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自考设计美学归纳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材料美要素、结构美要素、形式美要素、功能美要素
2.产品的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产品的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有着紧密关系,某
种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就会具有某种功能;产品的功能又是由选用什么材料,采取什么结构来决定的。
3.质感的定义:是人们通过对产品的色泽、纹理、软硬、轻重、糙滑、温润等性能状态进
行把握的感觉,并由此产生的一种对其所用材料的质的特征的直观把握和审美感受。
4.结构的定义: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5.结构的表现形式:裸露结构表现法是现代设计常用的结构表现形式;隐藏结构法则是以
信息技术为主产品的常用手法
6.形态构成:就是把产品的形态分解为点、线、面、色彩、肌理等最单纯的基本元素,再
把这些元素分别进行位移、重复、变形,然后加以组合,构成千万的形态,并使它们各自在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形成均衡、对称、类似、对比、协调、韵律等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而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7.产品结构的特征:产品结构的层次性、产品结构的有序性、产品结构的稳定性
8.产品的功能解释:具有一定材料、结构和形式的产品与处于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中
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实现某种价值。
9.内在自然人化:即感官的人化和情感的人化
10.美感的直观性与感性认识的区别:
11.审美感知与日常感知的区别:设计审美感知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表现出功利性敏感;
设计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特点;设计审美感知也有情感性。
12.设计审美情感:一是设计师和消费者面对具有审美性质的产品,会产生类似面对艺术美
和自然美的情感愉悦;二是设计审美情感在设计造物活动和消费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
用。
13.理解:就是通过揭示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14.设计审美的形态类型:技术美—设计产品审美形态的独特视角;形式美—设计产品的视
觉审美;艺术美—发挥着与技术美相辅相成的作用。
15.技术美所具有的特性:技术美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技术美的体现同样具有情感性。
16.设计形式美:设计产品的形式美主要是指产品的外形式所产生的美感。
17.产品的形式设计具有独特的审美涵义:色彩、形态、肌理的美,即黑格尔所说的“感性材
料的抽象统一的外在美”;自然物质材料的空间排列组合构成产品设计符合形式规律的美。
18.设计审美的评价标准:物质功能评价,是设计评价的首要问题;精神功能评价,是设计
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性能评价,是设计评价标准最硬性的指标;人机工程评价,是评价中较复杂而且难以把握的标准之一;艺术风格评价,是设计评价中美学问题的集中体现。
19.设计审美评价的特征:设计评价具有综合性特征;设计评价既具有共性标准同时也具有
地域性特征;设计评价的标准还具有时代性特征。
20.设计活动的基本环节:孕育与准备过程;构思与创造过程;验证过程;设计提交过程;
组织生产过程;市场化过程。
21.设计活动的思维形式:设计活动中的抽象思维与操作思维;设计活动中的形象思维与意
象思维。
22.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的嬗变:
问答题
1、设计美学提出的理由是什么?
一、工业革命为设计创造了新的技术环境1、工业革命促使了设计和制造的分工2、标准化、
批量化和机械化的大生产方式成为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的主导方式3、举世瞩目的科技文明把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改变了二、设计民主化与产品艺术品格之间的矛盾
2、“迪扎因”(Design)的基本涵义和特点?
基本涵义:1、是一种造物手段,是利用现有科技文明成果,促使人类改变自身环境的必要手段2、是人类审美文化的新领域和新的审美形式3、是一种新的创造性审美活动4、最终结果必然呈现物化的形态
特点:1、设计与生产制作的分工,以及设计师作为一项职业的诞生2、强调没有既定模式的开发性设计3、功能与造型的一致性
3、当前技术美学的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是在学科性质的取向上,把技术美学不是当做美学,而是当做技术科学;误区之二、是在研究对象的内容上存在泛化和混同;误区之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割裂和孤立化倾向
4、艺术设计的含义?
从内涵上说就是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实用效果与人的需要为目的,利用一定的造物手段、材料,遵循客观的规律,按照美的理想和意识进行规划,使其转化为具有特定使用功能、外在形态、人机关系以及文化意味的实用品的创造性活动。
5、设计的本质?
1、设计是人类创造的
2、设计是人类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物质创造
6、设计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
1、从活动的动机和效果看(发明与一般设计),设计介于两者之间,它是为了寻找某种未知的规律,制定新的法则;它也不是某种设计方案的简单重复,它要运用已有的设计原理和法则进行新的组合,使物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新的设计方案
2、从活动的范围看,它要运用已有的发明和新发现的理论,确立被设计客体内部的新联系,又要确立该客体外部的新联
系3、从艺术的关系来看,最突出的特点表现为它对艺术和舒适的强烈追求4、从活动效果看,不仅追求质量效果,而且追求综合效果,即所谓设计合理、结构完善、环境舒适。
7、现代设计类型: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城市设计;园林设计;装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商业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服饰设计;个人形象设计;展示设计。
8、“艺术积淀”的形式的三个过程:
1、从再现到表现
2、从表现到装饰
3、从再现到表现直至装饰,又从装饰转向再现。
9、亚里士多德实体论美学的基本观点是?
美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美在于事物形式的有机整一;美是事物的、可以感知的感性性质。
10、达芬奇的美学观:
美感的根源在于事物本身;美感的变动性;美的欣赏开始于感受,但是要通过智力的活动;不同的艺术形象所引起的美感有强弱不同。
11、手工艺运动的思想
强调设计需要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认为机器生产的结果是使产品丑陋不堪、缺乏人情味12、罗斯金为手工艺制定的戒律:
1、在与发明创造无关的生产中,绝对不可以怂恿那些并非绝对必需产品的生产
2、不可为精确完美而精确完美,只可使其从属于某些实际和崇高的目的
3、绝不可鼓励任何一种模仿和复制,除非是为了保存和记录某些不朽之作。
13、新艺术运动的新思想?
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出手工艺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设计,以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在具体实践中,注重从自然获得的、非对称曲线的利用。
14、“德国产业同盟”的目的?
是要在各行各业推广工业设计思想,组织和说服美术、产业、贸易界的领导人,来推动“工业产品的优质化”。
15、“包豪斯”的主要理论原理?
废除传统的形式和产品外加装饰,主张形式依随功能,尊重结构自身的逻辑,强调几何造型的单纯明快,促进标准化并考虑产业因素。
16、“包豪斯”的主要任务?
填平艺术和物质生产、体力劳动和创造精神之间的鸿沟,进行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在工业生产中推广新工艺,改进建筑设计和培养有关的专业人员。
17、“包豪斯”在设计教育中的特点?
1、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墨守陈规
2、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设计,供工厂大规模生产
3、掌握全面知识,特别是材料加工工艺和艺术领域的知识
4、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
18、“包豪斯”的艺术方向和风格?
1、接受艺术的新潮,把最新奇的抽象艺术用到建筑工艺品设计上
2、注重实用,把功能作为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的出发点
3、按照现代材料和结构的特点,从结构和设计方面记忆谋划,以达到艺术效果,实现功能和艺术的统一。
19、“包豪斯”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促使“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念;“包豪斯”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包豪斯”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作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方法;“包豪斯”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教育立下良好的规范;“包豪斯”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包豪斯”思想为技术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0、美是什么?
第一层含义是审美对象;第二层含义是审美性质;第三层含义则是美的本质、美的根源21、美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呢?
1、所谓“美的本质”是指根本上、根源上,从其充分而必要的最后条件上来追究美。
所以美的本质并不就是审美的性质,更不能把它归结为对称、比例、节奏、韵律等;美的本质也不是审美对象,不能把它归结为直觉、表现、移情、距离等。
22、设计美的本质如何体现?
1、设计美应从设计活动的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中体现
2、设计美的认识离不开历史的尺度
3、设计美受技术工艺的影响和制约体现不同的时代与生活韵律。
23、设计美的本质特征?
功能性特征;社会性特征;形象性特征;变易性特征。
24、有关“美的规律”的两个尺度?
第一个尺度,“即任何一种的尺度”,是泛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第二个尺度,即所谓“内在尺度”,就是指人自身所要求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