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练通 第二部分 中考专项突破 专项三 推断题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C_O_2_+__C____2_C_O _或__2_C_O_+__O_2____2_C。O2 (转3化)若的甲化是学纯方碱程,式乙:是_一__种__常___见__的__温___室__气__体__,__则__丙__可__能___是________________C__a__C__O_3__或_____B_a(_C填_O_3化__学___式__)_,。写出乙→丙
CO2+12/8C/2a021(OH)2 CaCO3↓+H2O或CO2+Ba (OH)2 BaCO3↓+H2O
第四页,共十二页。
典例示范(shìfàn)
【解析】 (1)最常用(chánɡ yònɡ)的溶剂是水,则乙是水,丙是单质,可由乙转化得到,丙可能是氢气
或氧气,则甲可能是酸或过氧化氢。(2) 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可想到是一氧化碳和
(gānzào)
【解析】(1)通过对箭头的分析可知,向碳酸钡中加入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用于 与氯化钡、氢氧化钾的反应,所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为了使碳酸钡反应完全,所加入的 盐酸需过量。(2)氯化钡不能直接与二氧化碳反应,加入过量氢氧化钾的作用(zuòyòng)是吸收二氧 化碳,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再和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总反应为 BaCl2+2KOH+CO2==BaCO3↓+2KCl+H2O。 (3)由(2)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溶液A中一定有KCl,又由于氢氧化 钾过量,因此溶液A中一定含有KOH,考虑到反应物过量的情况,则还可能含有BaCl2或K2CO3,因此溶
B.样品中一定不含KCl
C.稀盐酸的溶质(róngzhì)质量分数为3.65%
D.该样品组成有两种可能
12/8/2021
第六页,共十二页。
典例示范(shìfàn)
【解析】假设该固体全部是碳酸钠,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消耗H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产碳酸钡产品,采用了以下的工艺流程:
(1)为节约成本,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__________二__氧__化__碳_,(加或入CO过2)量的盐酸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碳__酸__钡___完__全__转。化为氯化钡 (2)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并通入二氧化碳,其中能生成(shēnɡ chénɡ)碳酸钡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要求考生具有知识的网络性、猜想的合理性、思维的发散性、推理的严密性。常见类型有:文字叙述 型、框图推断型、工艺流程型等。
我省近几年来对于物质的框图推断题基本不做要求,而流程类推断题时有出现,应引起关注。
12/8/2021
第二页,共十二页。
典例示范(shìfàn)
【解题方法】
一找“突破口”,根据物质的特殊组成、特征反应和典型性质进行合理判断。二抓逻辑性,灵活运用正 推法或逆推法,分析物质间的联系,从而确定相关物质或反应。三用假设法,在不易确定物质的情况下, 大胆假设,小心验证,选择熟悉(shúxī)的物质入手,逐一验证题干条件,完全符合时即为正确推断。
12/8/2021
第七页,共十二页。
典例示范(shìfàn)
根据上述分析,样品中一定含有MgCO3,故A选项说法正确。根据上述分析,样品中可能含有氯化 钾,故B选项说法错误。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fǎnyìng)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2HCl==MgCl2+H2O+CO2↑,碳 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2HCl~CO2,可以得出稀盐酸中 溶质的质量应为7.3g,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3 g100 g×100%=7.3%,故C选项说法错误。根 据上述分析,该样品组成有三种可能,故D选项说法错误。
No 成碳酸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3包括的两个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Image
12/8/2021
第十二页,共十二页。
液A的成分有三种可能:
12/8/2021
第十页,共十二页。
典例示范(shìfàn)
①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KOH、KCl;②二氧化碳少量时,生成的碳酸钾不足以将氯化 钡反应完,此时溶质为KOH、KCl、BaCl2;③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的碳酸钾有剩余,此时溶质为 KOH、KCl、K2CO3。(4)经过操作2过滤后得到的固体A为碳酸钡,因固体表面还残留有少量溶液A, 溶液A中的溶质会影响产品的纯度,所以要经过洗涤、干燥后才能得到纯净的产品。
BaCl2+2KOH+CO2==BaCO3↓+2KCl+H2O
12/8/2021
第九页,共十二页。
典例示范(shìfàn)
(3)溶液A中溶质的成分,可能的组合有 __KO_H_、__K_C_l_;__K_O_H_、__K_C_l_、__B_a_C_l_2;___K_O_H_、__K_Cl_、__K_2_C_O_3 __________。 (4)操作3包括的两个操作是_____洗__涤_、_______干。燥
12/8/2021
第十一页,共十二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专项三 推断题。常出现在陕西中考的第19或20题,是对化学基础知识和推断分析能力的综合考查。典例示范。根据上述 分析,该样品组成有三种(sān zhǒnɡ)可能,故D选项说法错误。(2)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并通入二氧化碳,其中能生
106 73
4x=4.4 g 44 x 由1703于6 =杂1质0x.碳6g酸镁y=、7碳.3酸g钾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碳酸镁的相对分子(fēnzǐ)质量比碳酸钠的 小,碳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钠的大。相同质量的碳酸镁比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要多, 相同质量的碳酸钾比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要少,故杂质不能全部是碳酸镁或者碳酸钾,可能是两 者的混合物,也可能是碳酸镁与氯化钾的混合物,或者是碳酸镁、氯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物。
【试题点评】
本题是带有定量计算的文字推断题,要求利用题中数据进行假定计算,分析可能含有的杂质,再 根据极值(又叫平均值)思想确定混合物的组成。
12/8/2021
第八页,共十二页。
典例示范(shìfàn)
类型三 操作(cāozuò)流程型
例3 (2018·广西经济开发区)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
专项三
推断 题 (tuīduàn)
12/8/2021
第一页,共十二页。
典例示范(shìfàn)
【题型解读】
物质推断题是根据题目提供的物质的性质特点、实验现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等信息,进行 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常出现在陕西中考的第19或20题,是对化学基础知识和推断分析(fēnxī)能力的综合考
二氧化碳,则甲是碳,丙→乙可能是CO转化到CO2,也可能是CO2转化到CO。(3)乙是常见的温室气体, 说明乙是二氧化碳,则丙可由纯碱或CO2转化得到,应该是难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钙、碳酸钡等。
【试题点评】
本题的框图并不复杂,但因为给定条件不同,考查了不同类型物质间的转化,要求考生审题明确,善
于抓住初中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特点做出合理推断。
12/8/2021
第三页,共十二页。
典例示范(shìfàn)
类型一 框图(kuàngtú)推断题
例1 (2018·湖北黄冈)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 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wèntí)。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_________H_2_O_2或___H_2_S_O(4填或H化Cl学式)。
【试题点评】
流程图题有特定的表达方式和一些工业(gōngyè)上工艺过程的专业术语,了解这些知识对于认识和理解流 程图十分必要。一看箭头,箭头指入的代表反应物,箭头指出的为生成物,箭头最终指出的为目标产
物;二看操作,箭头上标注的是操作方法或控制条件。明确目的,是分离提纯物质还是制备物质, 看清问题,是问操作原理还是方法、结论等。结合问题分析流程图中的相应过程,问题中不涉及的环 节不必看。
12/8/2021
第五页,共十二页。
典例示范(shìfàn)
类型一 文字(wénzì)推断型
例2 (2018·黑龙江佳木斯改编)有一包不纯的Na2CO3样品,可能混有MgCO3、KCl、K2CO3中的一种 或几种,取样品10.6 g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4.4 g。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含有MgCO3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