。
压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与深度成正比;同一水平面上,液体向各个方向产生的压强相同。
浮力专题复习
![浮力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381375631126edb6f1a10e8.png)
浮力专题复习一、基本概念例1 物体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物体静止不动,F 1、F2是一对平衡力; ??B.因为物体上表面的面积较大,所以F1<F2;C.F1和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D.物体受到合力的方向是向上的二、浮力的大小判定1.漂浮物质量相等例2 一个木块(ρ木=0.6×103?Kg /m3)和一个蜡块(ρ蜡=0.9×103?Kg /m3)它们的质量相等,把木块放在水中,把蜡块放在盐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A.F1=F2???????? ? B.F1>F2?C.F1<F2??????D.无法确定2.漂浮物体积相等例3 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ρ铜>ρ铁>ρ铝),都放在水银中则()A.铜球受的浮力最大B.铁球受的浮力最大C.铝球受的浮力最大D.三个球受的浮力一样大3.漂浮物密度相同(一漂一悬)例4 两只密度相同塑料球,放在酒精中恰好悬浮,放在水中的则漂浮在水面上。
在这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A.在酒精中受的浮力大 ? ? ? ? ? ? B.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所受浮力一样大D.无法确定4.两均悬例5 如图,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空心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能悬浮在水中,则木球和铁球受到的浮力()A.木球较大 ? ? ? B.铁球较大C.两球一样大 ? ? D.无法确定5.一漂一沉例6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把它们放在同一种液体中,甲悬浮在液体中,乙下沉到容器底部,则可知()A.甲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B.乙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C.甲、乙两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判断6.两均沉例7 悬挂着的金属球A依次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则A球两次所受浮力相比较是()A.两次的浮力一样大?????????????B.浸没在盐水里受的浮力较大C.浸没在清水里受的浮力较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三、浮力变化问题例8 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在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以前)所受的浮力将()A.?逐渐变大 ? ? ? ? ?B.?逐渐变小C.?大小不变 ? ? ? ? ?D.?无法判断四、判断液体情况例9 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浮力大小相等,这种液体一定是()A.水 ? ? ? ? ? ? ? ?B.水银???????C.酒精 ? ? ?? ?D.盐水五、判断物体状态例10 将体积是50cm3,质量为60g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将() ?A.上浮? ? ??? ?B.下沉??????? ?? C.悬浮? ?? ?D.不能确定六、液面变化问题涉及到液面变化问题,关键点是考虑物体变化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原来相比较是变大还是变小了。
初中化学浮力复习专题
![初中化学浮力复习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b992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a.png)
初中化学浮力复习专题
什么是浮力?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
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的特点
-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成正比。
- 浮力的方向始终垂直地向上。
影响浮力的因素
1. 物体的体积: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 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液体或气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3. 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重量越大,浮力越大。
浮力和物体的浸没
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1. 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会下沉,因为浮力小于物
体的重量。
2. 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会悬浮在液体中,因为浮
力等于物体的重量。
3. 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会浮起来,因为浮力大于
物体的重量。
浮力的应用
浮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包括:
- 气球的飞行:气球内充满了轻的气体,比周围的空气密度小,所以气球会浮起来。
- 船只的浮力:船只的形状设计使得排开的水比船的重量大,
所以船只能浮在水面上。
- 游泳:人体在水中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人体能浮在水中。
以上是关于初中化学浮力的复习专题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浮力复习知识点
![浮力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c183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5.png)
浮力复习知识点一、浮力的概念浮力指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受到流体压力差而产生的向上托的力。
打个比方,把一个木块放入水中,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这就是因为木块受到了水对它向上的浮力。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例如,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其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更深,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更大,从而产生了浮力。
三、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计算的重要依据。
其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为:F 浮= G 排=ρ 液 gV 排。
其中,ρ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V 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比如说,一个铁块浸没在水中,我们要计算它受到的浮力,就需要先求出铁块排开水的体积,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就能算出浮力的大小。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以鸡蛋为例,如果把鸡蛋放在清水中,它会下沉;但如果往水里加盐,增加液体的密度,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就会上浮。
五、浮力的应用1、轮船轮船是利用空心的方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因为轮船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所以浮力等于重力。
轮船做成空心的,可以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轮船能装载更多的货物。
2、潜水艇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潜水艇有水箱,通过进水和排水来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改变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实现浮沉。
3、气球和飞艇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
当它们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会上浮。
六、浮力的计算方法1、压力差法F 浮= F 向上 F 向下,即浮力等于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减去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非常好的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
![非常好的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e55f7ff0b1c59eef9c7b411.png)
《浮力》知识点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3)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 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物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和物体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完整版)浮力重要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浮力重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d35af45360cba1aa811dad0.png)
浮力重要知识点归纳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悬浮 上浮 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 ,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 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2012· 连云港)中国改装的“瓦良格”号航空母 舰出海试航.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航行时,它所受的 等于 浮力 ________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 减小 。 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所谓排水量就是轮船满载 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或10牛的水最多能产生多大的浮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水产生的浮力能否大于自身重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 法是 AC 。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例2、(2013•黑河)一艘排水量为3000吨的轮船在河 30000000 ;当这 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变小(选 艘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时,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取10N/kg .
3、潜水艇:
自身重力 实现自身沉浮 原理:通过改变__________
例2、小雨研究“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 所示,实验过程如下。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重力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_ ;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 入小桶中,同时 记录测力计读数 ;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雨的实验操作中 漏掉的一个步骤: 测量空桶的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 的一处错误: 溢水杯中未装满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2013绍兴卷-14)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 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D)
A.F甲<F乙, ρ甲=ρ乙 B.F甲>F乙, ρ甲>ρ乙 C.F甲= F乙,ρ甲>ρ乙 D.F甲=F乙, ρ甲<ρ乙
2、轮船: 漂浮 状态, 原理:不管何时轮船都处在______ = 即F浮____G ; 变大 ;所以 当轮船装载货物或飞机降落时,重力_______ 变大 ,船会_______ 下沉 (“上浮”或“下 浮力________ 不变 沉”)。 不变 大于 当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时,重力 _______,所以浮力 F 浮 / ρ液 g _________ ,但由于海水密度 _____河水密度,根据 上浮 减小 公式 V排=_________ ,可知ρ液增大,V排将 增大 下沉 _______,轮船会________。“上浮”或“下沉”) 反之当轮船由海里进入河里时V排将_______船将 _______。“上浮”或“下沉”)
考点一、浮力的计算方法 G 1、称量法:1、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 2、将物体浸入液体中并记录拉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浮=G-F 3、计算出浮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称量法计算浮力的适用条件是:物体在液体中能下沉 ________________。
(2013衢州卷-31)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 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 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 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 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 往烧杯中加入水 或从烧杯中倒出适量的水 (填操作), 然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2.5N _____ 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例1、把重10N,体积为2×103 cm3的物体投入水中, 漂浮 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是 . (填“漂浮”、“悬浮”、“沉到水底”) g取 10N/kg 例2、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某一液体中, 若将其切成两块,并取出一块,余下的一块在液体 悬浮(上浮、下沉、悬浮、都有可能) 中将__________
例1、下图中,溢水杯A内水面恰好与口相平,B是小 桶,弹簧秤四次测得数据由左向右分别为F1、F2、 F3、F4,以上可计算出另两个数据。
1.2N ; 1.2N ; (1)F浮=______ (2)G排水=____ (3)比较(1)和(2),此实验所得结论的文字表达为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 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 浮力:F浮=GB盆+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 探究较少的水对否产生较大的浮力 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一实心物体悬浮在某一液体中,若将其切成 一大一小两块,发现小块上浮,那么大块在液体中 下沉 将__________ (上浮、下沉、悬浮、都有可能)
考点三、浮力的应用 1、密度计: 漂浮 状态,即F浮____G 工作原理:密度计处在______ = 密度计 上小下大 刻度值特点:___________ 例1、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 种液体中,它们静止时如图所示,密度计所受的浮 = 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___ F乙;液体密 < 度关系ρ甲______ρ 乙。(填“<”、“=”或“>”)
例1、如图是小朱同学自制的说明潜水艇浮沉原理的 装置。该装置重0.5N,它在水槽中处于漂浮状态时受 0.5N ,欲使小瓶逐渐向下运动,水应 到的浮力是______N 流入 (填“流入”或“流出”)小瓶。 该______ 向外拉 。 注射器应该_______ (填“向里推”或“向外拉” )
例2、(2013•沈阳)普通潜水艇从海面下潜但未全 部没入海水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逐渐 变大 (选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潜水艇悬浮 在海水中,当用压缩空气把水舱中的海水排出一部分 上浮 时,潜水艇将 (选填“上浮”或“下沉”); 不变 在露出海面之前,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
例3、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7(甲) 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 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 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 浮与h的关系如图7(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
A. ①③
B. ①④
பைடு நூலகம்
C. ②③
D. ②④
3、平衡条件法 : 漂浮 、_______ 悬浮 两种平 所谓平衡条件法是当物体处在_______ 重力 。 衡状态下时浮力=_______ 所以在解浮力问题时首先审题应审清物体的状态,这是浮 力问题的切入点。 例、学生开展了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活动.要求每 个学生用一块质量为60g、密度为1.5×l03kg/m3的橡皮泥 造一艘小船,然后把图钉或者螺母、沙粒等当做“货物” 装进去,看谁的小船装载的“货物”最多,最后是小华同 学造的小船以装载了100g的“货物”获胜, :(g取 10N/kg) 如图所示。 求小华“造”的小船装载100g 货物时受到的浮力.
例1、将质量为0.5kg 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 溢水杯中,溢出0.2kg的水,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g取10N/kg ) ( C )
A.5 N B.0.5 N C.2 N D.0.2 N
例2、把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100cm3的物块,轻 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 60 m1=________g ;当把此物块轻放人盛满酒精的烧杯 中,物块静止时,溢出酒精的质量为m2____m1 (选填“>”、“=”或“<”). (酒精密度为0.8×103kg/m3,烧杯足够大.)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 2、阿基米德原理法: 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 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F浮=G排液=ρ液 gV排 写成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竖直向上 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注: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密度必须以 kg/m3 为单位; V排液必须以_______ m3 为单位。 __________ V物 当物体完全浸没时V排液等于_____________; V物浸 当物体部分进入时V排液等于_____________ ; 该公式同样也适用于气体,若在气体中则公式该写为: F浮=G排气=ρ气 gV气 =ρ气 gV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浮/ ρ液 g 两个变形公式:V排液 =_________________ ; F浮/ gV排 ρ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二、物体的沉浮条件 上浮 ,最后处于____ 漂浮 状态; (1)当F浮>G物, 物体就____ 悬浮 在液体中; (2)当F浮=G物,物体______ 沉底 。 下沉 ,最后_______ (3)当F浮<G物, 物体____
而对于实心物体来说,则又有: (1)当ρ液___ρ > 物,上浮后漂浮; (2)当ρ液____ρ = 物,物体悬浮; < 物,物体将下沉。 (3)当ρ液____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