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谈论的四字词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谈论的四字词语
高谈阔论[gāo tán kuò lù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高:高深;阔:广阔。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贬义
出处
晋·袁宏《后汉记》卷四:“尝疾俗儒高谈宏论;不切时务。

”唐·吕岩《徽宗斋会》诗:“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例句
当然,那一派也是主张理想教育,喜欢~的人物。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海阔天空侃侃而谈放言高论夸夸其谈夸夸而谈自我膨胀长谈阔论阔步高谈
反义词
缄口结舌不苟言笑一言不发沉默寡言
1、畅所欲言【拼音】:chàng suǒ yù yán 【解释】:意思是即尽情地说出想说
的话,没有约束地把心里话吐露出来。

2、各抒己见【拼音】:gè shū jǐ jiàn 【解释】:抒:抒发,发表。

各人充分发
表自己的意见。

3、直抒胸臆【拼音】:zhí shū xiōng yì 【解释】: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4、言简意赅【拼音】:yán jiǎn yì gāi 、【解释】:指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

5、滔滔不绝【拼音】:tāo tāo bú jué 【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

像流水
那样毫不间断。

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寻根问底
严谨求实
不耻下问
追根求源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

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

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长篇宏论】滔滔不绝的言论。

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

指公正的意见。

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

形容数量极多。

【长谈阔论】犹高谈阔论。

【齿牙馀论】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齿牙余论】微末的赞扬言辞。

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

【道长论短】指评论好坏是非。

【笃而论之】笃:切实。

确切地论述。

【大发谬论】指空泛不切合实际的言论。

【大发议论】发:表达,传达。

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

【谠论侃侃】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

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谠论危言】公正的议论,无畏的直言。

【谠言嘉论】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纷纷议论】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

形容很多人谈论的情景。

【访论稽古】访:查访;稽:查对。

讨论考究古代的事情。

1、妙语连珠(miào yǔ lián zhū )【解释】:连珠:串珠。

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示例】:他妙语连珠地发言让大家捧腹大笑。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2、娓娓而谈(wěi wěi ér tán)【释义】:连续不断地、生动地谈论。

娓娓: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出处】:然而他并不“拙笨”,却也不矫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鲁
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示例】:在会议上他娓娓
而谈。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健谈。

3、口若悬河(kǒu ruò xuán hé )【解释】:若:如,像;悬河:瀑布。

讲话像瀑布倾泻,滔滔不绝。

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
不竭。

”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清·吴敬梓《儒
林外史》第四回:“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8回:“一个铺眉苫眼滔滔口若悬河,一个俐齿伶牙
喋喋舌如干将。

” 4、口口声声(kou kou sheng sheng)【解释】: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出自】: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
掇先生不如归去。

” 【示例】:韩世忠带领人马已到城下,~要拿走二位王爷。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七回【语法】:联合式;作状语;形容反反复复地
陈述 5、说古道今(shuō gǔ dào jīn)【解释】: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形容
话题广泛。

同“说古谈今”。

6、口蜜腹剑(kǒu mì fù jiàn)【解释】:嘴上说的很甜美,
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
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示例】:这厮~,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

◎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五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7、婉言(wǎnyán)【基本解释】:[gentle words] 委婉的话,婉言谢绝【详细解释】:婉转的言辞。

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严君怒犹未息,兄宜仍往扬州。

俟严君归里,婉言劝解,再当专札相招。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二章:“‘算哩算哩!’ 郭振山难受地婉言劝止。

” 8、危言(wēi yán)] 【解释】:1.直言。

2.谓(行为)超过言语。

3.耸人听闻的言论。

4.犹慎言。

谓不说自己的功劳才能。

5.吓人的话。

9、耳濡目染(ěr rú mù rǎn )【解释】: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
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濡:沾湿;染:沾染。

)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
也指坏。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宋·朱熹《与汪尚书书》:“耳濡目染,以陷溺其良心而不自知。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示例】:她完全
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10、能说会道(néng shuō huì dào)【释义】:形容很会讲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
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 【示例】:这个人生就的两片巧嘴,巧嘴滑舌,~。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11、巧舌如簧(qiǎo shé rú huáng)【释义】:舌头
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音乐。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 【示例】:这个商
人~,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12、能言善辩(néng yán shàn biàn)【释义】:能:善于。

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
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 【示例】:而且伶牙俐齿,~。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柳青《创业史》:“能言善辩的郭振山肚子
里的词汇,有用光了。

” 13、伶牙俐齿(líng yá lì chǐ)【释义】:伶、俐:聪明,
灵活。

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
四回:“碧莲本来生得~,最会随机应变,把个言中丞及四姨太太巴结的十分喜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而且~,能言善辩。

” 14、出口成章(chū kǒu chéng zhāng)〖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
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示例〗:人皆言子建~,臣未深信。

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15、语惊四座(yǔ jīng sì zuò)【释义】:四座:周围在座的人。

形容发言独特、新奇,使人震惊。

通常我们把方位分成四个,即东南西北。

语惊四座就是说某人讲出来的话让在座的
惊讶不已。

16、语无伦次(yǔ wú lún cì )【释义】:伦次:条理。

话讲得很乱,没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