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6 欧美的工业革命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建议用时:35分钟)
1.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

这说明殖民帝国的建立( )
A.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政治保障
B.为“工业帝国”提供市场和资金
C.为“工业帝国”提供劳动力和市场
D.为“工业帝国”提供技术与资金
B[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大国,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且广阔的殖民地刺激了英国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故选B项。

] 2.“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这充分说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
A.动力问题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D.劳动力问题
A[蒸汽机问世之前,工厂的设置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如水力、风力等因素。

瓦特改良蒸汽机后,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就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

]
3.184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又出台《河流防污法》。

这一系列法律文件颁布的主要背景是( ) A.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B.英国政府重视社会立法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D.工业发展造成严重污染
D[工业革命促使煤炭工业发展,导致环境大量污染,出于此背景,英国加强了环境立法,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控制环境污染,故选D项。

]
4.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 )
A.化学工业B.电力工业
C.机器制造业D.纺织业
C[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兴起的产业,故A、B两项错误;机器制造业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故C项正确;纺织业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故D项错
误。

]
5.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最基本的媒介是( )
A.先进的政治制度B.领先的生产技术
C.具有威慑力的炮舰D.价格低廉的商品
D[工业革命开始后,欧美工业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价格低廉的商品,并以此为媒介,积极向海外扩X,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选D项。

]
6.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 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 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B.火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
A[1800-1856年,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 000万吨增加到6 000万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煤产量的变化是因为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故选A项;火车仅仅属于交通工具的革新,故B项错误;内燃机和电力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故C、D两项错误。

]
7.学者马克垚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时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其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多国几乎同时开始了技术革命
B.技能是成就大工业的唯一要素
C.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
D.“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
C
8.19世纪末,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在各个行业纷纷出现。

人们把他们叫作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

“大王”最准确的内涵是( ) A.产品市场广阔B.产品种类多
C.企业生产效率高D.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D[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组织的形成,这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产物,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产品市场广阔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产品种类多,故B 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企业生产效率高,故C项错误。

]
9.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
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X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X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

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2)根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3)根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世界市场”,从四方面概括进步。

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资本输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三信息“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提炼概括。

[答案] (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

(2)进展:资本输出规模扩大,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

(3)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

10.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

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

这说明( ) A.某某政治对富有阶级的敌视心理
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福利制度在教育领域率先出现
B[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的需求,英国的学校数量大大增加了,教育内容日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故选B项。

]
11.(2019·全国卷Ⅰ·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A[由材料“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由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排除B项;C项错在“取决于”,故排除;D项错在“各阶层广泛参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大多来自一线工人,故排除。

]
12.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了城乡差距B.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C[题干材料意思是指大量民众被火车带进城市,这极大地推进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故选C项;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不会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不会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也不一定缩小城乡差距,故排除A、B、D三项。

]
13.下图是名为“剪刀差”的一幅漫画。

作为历史材料,它可以来说明( )
A.16世纪50年代,早期殖民侵略的方式
B.17世纪50年代,荷兰快速崛起的原因
C.19世纪80年代,英美等国主导的经济秩序
D.20世纪90年代,世贸组织裁决纠纷的程序
C[“剪刀差”反映的是19世纪80年代,英美等国以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差来掠夺其他的国家,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早期殖民侵略的方式,也未涉及世贸组织裁决纠纷的程序,故排除A、D两项;荷兰快速崛起的原因是商业而非工业,故排除B项。

] 14.下面是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分类统计表(1701—1894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单位:100万英镑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表格可知,其主要反映了从1701年到1894年,在接近两个世纪中,英国在“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这两个大的方面,“进口”与“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我们可以把时间分为三个时间段——从1701年到1754年、从1774年到1864年、从1874年到1894年,这三个时间段分别照应了“工场手工业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其原材料、制成品的进出口虽不断增加,但总体上增长速度缓慢;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其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出口明显增加,原材料出口和制成品进口规模一直较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出口呈减少趋势,原材料出口和制成品进口呈增加趋势;在具体阐述时,我们要对在该时期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做一简要说明,以便于论述结构更加完整。

[答案] 水平一: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示例: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701—1754年),在这一时期,原材料、制成品的进出口虽不断增加,但总体上增长速度缓慢,这是由英国工场手工业发展水平决定的。

二、机器大工业时期(1774—1894年),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工业革命时期(1774—1864年)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74—1894年)。

1774至1864年,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出口明显增加,原材料出口和制成品进口规模一直较小。

这是因为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它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并逐步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对外倾销商品,逐渐成为“世界工厂”。

1874年至1894年,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出口呈减少趋势,原材料出口和制成品进口呈增加趋势,这是因为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速度放缓,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其展开激烈的竞争所致。

水平二: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较为合理,思路较清晰。

水平三: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思路较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