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为句中的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释义。

(1)游园不值(_____)
①值得②遇到③价钱
(2)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
①应该②怜惜③可怜
[2]这首诗抓住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处景物,来表现春天。

[3]《游园不值》描写了诗人_______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

[4]诗人游园赏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件______的事,但他从“________”联想到满园的美好春色,心情自然也由失落转为________。

2. 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

诗中写的是_______ 的景色。

[2]“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诗人把(_____)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3]“白银盘”是喻体,它的本体是(____),作者同时把(___)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3. 默写《竹石》,并完成练习。

竹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燮写的,他是著名的“”之一。

2、全诗赞美了竹石的精神。

3、我知道的含“风”诗句还有。

4. 阅读练习。

早发白帝城
作者()
_______________ ,
千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轻舟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多音字组词。

还huán(____________)hái(____________)
重chónɡ(___________)zhònɡ(___________)
[3]解词,再写出诗句意思。

辞(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
住(___________)啼(_________)
前两句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早发白帝城》
一、二句写了作者从_____ 乘船一日到达_____ ,三、四句回忆了
______ 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 的心情。

5. 课内精彩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这首诗写的是西湖
_________和_________时的湖光山色。

(2)诗人把西湖比作_________,说西湖像她一样“______________”,所以西湖也叫_________。

[2]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西湖和西子有哪些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理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缘”的意思是()
A.边。

B.因为。

C.沿,顺着。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_的感受。

[4]“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用“___”画出相应的诗句。

[5]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是()
A.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7]苏轼的诗作有很多,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请默写出一首来。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我最棒。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竟镜)子,
山溪像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挺蜓)。

忽然人影碎(suìshuì)了,
草地上蹦(bēnɡbènɡ)跳着鱼儿和笑声。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画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诗歌鉴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____________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______之情。

[2]第一句中的“僵”和“卧”对表现陆游的爱国之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的“风雨大作”之声和陆游的“铁马冰河”之梦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

B. “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C. 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

D. 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

[5]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 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 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 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 “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9. 课外阅读。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诗中的动物有和。

(2)这首诗描写了(季节)的美丽景色。

(3)诗中哪一句概括地描写了景色?
10. 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

[1]补全古诗《夜书所见》。

[2]这首诗写的是(秋春)季的景色?
[3]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4]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

作者看到
________,料想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6]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天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中所描写的节日是_____节。

[2]此诗写出了游子的______之情。

[3]诗中那一句是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请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树桩上一道道的圆圈,一圈就是一年。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2)从文中我又知道了三种大自然的语言。

A
B
C
13.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舟夜书所见
作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什么时间)诗人的所见景色。

[2]诗中写________把河中水吹起浪,河中的灯光的倒影散作_______。

[3]“舟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夜晚看见渔灯,把它比作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写出
了___________________
1.《昼夜书所见》中有一句诗故意夸大了事物,是哪一句?并解释这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意。

1、月黑见渔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光一点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散作满河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古诗,然后对照课文自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日积月累。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________旧曾谙。

____________红胜火,
____________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2]解释这首词中加点的词。

谙:______________
胜:______________
蓝:______________
[3]回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课外阅读理解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给下面的字注音。

清()魂()牧()遥()2.解释词语意思。

纷纷:
借问:
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
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
16. 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用“~~~~~”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选文写的是一个孩子___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孩子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是()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