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美国城市交通安全规划的经验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城市交通安全规划的经验和启示1
王雪松 彭建
【摘要】国内城市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开展交通安全规划,制定城市交通安全发展战略,在城市交通规划层面制定交通安全发展目标,建立交通安全衡量指标体系,研究定量化的交通安全分析技术,提出交通安全改善措施,改善居民的交通出行安全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我国城市交通安全规划尚处于空白阶段,美国在交通安全规划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总结美国开展交通安全规划的方法,分析联邦、州、大都市区管理机构在开展交通安全规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汇总美国5个大都市区开展交通安全规划时的重点关注领域,总结开展交通安全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将交通安全规划整合到综合交通规划的方法,探讨交通安全分析技术。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安全现状,提出了开展交通安全规划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交通安全;综合交通规划;安全战略规划;交通安全规划;安全分析技术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加速发展,城市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7.6万人,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总数的80%以上0。
我国城市交通规划阶段针对安全改善尚处于空白,在交通规划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交通安全分析技术,未能建立系统完善的交通安全规划理论体系,缺乏有效的交通安全政策方针,更多侧重于交通安全管理。
如何在城市交通规划阶段开展安全规划,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性,是城市交通规划人员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
美国城市交通规划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先后经历了大规模公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长期城市交通规划编制,改善既有交通设施使用效率和实现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四大阶段[3]。
20世纪90年代至今,交通政策由提高机动性向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注重多模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2005 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安全、可承担、灵活、高效、公平运输法案》(Safe Accountable Flexible Efficient 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 A Legacy For User,简称“SAFETEA-LU”)[5],明确规定大都市区开展交通规划必须考虑8项目标,包括改善交通安全、缓解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交通公平、改善生活质量等,交通安全是大都市区最新一轮的综合交通规划最为关注的主题[7]。
自1966年起,美国联邦公路管理署(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简称“FHWA”)联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署(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简称“NHTSA”)、联邦机动载运交通安全委员会(Federal Motor Carrier Safety Administration,简称“FMCSA”)等部门,制订了多项交通安全规划法案和指导理论,如道路安全法案(Highway Safety Act)[10]、“道路安全战略计划”(Strategic Highway Safety Plan)[11]等。
各
1资助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387)
州交通厅制订了相应的州道路安全战略计划,大都市区从工程(Engineering)、法律(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和紧急医疗救助(Emergency Medical Care)四个方面(简称“4E”)开展交通安全规划。
在交通安全数据采集、交通安全分析、交通安全规划方案评估、交通安全改善策略等交通安全改善和安全规划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控制交通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参考和借鉴美国交通安全规划理论与实践。
2美国交通安全规划
近年来美国机动车保有量及车辆行驶总里程持续增加[12],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每亿车公里行驶死亡率由1998年的1.58下降到2010年的1.10,2010年美国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32885人[13],为1954年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的交通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得益于行之有效的交通安全规划策略、安全管理政策和改善措施,自1966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已经颁布了多项交通安全法规。
州政府、大都市区规划组织和地方政府机构从道路安全战略计划(Strategic Highway Safety Plan)、交通安全规划(Transportation Safety Planning,TSP)、交通安全实施计划(Highway Safety Improvement Program,HSIP)三个层面,制订了多项交通安全应对策略。
2.1交通安全规划立法历程
始于1966年的美国联邦政府道路安全法案(Highway Safety Act)[10],要求各个州制订道路安全改善计划,旨在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和受伤人数以及财产损失,具体要求包括:开发和更新交通数据记录系统,收集事故数据,开展交通工程研究,为州和地方道路机构开展技术指导,开展工作区域安全工程,鼓励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位的使用,开展道路安全公众听审会,开展执行项目降低伤害型驾驶等,该法案开创了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的里程碑。
1973年,修改的道路安全法案进一步要求各个州对所有的道路进行调查,查找事故危险路段,应用“成本-效益法”对不同的路段危险治理项目进行排序,生成交通安全改善项目日程表[10]。
1982年的道路安全法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将安全改善对象扩展到了州所有的公共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的范围逐步扩大。
1991年的《地面综合交通运输公平法案》(The Intermodal Surface 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ISTEA)[10]规定了各个州至少拿出10%的联邦交通发展基金用于交通安全改善,各个州也可以额外分配资金来改善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
1998年,《21世纪运输公平法案》(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for the 21st Century,TEA-21)第一次规定各大都市区在进行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将“安全和安全保障”作为一项规划因素[14]。
2005年,美国通过的《安全、可承担、灵活、高效、公平运输法案》把安全列为地方组织进行交通规划考虑的8大因素之首[15],交通安全规划的内容由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扩展到提高交通参与人员、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整体安全水平,交通安全规划成为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2交通安全规划组织流程
基于联邦政府制定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道路安全战略计划,州、大都市区和地方机构进一步制定了适应自身特点的交通安全改进策略,如图1所示。
州道路安全战略计划为州交通安全规划的核心部分,由州政府交通部门组织交通安全各利益相关方合作完成,2010年美国第23号联邦道路法令[16]规定其它交通规划必须与州道路安全战略计划相协调,包括州综合交通规划、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车辆安全计划、道路安全计划等。
大都市区依据道路安全改善项目确立近期交通改善项目,州交通厅结合大都市区的近期交通改善项目、州综合交通规划以及道路安全改善项目制定全州范围内的交通改善项目,合理分配交通发展基金[18]。
州交通规划部门和大都市区交通规划组织在开展交通安全规划的过程中各有分工[18]。
大都市区交通规划机构主要作为咨询机构,一般不参与安全项目的实施。
州交通厅联合大都市区交通规划组织以及地方政府和各利益群体,共同完成州交通安全问题的确认、安全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对策的制定等工作,最终制定出道路交通安全改善项目。
大都市区依据道路安全改善项目确立大都市区近期的交通安全改善项目。
图1 美国交通安全规划流程[18]
2.3交通安全战略计划
作为交通安全规划的核心部分,州道路安全战略计划是一个基于数据分析、综合、多学科的战略计划,参考联邦道路安全战略计划,由州交通厅、大都市区组织、地方安全相关机构共同确定交通安全规划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重点关注领域,在此基础上各州制定出检验各目标实现情况的衡量指标。
表1是纽约州交通厅2010年联合36家机构共同制订出来的道路安全战略计划部分内容,有超过150名来自州主要道路安全机构代表参与了该报告的制订过程[19],计划提出了“为纽约州居民提供一个安全、高效、平衡和环境友好型的交通运
输系统”的发展远景。
除了表中提到的重点专注领域,报告还提到了要关注紧急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交通安全信息系统等,并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衡量指标。
表1 纽约州道路安全战略计划安全目标[19]
总体目标重点关注领域具体目标
降低机动车事故死亡人数(个):2008年:1231;
2010年:1169;
2014年:1035驾驶员出行习惯
1.降低酒驾事故死亡人数(个):2008年:341;
2010年:331;2014 年:310
2.降低超速和其他危险驾驶行为死亡人数
(个):2008年:410;2010年:390;2014
年:349
3.增加安全带使用率:2009年:88%;2010年:
90%;2014年:94%
行人安全
减少全州范围内年均行人事故死亡人数(个):
2006-2008年:294;2010年:273;2014年:250
降低亿车英里死亡率(%):2008年:0.87;
2010年:0.83;
2014年:0.74大型货车
减少大货车事故死亡人数(个):2008年:114;
2010年:105;2014年:95
摩托车
减少摩托车事故死亡人数(个):2006-2008年:
182;2010年173;2014年:155
道路安全
改善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和运营状况,降低交叉口
事故死亡人数:2006-2008年:452;2010年:430;
2014年:385
注:降低亿车英里死亡率,年份后的数值代表目标年亿车英里死亡数。
从表1中可以发现“州道路安全战略计划”详细的列举开展交通安全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交通安全规划总体目标为政策方针和投资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具体目标用来指导具体的安全改善项目的制定,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引导区域交通安全规划发展方向。
典型的总体目标包括:减少机动车死亡人数,降低百万车公里死亡率等。
具体目标包括改善行人出行安全、自行车出行安全、减少危险驾驶行为等。
安全衡量指标作为道路安全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可以帮助决策人员评估目标和策略的实施效果;是将安全规划目标整合到中长期交通规划和政策制定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可以实现安全规划过程的持续改善。
典型的安全衡量指标包括:交通事故死亡率、交通事故受伤率、紧急救援反应时间、公众交通安全意识等。
2009年,美国联邦公路管理署出资研究了提出用于规划评价的安全衡量指标体系,建议各州将交通安全衡量指标融入到2010年联邦财政报告(Federal fiscal year 2010)[20]。
2.4大都市区交通安全规划
通过汇总美国5个人口大于100万的大都市区近期制定的面向2030或2035年的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报告(表2),深入了解美国大都市区规划机构是如何依据州道路安全战略计划,列举出区域交通安全规划重点关注领域,从工程、交通管理执法、教育和紧急医疗救助四个方面提出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表2 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
大都市区规划机构报告名称基准年目标年纽约纽约大都市区交通运输委员会2035区域交通规划[21]2010 2035
东北伊利诺伊交通规划[22]2008 2030 芝加哥芝加哥大都市规划机构 2030
波士顿波士顿大都市区规划组织走向2030[23]2009 2030 棕榈滩棕榈滩大都市区规划组织棕榈滩2035中长期交通规划[24]2009 2035 印第安纳斯印第安纳斯大都市区规划组织印第安纳斯2030区域交通规划[25]2009 2030
表3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各大都市区开展交通安全规划所关注的重点关注领域。
随着“改善交通安全”重要度的逐步提高,安全规划的领域不断完善,涉及交通信息系统完善、改善基础设施安全、交通参与人员的安全改善、紧急救援、交通宣传教育、交通管理政策等七大领域。
5个大都市区都选择的目标为:完善数据信息采集、存储;改善行人安全;改善自行车安全。
体现出大都市区重视慢行交通系统的安全改善和交通系统的数据采集。
4个大都市区提到:基于事故数据的分析技术;基础设施安全维护;改善货车安全。
图2给出了菲尼克斯大都市区开展交通安全规划的流程。
表3 大都市区交通安全规划重点关注领域
注:“合计”列代表关注该目标的大都市区总数。
图2 菲尼克斯大都市区交通安全规划流程[26]
2.5近期交通安全改善计划
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是指导未来20年交通发展的总体蓝图,但该蓝图要付诸实施,需通过近期交通改善计划加以保障。
交通改善计划通常考虑5年或7年内的交通项目,每2年修订1次[27]。
大都市区结合策略选择分析工具,如成本-效益分析法、专家打分等,选取优先度等级排在前面的交通安全改善方案,同时为选取的实施项目分配交通改善基金,制定项目实施日程表。
3交通安全规划分析方法
3.1交通规划方案安全分析
中长期交通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分析交通系统未来的交通出行特征。
交通出行需求预测模型和交通安全预测模型可以对路网未来的交通需求和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路网的安全性能进行预测。
现阶段,美国联邦公路管理署已经制定出了一个将安全整合到中长期规划的技术分析设想流程(图3)[29],通过交通项目安全分析工具,土地利用安全分析工具和道路网安全分析工具对交通规划项目方案、土地利用项目方案和规划路网进行安全评价,选择满足交通安全规划目标要求的交通规划项目方案。
由于缺乏可靠的评估道路网络安全性能的方法,目前美国还未能开发出可靠的预测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模型。
尽管在法律、战略、安全分析、安全改善领域取到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交通安全规划宏观定量分析方面更多的还处于研究层面。
图3 交通安全规划技术流程[29]
1)土地利用安全分析
土地利用安全分析适用于中长期的交通安全分析,帮助规划人员分析各项土地利用方案的安全效益水平[29]。
针对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如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或者混合条件下的用地,评估影响各类型用地安全水平;基于城市用地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的安全特点,预测各土地利用方案对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
一方面选取交通安全性能最佳的城市土地用地方案,同时引导城市规划人员设计交通安全性能高的城市用地模式。
美国目前在
该领域的应用性研究还在进一步展开。
2)路网规划方案安全分析
路网安全分析综合评价城市道路的安全影响,揭示影响道路网络安全的宏观因素,包括区域道路网特征、交通特征(如路网交通流量、车辆运行速度、交通延误、设施类型等)、社会经济指标(包含人口特征、收入水平、家庭小汽车拥有水平等)、用地类型等。
Richard 和Tarek应用广义的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宏观层面交通流量、人口特征、路网形态和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引领了宏观交通安全规划方向[30];Richard和Mohammad将街道形态和城市路网特征分成4大类,研究了不同类别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31];James和Richard应用宏观层面的冲突预测模型评估了不同路网结构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但是两者是基于主观的判断对路网结构特征进行划分,推广应用难度大[32];Wang等[33],吴杏薇等[34]依托美国佛罗里达州Orange 县的数据对宏观交通安全建模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拓扑学的网络研究理论,定量地提取交通分析小区(Traffic Analysis Zone, TAZ)层面路网特征、交通特征和其它影响因素,并利用先进的贝叶斯空间统计模型分析TAZ 层面交通安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路网形态结构和安全之间有显著的关系,为基于规划层面的交通小区路网结构安全规划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3.2交通安全规划方案安全评估
交通安全规划方案提出以后,决策人员需要系统、综合地评价各方案的安全水平,继而采用基于权重、打分式的评估系数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选取社会效益最大的项目执行[26]。
基于加拿大大温哥华区域, Richard和Todd应用基于社区的宏观事故预测模型,结合区域内交通指标、路网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值,预测了采取三类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紧凑型增长模式、拥堵收费、改善出行选择模式)对交通安全改善的影响[36]。
为了实现在交通规划层面考虑安全因素,评价不同交通规划方案的安全水平,Washington等开发了一个交通安全规划方案评价软件(Plansafe),利用负二项分布模型,用户可以给社会经济、交通、路网的16类指标设定增长率,在交通影响小区(Traffic Analysis Zone,TAZ)和人口普查区(census block group)两种类型的分析单元预测交通安全水平[37]。
Pirdavani和Brijs等基于比利时Flanders的数据,使用基于活动的交通模型计算了提高燃油价格后各交通分析小区内交通出行次数、车公里、车小时等指标,利用负二项分布模型分析了交通小区内交通指标、路网与社会人口指标与安全的关系,评价了采取该措施后带来的交通安全效益[38]。
以往的研究考虑到结合道路网络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交通指标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评价,但是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全面向应用的交通规划方案安全评估方法。
4交通安全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整合
将交通安全规划整合入综合交通规划过程中,是开展交通安全规划的重要任务。
国内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多在发展目标层面提到安全,而安全改善侧重于管理。
如何实现定量化的交
通安全分析,包括在路网规划层次,评价不同路网方案的安全水平;针对不同交通改善措施,应用交通安全改善措施评价工具评价不同的安全改善措施安全水平,提出有效地交通安全改善措施等。
是在综合交通规划层面开展交通安全规划的重要步骤。
图4给出了将交通安全规划整合到综合交通规划的方法[26]。
图4 交通安全规划整合到综合交通规划方法[26]
1)在交通发展远景、目标层面融入交通安全。
交通发展远景、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表
征了交通系统规划重点关注的内容,为项目评估和分析指标的设计提供重要方向。
在目标层面上重视交通安全规划在整个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将为交通安全项目和策略的提出与实施起到引导性的作用。
2)安全整合到系统的衡量指标中。
衡量指标用来监测系统的运营特点和体现系统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实现程度,衡量交通安全程度的衡量指标包括如百万车公里死亡率,百万车公里事故率,百万车公里受伤率,超速驾驶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等。
3)将交通安全整合到系统的技术分析层面。
技术分析是开展交通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认系统症状和提出改善策略的重要工具,在宏观层面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显著性因素,建立交通安全分析预测模型。
有效的技术分析依赖于准确实用的数据,同时需要构建有效的安全分析模型和安全分析工具,如建立道路网特征指标与交通安全关系的贝叶斯模型和基于GIS地图的事故分布工具等。
4)方案策略的评估。
交通安全规划策略和项目方案提出以后,需要评价不同方案的安全性能,选取社会效益最大的方案。
在分析得到影响城市交通系统安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交通安全评估模型,预测城市交通系统未来发展特征,评价不同交通安全规划方案的安全改善效果,
进一步结合成本-效益或基于权重、打分等方法,计算不同方案持续的时间和需要的资源,
选取最佳的项目方案。
5)制定安全计划和改善对策。
交通安全规划不能仅流于交通规划的目标层面,同时需要针对特定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计划,如改善特殊人群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多模式出行方式的安全改善对策等。
6)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
在项目计划和策略实施后,需要对实施的效果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评价,不断地调整原始的发展目标,和衡量指标,这种反馈机制可以实现交通安全的连续规划。
5我国城市交通安全规划启示
随着我国机动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动车总数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水平。
机动化带来的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显著,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交通事故和交通死亡人数仍然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交通安全问题十分严峻。
2011年4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指出安全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交通系统发展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39]。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交通安全规划领域已经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王岩和杨晓光提出了“主动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概念,通过分析现有规划设计流程的不足,提出在城市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中考虑交通安全的必要性[41]。
唐玉琳对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了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更侧重于城市物质空间规划,较多考虑城市社会、经济及人们心理等方面,而未把安全作为考察要素。
在这种从属和被动的情况下,交通安全工作往往只能建立在管理层面和事后补救上。
因此,把安全的思想渗透到各级规划中去是很有必要的[43]。
国内交通安全规划理论和分析模型技术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为止,还未能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层次开展城市交通安全规划的理论体系。
针对国内城市日益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在城市规划层面,各城市需要结合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提出交通安全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交通安全发展目标和衡量指标体系,改善现阶段交通安全目标流于形式的发展局面;其次,开展专项交通安全规划,制订城市年度交通安全分析报告等,从人、车、路、环境四大方面,提出交通安全改善项目,制定交通安全改善实施计划;第三,建立科学高效的交通安全改善项目评价机制,协调考虑安全改善与城市土地利用,机动性改善等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交通发展资金。
结合国内交通安全发展现状和美国交通安全规划发展特点,国内城市需要从以下5个方面开展交通安全规划:1)主动交通安全规划
开展交通安全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树立交通安全规划意识,规划决策人员需要重视交通安全规划在整个综合交通规划中的地位,开展主动交通安全规划。
主动安全是指在事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