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提问艺术创设高效愉悦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03新视角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把握不好课堂提问的内容和方法,只多见于类似Yes/No等简单的是非式问题,学生在课本的原文里就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
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却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反而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些教师提的问题难度大,学生回答不了,就打消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和思考积极性。
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让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思考,学生的思维很难打开,不能够给出高质量的答案。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
”因此,教师应把握提问的时机、对象和难度,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可以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
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却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激励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一直站在讲台上,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纠正补充,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适时适度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
”而且在提问时要注意不要让学生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是层层加深,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将下面的问题作为课堂提问语,比如:你觉得×同学的答案怎么样呢?谁可以补充一下×同学的答案?有没有同学可以对大家的回答作一下总结?这种互动式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多交流,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更准确地备案,把握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还要高度重视发挥学习小组的团队作用,学生在合作中纠正错误的答案,生成更完整的回答。
学生在合作、探究、讨论中建构自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二、增加“等待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课堂上有些教师在集中提问时,平均一分钟提出一至两个问题,而只给学生一秒钟左右的思考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完整答案的,他们的回答只能是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断进行应付。
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损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减少了教师和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高层次的交流。
教师提问后,可以等几秒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去整理思维,理清思绪或是自由结合讨论一下,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他们的回答也会更全面,更有自信,因而更加愿意发言。
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来说,更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组织语言和生成答案。
三、精心设问,引发学生高水平思维
教学过程的核心必须是学生高水平的思维,而不是强化记忆
和操练。
知道、领会、应用三个层次所包含的思维活动称为较低水
平的思维,而分析、综合、评价三个层次的思维水平称为高水平思
维。
为引发学生高水平思维,需要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出高质量的
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核心问题,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来锻炼学
生思维。
比如,在讲《侏罗纪公园》课文时,学生学习并且掌握文章
内容之后,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Now human cloning is frequently talked about.Are you for or against human cloning?Why or why not?学生分小组对此热门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无论持支持和反对的观点都充
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提出了很多合理的理由,小组成员通过团结协
作,顺利地完成任务并做出精彩的展示。
最后大家达成共识、知识
和技术发挥积极的作用才能够造福人类,而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
利用就可能造成灾难。
这样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提问面向全体,分层提问,因人施问
面对全体,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关注每一个学生,保证全体学
生都能有时间、有动力对问题进行思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操
练的机会,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深浅有所差异。
提问的
覆盖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情况,成功的课堂交
流应该覆盖尽可能大的范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课堂参与的机会。
否
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勤于动脑的习惯将难以得到培养。
教学还要注重因材施教。
在课堂问答时,教师应注意提问的难
易要与学生的优秀与否联系起来。
比如,优秀的学生回答一些难一
些的问题,成绩不好的学生安排一些浅显的问题作答,如此一来,
学生的能力都可以给予鼓励和肯定,即使回答得不够准确、完好,
我们也要从中寻找到正面的信息给予肯定,并寻找机会给予他再
次答题的机会以资鼓励。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去除学生心里对课堂
提问的畏惧感。
五、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体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
”今天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鉴于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去设计问题,由学生提问,老师回
答,或是学生之间讨论得出答案。
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创设一种
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
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西方先进的
颠倒课堂(flipped classroom)形式,可让学生事先在家观看简短的
视频课程,预习所学知识,课堂上由有疑问的学生提问,而其他学
生可以解答,或是在小组环境中探究讨论。
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可
以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课堂气氛会空前浓厚,学生
就会在“提问—解答—辩论—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中,体会积极思
维的乐趣,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
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
提升教学提问艺术创设高效愉悦课堂
文/张丽娜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升教学提问艺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引发学生高水平思维,创设高效愉悦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提问艺术;高水平思维
138--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03新视角
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方法。
寻找反思的切入点,首先要从摒弃对周围事物见怪不怪的态度、改变自己固有的看法开始,即将自己对学校一切现象的认知“归零”。
但是当我们怀着像新生儿一样的好奇和热情去看待和思考学校的一切时,我们会发现具有反思价值的教育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发现了“猎物”之后,再把它当做宝贝来研究,以冷静的头脑去思索:为什么会这样,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教育教学规律,能不能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它,对自己的实践有没有联系,别的教师或教育界专家又是怎样看待这个教育现象的……那么这个教育现象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反思突破口,并且反思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具有较大的价值。
对学校事物的旧有认知方式和固有想法一旦被打破,我们对反思的困惑就解决了一半。
为了彻底解决困惑,把反思落到实处,帮助教师成长,还必须把上述所叙思想上的改变付诸行动。
寻找反思切入点,具体的做法可以从以下细节开始。
一、重视课后学生对上课内容的疑问
教师一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在上完课后,第一时间向自己提出自己理解时的疑问。
这一现象对教师而言就意味着要反思。
笔者对此深有体会。
如,在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苯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这一个知识点上,我在解释乙苯和邻二甲苯是同分异构体时是这样组织语言的:乙苯是一取代产物,只有一个氢原子被取代,而邻二甲苯是二取代产物,有两个氢原子被取代,所以最终结果氢原子数目还是相等的。
课后学生提出问题:乙苯中乙基(-CH2CH3)
相对于邻二甲苯中两个甲基(-CH3)少了一个氢原子,分子式不同才对。
我再次解释时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写出分子式,乙苯C6H5CH2CH3邻二甲苯C6H4(CH3)2。
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豁然明白。
我把这个小故事记录下来,反思马上变得有血有肉,而且非常有价值。
在写再教设计时,我就能够特别注意这个细节。
二、关注学生课后作业的主要错误
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或者是家庭作业时,一般都会根据课堂重点内容选择习题,从而对所学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
比如,笔者在上完脂肪烃后布置了书写烷烃、烯烃、炔烃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作业。
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写结构简式时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子数目不对。
笔者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自己对确定骨架后怎样确定氢原子的个数没有重点强调,从而导致学生的普遍错误。
当然这个错误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学生明白方法但是马虎造成的。
笔者写教学反思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了问题的原因,虽然是非常简单细小的一个问题,但写出来仍然不会有空洞之感。
三、听课时,别的教师成功的教学片段
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优秀的教师或者名师,学习是必由之路。
学习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有些教师误解了“学习”的真谛。
别的教师用这样的方法上得很成功,我观摩了,听课了,激情澎湃,认为我又学到了新的教学技巧,我也这样上。
事实上,这是较为肤浅的反思和学习。
别人成功的教学案例,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去反思。
如,笔者听了很多带教师傅的课,每一节课都能感受到师傅仿佛有魔力一般,总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其乐融融地听课学习。
我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最后得出一些结论:师傅对知识非常熟稔,顺手拈来;师傅教学语言精练简洁,总能一语直指问题要害;师傅除了点拨课本中难点,还能适当拓展课本没有的知识,学生害怕错过,总能聚精会神、兴趣盎然。
一堂课听下来,让你感受最深的方法、技巧、语言等,对听课人而言就是新鲜的血液,就是自己的不足之处,就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借鉴反思、实践、再反思的内容。
反思可以使我们拨开迷雾,看清“庐山真面目”,在教育教学上逐渐成熟起来,并且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合作,学会分享,体验进步与成功的乐趣。
只要我们始终保持问题意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所有的事物都是反思切入点,所有的反思都将使反思者受益。
总之,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作者单位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
新教师怎样寻找反思切入点
文/许元花
摘要: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应成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途径就是自我反思。
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教师每每提到自身的成长,必说“反思”;学校每每提到教研管理,必说“反思”。
因此,许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带着真诚的教育情感,认真地反思,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有些年轻教师充满了困惑:我一直在反思,反思记录也写了不少,可怎么觉得自己没有从中受益呢?事实上,这是“反思盲区”所致。
关键词:寻找;反思;思考
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高效愉悦的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碰撞思维、生成智慧、充盈精神的生命场。
参考文献:
[1]Gary D.Borich.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M].New Jersey: Columbus Press.2000
[2]Nunan,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Inc,1991. [3]顾泠沅,鲍建生,王洁.聚焦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
作[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 (2):42-44.
[5][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4版.易东平,译.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全莉娟.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0):22-23.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
139--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