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7》教学设计1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7》教学设计15篇
《练习7》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莹莹写给姑妈的信用词得体吗?问题出在哪、
(2)通过一读二思三议四改的步骤,指导学生知道如何用词得体。

(3)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词得体,体现文明与礼貌。

读下面的词,你知道它们用在什么场合吗?小芳日记。

(2)学生读词。

(3)交流。

(4)出示《常用客套话》,让学生诵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

(2)集体交流,评议。

(3)总结。

二、诵读与积累
1.出示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准韵文”。

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词语的意思。

4.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三、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大江保卫战》。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此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军旗、军徽”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

教学过程: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略加讲解:为环境保护提建议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的利益,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

(4)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建议。

(想一想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
2.练习。

《练习7》教学设计2
《练习7》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按笔顺书写、形近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修改病句、熟记成语、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胀”、“贼”、“舅”3个字。

(2)学生自己观察每个字的笔顺,指名说说关键偏旁“长、戎、臼”并练习。

(3)练习按笔顺书写。

(4)反馈写字情况,表扬写得正确的同学,帮助写得错误的同学。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着一题应这样练习。

2、指导。

(1)指导分别读一读这三组形近字,注意读正确。

(2)分组引导边读边比较音、形、义的异同。

3、练习
(1)学生分组练习口头组词,根据组词,进一步引导区别三组字的异同,特别是“形、型”的区别。

(2)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组的词语。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两句话所在的课文,背一背有关的句段。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同座位再交流填写的情况。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图景,领悟所填词的意思。

(4)让学生谈一谈读句子时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

(5)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堂作业
1、用三组形近字分别组词。

2、抄写填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2、指导
3、练习
学生自己练习口述地(2)(3)(3)句的答案。

4、反馈
指名说说,每句话补充的内容,表扬说的正确、说的与众不同、说的有创意的同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要求。

2、指导
(1)读一读例句,想一想例句有什么毛病?
(2)说一说词序混乱的毛病,应怎么样改?
3、练习
(1)让学生用读、想、调的方法练习修改第(1)(2)(3)句。

(2)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逐题汇报修改的情况,并将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做一个对比,体会改后的句子的正确,反复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2)同座位互相修改。

(3)将正确的句子在本子上抄写一遍。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镀条成语。

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习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难理解的成语,教师给于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练习7》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形近字,选字填空。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词语归类。

3、把带有“终于”的句子补充完整。

4、阅读短文,学习读懂__。

5、语言实践活动,交流“我的学习小体会”。

6、熟记名言,了解大意。

7、学习写好木字旁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积累、实践。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教学媒体
2、学生方面:复习本单元课文,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还记得吗?(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中国科学家陈景润、法国雕塑家罗丹……)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交流你认识了这些名人后的体会,还要再认识一位美国著名的运动员。

出示:综合练习7学生齐读
说明: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为语言实践活动作铺垫,还引出了课题。

二、语言实践活动
课前,老师请大家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然后写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一些体会。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我的学习小体会”的交流会。

(1)先在小组里进行。

(2)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说起,从很小的方面介绍,主要话题是:成功的前提是努力实践。

)(3)评选出最佳交流者。

说明:这一大题是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以及评选“最佳交流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分享了他人的学习经验。

三、阅读短文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美国的著名运动员。

1、自由读短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

2、默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讲什么?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直线在文中划出。

认真读一读,并说出你的感受。

3、再读短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理解“不同凡响、虚掩、极限。


4、通过学习,你能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吗?
5、小结:若想获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实践。

说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短文,通过扫除生字障碍。

培养学生从整体入手,在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短文后的练习再来读懂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熟记名言
我们来读读名人为我们留下的话。

1、出示3句名言,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每句话的理解。

教师补充。

3、学生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朗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体育”及“学习”方面的名言?
如:在我们劳动人民的国家内,需要千百万身体健壮、意志坚强、勇敢无畏、朝气蓬勃、坚韧不拔的人。

——列宁
生命在于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
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这方面的名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累名言的兴趣。

五、选字填空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被有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

瞧,他们又来了!
1、出示题目,读要求。

2、学生自行完成填空。

3、集体交流。

4、补充练习
壁璧撼憾瑞揣堪勘
和氏()遗()()点()探
墙()震()()摩疲惫不()
说明:三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成选字填空,先让学生试着完成,再让学生从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补充练习,巩固对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六、按要求,词语归类
1、指名读题,审清题意。

2、读读这些成语,按出示的要求归类。

3、学生完成练习。

4、全班交流
学习:
时间:
动作:
聚精会神、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学以致用
光阴似箭、海枯石烂、
日月如梭、千秋万代
手舞足蹈、眼疾手快、
昂首挺胸、健步如飞
5、你还积累了哪些类似的词语?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知道的词语多?如: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不耻下问、锲而不舍
……
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一日三秋、一年半载
……
窃窃私语、高谈阔论、
谈笑风声、目不斜视
……
说明:通过进一步的词语积累,丰富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能力。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表格,指名读例句,“终于”是什么意思?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2、学生自行完成练习。

3、小组先交流,评选出说的好的句子。

4、全班交流。

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每个学困生能有一个表达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

八、写字
1、读题。

2、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
(1)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旁由“横、竖、撇、点”四笔组成。

在桌面上写一写。

(2)这四个字均左窄右宽。

3、在书上写一写,教师巡视。

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集体交流。

表扬写得特棒的同学,同时鼓励写字一般的同学,指出努力方向。

说明: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

通过交流,讲评,让学生找到写好这些字的“秘诀。


《练习7》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数出6、7,并用其表示物体的个数,明确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掌握相应的数的顺序,进一步熟练掌握6、7的组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涂一涂、猜一猜、画一画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自主活动中更好地认识6和7,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认数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数的认识的学习方法,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6和7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自主地投入到更近一步的学习当中,体会数和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6和7,熟练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珠子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找一找,写一写
1.找一找。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6和7这两个数朋友,找一找下面哪幅图所表示的数量和“6”是朋友?哪幅图表示的数量和“7”是朋友?
图一
图二
图二表示的数量能和“7”做朋友吗?怎样才能和“7”做朋友呢?
图三
这幅图表示的数量能和数几做朋友?怎样才能和“6”做朋友?如果又来了1只船,它应该和谁做朋友呢?
图四
蝴蝶的数量多,还是花朵的数量多?怎样摆放使大家方便比较?
预设:让蝴蝶和花一一对应起来,就能一眼比出谁多谁少了。

谁和“6”是好朋友?谁和“7”是好朋友?
小结:6枝笔和6朵花虽然形状和颜色都不相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6”,所以都可以和数“6”做好朋友。

7朵蘑菇、7只小船和7只蝴蝶的形状颜色也都不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7”,都可以和数“7”做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的游戏,学生可以巩固复习对6、7的认识,能从不同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的物体中关注到数量的多少,培养
学生的数感。

同时在1个1个地累加过程中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2.写一写。

在田格本上书写:
教材第43页第2题:
参考答案:5,6,7,5<6,6<7。

【设计意图】在认识6、7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课堂上预留出教师指导学生巩固书写的时间。

(二)涂一涂,猜一猜
1.涂一涂。

(1)请你为从左边数的第6个气球涂上绿色。

(2)请你为从右边数的第7个气球涂上红色。

(3)请你把从右数的6个气球都涂上绿色。

2.练一练。

(教材第43页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涂一涂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清楚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3.猜一猜。

第一组:一共有6颗红珠子,请同学们根据一只手的颗数猜另一只手的颗数。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另一只手有3颗的?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右手有2颗的?
同桌两个同学继续做猜一猜的游戏。

第二组:一共有7颗蓝珠子,请同学们根据右手的颗数猜左手的颗数。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左手有3颗的?
教师:这次左手比刚才多还是少了?你是怎么知道左手有7颗的?
同桌两个同学继续做猜一猜的游戏。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的游戏过程中,练习6的组成和7的组成,同时初步渗透简单函数思想。

在第二组猜一猜的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呈现了7和0的情况,拓宽学生的认知,也为后续有关0的加减法做下简要的铺垫。

(三)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画。

有两列小火车,第一列火车只有车票上表示的是“6”的组成才能乘车,第二列火车只有车票上表示的是“7”的组成才能乘车。

你能帮这两位小朋友看看应该上哪辆车吗?你也来为自己设计一张火车票吧。

【设计意图】基于6和7的组成,为学生提供更为自主的练习空间,请学生自己设计车票,同时也是巩固学生对物体数量的关注。

2.想一想。

在前面我们数的学习基础上,请你想一想,我们除了认识这些数,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学习研究什么内容呢?在后面的学习中我
们还要在认识6、7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有关6、7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关注学生收获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积累学习和认识数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学习是有顺序的,是一个知识的整体。

《练习7》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2、知道有些字成偏旁后,笔画要有变化,个别字的笔顺也有变化。

3、能区分音近字“红”与“虹”、“园”和“圆”,能按笔写字。

重点:第2、3、4、5题
难点:第5题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2、知道有些字成偏旁后,笔画要有变化,个别字的笔顺也有变化。

3、复习巩固笔顺规则,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明确任务
今天学习“练习7”,共有五题。

这堂课我们要学会正确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知道有些字做偏旁后,它的笔画会友变化而且个别字的笔顺也会发生变化,以及能按笔画写字。

比一比,看谁最认真,学得最好。

二、学习第1题
1、认读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把有关的声、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贴在磁性黑板上,问:哪些是声母?哪些是韵母?哪些是整体认读音节?
3、请三位学生上来,照“i—yi”的样子,把整体认读音节贴到相应的韵母身边。

4、指名逐组认读。

指正、齐读。

5、比一比,读一读。

①横线左右分别是韵母、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②韵母与整体认读音节,读音完全相同。

韵母不能直接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能。

③声母与整体认读音节,读音相同,气息和力量不同。

声母不能直接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能。

三、学习第2题
1、出示卡片:王——王字旁子——子字旁虫——虫字旁
①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
②把字作为偏旁时有什么不同?书空。

说笔画名称。

③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2、出示卡片:车——车字旁米——米字旁金——金字旁
①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把字作为偏旁时有什么不同?
②书空偏旁,边写边说出笔画名称。

③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四、学习第3题。

1、认读七个生字。

2、集体书空。

3、按要求填空。

五、教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

请小朋友们回忆:我们学懂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在实际应用中区别音近字“虹——红”“圆——园”。

2、看图读拼音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交待学习任务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3、4题。

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

二、学习第4题
1、读题,明要求
2、同桌互认两组字。

3、口头组词。

4、选择:彩()挂在天上,()花开在地上。

我们坐在公()草地上,看见天上的()月亮。

5、打开作业本,完成练习。

三、学习第5题
1、出示图一
①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用“春天,什么怎么样了。

”的句式说说春天的特点。

②看图拼读音节,写句子。

③校对,齐读。

2、出示图二
①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夏天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用“夏天,什么怎么样了。

”的句式说说夏天的特点。

②看图拼读音节,写句子。

③校对,齐读。

3、小朋友,一年中除了春季、夏季以外,还有那两个季节?你能用一句或几句话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练习7》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给6个多音字组成词语,能说出同一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能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2.能改正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能在一段话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逗号、顿号、句号、引号、冒号和感叹号。

教学时间:2教时
第一课时
一、习题1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先让学生给多音字独立组词,然后全班交流。

说说词语的意思和这个词语是在什么地方学到过的,知道多音字的基本用法。

如“喝”,“把”液体喝下去,‘‘喝酒”的“喝”要念“hē”:“大声喊叫”的意思要念“hè”
二、习题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读题后尝试练习。

再指名回答,交流、评析,然后做在课本上。

三、习题3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联系课文独立练习,指名逐题回答,讨论(答案见《教参》P27)
四、习题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尝试练习,讨论交流,说说填上什么及为什么要这样填的理由。

(统一后做在课本上)
五、习题5改正下面句子中前后矛盾的地方。

轻声读,思考:逐题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前后矛盾及怎样改正。

(统一后做在课本上)
第二课时
一、习题6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指名读,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更正。

二、习题7默读短文,简要复述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象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

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干扰:扰乱。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

3.各自准备简要复述。

4.小组内轮流复述。

5.全班交流复述。

三、作业:
完成《练习本》
《练习7》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给6个多音字组成词语,能说出同一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能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2.能改正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能在一段话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逗号、顿号、句号、引号、冒号和感叹号。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一、习题1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先让学生给多音字独立组词,然后全班交流。

说说词语的意思和这个词语是在什么地方学到过的,知道多音字的基本用法。

如“喝”,“把”液体喝下去,‘‘喝酒”的“喝”要念“hē”:“大声喊叫”的意思要念“hè”
二、习题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读题后尝试练习。

再指名回答,交流、评析,然后做在课本上。

三、习题3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联系课文独立练习,指名逐题回答,讨论(答案见《教参》P27)
四、习题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尝试练习,讨论交流,说说填上什么及为什么要这样填的理由。

(统一后做在课本上)
五、习题5改正下面句子中前后矛盾的地方。

轻声读,思考:逐题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前后矛盾及怎样改正。

(统一后做在课本上)
第二课时
一、习题6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指名读,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更正。

二、习题7默读短文,简要复述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象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

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干扰:扰乱。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

3.各自准备简要复述。

4.小组内轮流复述。

5.全班交流复述。

三、作业:
完成《练习本》
《练习7》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理解________于象棋的词语的意思,通过诵读诗歌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规律。

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

3、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

知道上下都有钩时,下钩包住上钩。

4、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下象棋吗?出示棋盘、棋子。

2、你对象棋有什么了解?
3、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运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

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________于象棋。

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看。

二、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部分的内容。

2、小组讨论“马后炮”、“过河卒子”、“棋逢对手”、“举棋不定”、“输棋一着”的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

3、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

4、你可以选一个词来说一句话吗?
5、除了书中提到的这些________于象棋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
三、教学第二部分
1、你们想学象棋吗?这儿有一首歌诀,告诉我们了一些下棋规则。

2、自己读读,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凭借棋盘讲解。

3、自己在棋盘中试一试。

3、同桌一边背诵一边演练歌诀所提示的下棋规则。

4、可以跟自己好朋友演练演练。

5、一首简单的歌诀,让我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

我们在诵读时有什么感觉?(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对称押韵)
6、欣赏诵读。

四、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下面这段话是怎样写他的?
2、自读,指名读。

3、这段话后面的问题,你们会回答吗?可以联系上下文想想。

4、小组内互相讨论问题,可以借助工具书,看看你们想得对吗?
5、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们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6、指名说“蝉联”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