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2节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共65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三、化学平衡常数 1.平衡常数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 浓度幂(以其化学计量数为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 就是一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用符号 K 表示。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K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表达式为 K=cc43((CA))··cc22((DB))
②此时 B 的转化率为 35%
③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④增加 C 的量,A、B 转化率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3A(g)+2B(g) 4C(?)+2D(?)
1.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 0~2 min 内的平均速率 v(SO2)=0.6 mol·L-1·min-1 B.反应在 2~4 min 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 1.00,则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 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0 mol MgSO4 和 1.00 mol CO,达到平衡时 n(CO2)<0.60 mol
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
数、质量分数等保持不变。
③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
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
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2NO2(g)
N2O4(g)。
⑤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
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平衡常数 K 只受___温__度___影响, 与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也与压强的改变 无关。
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1) 平衡常数 K 的大小,可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 越 ____大____,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____大____,反应物的转化率 越____高____;K 越____小____,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____小____,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___低___。一般来说,反应的平衡常数 K≥105 时认为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K≤10-5 时认为这个反应的正反应 很难进行(逆反应较完全)。 (2)K 值只与___温__度___有关。___温__度___不变,K 值不变。
基础测评
1.某温度下,反应 2A(g)
B(g) ΔH>0 在密闭容器中
达到平衡,平衡后cc((AB))=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
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cc((A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a=b,则容器中可能使用了催化剂或恒温恒容下充 入惰性气体
B.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 B 气体,则 a<b
起始/mol: 4
2
0
0
变化/mol: 1.2
0.8
1.6 0.8
平衡/mol: 2.8
1.2
1.6 0.8
反应前后压强之比等于 5∶4,即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之 比为 5∶4,则 D 为气体,C 为固体或纯液体。①固体或纯液体
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①错误;②B的转化率为 02.8×100%
=40%,②错误;③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增大压强, 化学平衡常数不变,但平衡向右移动,③正确;④C 是固体或
答案:D
3.恒温恒容下,向 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MgSO4(s)和 CO(g),
发生反应:MgSO4(s)+CO(g)
MgO(s)+CO2(g)+SO2(g)。反
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0 2 4
n(MgSO4)/mol 2.00
n(CO)/mol 2.00 0.80
n(CO2)/mol 0
答案:D
5.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A 气体、
B 气体,测得其浓度为 2 mol·L-1 和 1 mol·L-1,且发生如下反应:
3A(g)+2B(g) 4C(?)+2D(?),已知“?”代表 C、D 状态
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 1.6 mol C,且反
应前后压强比为 5∶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化学平衡的建立 在有生成物。则 v正___最__大___,v逆为____零____。随着反应 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不断增加,v正越来越___小__, v逆越来越____大____,当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v正____=____v逆 时,就达到了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既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 达平衡,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
答案:B
4.(2017 届上海嘉定调研)某温度下,一反应平衡常数 K= cc((CCOO)2·)c·(cH(H2O2))。恒容时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H2 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温,逆反应速率减小 B.加压,H2 浓度减小 C.增加 H2,K 减小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A
2.(2017 届河北邯郸一中二模)如下图所示是 N2(g)+3H2(g) 2NH3(g)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曲
线。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t1 时,正反应速率大于
逆反应速率
B.t2 时,反应体系中 NH3 的浓度达到最大值 C.t2~t3 时间段,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t2~t3 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相等且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t2~t3 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不一 定相等,D 错误。
答案:B
[方法技巧]化学平衡的标志。 (1)本质标志。 v正=v逆≠0。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反 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
(2)等价标志。 ①全部是气体参加的气体体积可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 例 如 , N2(g) + 3H2(g) 2NH3(g)。
第2节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 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回归教材
一、可逆反应
逆反应
正反应
小于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__可__逆____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__相__等____,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浓度、含量保持___不__变___ 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可逆反应为CO2(g)+H2(g) CO(g) +H2O(g)。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 错误;增大 压强,若容器容积减小,氢气浓度增大,若加入惰性气体,氢 气浓度不变,B 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 错误;恒容 时,温度升高,H2 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正确。
C.反应放出的热量恰好为 9.4 kJ 时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从开始到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 A 不 选;只有 I2 为有色气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可知 I2 的浓度不变,为平衡状态,故 B选;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4 kJ, 只能确定参加反应的 H2、I2 均为 1 mol,不能判定平衡状态, 故 C 不选;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压强始终不变,容器内压强 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 D 不选。
3.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依据 K 值的大小,判断反应进行的限度。一定温度下, K 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依据 K 的表达式,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依据 K 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放热还是吸热。温度升高,K 值增大,说明正反应是___吸__热___ 反应;K 值减小,说明正反应是___放__热___反应。 (4)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Qc <K,平衡向____右____移动; Qc=K,达到化学平衡;Qc>K,平衡向_____左___移动。
考向2 化学平衡计算
[典例2](2017 年新课标卷Ⅰ节选)H2S 与 CO2 在高温下发生
纯液体,因此改变 C 的量,A、B 的转化率不变,④正确。
答案:D
考点一 化学平衡 考向1 化学平衡的标志
[典例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H2(g)+I2(g)
2HI(g)
ΔH=9.4 kJ·mol-1。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3.化学平衡的特点
可逆
= 浓度或百分含量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6:32:1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92021/9/92021/9/9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9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 a<b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 a>b
解析:如在恒压条件下加入等配比数的 A 和 B,则仍达到 同一平衡状态,或在恒容条件下加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则 a、b 相等,故 A 正确;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 向容器内补充了 B 气体,B 的浓度增大,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移动,但 B 转化的比增加的幅度小,则 a>b,故 B 错误;若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a>b, 故 C 错误;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应增大容器 体积,则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a <b,故 D 错误。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0~2 min 内 Δn(CO)=2 mol-0.8 mol=1.2 mol,则 v(CO)=2 L1.×2 m2 omlin=0.3 mol·L-1·min-1,故 A 错误;由表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0~2 min 内 CO、CO2、SO2 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均为 1.2 mol,即反应在 2 min 时已达到平衡, 2~4 min 时气体的密度不变,故 B 正确;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0.60×.40.6=0.9,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 1.00,则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 C 错误;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0 mol MgSO4 和 1.00 mol CO,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故到达平衡时 n(CO2)>0.60 mol,故 D 错误。
•
三、化学平衡常数 1.平衡常数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 浓度幂(以其化学计量数为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 就是一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用符号 K 表示。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K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表达式为 K=cc43((CA))··cc22((DB))
②此时 B 的转化率为 35%
③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④增加 C 的量,A、B 转化率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3A(g)+2B(g) 4C(?)+2D(?)
1.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 0~2 min 内的平均速率 v(SO2)=0.6 mol·L-1·min-1 B.反应在 2~4 min 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 1.00,则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 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0 mol MgSO4 和 1.00 mol CO,达到平衡时 n(CO2)<0.60 mol
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
数、质量分数等保持不变。
③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
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
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2NO2(g)
N2O4(g)。
⑤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
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平衡常数 K 只受___温__度___影响, 与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也与压强的改变 无关。
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1) 平衡常数 K 的大小,可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 越 ____大____,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____大____,反应物的转化率 越____高____;K 越____小____,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____小____,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___低___。一般来说,反应的平衡常数 K≥105 时认为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K≤10-5 时认为这个反应的正反应 很难进行(逆反应较完全)。 (2)K 值只与___温__度___有关。___温__度___不变,K 值不变。
基础测评
1.某温度下,反应 2A(g)
B(g) ΔH>0 在密闭容器中
达到平衡,平衡后cc((AB))=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
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cc((A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a=b,则容器中可能使用了催化剂或恒温恒容下充 入惰性气体
B.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 B 气体,则 a<b
起始/mol: 4
2
0
0
变化/mol: 1.2
0.8
1.6 0.8
平衡/mol: 2.8
1.2
1.6 0.8
反应前后压强之比等于 5∶4,即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之 比为 5∶4,则 D 为气体,C 为固体或纯液体。①固体或纯液体
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①错误;②B的转化率为 02.8×100%
=40%,②错误;③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增大压强, 化学平衡常数不变,但平衡向右移动,③正确;④C 是固体或
答案:D
3.恒温恒容下,向 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MgSO4(s)和 CO(g),
发生反应:MgSO4(s)+CO(g)
MgO(s)+CO2(g)+SO2(g)。反
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0 2 4
n(MgSO4)/mol 2.00
n(CO)/mol 2.00 0.80
n(CO2)/mol 0
答案:D
5.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A 气体、
B 气体,测得其浓度为 2 mol·L-1 和 1 mol·L-1,且发生如下反应:
3A(g)+2B(g) 4C(?)+2D(?),已知“?”代表 C、D 状态
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 1.6 mol C,且反
应前后压强比为 5∶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化学平衡的建立 在有生成物。则 v正___最__大___,v逆为____零____。随着反应 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不断增加,v正越来越___小__, v逆越来越____大____,当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v正____=____v逆 时,就达到了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既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 达平衡,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达平衡。
答案:B
4.(2017 届上海嘉定调研)某温度下,一反应平衡常数 K= cc((CCOO)2·)c·(cH(H2O2))。恒容时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H2 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温,逆反应速率减小 B.加压,H2 浓度减小 C.增加 H2,K 减小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A
2.(2017 届河北邯郸一中二模)如下图所示是 N2(g)+3H2(g) 2NH3(g)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曲
线。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t1 时,正反应速率大于
逆反应速率
B.t2 时,反应体系中 NH3 的浓度达到最大值 C.t2~t3 时间段,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t2~t3 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相等且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t2~t3 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不一 定相等,D 错误。
答案:B
[方法技巧]化学平衡的标志。 (1)本质标志。 v正=v逆≠0。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反 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
(2)等价标志。 ①全部是气体参加的气体体积可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 例 如 , N2(g) + 3H2(g) 2NH3(g)。
第2节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 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回归教材
一、可逆反应
逆反应
正反应
小于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__可__逆____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__相__等____,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浓度、含量保持___不__变___ 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可逆反应为CO2(g)+H2(g) CO(g) +H2O(g)。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 错误;增大 压强,若容器容积减小,氢气浓度增大,若加入惰性气体,氢 气浓度不变,B 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 错误;恒容 时,温度升高,H2 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正确。
C.反应放出的热量恰好为 9.4 kJ 时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从开始到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 A 不 选;只有 I2 为有色气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可知 I2 的浓度不变,为平衡状态,故 B选;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4 kJ, 只能确定参加反应的 H2、I2 均为 1 mol,不能判定平衡状态, 故 C 不选;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压强始终不变,容器内压强 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 D 不选。
3.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依据 K 值的大小,判断反应进行的限度。一定温度下, K 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依据 K 的表达式,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依据 K 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放热还是吸热。温度升高,K 值增大,说明正反应是___吸__热___ 反应;K 值减小,说明正反应是___放__热___反应。 (4)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Qc <K,平衡向____右____移动; Qc=K,达到化学平衡;Qc>K,平衡向_____左___移动。
考向2 化学平衡计算
[典例2](2017 年新课标卷Ⅰ节选)H2S 与 CO2 在高温下发生
纯液体,因此改变 C 的量,A、B 的转化率不变,④正确。
答案:D
考点一 化学平衡 考向1 化学平衡的标志
[典例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H2(g)+I2(g)
2HI(g)
ΔH=9.4 kJ·mol-1。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3.化学平衡的特点
可逆
= 浓度或百分含量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6:32:1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92021/9/92021/9/9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9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 a<b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 a>b
解析:如在恒压条件下加入等配比数的 A 和 B,则仍达到 同一平衡状态,或在恒容条件下加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则 a、b 相等,故 A 正确;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 向容器内补充了 B 气体,B 的浓度增大,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移动,但 B 转化的比增加的幅度小,则 a>b,故 B 错误;若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a>b, 故 C 错误;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应增大容器 体积,则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a <b,故 D 错误。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0~2 min 内 Δn(CO)=2 mol-0.8 mol=1.2 mol,则 v(CO)=2 L1.×2 m2 omlin=0.3 mol·L-1·min-1,故 A 错误;由表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0~2 min 内 CO、CO2、SO2 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均为 1.2 mol,即反应在 2 min 时已达到平衡, 2~4 min 时气体的密度不变,故 B 正确;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0.60×.40.6=0.9,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 1.00,则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 C 错误;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00 mol MgSO4 和 1.00 mol CO,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故到达平衡时 n(CO2)>0.60 mol,故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