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足半釿布(古泉五十名珍之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足半釿布(古泉五十名珍之首)
桥足半釿布:战国时期铸币。

系从空首布演化而来,因其钱文多铸有货币单位“釿”字而得名。

产生于战国早期,主要流通于魏国地区。

基本形制为首部平实、圆肩(或平肩)、圆裆、方足。

钱文纪地、纪值,一般分二釿、一釿和半釿三等。

除此之外,当时楚国地区也曾铸行过钱文分别是“殊布当釿”和“四布当釿”的长足釿布。

主要甄别:
1、辨字:我国的货币文化从产生、演变与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工具。

在中国,当金属铸币产生之时,就在钱面上铸造了文字,或表示币值,或表明地名,或为钱币之名称,没有文字的铸币相反倒显得比较少见。

不同时代的钱币钱文具有它所在时代的文体风格和韵味,后人尽管可以学习前人,但毕竟是一种摹写,充其量也只能达到维妙维肖的程度,由于手势、运笔、气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这样,对古钱上的文字进行辨伪,就成了钱币鉴定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

这里,我们可以举较为典型的不同时代的钱币文字特征来加以说明。

2、辨锈:即辨别铜的锈色,一般指铜锈。

铜锈是指由于铸造年代久远,铜钱表面形成的一层氧化物。

这种氧化物,又由于地理、地质、入土时间等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的堆积程度亦不尽相同。

这种在钱体表面由铜胎自身发出来的质地坚硬牢固的小粒或块状铜锈,一般称为“自然锈”或“硬锈”,用指甲或刀削等难以剔除,分布自然得体。

铜锈因土层所含的化学元素不同,显现出来的颜色也不大相同,主要有绿、红、蓝三种。

首先要知道假锈的一些作伪方法,要不然,就会真亦假、假亦真,真假混淆。

总之,鉴定钱币,重要的是加强自身修养和锤炼,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鉴定钱币真伪的窍门。

铜钱具体价值取决于古代铸造铜钱的铸造量,还有就是现在能保存下来的数量。

一枚稀有的铜钱价格最高的几百上千万都有,便宜的几块钱一枚的路边货也有,收藏铜钱一定要注意辨别,特别是那种稀有的铜钱。

现在市场价格:一级35000-
60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