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诊断与防治
1发病原因奶牛酮病以及脂肪肝等能量代谢性疾病,它们共同的发病基础是能量负平衡,能量负平衡的发生是由于奶牛产前、产后耗能与从饲料中获能之间的不平衡所致。
1.1原发性酮病主要发生于妊娠后期及泌乳初期。
1.1.1妊娠后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自身维持需要,奶牛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如果饲料中能量供给不足,则就会出现能量负平衡。
1.1.2泌乳初期是由于奶牛产后体质尚未恢复,食欲不好,奶牛摄入的营养物质不多,但此时泌乳量却快速地增长,营养摄入无法满足髙泌乳量的需求,使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的状态
1.2继发性酮病任何引起食欲降低或者消化吸收障碍的疾病都可以引起酮病。
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如真胃变位、仓U伤性网胃炎等,其它的如生产瘫痪、于宫炎、乳房炎等病引起食欲降低,也可引发本病。
1.3食源性酮病是由饲料的某些成分所引起的酮病,主要见于青贮饲料,青贮饲料中含有很高的挥发性脂肪酸,包括丙酸、丁酸等,丙酸是生糖先质,而丁酸是生酮先质,如果丁酸的含量太高,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从而生成过多的酮体,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丁酸盐含量过髙导致青贮饲料的适口性差,进而引起奶牛采食量减少,引发酮病。
1.4其它原因一些特殊元素,如钻、碘、磷等的缺乏,也可能引发本病也有报道说妊娠后期由于缺乏运动而引起奶牛分娩时的过度肥胖,也可增加酮病的发病率。
2、症状:
轻型经过的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奶产量下降、食欲轻度减少、进行性消瘦是它们的特点,相当消瘦时,产奶量明显下降,病程可持续1〜2个月。
酮病一般可分为消化型、神经型和瘫痪型(麻痹型)三型,三型中以消化型多见,发生率高,轻型经过只需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饲料(减少蛋白
质饲料),配合治疗,预后良好,病情延误,继发肠炎,机体脱水,严重酸中毒,预后不良。
2.1消化型:体温正常或略低,呼吸浅表(酸中毒),心音亢迸,呼出气体和尿液、乳有刺鼻的酮臭味,精神沉郁,迅速明显消瘦,步态蹒跚无力,泌
乳急剧下降,初期吃些干草或青草,最后拒食,反刍停止,前胃弛缓,初
便秘,后多数排出恶臭的稀粪,肝脏叩诊浊音界扩大,可超过第13肋骨,并且敏感疼痛。
2.2神经型:除有不同程度的消化型主要症状外,还有兴奋不安、吼叫、空嚼和频繁地转动舌头,无目的的转圈和异常步态,头顶墙或食槽、柱于,
部分牛的视力丧失,感觉过敏,躯体肌肉和眼球震颤等一系列神经症状,
有的兴奋和沉郁可交替发作。
2.3瘫痪型(麻痹型)许多症候与生产瘫痪相似外,还出现以上酮病的一些主要症状,如食欲减退或拒食,前胃弛缓等消化型症候以及对刺激过敏、肌
肉震颤、痉挛、泌乳量急骤下降等,如与生产瘫痪同时发生,用钙剂疗效
不好。
3、诊断
本病大多发生在产后大量泌乳期,消瘦、奶产量显著减少、缺乏食欲、前胃弛缓及神经症状,肝叩诊区扩大,配合尿、乳、呼出气体有酮臭味,即可作出诊断。
应和生产瘫痪、创伤性网胃一腹膜炎一心包炎、消化不良、于宫炎、皱胃变位等病区别。
4治疗
4.1补糖和糖源性物质: 4.1.1 4()〜50%葡萄糖5()()〜10()()毫升静注,每天3〜4次,最好是长时
间静输。
静注葡萄糖的同时,适当用小剂量的胰岛素,有促进糖的利用的作用。
4.1.2丙酸钠11()〜225克分两次加水内投,丙二醇或甘油225克加水
援服,每日2次,连服2天后量酌减。
4.2激素疗法:糖皮质类激素如醋酸考的松、氢化考的松、强的松龙、氟美松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也有良好效果。
4.3缓解酸中毒:
4.3.1 5()%的碳酸氢钠静脉注射,最好结合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使用。
4.3.2乳酸钠也是纠正酸中毒的药物。
其他对症治疗:有神经症状的适当使用镇静剂如安澡、氯丙嗪、
辅酶A或半胱氨酸、葡萄糖酸钙、B族维生素、VC> VEo
5、预防
5.1怀孕母牛不宜过肥,尤其干奶期多发胎次的牛酌情减少些精料。
5.2产前要调整好消化机能,如产前3〜4周逐渐添加精料以便使母牛产犊后能很好适应产奶量加料,但精料中蛋白质不宜过髙,一般不得超过16%o 5.3不喂发霉、变质、低劣的干草和品质不良的青贮,不要突然改变饲料,饲料中应含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