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技校教学模式 努力打造有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探索技校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有效课堂
提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发展。
“如何提高技工学校课堂的有效性”、“技校老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又学有所成”等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下面就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视角,探寻一些“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技工学校的有效课堂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并且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提升技工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关键词:教学模式;有效课堂;主体作用
在技工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状况:老师们教得很辛苦,学生们学得很痛苦。
我们的师生为了学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始终是制约着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有效教学的性质与特点
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打造有效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握互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适时生成、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智慧性、创造性。
1、有效讲授。
讲授作为一种方法,指的是教师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
具体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打破讲述法的垄断地位,还讲授法本来面目。
讲授法是一种基本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有自身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二是讲本身不是目的,教师的讲是为了达到不用讲。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达到教授的有效性:一是深入浅出,即教师的讲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二是富有感染力,即教师教授要情真意切,平易流畅,真挚感人,生动有趣富有激情和个性色彩。
三是针对性,即从教学内容而言,要讲学生不懂的,从教学时机而言,教师要相机而讲,使讲与学生的思维状态相合拍,让学生在思考中听讲。
四是启发性,一方面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的心里状态下学习;另一方面要注重思维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学会教师研究问题的思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有效指导。
教师指导水平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
教师指导要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思考路线上深化阅读和自学。
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隐晦,不能过于直接和具体,这样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引导要遵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原则,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自我选择、判断、联
想、开拓、发现、和创造的四维空间。
3、有效提问。
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也是创造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过程。
将学习过程视为解决问题而后才能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被称之为问题教学法。
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一个环节、一个要素贯穿在所有课堂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课堂问题的设计者,在设计课堂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所处的位置,以引导学生为目的来设计提问。
教师的提问应该也必须蕴含着教育的智慧,以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自己发问、希望解答疑惑,从而更加渴求知识。
4、有效调控。
调控,也叫调控行为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成功,到达理想的教学目的,而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积极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教学调控的手段分言语调控和非言语调控两种。
言语调控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手段,它具有信息传达直接、便捷的特点。
言语调控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大小、柔和与严厉、语速的快慢、节奏的明快与凝重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来实现。
非言语调控是指教师用身体语言进行调控的办法。
教师在课堂上走动所形成的人际距离、动作、表情等都会起到调控的目的。
作为言语调控的补充,其具有含蓄、简便、直观的特点,从而是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讲授、指导、设问、调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行为,不管是哪种课堂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它们。
所以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教学可以从这些方面突破,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停留在文字和理论的层面,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低效”、“无效”课堂的成因
一方面是认识和意识的欠缺。
首先,教师对专业教材解读不深刻。
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力求面面俱到,对每个知识点都是平均用力、点到为止,缺乏突破重难点的意识与能力。
学生对零碎的知识无法整合,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所以收效不高;其次,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不到位。
在教学时脱离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的教学目标过多、过高。
学生总是感觉自己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学习压力大,成就感低,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地挫伤。
第三,学生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不自信。
目前社会的传统观念仍然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只有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才就读职业院校,其毕业生只能进入工厂当工人。
这种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自己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另一方面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
为了准确地传授知识,教师往往会预先写好教案,制定教学步骤,这本无可厚非。
可是一旦到了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变成执行教案的过程。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能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教师就会对课堂严加控制,排斥一切意外情况的发生。
当学生提出与教案上不一样的观点和意见时,教师不是不予理睬,就是予以扼杀,每节课都是严格遵循着“讲——练——评”的模式进行。
久而久之,学生对单一的教学方式产生厌倦心里,逐渐出现课堂精力不集中、精神游离或半游离状态。
于是就发生了我们常看到的景象:讲台上教师讲得唾沫横飞,讲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原
因就在于教与学的严重分离,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学生没有参与,没有感悟,没有探究,没有兴趣与成就感,当然也就没有知识的构建,课堂教学也就没有效果。
上述问题都是我们在追求有效课堂过程中应竭力避免的。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怎么操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