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草原即景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3草原即景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边读边批,体会作者对祖国草原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关作家萧乾的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广袤草梗桅杆黑黝黝声嘶力竭驯顺岛屿逍遥
2、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语。
3、理解词语意思,并尝试造句。
二、自读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最能表现草原景物特点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朗读课文,感悟草原特点
1、自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作批注。
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汇报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①指名读比喻句。
②交流比喻句的作用。
③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
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它多么像海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慨呢?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知道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辽阔的特点。
(板书:草原——辽阔)
有感情朗读本段课文,自读、齐读、师生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地读,边读边想象边感受。
2、学习第2段。
自读课文第2段段,并勾画出比喻句。
汇报交流。
说一说从文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
引导学生谈一谈感受,并谈一谈比喻句的作用。
有感情朗读本段课文。
3、学习第3段。
齐读课文第3段。
思考: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
从这一段中,你可以体会到塔木钦草原的什么?
从远处望去,黑黝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路旁边伺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3、学习3——7段,感受草原的美丽。
思考问题:同学们,这几段课文写了草原上的那些景物?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写出了草原什么样的特点?(板书:草原——美丽)
你能读一读吗?
品读这几段课文。
交流批注。
学习批注方法。
三、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草原的?读完课文,我们都被草原这辽阔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了,请大家把刚才画出的句子再读一读,再次感受塔木钦草原的辽阔和美丽,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来表现草原的辽阔和美丽的?
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作者认真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塔木钦草原辽阔和美丽的特点。
四、回顾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1、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集体交流。
3、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课文充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特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草原景色的美丽和草原的辽阔。
4、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5、尝试着自己说一说文章的表达特点。
五、拓展延伸。
1、摘抄文中好词佳句。
2、同学们:课文学完了,请你说一说本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心目中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