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货币制度衰败与王朝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货币制度衰败与王朝灭亡
郑知民
【摘要】本文介绍了元朝货币制度的衰败,从成吉思汗统治时期到元朝灭亡期间
流通的货币及制度,阐述了元朝钞制对当时中原地区及其他国家的影响,最后说明了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6(015)004
【总页数】2页(P115-115,116)
【关键词】元朝;货币制度;中统钞
【作者】郑知民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早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名为“交子”的纸币。
至南宋末年,“交子”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南宋国土。
受其影响,北方的金朝也有类似的纸币在流通。
随着蒙元势力的不断扩大,金、西夏等相继覆灭,蒙古人来到了中原地区。
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蒙古汗国一直以白银为通用货币,还没有纸币的概念。
金朝虽说有纸币,但也是和铜钱、白银一起混合着使用,并不是完全以纸币流通的;到了金末更是因为战争而严重贬值,基本被白银或者物物交换所代替;蒙古灭金后,北方停止了纸币的使用,除了以粮食等缴纳的部分赋税外便以白银为主要流通货币。
直到
1251年蒙哥汗继位,开始采用“宝钞”制度,然而这个制度具体如何并无详细记载。
不久,忽必烈于1253年也开始在自己的封地京兆发行纸币“交钞”。
此时,交钞还只是地区性货币,直到蒙哥汗战死合川东后忽必烈继位,从1260年开始大力推行交钞并逐步收回各地原本发行的纸币,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与调整后,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统钞”体系。
至1263年中统钞成为北方唯一流通的货币,地方货币全部收回、退出流通,同时所有赋税都从征银改为征钞。
中统钞以白银为本位,中统钞每两贯大致等同白银一两,中统钞可以随时兑换白银,并且规定只能用于流通,不能挪用至其它方面。
经过这一系列改革,元初中统钞在北方快速流通起来,成功稳定了经济。
在发行初期,其发行量是受到高度监管、控制的,最多每年十余万锭。
但是在1276年,忽必烈南下攻打南宋,同时开始往江南推行中统钞,使该年发行量剧增至一百四十多万锭。
在江南,蒙元政权“以宋会五十贯准中统钞一贯”逐渐兑换、替代南宋的交、会。
同时,忽必烈也在边疆地区推行钞法,至1283年中统钞已在全国普遍流通。
在这些年里,中统钞成功地维持了物价稳定、经济恢复。
但是,随着南宋的灭亡,问题也慢慢显露出来了。
南下灭宋的巨大军费开支使得财政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主管财政的中书平章政事、奸臣阿合马下令大印纸币,自己也在私造伪钞,同时还把各地作为纸币保证金的平准库的金银集中到大都使各地纸币无法兑现,最终导致物价暴涨,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虚钞”现象出现。
面对这一问题,政府也采取过诸如《整治钞法条画》手段,企图强制管理金银,使中统钞与金银兑换回落以降低物价。
但是民间已经对严重贬值的中统钞失去了信心,《整治钞法条画》无人执行,成为了一纸空文。
之后,忽必烈也让卢世荣整治过钞法,但也无效果,物价继续上涨。
最后,忽必烈只能舍弃中统钞,另立钞法,发行新的至元钞,在新旧并行的同时希望至元钞慢慢取代中统钞。
但是,经济状况还尚未缓和,忽必烈却在1294年先离世了,新就位的元成宗孙铁
木耳按蒙元惯例在登基时大赏蒙古贵族、大臣导致国库亏空雪上加霜。
为此,刚刚输往各地作为至元钞发行钞本的白银又被调回大都。
1307年元成宗也去世,元武宗即位再次大赏,同样再次动用钞本以补国库亏空,同时还大印纸币,使物价又一次剧增。
无奈,武宗再次更改钞法,发行至大钞,具体细节与至元钞发行相同,只不过让部分铜钱与纸币同时使用。
可是,改革尚未完成,武宗于1311年病逝,元仁宗即位。
仁宗一登基就全盘推翻了至大钞,采取旧制,停用铜钱,重发中统钞,然而这仍然没能阻止物价飞涨。
之后的元英宗、元泰定帝、元顺帝也都没能解决这一历史遗留的难题,随着一代代问题的累积,纸钞数量越来越多,面值越跌越低,物价越涨越高,钞不如纸,丧失信用,经济崩坏,政治也随之溃散。
元朝的钞制不仅对中原地区有很大影响,也辐射了很多别的国家。
波斯的伊利汗国就曾效仿过元朝的钞制,但是由于该地区一向流通金币,连铜币都没接触过,更别说纸币了,突然的改变加上强制执行的手段打乱了原本秩序,最后引发内乱,实行仅两个多月便废除。
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这却给西方输入了新的货币经济理念。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后也发现了元代使用的纸币,并在《马可波罗游记》中
详细介绍了纸币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
从此,欧洲人了解了纸币。
美国学者罗波特·坦普尔说:“最早的欧洲纸币是受中国的影响,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
”其实,元朝初年的中统钞是非常成功的一个政策。
其良好的管控、严控的发行、较高的信用使之快速流通至全国,是很好的外族管理经济的教材。
但是,它在南宋消亡的同时也给蒙元政权埋下了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在奸臣愚吏、落后习俗等因素的催化下不断填充火药,最后把元代炸得支离破碎。
而且,像元朝这种财政基础主要由武力支撑的经济掠夺组成的军事强国,如果只是货币制度的瓦解并不会直接导致王朝的衰亡。
但是元朝入主中原后便开始贪图安逸享乐,在滥发纸币、伪钞猖獗、私钞盛行、吏治败坏的多重作用下,军事实力随着经济实力不断瓦解,最后经济溃烂到连武力掠夺的成本都没有,足见其通货膨胀严重。
元代钞制的兴衰历程,对今天也是有借鉴的,政府的监管法制对于金融币制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纸币的发行和稳定,能够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对解决国家的一时之需有重大作用。
但是,如果政府毁坏了原有的金融法制,滥用了信用,其结局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与货币体系的崩溃。
【相关文献】
[1]宋濂.元史·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萨尔娜.元代蒙古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岩村忍.元朝的纸币制度及其崩溃[J].蒙古学信息,1992,2
[4]窦相国.论元朝钞制实行的原因及其影响[J].黑龙江史志,2013
[5]杨德华.元朝的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6]王永生.波斯伊利汗国对元朝钞法的仿行[J].中国钱币,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