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制剂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制剂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蒋建国;张虹;孙立德;卢玉琴;刘学芳
【摘要】目的:评价大黄制剂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将58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A(18例)、B(20例)、C(20例)三组,A组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门冬氨酸鸟氨酸,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大黄制剂灌肠.监测三组患者清醒所需时间、血氨、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降低值,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A、B、C三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C组治疗效果最好,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0%、75%、50%.三组患者治疗至清醒所需时间、血NH3降低值、ALT降低值及TBIL降低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其中C组清醒所需时间最短[平均为(14.1±3.8)h],血NH3、ALT和TBIL较治疗前降低最为明显[分别为(43.8±7.1)umol/L、(67.2±10.5)U/L和(70.9±
11.1)μmol/L].结论:大黄制剂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可缩短昏迷时间,降低血氨、改善肝功能,最终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期刊名称】《甘肃医药》
【年(卷),期】2013(032)007
【总页数】4页(P493-496)
【关键词】肝性脑病;大黄制剂灌肠;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
【作者】蒋建国;张虹;孙立德;卢玉琴;刘学芳
【作者单位】730100 甘肃兰州,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730030 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一科;730100 甘肃兰州,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疾
病科;730100 甘肃兰州,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730100 甘肃兰州,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以严重肝脏疾病和/或门体分流所
致的代谢紊乱为基础, 并排除其它已知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是重症肝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1],已有文献报道门冬
氨酸鸟氨酸及中药大黄制剂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有一定疗效,尚未见两者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研究。

故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58例肝性脑病患者使用大黄制剂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HE患者58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
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参考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7例,B级18例,
C级33例,参考肝性脑病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25例,Ⅲ期13例,Ⅳ期
8例。

1.1.1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WCOG工作小组于2002年出台的《肝性脑病的
定义、命名、诊断及定量》[2],年龄29~75岁,依存性好,家属同意并签知情
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精神病患者;合并其它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腹泻、心力衰竭、癫痫、急性脑血管病。

1.1.3 入选后剔除标准:①治疗未超出24h死亡或出院者;②未能坚持系统治疗者。

1.2 分组和治疗凡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法分别进入A组(18例)、
B组(20例)、C组(20例),A组予常规治疗(消除诱因、控制蛋白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抑制胃酸分泌、保肝、白醋灌肠、预防感染或抗感染,支链氨基酸纠正血浆氨基酸失衡、偏碱时用精氨酸;考虑脑水肿时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脉点滴等);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10g加5%葡萄糖
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日;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大黄30g、乌梅30g,水煎250ml高位保留灌肠,2次/日。

三组治疗均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监测指标记录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和体重。

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监测患者清
醒所需时间、1周后各组治疗前后血氨(NH3)、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变化值,并观察临床疗效。

疗效判断[3]:总有效包括显效和有效,显效:
患者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消失,住院期间无复发;有效:患者精神紊乱、昏睡或昏
迷明显好转,改善程度在HE分级一级以上,住院期间无复发;无效:患者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症状改善不明显或住院期间多次复发、加重,或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将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
的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58例HE患者(A组、B组、C组)的年龄、性别比例、体重、肝
性脑病分期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见表1。

2.2 临床疗
效比较如表2所示,A、B、C三组有效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0.017,P =0.007)。

其中 C 组治疗效果最好,其有效率高达90.00%,其次为B组,有效率为75%。

A组有效率最低,为50.00%。

表1 三组患者入选时一般资料比较(±s)组别例数(n)性别(例)体重(Kg)年龄(岁)肝性脑病分期(例)男女组别 n 性别体重(Kg)年龄(岁)Ⅰ期Ⅱ
期Ⅲ期Ⅳ期A 组18 15 3 57.6±7.2 53.6+12.0 4 8 4 3 B 组 20 17 3
58.2±10.1 54.5+11.8 3 8 4 3 C 组20 16 4 57.8±11.1 52.4+13.3 5 9 5 2统计量 0.181(χ2) 0.019(F) 0.144(F) 0.727(χ2)P 0.913 0.981 0.866
0.994
表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治疗效果合计有效率(%)有效无效A组 9 9 18 50.00 B组 15 5 20 75.00 C组 18 2 20 90.00合计 42 16 58 72.41组别治疗效
果合计有效率(%)
2.3 三组患者清醒所需时间、治疗1周后血氨(NH3)、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与治疗前变化比较。

如表3所示,患者清醒所需时间、NH3降低值、ALT降低值及TBIL降低值在不同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

其中C组所需清醒时间最短,平均为(14.1±
3.8)h,NH3、ALT 和 TBIL 降低最为明显,分别为(67.2±10.5)U/L 和(70.9±11.1)μmol/L。

2.4 不良反应三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3 讨论
肝性脑病(HE)为肝病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目前其发病机制主要有5种学说,氨中毒学说是HE发病的机制之一,且占中心地位[4]。

研究报告,80%的肝
硬化患者可检测到血氨水平的升高,而且降血氨治疗后HE的症状明显减轻[5]。

表3 清醒时间、治疗前后血氨、ALT、TBIL降低值比较(±s)组别 n 清醒时间(h) NH3降低值(μmol/L) ALT降低值(U/L) TBIL降低值(μumol/L)A
组18 21.0±3.4 32.0±7.5 57.2±9.6 57.3±10.1 B 组20 17.5±4.4 38.1±7.3
62.7±6.4 64.31±7.3 C 组20 14.1±3.8 43.8±7.1 67.2±10.5 70.9±11.1 F
14.796 12.397 5.873 9.473
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提供尿素和谷氨酰胺合成的底物。

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同时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尿素的合成及谷氨酰胺的合成
会受到鸟氨酸、门冬氨酸和其他二羧基化合物的影响。

鸟氨酸几乎涉及尿素循环的活化和氨的解毒的全过程。

在此过程中形成精氨酸,继而分裂出尿素形成鸟氨酸。

门冬氨酸参与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以利于修复被损坏的肝细胞。

另外,由于门冬氨酸对肝细胞内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的间接促进作用,促进了肝细胞内的能量生成,使得被损伤的肝细胞的各项功能得以恢复。

王旷靖等进行的Meta分析得出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以明显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提高HE临床缓解率,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6]。

另外研究结果显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提高肝性脑病
患者临床疗效[7]。

氨多在肠道内产生,清除肠道内氨为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有不少研究发现大黄制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具有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等优势[8]。

本研究参照
龙富立等所采用的灌肠方法,保留灌肠药液温度为40℃、插管深度为30cm、灌
肠液保留时间为120min[8]。

大黄可降血氨、泻下、抗菌、保肝、免疫调节、清
除氧自由基作用,能减轻肝细胞的变性与坏死,并能降低血氨升高的幅度,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缓解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11]。

乌梅味酸生津、涩肠止泻,含大量柠檬酸、苹果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酸化肠道,抑制肠道菌群,促进肠蠕动,收缩肠壁保护肠黏膜,促进药物成分溶解,降低血液中氨的含量[9]。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制剂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后,患者清醒所需时间缩短,A、B、C三组患者治疗后清醒所需时间比较有显
著统计学差异(P<0.01),分别为(21.0±3.4)h、(17.5±4.4)h、
(14.1±3.8)h。

治疗前后三组血 NH3、ALT及TBIL值均降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疗效观察,A、B、C三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
0.01),C组疗效最高,为90%。

均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大黄制剂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可降低患者血氨,改善肝功能,缩短清醒所需时间,从而可提高临床疗效,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是治
疗肝性脑病的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邱德凯.肝性脑病的治疗/肝性脑病治疗的临床研究[J].肝脏,2008,13(5):427.
[2] Ferenci P,Lockwood A,Mullen K,et al.Hepatic encephalopathydefinition,nomenclature,diagnos is and quantification:final report
oftheWorkingPartyatthe11thWorldCongressesofGastroenterology,Vienna 1998[J].Hepatology,2002,35(3):716-721.
[3]向保云,宋爱军,王玉忠.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临床观
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1):82-83.
[4]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20-2124.
[5] Ong J P,Mullen K D.Hetapic encephalopathy[J].EurJ Gastroenterol&Hepatol,2004,13(4):325-334.
[6]王旷靖,宋汉明.L-鸟氨酸-L-门冬氨酸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Meta 分析[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2,(10):3451-3459.
[7]周晶春.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评价[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79.
[8]龙富立,毛德文,黄古叶.优化中药保留灌肠技术治疗肝性脑病多中心临床
研究[J].新中医,2012,2(2):59-61.
[9]李汾香.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57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病杂志,2010,5(5):626-6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