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2 论语十则(限时测试)-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第二课时限时测试
(时间:30分钟,分数:30分)
一、课内同步阅读。
(14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4分)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2分)
二.课外阅读训练。
(16分)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解释词语。
①时②君子(4分)
6.这一则主要讲的愉快,的珍贵,的修养。
(3分)
7.“不亦……乎?”相当于今天的句式,是的意思。
(3分)
8.对“人不知而不愠”翻译正确的是()。
(2分)
A.人们是不了解(情况),因而(他们)不会恼恨。
B.人们不知道,我不会恼恨。
C.人们不聪明,因而不会恼恨。
D.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
(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9.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子贡是孔子的养子,知道孔子鄙薄卫国大夫孔圉的为人,因此对孔圉死后被赐予“文”的谥号不理解,就向孔子请教。
B.这是《论语》十则中唯一的对话体,既谈了学习态度,也讲了学习方法。
C.孔子主张为人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D.孔子赞扬孔圉是借题发挥,教育弟子们要勤学好问,勇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10.“不耻下问”的正确译句是()(2分)
A.不愿意耻辱地问下去。
B.不愿意耻辱地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请教。
C.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请教当作耻辱。
D.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发问为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