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场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语义场(一)
教学目标:了解语义场的性质
知识点:语义场的层次性、系统性、相对性
重难点:语义场的系统性
课程内容:
四、语义场
语义场理论是现代语义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最充分地揭示了语言的系统性,反映了语义的聚合关系。
(一)语义场的性质
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
(有人认为语义场与词汇场有所不同。
)
所谓核心义素,就是指表示事物、动作所属类别或性状所属方面的义素,即名词中表示“类属”的义素,动词中表示“动作”的义素,形容词中表示“方面”的义素。
如亲属称谓词语中的[亲属],趋向动词中的[移动],表示温度的词语中的[温度]。
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语,其核心义素必须相同,其他义素可以不同。
语义场具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性质:
1.层次性
由于事物现象的分类可粗可细,类别可大可小,因此语义场也是可大可小。
最小的语义场只有两个词语。
如“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就是三个最小的语义场。
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又可汇集为较大的语义场。
如这三个最小语义场就可汇集为较大的语义场-直系亲属语义场。
较大的语义场又可汇集为更大的语义场,直至一个语言系统中最大的语义场,如“事物”、“时间”、“空间”、“数量”、“活动”、“性状”、“关系”等等。
这样,语义场就有不同的层级,较小的语义场就是它所属的较大语义场的下级语义场,或称为“子语义场”或“子场”;较大的语义场就是其上级语义场,或称为“母语义场”或“母场”。
属于同一个较大语义场的词语,可能分属不同的层级。
如“车、船、飞机”属于同一个层级,而“汽车、轮船、飞机”就不属同一个层级。
不同层级的词语不能列入同一级语义场。
语义场的层级性体现了语义的纵向聚合关系。
2.系统性
属于同一级语义场的词语,其语义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如“丈夫”与“妻子”相互依存,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
“中医”和“西医”也是相互依存的,虽然不能说没有西医就没有中医,但可以说没有“西医”这个词,就没有“中医”这个词,“中医”这个词就是为了区别于“西医”才产生的。
语义的系统性还表现为,一个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词跟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
如“孩子”跟“大人”构成语义场时,其意义为[-成年、+人],“孩子”与“父母”构成语义场时,其意义为[生育关系、+亲属](即“子女”)。
由于语义场具有系统性,而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的方言以及不同的时代,其语义场的构成情况会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词或相当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可能有不同的语义价值。
如汉语的“沙发”来源于英语的sofa,但语义值有所不同。
“沙发”与“椅子、凳子”等构成语义场,包括单人的、多人的、及坐卧两用的;而英语的sofa则不包括单人沙发,单人沙发称chair(椅子)。
又如广东话中只有“肥”和“瘦”而没有“胖”,“肥”既可形容动物,也可形容人;而普通话中“肥”一般只形容动物,若形容人,就是骂人,把这个人当动物看待。
广东话的“肥婆”、“肥仔”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胖大嫂”、“胖小子”,没有骂人的意思。
所以,广东话的“肥”与普通话的“肥”语义价值就有所不同。
3.相对性
语义场的构成,是以词语的义项为单位的,因此,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义项,就分属几个不同的义场。
如“叔叔”有表示亲属称谓和表示社交称谓两种不同的义项,各个义项分属不同的语义场。
另一方面,一个较大的语义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不同的较小语义场。
如亲属语义场,可按辈分划分,也可按性别划分,可按直系/旁系划分,也可按血亲/姻亲划分,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结果就有所不同。
所以,一个词语属于哪个语义场,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二)语义场的类型
语义场的划分迄今尚无定论,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
根据语义场中同级词语的多少,语义场可分为二元义场和多元义场两大类。
1.二元义场
由两个同级词语构成的义场就是二元义场。
根据义项之间不同的对立关系,二元义场又可分为关系型和异质型两个小类。
1)关系型二元义场表示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二元义场,就是关系型二元义场。
这种义场中的词语具有相互依存性,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进行关系推理,从一方推知另一方。
如“师傅-徒弟”、“丈夫-妻子”、“上面-下面”、“长-短”、“大-小”、“多-少”、“买-卖”、“出口-进口”、“给予-获得”等等,都属于关系型二元义场,都可进行关系推理。
如根据“甲是乙的师傅”,可以推出“乙是甲的徒弟”;根据“甲在乙的上面”,可以推出“乙在甲的下面”;根据“甲比乙长”,可推出“乙比甲短”;根据“甲向乙买东西”,可推知“乙卖东西给甲”;根据“甲方向乙方出口”,可推知“乙方从甲方进口”。
凡是不能进行关系推理的二元义场,就不属关系型二元义场。
如“父亲-母亲”不能进行关系推理,不属关系型二元义场。
父亲和母亲虽然确有关系,但二者是“丈夫”与“妻子”的关系,而不是“父亲”与“母亲”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可以进行关系推理。
2)异质型二元义场表示事物之间不同性质的二元义场,就是异质型二元义场。
这种义场中的词语具有相互对立的不同性质,但不涉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不能进行关系推理。
如“白天-夜晚”、“寒假-暑假”、“硬卧-软卧”、“正确-错误”、“真实-虚假”、“成功-失败”、“死-活”、“出-进”、“动-静”等等。
2.多元义场
由三个或更多的同级词语构成的义场,就是多元义场。
根据义项之间有无顺序关系,多元义场又可分为有序型和无序型两个小类。
1)有序型多元义场义项之间具有大小、先后、高低等顺序等级关系的多元义场,就是有序型多元义场。
如“一、二、三……十、百、千、万”、“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秒、分、刻、小时”等等,都有一定的顺序等级关系,都属有序型多元义场。
2)无序型多元义场义项之间没有顺序等级关系的多元义场,就是无序型多元义场。
如“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金、银、铜、铁……”、“红、黄、蓝、绿……”、“酸、甜、苦、辣”、“炒、煮、蒸、炸……”、“走、跑、蹦、跳”等等,都属无序型多元义场。
无序型多元义场的义项,有些有某种习惯排列顺序,如“酸甜苦辣”,其实在语义上并没有什么顺序关系。
还有些义场的义项,就其专门意义来说,是有序型的,而就其通俗意义来说,则是无序型的。
如表示颜色的词语,在光学意义上是有序的,在一般通俗意义上是无序的。
五、语义的组合
(一)句子的意义
句子的意义涉及三个语言层面,构成三种不同的意义:逻辑意义、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
1.逻辑意义
逻辑意义反映语句与现实的关系,在逻辑学中,一般用真假值来分析。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句子的逻辑意义是由句子中实词本身的意义和相互间的语义关系构成的,不涉及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性质。
如下面三个句子的逻辑意义是相同的,即在逻辑上等值。
(1)小王打破了杯子。
(2)小王把杯子打破了。
(3)杯子被小王打破了。
这三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各不相同,但这三个句子中实词的意义相同,语义关系也相同,“打破”是动作,“小王”是施事,“杯子”是受事。
“动作、施事”等就是逻辑意义。
2.语法意义
句子的语法意义是由词语的语法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主要由词语的语法形态、虚词或语序表示。
如上面三个句子中,“小王”有时属主语,有时属状语;“杯子”有时属宾语,有时属主语,有时属状语。
“主语”等就是语法意义。
汉语表示这些语法意义,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许多语言还用各种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如性、数、格、时态、语态等等。
3.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是说话人说出该句子时的交际意图和交际价值。
交际意图与语言环境密切相关。
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说出来,可能有不同的交际意图。
如“今天是星期天。
”说话人在不同场合说出来,可能是想提醒听话人应该休息,或该去逛公园,或该多睡一会儿等等。
这种种交际意图就是句子的语用意义。
又如,“客人来了。
”和“来了客人。
”这两个句子具有不同的交际价值,前者“客人”处于话题位置,表示“客人”是已知的,定指的;后者则表示“客人”是不速之客。
这种种不同的交际价值也是语用意义。
这三种不同的意义,分别由不同的学科来研究。
语义学主要研究句子的逻辑意义,语法学研究句子的语法意义,语用学则研究句子的语用意义。
不过,目前这三门学科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时时有相互渗透的现象。
这里主要分析词语的逻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