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眉山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12月2日,湖南茶业博览会在省展览馆举行。
这次博览会,汇集了君山银针、安化黑茶、古丈毛尖等1万多种名优湘茶,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 . 日本右翼势力对“疆独台独藏独”暗送秋波,企图借助分裂分子,达到反华和对抗中国的目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抨击。
C . 调查表明,解决了在全球化语境中自身文化定位问题的中国国产电影犹如明日黄花,依然魅力不减,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D . 想起紧张的复习直至考试结束后有一个好好的暑假就在前面,我们已觉得了一点轻松。
可是,我们的家长又担心:孩子会不会久假不归?学习会不会止步不前甚至退步?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 . 《成都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经成都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颁布。
常委会就地铁的运营安全、票价制定等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C . “人肉搜索”不再是普通的网络行为,它已经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损伤,这与传统的暴力事件性质接近,自然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D . 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运营,这条大动脉连接的大都是主要的金融中心和大型城市。
3.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
4. (6分)(2020·渭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羌笛是羌族所造、产于边塞、流传至今的乐器,它以哀怨的笛声引起无数征等的共鸣,历经千年而传唱不衰。
因此羌笛经常作为哀怨的意象大量地出现在诗诗中的羌笛亦有其时代特征。
羌笛,最初出现在边塞诗中,用来表达征人思乡的边愁如南北朝时庾信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张正见《陇头水》“陇头人逐貳师。
羌笛含流咽,胡笳杂水悲”。
“断肠”“悲”这些早期诗作中的字眼似笛悲凉的基调,而实际上怨悲愁确是诗中羌笛千年未变的主题。
用羌笛入诗人中,只有庾信有边地生活的经历,其他文人只是用羌笛的意象来烘托或营造以满足创作边塞诗的艺术需求。
南北朝以后历隋经初唐直至盛唐,羌笛一直是边塞诗中的常客,尤其是在高峰的盛,羌笛更为文人所喜用。
文人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是一个崇尚军功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的边塞诗不同于南北朝时单纯的文学创作,很多诗人都有出使和戍边的经历,如高适、王昌龄等,这也使他们笔下的羌笛更加可信可亲可感。
中唐以羌笛入诗的诗作不多,其中有些已经开始脱离边塞的背景,如刘禹锡《洞庭秋月行》中的“荡桨巴童歌行枝,连樯估客吹羌笛”,鲍溶《暮春戏赠樊宗宪》中的“羌笛胡琴春调长,美人何处乐年芳”。
至晚唐仅有贯休的《古塞上》、李成用的《关山月》等少数几首与边塞有关,其他诗作多用羌笛来表达哀怨伤别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徐夤第一次在专咏梅花的七律中用了羌笛,“结实和羹知有日,肯随羌笛落天涯”。
之前《梅花落》只是羌笛的一首曲子,诗人并未真正看到落梅,而这首诗中羌笛却成了梅花的附庸,诗人由梅花想到了花落,进而想到了羌笛,此诗首开后世咏梅诗中用羌笛之先河,影响巨大而深远。
宋代诗中的羌笛与边塞渐行渐远,虽有少数几首涉及边塞,但与时代大势相比,简直是九牛之一毛。
宋诗中的羌笛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只表愁怨之意,如张耒的“不道孤吟不能寐,一声羌笛怨谁舟”;一种是用在咏梅诗
中,如梅尧臣的“不道东风远,应悲上苑深。
南枝已零落,羌笛寄余音”。
咏梅诗是咏物诗之大宗,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以及追求清新雅致的时代风气给咏梅诗的盛行提供了温床,羌笛在咏梅诗中被大量使用,它的使用范围虽已不仅仅局限于咏落梅,如张侃的“不作等闲桃李色,一声羌笛怨惊尘。
偶思今岁开花晚,要醉风前烂漫春”,但这毕竟是少数,羌笛与落梅花的由来相系早已注定了它的命运。
宋代咏梅词也大量使用羌笛,但词的基调多悲怨愁绝,这不仅源于羌笛哀怨之传统,也与词这种艺术形式有关。
元、明、清三代羌笛又在吟咏边塞的诗中出现。
元时宋代羌笛在诗中的两种主要用法仍有延续,而用于边塞诗的羌笛似有复兴之意,如周巽《关山月》。
至明代,羌笛用于边塞可以与用于咏梅分庭抗礼了,一些典型的吟咏边塞的题目出现于明清诗歌中,如刘基《关山月》,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严氏之论的影响外,可能应该更多归功于雄踞明代文坛百年之久的前后七子所提出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说。
清代亦有用羌笛入诗者,或与边塞有关,或为送别之作,此不赘述。
(摘编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崇尚军功的盛唐,羌笛作为边塞诗中的常客,更为当时的文人所喜用。
B . 中唐诗作中的羌笛已经脱离了边塞的背景,也不局限于表达羁旅之愁。
C . 晚唐诗人徐夤第一次在专咏梅花的诗中用了羌笛,开后世咏梅诗中用羌笛之先河。
D . 宋代咏梅词的基调多悲怨愁绝,既因大量使用有哀怨传统的羌笛,也与词的艺术形式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主要论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羌笛”作为诗歌意象的时代特征。
B . 文中引用张侃的“不作等闲桃李色,一声羌笛怨惊尘”论证了羌笛在咏落梅诗中的大量运用。
C . 文章论述了早期诗中的羌笛用于边塞诗,后来也用于表达哀怨伤别之情的诗中,元羌笛用于边塞诗似有复兴迹象。
D . 文章详细论述了南北朝至两宋时期诗歌中的羌笛,而对元明清时期诗歌中羌笛的论述较简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羌笛在古化诗歌中常用来表达悲愁的主题,这与羌笛声音哀怨等特征有关。
B . 没有边地生活经历的文人同样可以用羌笛来创作边塞诗,而大多数使用羌笛的边塞诗也是由这些文人创作
的。
C . 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使得宋代诗中的羌笛与边塞渐行渐远,只有少数几首使用羌笛的诗会涉及边塞。
D . 明代羌笛用于边塞诗可以与用于咏梅平分秋色,是因为受前后七子所提出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说的影响。
5. (20分) (2016高三上·祁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吉之刀
安石榴
谷子和糜子是堂兄弟,搭伙进山发财。
想要发山里财的人,无非四个路子:沙金子,追棒槌,打茸角,割大烟。
这的确是来钱的买卖,弄好了一朝暴富。
而实际上却是个万难的事情。
不要说不容易得,再说,就是得了,也万难带出山来。
发财梦十个九成空。
先说鹿茸角,俗话说鹿“脑袋顶着金钱桌子,屁股蛋子是肉案子”浑身是宝。
打茸角在春季,万物复苏。
鹿本来不是个有牙爪的东西,可是保不齐你盯住鹿的时候,老虎,黑瞎子却早盯上你了。
所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啊。
追棒槌的人多了去了,你看过几个真的挖到了稀世宝参。
在深山老林里偷种大烟,躲开了官家,可是树敌更多。
野猪来糟蹋,胡子来掠夺,还有个莫测的年头作怪,弄不好血本全亏。
那么沙金子呢?不得,风餐露宿毁了身体,得了,同伙眼红心热,祸起萧墙,互相残杀,金子最终还是丢在大山里了。
谷子和糜子是堂兄弟。
两个人十进十出大兴安岭,十年时间两手空空。
这是他们第十一次进山。
照例他们在山脚下的小庙拜了山神,发了誓言: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两个人进山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苍天眷顾,这一次终于得了。
他们追到一个人参娃娃。
两个人因为梦想成真而喜出望外,赶紧星夜兼程往山外奔。
又走了六七四十二天,刚好翻过一座山的阳坡。
有几块岩石裸露出来,暖暖的太阳烘得石面滚烫,二人美美地蜷在上面睡着了。
谷子一身燥热地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地捆在岩石上。
糜子说,谷子哥,是兄弟对你不起了,你有啥话就说吧。
谷子哭了。
谷子说没什么可说的,说也没用,你给哥弄点水吧,我不想当渴死鬼。
糜子就去给他找水。
糜子去了,谷子就哭得更惨了,哭了一阵子,谷子想哭也没用,想辙吧,闭上眼睛假寐。
糜子回来了,看到谷子睡了,就摇醒他,纳闷:你怎么还能睡着呢?谷子说,是这样,刚才我哭呢,突然一股青烟,地里冒出个一尺高的小老头来。
他说你哭啥?我说我弟弟要杀了我。
他说杀就杀呗。
我说为什么?他说,上辈子是你杀了你这个糜子弟弟,这辈子当然轮到他杀你了。
你也别委屈,下辈子又轮到你杀他了。
我说,我没杀糜子弟。
小老头嘿嘿笑了说,你不承认也没用,我有证据。
你看到那个鹰嘴状的岩石了没有?它底下有个空隙,那里藏着你上辈子杀糜子用的刀呢!那里风干,刀还没烂完呢。
我说你拿来我看,小老头说我才没那闲工夫呢。
一冒烟,小老头又钻回地里了。
听到这儿,糜子已经一
脸的迷惑与恐惧。
糜子奔到鹰嘴石下,不一会儿拿回一把烂掉了木柄生满了锈迹的刀。
糜子一脸汗水问谷子:你啥意思?谷子说,要杀就杀吧,反正下辈子我再杀你。
糜子扑通跪下了,求天求地又求谷子饶恕。
两个人最后七天相扶相持走出了大山,卖了人参娃娃,各自娶妻生子,成了殷实的大户人家。
好多年之后,谷子给老婆讲了这个故事,老婆说,真有小老头?谷子哈哈大笑,瞎掰!那刀是我有一次进山带的刀中的一把,木把劈了,那刀刀身长,没有木把没法用。
当时正好走到那儿,就顺手插岩缝里了。
后来有几次进山出山没走这条路,走这条路时又忘了这个事儿,刀就一直没取。
恰恰的老天助我,最后一次全用上了。
谷子停了一会儿又说,按说呢,每次进山出山都是和糜子在一起,他知道这件事,可是彼时必是贪心蒙了明眼了,他竟然没有想起这个事儿。
老婆听了这个故事半天没吱声,好一会儿后,抬眼望着他,流露出敬畏的神情,娇声说,老爷真是仁义,糜子这样对你,你现在对他也没一个不好。
谷子沉默着,像是没听见老婆说什么。
其实,谷子什么都听见了,只是心里想:在岩石上,我是睡得太实了。
如果我先醒来,被五花大绑的人就是糜子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10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篇对“沙金子,追棒槌,打茸角,割大烟”这四种进山发财之道的介绍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
B.小说中写到谷子的老婆听了谷子的话“半天没吱声”“流露出敬畏的神情”,说明老婆对谷子极其敬佩。
C.小说中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如拜山神,讲生死轮回,冤冤相报,循环不尽。
这种思想倾向应该予以批判。
D.小说的结尾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整篇小说因为最后一段的情节而奇峰突起,意犹未尽,使小说更加精彩。
E.小说中兄弟二人最后一起走出大山,卖掉人参,各自娶妻生子,成了大户人家,说明他们言归于好,再无隔阂。
(2)小说中糜子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吉之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有评论者认为:这篇小说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请结合作品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 (18分)(2016·衡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
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
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
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1941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
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
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辛吉教授特地推荐,钱伟长到了冯·卡门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
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进研究所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弹道及
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邱吉尔很着急,向美国求援,问题转达到冯·卡门那里,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
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
邱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文史成绩优异,作文和历史都拿了满分,是因为钱伟长在学校遇到了好老师。
B . 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弃文从理,转系后读书极为用功,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理科毕业生,这充分说明了理想是成功的关键。
C .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主要从事有关火箭、导弹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
D . 本文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刻苦求学、不断钻研取得杰出成绩的过程,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成就卓著、令人尊敬的科学家的形象。
(2)如何理解“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这句话的含义?
(3)从钱伟长身上,我们看到了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文史上极具天赋的钱伟长上大学时却弃文从理,最终在科学领域还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对此,你有何观点?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6高二下·福建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殷侑,陈郡人。
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
及长,通经。
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
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
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
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不答拜。
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
”可汗惮其言,卒不敢逼。
迁侑谏议大夫。
凡朝廷之得失,
悉以陈论。
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
入为卫尉卿。
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集议。
时上锐于破贼,宰臣莫敢异议。
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虽附凶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专讨同捷。
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
大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
时大兵之後,遗骸蔽野,寂无人烟。
始至,空城而已。
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
周岁之後,流民襁负而归。
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
数年之後,户口滋饶,仓廪盈积,人皆忘亡。
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以功加检校吏部尚书。
六年,入为刑部尚书,充郓曹濮观察等使。
自元和末,收复师道十二州为三镇。
朝廷务安反侧,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
侑以军赋有余,赋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大和七年,请岁供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
开成三年卒,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殷侑传》
【注】度支:官名。
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
三镇:此处指郓、曹、濮三州。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B . 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C . 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D . 初/州兵三万/悉取给於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文中的贞元、元和、大和、开成都是皇帝年号。
B . 河朔的“朔”与朔漠、朔风中的“朔”都是指北方,另外,“朔” 还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 . 加是加封的意思,即在官员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誉称号,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D . 榷的意思是专营、专卖,榷酒是我国封建政权实行的酒类专卖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殷侑少年立志,学有所成。
他儿时即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以后通晓经学,精通历代礼制沿革,贞元末年科举登第,后多次升职,任太常博士。
B . 殷侑坚守气节,不惧威吓。
在奉命出使回纥时,面对回纥可汗的盛兵以待和无理要求,他毫不畏惧,直言可汗的失礼之处,最终使可汗不敢威胁。
C . 殷侑性格耿直,敢于进谏。
文宗即位不久就有地方反叛,当时皇上一心想打败叛贼,丞相也不敢有异议,唯独殷侑直言进谏,认为应对叛贼宽大为怀。
D . 殷侑体恤民情,颇有政声。
在任沧齐德观察使时,面对当地民生凋敝的情形,他和士卒同甘共苦,竭力恢复民生,数年之后,粮丰仓实,百姓安居乐业。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②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
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5高二上·四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玉楼春
(宋)钱惟演①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②惟恐浅。
【注】①钱惟演,北宋临安人。
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谪迁随州。
②尊,一作樽。
(1)“城上风光莺语乱”句中“乱”有什么妙处?
(2)宋人黄升在《花庵词选》中评论本词说:“此词暮年所作,词极凄婉。
”词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凄婉之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