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数的世界_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的世界。
(教材第 112~113 页)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照本宣科,要点是记忆有技巧, “死记”以后会“活用”。
不记着那些基础知识 ,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特别是语
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 ,要真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单靠剖析文章的写作
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一定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语 ,以及丰富的词语、新奇的资料等。
这样 , 就会在有
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穷的内容。
日积月
累,与日俱增 ,进而收到磨铁成针 ,绳锯木断的功能。
1. 系统整理本学期
所学有关整数和分数的知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优选的比较优异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
篇。
假如有选择顺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异篇目、出色段落,对提升
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此刻,许多语文教师在剖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
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
剖
析完以后 ,学生见效甚微 ,没过几日便忘的干干净净。
造成这
种事半功倍的难堪场面的要点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引学生频频阅读课文 ,或细读、默读、跳读 ,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诵 ,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意
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能够在读中自然增强语感 ,增强语言的感
觉力。
长此以往 ,这类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
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 ,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建
和发展。
2. 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运用解决问题的策
略解决本质问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语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 ,即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为何?还是没有完全“记死”的缘由。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 ,每天花 3-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语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天一换 ,能够在每天课前的 3 分钟让学生轮番解说 ,也可让学生个人收集 ,每天往笔录本上抄录 ,教师按期检查等等。
这样 ,一年即可记 300 多条成语、 300 多则名言警语 ,与日俱增 ,终归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产。
这些成语典故“储藏”在学生脑中 ,自然会下笔成章 ,写作
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 ,使文章添色添辉。
3. 领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要点 :系统整理本学期所学有关整数和分数的知识。
难点 :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质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 :同学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的世界 ,我们的数学课更离不开数 , 今日我们一同来整理复习“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
1.简略方程。
师 :在方程这部分内容 ,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
生 1:知道了方程的意义 ,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
因此
列方程解决本质问题时 ,最要点的就是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
生 2:我们知道了等式的基天性质有 2 条,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或
减一个同样的数 ,等式仍旧建立 ;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同
样的数 (0 除外 ),等式仍旧建立。
我们能够依照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师生共同达成有关内容的整理。
[ 根源 :学§科§网 Z§X§X§K]
2. 因数与倍数。
师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哪些知识 ?先跟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并整理。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认识状况。
师 :把你们交流整理的结果跟大家说一说。
生 1:在整除的前提下 ,我们认识了因数与倍数。
如 12÷4=3,我们可
以说 12 是 3 和 4 的倍数 ,3 是 12 的因数 ,4 也是 12 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不可以独自说哪个数是倍数 ,也不可以独自说哪个数是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穷的 ,最小的倍数是它自己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己。
生2:我们还认识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此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此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穷的,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最小的公因数是 1。
生 3:我们依照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把整数分为质数与合数 ,只有 1 和
它自己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 ,除了 1 和它自己还有其余因数的数是合数 ;1 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生 4:我们还知道了 2、3、5 倍数的特点。
个位上的数是 0、2、4、6 或 8 的数是 2 的倍数 ;个位上的数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各位上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的数是 3 的倍数。
生 5:我们能够依照一个数是否是 2 的倍数 ,把数分为奇数和偶数两
类 ,是 2 的倍数的数就是偶数 ,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就是奇数。
在学生表达的同时 ,教师逐渐达成知识构造图的整理。
3.分数。
师 :对于分数的进一步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认识状况。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跟大家分享?
生 1:我知道了分数的意义 ,分数就是把单位“1”均匀分红若干份 , 表示此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单位就是所平分份数的几分之一。
生 2:假如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 ,就是真分数 ;假如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就是假分数。
假分数能够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假如假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就能够让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这样就把假分数化成了整数(所得商);假如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就能够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分子除以分母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分数部分的分母还是本来的分母 ,分子就是余数。
生 3:我们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总结了分数的基天性质 ,其本质
与商不变的规律是同样的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我们能够依据分数的基天性质把分数化
成最简分数,还可把异分母分数通分变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或进行
分数加、减法计算及混淆运算。
在学生报告交流的同时教师达成知识构造图的整理。
4.解决问题的策略。
[根源 :学_科_网 Z_X_X_K]
师 :你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
生 1:我知道了转变的策略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好多的问题 ,特别是图形问题的解决。
生 2:绘图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生 3:同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解决不一样的问题 ,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仔细的剖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5.练习。
师 :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边的问题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 112 页第 4题)
学生试试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认识状况 ,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
师 :把你的想法和解答方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 1:我们能够用方程解答。
把昆虫标本的数目设为x 件,则植物标本的数目是 1.5x 件 ,由于两种标本的总数是60 件, 因此方程是1.5x+x= 60,解得 x= 24,那么植物标本的数目是 1.5×24= 3 6(件)。
生 2:我们也能够列算式解答。
由于“植物标本的件数是昆虫标本的 1.5 倍” ,因此两种标本数目的总数就是昆虫标本的 1.5+1=2.5 倍,因此昆虫标本就有60÷2.5=24(件),植物标本有 1.5 ×24 =36(件)。
只需学生解答正确就赐予一定,不强求解法一致。
【设计企图:指引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的世界”领域的内容进
行系统整理与复习,为学生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质问题的能力做
准备】
师 :今日你有什么收获呢 ?
学生能够总结知识方面的收获 ,也能够讨论自己学习经验、学习
方法方面的收获和领会。
[根源 :学,科,网]
数的世界
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简略方程 { 等式的性质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列方程解决本质问题 :要点是找出等量关系
因数与倍数 :??×??= ??(??、??均不为 0)??和??是??的因数 ,??是??的倍数 ,也是 ??
的倍数是 2 的倍数就是
2的倍数的特点 :个位上是 0、2、4、6 或 8 {(双数 )
2、5、3 倍数的特点不是 2 的倍数就
5的倍数的特点 :个位上是 0 或 5
{ 3 的倍数的特点 :各位上数的和是 3 的倍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与合数 (按因数个数区分 ) { 质数 :只有因数 1 和它自己
合数 :除了 1 和它自己还有其余因数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分数 { 分数的基天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约分和通分分数加、减法及混淆运算
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
1. 突出复习的整体构造。
复习中采纳纲要的方式,突出复习内容
的整体构造。
这个整体构造不只体现了复习的所有内容 ,还交流了这些内
容的内在联系 ,使复习的内容更为系统化。
纲要还反应了知识的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 ,学生依照这样的线索进行复习 ,把每块复习的知识装入纲要这
样的知识系统中 ,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水平。
2. 突出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课前部署前置作业 , 经过
学生达成前置作业来整理“数的世界”的知识 ,固然有部分学生不可以完
好地整理所学知识 ,但仍可对某部分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 ,经过这类整理知
识的方式 ,指引学生思虑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的基础上 ,教师再综合学生整理的知识形成一个较为完好的复习内容 ,这样
突出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不单能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 ,还
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增强复习成效。
A类
计算下边各题。
2+3+3+41-1+12+1+3
(考察知识点 :分数混淆运算 ;能力要求 :正确娴熟地计算分数混淆
运算 )
B 类
依据圆的对称性,写出下列图中暗影部分面积占整幅图面积的(),
( )
空白部分的面积占整幅图面积的() 。
( )
(考察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 ;能力要求 :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
决问题 )
讲堂作业新设计
A类:
2 1111
42
B类:
1 1
2 2
教材习题
教材第 112~113页“整理与复习”
1. 方程 :3.4x=6.8(n-2)×180= 540
其余不是方程 ;由于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
2. x=21x=5 x=1.2x=2160 x=18x= 4
3.22x÷2= 550 x=50
2×(1.5+x)= 9 x=3
4. 解:设昆虫标本 x 件。
1.5x+x= 60 x=2424×1.5= 36(件)
5.解:设这只大熊猫刚出生时体重是 x 克。
7.8x-x= 578 x= 85
85×7.8= 663(克)
6. 解:设红红的速度是x 米 /分。
13x+ 63×13= 1573x= 58
7.略
8.9 和 12 的最大公因数是 3,最小公倍数是 36。
24 和 6 的最大公因数是 6,最小公倍数是 24。
[ 根源 :] 5
和 7 的最大公因数是 1,最小公倍数是 35。
30 和 45 的最大公因数是 15,最小公倍数是 90。
9.132
445
10. 839
11. 41221
5
12.6> 65<83<1<5 [根源 : 学|科|网 Z|X|X|K]
111369728
13.231 555
14.1759373119
12241040122068
15.1
32
16.解设爸爸吃了这个西瓜的。
1
=
1
x= 1 :x x-362
17.1-103-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