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与教案(刘荣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上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教案
引领者:刘荣英
时间:2015年9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简析
我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进行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

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安全、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发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三、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已达到学生情感、知识、能力和人格四个方面的理想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社区)
(3)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5)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提高写作水平。

五、课程编排及进度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可爱的动物)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准备一张纸和一把剪刀,以变魔术的形式剪出一只蝴蝶作品。

2.多媒体出示剪纸作品。

3.教师小结:剪纸,又叫刻纸,是我国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已有一千年的悠久历史。

一张张普通的彩纸经过设计和剪刻,就会变成一件件美丽的作品。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剪纸的第一个活动——可爱的动物(板书)。

剪纸的第一个活动——可爱的动物(板书)。

(设计意图:以魔术和图片的形式展示剪纸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学习与探究
1.资料共享:指生分享课下搜集的剪纸资料。

2.基本技法的学习:
(1)小组讨论教师刚上课时出示的图片是怎样剪成的?动手试一试。

(2)教师出示图解。

①对折法
②连续折剪法
③三角折剪法
(3)教师总结并板书步骤:折、画、剪、展(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猜一猜,试一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宗旨。


(三)实践与体验教师指导语:老师听说森林里要开动物大会,你们想让谁参加呢?赶快用你们灵巧的小手剪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参加动物大会吧,最好是带着他们的好朋友一起来。

1.多媒体出示温馨提示。

2.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学以致用,巩固了剪纸技法。


(四)展示与评价评价标准:从剪纸作品的工整度、美观、创意设计等进行评价。

1.剪完的同学把作品贴到展示区。

2.师生共同观看展板,挑选设计精美、剪法熟练的作品,组织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相互评价互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拓展与延伸
1.出示难度系数高的剪纸作品。

2.中国的剪纸博大精深,课下试着剪出更多更好看的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欣赏一幅幅精美的对称剪纸图案,使学生受到
美的熏陶,开阔眼界,增强他们对剪纸这门传统工艺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美丽的窗花)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今天给每个小组都带了礼物,打开看看是什么?
2.多媒体展示窗花。

教师小结:窗花是贴在窗户上用来装饰的一种剪纸。

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宋、元时期逐渐流行,是分布最广、最为普及的民间剪纸。

南方剪纸以“精致”为美,特点是玲珑剔透;北方剪纸以“朴实”为美,特点是天真浑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窗花的魅力。

3.揭示主题:美丽的窗花(设计意图:本环节送给每个小组的礼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出示窗花图片更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学习与探究
1.小组观察教师送的窗花,讨论剪窗花的步骤,可以试着剪一剪。

2.指生回答问题,并示范。

3.教师板书:折、画、剪、展
4.教师示范简单窗花: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看一看、试一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的权利,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三)实践与体验学习指导语:窗花的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剪出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让我们一起装饰我们的窗户吧!
1.出示温馨提示。

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
1.剪好的窗花贴到展示区。

2.师生共同评价,选出几张精美的贴在窗户上。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评价,学习优点,找出不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拓展与延伸
教师谈话:窗花的样式很多,寓意也各不相同。

同学们课下还可以设计花鸟鱼虫等更加丰富的图案,美化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环节,保持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课时(创意剪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剪纸作品图片。

2. 教师小结:剪纸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人爱不释手。

我们今天就来设计有创意的剪纸。

3.揭示主题:创意剪纸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会了剪纸,在这个基础上让他们自由发挥。

)(二)学习与探究
1.小组讨论创意剪纸的步骤。

2.指生回答问题。

3.教师示范总结:
(1)设计:把构思好的图案画在纸上。

(2)剪刻:根据图案的具体情况进行剪或刻。

一般大轮廓用剪刀剪,里面细小的部分用刻刀刻。

用刻刀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

(3)整理:清理碎纸屑,把作品整理平整。

(4)保存:可以用粘贴、塑封压膜、镜框装裱等方法保存剪纸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出现了小提示,让学生知道阴刻和阳刻,开阔视野,学到的更多。


(三)实践与体验
1.出示温馨提示。

2.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
1.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区。

2.师生共同评价,评选出创意剪纸之星。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交流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五)拓展与创新
1.出示套色剪纸和立体剪纸图片。

2.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套色剪纸的方法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还可以用立体剪纸的方法使剪出的图案更具立体感。

课下,大家一起来试一试。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积极学习,不断进取。


第四课时(成果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