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农用无人机发展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题
SPECIAL 2020.08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 近年来,潜江市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契机,强
化科技培训、加大购机补贴政策宣传力度、加强试
验示范、坚持项目带动,农用无人机推广应用工作
处于全省前列。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农用无人机健
康快速发展,近日,笔者对全市农用无人机发展情
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
对策。

一、潜江市农用无人机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11056hm 2,
农机总动力150万kW ,农用无人机158台,无人
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6个,无人机操作人员234
人,2019年农用无人机作业面积达100000hm 2,
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5%。

2014年至2019年,全市共培训无人机操作人员
855人次。

通过技术培训和宣传引导,有效促进了
农用无人机的规范应用,进一步推进了潜江市高效
植保机械化和绿色农业发展。

2013年潜江市首次在总口管理区举办水稻植
保无人机飞防作业试点,得到了农民的认可。

由此,
无人机植保作业在全市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市农
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2018
年潜江市认真落实农用无人机补贴政策,加快了推
广步伐。

近年来,全市农用无人机呈现快速发展的
良好态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认知程度逐步提高 通过举办农用无人机产
品推介会,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无人机
作业现场演示会,无人机技能竞赛等,引导种植大
户、农机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机合作社骨干人员等对农用无人机技术的先进性、适应性、成熟性了解,组织有兴趣的农民参与购机体验,让他们对主要农作物生产使用农用无人机技术增产增收的潜力满怀信心。

(2)数量逐年成倍增长 2014年全市农用无人机只有总口管理区购买了4台,截至2020年5月底,全市拥有158台,农用无人机分布范围由原先1个管理区扩大至22个区、镇、处。

(3)涌现大批技术能手 近六年来,累计开展了26期技术培训活动和3届技能竞赛,全市涌现出一大批能熟练掌握农用无人机操作、维修的新型职业农民,其中220人持有操作许可证、8人持有教员证、6人持有保障专员证。

九头牛农机合作社的无人机操作员田磊在2019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中荣获“北斗+农机作业”无人机组第四名和“丰收杯”农用无人机挑战赛优胜奖。

(4)作业面积逐年扩大 2013年全市无人机作业面积仅64hm 2,2019年达到100000hm 2,其中总口管理区、运粮湖管理区、白鹭湖管理区、龙湾镇、熊口镇、老新镇、积玉口镇、张金镇、渔洋镇、竹根滩镇作为整镇推进,无人机植保作业规模均达到6667hm 2以上。

(5)作业范围不断拓宽 近年来由于潜江市大力推广虾稻共作模式,水稻田长期泡水,泥脚相对较软,自走式高地隙植保机械与人工作业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农用无人机却能够突破瓶颈轻松完成水稻播种、植保作业。

同时对小麦、油菜、大豆、玉米、蔬菜、莲藕、高粱等农作物开展了大面积的植保以及油菜播种作业。

新款农用无人机可搭载离
潜江市农用无人机发展现状与对策○湖北省潜江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李启洪
 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卢灿炯
专 题SPECIAL
2020.08
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 心雾化喷洒系统或智能播撒系统,能够实现一机多用,既可以打药又可以播种、撒肥,还可以投喂饲料等。

(6)项目带动效果明显 2015年潜江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潜江市2015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排资金172万元,用于8.6万亩中稻无人机植保防治,每亩补助20元。

通过实施作业补助项目,引导带动了潜江市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2015年全市使用无人植保机防治面积超过10万亩。

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8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鄂农计发〔2018〕36号)文件精神,安排资金600万元,用于30万亩中稻的无人机植保防治,每亩补助20元。

通过项目实施,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据市农技推广中心田间测产,项目区水稻单产增幅为5.5%,增收稻谷660多万公斤,超过了项目实施预期经济效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为项目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农资供应,新品种、新技术和关键环节的服务指导,为农户每亩节约成本20多元。

服务组织通过参与项目的实施,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工作诚信、作业价格都得到群众认可,同时经济效益得到一定提高。

全市无人机植保防治取得重大突破,占机防面积50%以上,促进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升。

2.补贴情况 2018年9月25日,湖北省农业厅印发《湖北省2018-2020年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试点实施方案》后,及时宣传补贴政策,重点对补贴对象条件、补贴操作流程、试点风险防控与处置措施等进行宣传。

截至2020年5月24日,潜江市共补贴农用无人机60台(其中极飞系列52台,大疆系列8台),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0万元,全市14个区镇处的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受益。

据统计,截至2020年5月底,潜江市已购买而未申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无人机共55台,其中有极飞XP2020款37台、大疆T20款18台。

以上无人机均属于2020年新款,还未纳入湖北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暂时不能申报补贴。

二、存在的问题1.区域发展不平衡,作业面积有空白 在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多的区、镇、处农用无人机发展态势较好,而新型经营主体少的地方发展相对滞后,极个别村农用无人机作业面积仍然为空白。

2.技术力量显不足,售后服务跟不上 在基层一线既掌握无人机操作又掌握农艺的技术人员缺乏,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农用无人机作业的需要。

由于现在推广的农用无人机都是新型高智能无人机,其性能和技术要求高,操作不当易出故障,影响作业质量。

目前,维修技术力量和零配件供应缺乏,大部分已购机农户对使用维修与日常保养经验不足,技术缺乏,发生故障必需等售后专业人员维修,既误农时,又影响无人机的作业效率。

有些生产厂家及经销商重销售、轻服务,销售量不多的区域,“三包”服务跟不上,有的服务流于形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让农民对无人机使用望而生畏。

3.部分农民对农用无人机持怀疑态度,发展步伐受影响 有些年纪大的农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对现代智能无人机技术适应性、先进性、成熟性仍持怀疑态度,只相信人工作业,缺乏购买无人机和使用无人机作业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农用无人机的发展步伐。

4.购机成本高,政策扶持需加强 农用无人机销售价过高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

尽管有购机补贴政策扶持,但农民购置1台同时配备离心雾化喷洒系统、智能播撒系统、智能电池、智能充电器的无人机,仍然需要一次性投入5万~6万元,大多数农民买不起,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三、农用无人机发展对策1.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农用无人机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市委、市政府和各区、镇、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用无人机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负责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办和检查验收。

要组织农机、农技等相关部门开展技术合作和工作协作,为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