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胡三省音注卷0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第十八
【汉纪十】起着雍滩,尽柔兆执徐,凡九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
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一三三年)
①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雍,于用翻。
畤,音止。
〕
②李少君以祠灶却老方见上,〔祠灶者,祭灶以致鬼物,化丹砂以为黄金,以为饮食器,可以延年。
方士之言云尔。
少,诗照翻。
〕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舍人,〔高祖功臣有深泽侯赵将夕,景帝三年,孙修嗣侯;七年,有罪,耐为司寇。
少君当是为修舍人。
班志,涿郡有南深泽县。
〕匿其年及其生长,〔谓其生时及长时所居止处也。
长,知两翻。
〕其游以方徧诸侯,无妻子。
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如淳曰:物,谓鬼物也。
〕更馈遗之,〔更,工衡翻。
遗,于季翻。
〕常余金钱、衣食。
人皆以为不治生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
〔治,直之翻。
〕少君善为巧发奇中。
〔如淳曰:时时发言有所中也。
中,竹仲翻。
〕尝从武安侯饮,〔田蚡封武安侯。
〕坐中有九十余老人,〔坐,徂卧翻;下同。
〕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识其处,〔师古曰:识,记也,式志翻。
〕一坐尽惊。
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寿可益,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
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列仙传:安期生,琅邪人,卖药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
〕食臣枣,大如瓜。
〔食,祥吏翻。
〕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药之分齐。
齐,才计翻。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为化去,不死;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
〔更,工衡翻。
〕
③亳人谬忌奏祠太一。
〔如淳曰:亳,亦薄也。
晋灼曰:亳县属济阴郡。
予据班志,亳属山阳郡;“亳”作“薄”,谬,姓也,音靡幼翻,与缪同;战国时,赵有宦者令缪贤。
太一者,天之尊神。
天文志: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淮南子: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宫者,太一之居。
索隐曰:乐汁征图云:天宫,紫微;北极,天一、太一。
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
春秋佐助期云:紫宫,天皇耀魄宝之所理也。
石氏云:天一、太一各一星,在紫宫门外立,承事天皇大帝。
〕方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五帝,谓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矩,北方黑帝叶光纪,中央黄帝含枢纽也。
一说:苍帝名灵符,赤帝名文祖,白帝名显记,黑帝名玄矩,黄帝名神斗。
〕于是天子立其祠长安东南郊。
④雁门马邑豪聂壹,〔马邑县属雁门郡。
豪,谓以赀财、武力雄于乡曲者。
聂,姓也。
姓谱曰:楚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
壹,其名。
聂,尼辄翻。
〕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
”上召问公卿。
王恢曰:“臣闻全代之时,〔战国之初,代自为一国,故曰全代;其后为赵襄子所灭,代始属赵。
服虔曰:代未分之时也。
李奇曰:六国之时,代为一国,尚能以击匈奴;况今加以汉之大乎!〕北有强胡之敌,内连中国之兵,然尚得养老、长幼,〔长,知两翻。
〕种树以时,仓廪常实,匈奴不轻侵也。
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然匈奴侵盗不已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
〔言不示以威,故匈奴不知惧也。
〕臣窃以为击之便。
”韩安国曰:“臣闻高皇帝尝围于平城,〔事见十一卷高祖七年。
〕七日不食;及解围反位而无忿怒之心。
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师古曰:言当随天下人心而宽大其度量也。
〕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公,故遣刘敬结和亲,至今为五世利。
臣窃以为勿击便。
”恢曰:“不然。
高帝身被坚执锐,行几十年,〔被,皮义翻。
几,居衣翻。
〕所以不报平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也。
今
边境数惊,〔数,所角翻。
〕士卒伤死,中国槥车相望,〔应劭曰:槥,小棺也,今谓之椟。
金布令曰:不幸死,所为椟传归所居县。
师古曰:从军死者,以槥送致其丧;载槥之车相望于道,言其多也。
槥,音卫。
〕此仁人之所隐也。
〔隐,恻也;张晏曰:痛也。
〕故曰击之便。
”安国曰:“不然。
臣闻用兵者以饱待饥,正治以待其乱,定舍以待其劳;故接兵覆众,伐国堕城,〔师古曰:覆,败也;堕,毁也;言兵与敌接则败其众,所伐之国则堕其城也。
堕,读曰隳。
〕常坐而役敌国,此圣人之兵也。
今将卷甲轻举,〔卷,读曰卷。
〕深入长驱,难以为功;〔驱,与驱同。
〕从行则迫胁,衡行则中绝,〔从,子容翻。
衡,读曰横。
〕疾则粮乏,徐则后利,〔师古曰:后利,谓不及于利。
后,户遘翻。
〕不至千里,人马乏食。
兵法曰:『遗人,获也。
』〔言以军遗敌人,令其禽获也。
遗,于季翻。
〕臣故曰勿击便。
”恢曰:“不然。
臣今言击之者,固非发而深入也;将顺因单于之欲,诱而致之边,〔诱,音酉。
〕吾选枭骑、壮士阴伏而处以为之备,〔枭,古尧翻。
骑,奇寄翻。
〕审遮险阻以为其戒。
吾势已定,或营其左,或营其右,或当其前,或绝其后,单于可禽,百全必取。
”上从恢议、〔考异曰:史记韩长孺传,元光元年,聂壹画马邑事;而汉书武纪在二年。
盖元年壹始言之,二年议乃决也。
〕
夏,六月,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司马彪曰:轻车,古之战车。
李奇曰:将屯,主监诸屯。
〕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车骑、材官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约单于入马邑纵兵。
阴使聂壹为间,〔间,古苋翻。
〕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县有令,有丞,长吏也。
〕财物可尽得。
”单于爱信,以为然而许之。
聂壹乃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下〔县,古悬字通。
〕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长,知两翻。
〕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万骑入武州塞。
〔班志,武州县属雁门郡。
崔浩曰:今平城首西百里有武州城是也。
杜佑曰:武州塞在朔州善阳县界。
〕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畜,许救翻。
〕而无人牧者,怪之。
乃攻亭,得雁门尉史,欲杀之;〔师古曰:汉律:近塞皆置尉,百里一人,士史、尉史各二人。
时雁门尉史行徼见寇,因保此亭。
〕尉史乃告单于汉兵所居。
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
”乃引兵还,出曰:“吾得尉史,天也!”以尉史为天王。
塞下传言单于已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乃皆罢兵。
〔度,徒洛翻。
〕王恢主别从代出击胡辎重,〔重,直用翻。
〕闻单于还,兵多,亦不敢出。
上怒恢。
恢曰:“始,约为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
今单于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只取辱,固知还而斩,然完陛下士三万人。
”于是下恢廷尉,〔下,遐嫁翻。
〕廷尉当,“恢逗桡,当斩。
”〔应劭曰:逗,曲行避敌也。
桡,顾望也。
如淳曰:军行而逗留、畏懦者,要斩。
师古曰:应说非也。
逗,留止也。
桡,谓屈弱也。
逗,音豆,又音住。
桡,奴教翻。
〕恢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为匈奴报仇也。
”〔蚡,房吻翻。
是为,于伪翻。
〕上朝太后,〔朝,直遥翻。
〕太后以蚡言告上。
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
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尉士大夫心。
〔尉,与慰同。
〕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于是恢闻,乃自杀。
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师古曰:塞之当行道处者。
〕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匈奴与汉人于边为互市,如今之回易场也。
胜,音升。
乐,音洛。
〕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
〔中,竹仲翻。
〕
元光三年(己酉,公元前一三二年)
①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
〔师古曰:顿丘,丘名,因以为县;本卫地也。
地理志,属东郡;今则在魏州界。
考异曰:汉书武纪云:“东南流入勃海。
”按顿丘属东郡。
勃海乃在顿丘东。
此恐误,今不取。
〕夏,五月,丙子,复决濮阳瓠子,〔濮阳县属东郡。
服虔曰:瓠子,堤名,在东郡。
苏林曰:甄城以南、濮阳以北为瓠子河,广百步,深五丈。
水经:瓠子河出濮阳县北十里,即瓠河口。
复,扶又翻。
瓠,户故翻。
考异曰:史记河渠书:“元光中,河决瓠子,东注巨野。
”服虔注汉书武纪曰:“瓠子,堤名,在东郡白马。
”苏林曰:“在甄城以南,濮阳以北。
”将相名臣表曰:“五月,丙子,河决瓠子。
”然则瓠子即濮阳县境堤名也。
〕注巨野,〔班志,巨野县属山阳郡;大野泽在其北。
师古曰:即今郓州巨野县。
〕通淮、
泗,〔决河之水,由巨野而通泗水,由泗水而通淮也。
〕泛郡十六。
〔泛,敷剑翻。
〕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发卒十万塞之,辄复坏。
〔塞,悉则翻。
复,扶又翻;下同。
〕是时,田蚡奉邑食鄃;〔奉,扶用翻。
鄃,音输。
鄃县属清河郡。
〕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
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易,以豉翻。
强,其两翻。
〕塞之未必应天。
”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
于是天子久之不复事塞也。
②初,孝景时,魏其侯窦婴为大将军,武安侯田蚡乃为诸郎,〔诸郎,诸曹郎也。
〕侍酒跪起如子侄;已而蚡日益贵幸,为丞相。
魏其失势,宾客益衰,〔师古曰:言素为婴之宾客者,渐以衰退,不复往也。
〕独故燕相颍阴灌夫不去。
〔燕王定国,王泽之孙也;夫自太仆出相之。
班志,颍阴县属颍川郡。
相,息亮翻。
〕婴乃厚遇夫,相为引重,〔张晏曰:相荐达为声势也。
师古曰:相牵引以致于尊重也。
为,于伪翻。
〕其游如父子然。
夫为人刚直,使酒,诸有势在己之右者必陵之;数因酒忤丞相。
〔数,所角翻。
忤,五故翻。
〕丞相乃奏案:“灌夫家属横颍川,民苦之。
”〔夫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小儿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横,户孟翻。
〕收系夫及支属,皆得弃市罪。
〔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故杀之于市者谓之弃市。
景帝中元年,改磔曰弃市。
应劭曰:先诸死刑皆磔于市,今改曰弃市,自非妖逆,不复磔也。
师古曰:磔,谓张其尸也。
弃市,杀之于市也。
〕魏其上书论救灌夫,上令与武安东朝廷辨之。
〔东朝,谓太后居长乐宫,在未央宫之东也;令于长乐宫见太后,廷辨其是非也。
朝,直遥翻,下同。
〕魏其、武安因互相诋讦。
〔讦,居谒翻。
〕上问朝臣:“两人孰是?”唯汲黯是魏其,韩安国两以为是;郑当时是魏其,后不敢坚。
上怒当时曰:“吾并斩若属矣!”〔若属,犹言汝辈也。
〕即罢、起,入,上食太后,〔上,时掌翻。
〕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晋灼曰:藉,蹈也。
藉,慈夜翻。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乎!”〔师古曰:以比鱼肉而食啖也。
〕上不得已,遂族灌夫;使有司案治魏其,得弃市罪。
元光四年(庚戌,公元前一三一年)
①冬,十二月晦,论杀魏其于渭城。
〔汉法,以冬月行重刑,遇春则赦若赎,故以十二月晦论杀魏其侯。
此武安侯蚡之意也。
渭城县属扶风,秦之咸阳也。
考异曰:班固汉武故事曰:“上召大臣议之。
群臣多是窦婴,上亦不复穷问,两罢之。
田蚡大恨,欲自杀;先与太后诀,兄弟共号哭诉太后,太后亦哭,弗食。
上不得巳,遂乃杀婴。
”按汉武故事,语多诞妄,非班固书;盖后人为之,托固名耳。
〕春,三月,乙卯,武安侯蚡亦薨。
〔考异曰:武安侯传云:“元光四年春,丞相按灌夫事;其夏,取夫人。
五年十月,论灌夫及家属。
十二月,晦,魏其弃市。
”徐广引武帝本纪、侯表,以为蚡薨在婴死后分明,四年当是三年,五年当是四年。
今从之、广又疑十二月为二月;按汉制,常以立春下宽大诏书,蚡恐魏其得释,故以十二月晦杀之,何必改为二月也!〕及淮南王安败,〔见后十九卷元狩元年。
〕上闻蚡受安金,有不顺语,〔见上卷建元二年。
〕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②夏,四月,陨霜杀草。
③御史大夫安国行丞相事,引;堕车,蹇。
〔如淳曰:为天子导引而堕车蹇跛也。
余据汉制,大驾则公卿奉引,安国盖因奉引而堕车也。
堕,杜火翻。
〕五月,丁巳,以平棘侯薛泽为丞相;〔薛泽,高祖功臣广平侯薛欧之孙。
广平,侯国,景帝中二年罪绝,中五年,复封泽平棘侯。
班志,平棘县属常山郡。
〕安国病免。
④地震;赦天下。
⑤九月,以中尉张欧为御史大夫。
韩安国疾愈,复为中尉。
⑥河间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德,景帝子,帝之兄也;景帝前二年受封。
师古曰:实事求是,务得其实,每求真是也。
好,呼到翻;下同。
〕以金帛招求四方善书,得书多与汉朝等。
〔朝,直遥翻;下同。
〕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师古曰:先秦,犹言秦先,谓未焚书之前。
余据献王传,旧书,即谓周官、尚书、礼记、孟子、老子之书也。
〕采礼乐古事,稍稍增辑至五百余篇,被服、造次〔师古曰:被服,言常居处其中也。
造次,谓所向必行也。
余谓被服者,言以儒术衣被其身也。
被,皮义翻。
造,千到翻。
〕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之
游。
元光五年(辛亥,公元前一三零年)
①冬,十月,河间王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应劭曰:辟雍、明堂、灵台也。
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
余谓对三雍宫者,对三雍之制度,非召对于三雍宫。
〕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师古曰:中,竹仲翻。
约,少也。
指,谓义之所趋,若人以手指物也。
〕天子下太乐宫常存肄河间王所献雅声,〔班表:太乐官属大常。
肄,以至翻,习也。
下,遐嫁翻。
〕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也。
春,正月,河间王薨,中尉常丽以闻,〔姓谱:常性,黄帝相常先之后。
〕曰:“王身端行治,〔师古曰:端,直也。
治,理也。
行,下孟翻。
〕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
”大行令奏:“谥法:『聪明睿知曰献』,谥曰献王。
”〔知,读曰智。
〕
班固赞曰:昔鲁哀公有言:“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
”〔师古曰:哀公与孔子言也,事见孙卿子。
长,知两翻。
〕信哉斯言也,虽欲不危亡,不可得已!〔师古曰:巳,语终辞。
〕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师古曰:左氏传:管敬仲曰:“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无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
何则。
沈溺放恣之中,〔沈,持林翻。
〕居势使然也。
自凡人犹系于习俗,而况哀公之伦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近,其靳翻。
〕
②初,王恢之讨东越也,〔见上卷建元六年。
〕使番阳令唐蒙风晓南越。
南越食蒙以蜀枸酱,〔班志,番阳县属豫章郡。
番,蒲何翻。
风,读曰讽。
刘德曰:枸树如桑,其椹长二三寸,味酢;取其实以为酱,美。
师古曰:枸者,缘木而生,非树也。
子形如桑椹,又不长,一二寸,味尤辛,不酢:刘说非也。
裴骃曰:按汉书音义:枸木似谷树,其叶似桑叶,用其叶作酱酢,美,蜀人以为珍味。
广志曰:枸,黑色,味辛,下气,消谷。
晋灼曰:枸,音矩。
索隐从徐广音求羽翻。
唐本本草注曰:蒟,蔓生,叶似王瓜而厚大,味辛香,实似桑椹,皮黑,肉白。
刘渊林曰:蒟酱,缘木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时正青,长二三寸,以蜜藏而食,辛香,调五藏。
李心传曰:蒟酱,广、蜀皆有之,实草类也。
蜀中者,缘木而生,如桑椹,熟时正青,长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
广中者,蔓生,叶似王瓜而厚大,味辛香,实似桑椹,皮黑,肉白,其苗如浮留藤,取叶合槟榔食之。
西戎亦时时持来,细而辛烈。
唐蒙所见,谓来自牂柯,则广生,殆蜀本也。
蒟酱之味,全类荜拨,而荜拨辛烈尤甚。
世人唯用荜拨,不用蒟酱,故鲜有知者。
〕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江。
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
”〔南越志曰:番禺之西有江浦焉。
师古曰:牂柯,系船杙。
华阳国志云:楚遣庄蹻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
既灭夜郎,以且兰有椓船牂柯处,乃改为牂柯。
又后汉志注:牂柯,江中名山。
或曰,牂柯江东通四会,至番禺入海。
水经:牂柯水东至郁林广郁县为郁水,南流入交趾界。
刘昫曰:唐邕州治宣化县,汉郁林郡之领方县地也;驩水在县北,本牂柯河,俗呼为郁状江,即骆越水也。
盖广郁县,汉亦属郁林郡。
水经所谓交趾界者,汉交趾州界也。
牂,音臧。
柯,音歌。
班志,番禺县属南海郡,时为南越王都。
广,古旷翻。
番,音潘。
禺,音愚。
〕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
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
〔华阳国志:夜郎王,竹王三郎之后,武帝开为县,属牂柯郡。
史记正义曰:今泸州南大江南岸协州、曲州,本夜郎国。
贾,音古。
〕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
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桐师,〔桐师亦西南夷种,其地在夜郎之西,叶榆之西南。
〕然亦不能臣使也。
”蒙乃上书说上曰:〔乃上,时掌翻。
说,式芮翻。
〕“南越王黄屋左纛。
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
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甚易。
”〔为,于伪翻;下同。
易,以豉翻。
〕上许之。
乃拜蒙为中郎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师古曰:食粮及衣重也。
重,直用翻。
〕从巴、蜀筰关入,〔李文子曰:筰关在沈黎郡;又云:在犍为郡界。
宋白曰:眉州青神县临青衣江。
郡国志:汉武帝使唐蒙开西南夷路始此。
眉州,汉犍为郡地。
筰,才各翻。
〕遂见夜郎侯多同。
〔多同,夜郎侯之名也。
〕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自此以下,为,如字。
〕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
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
还报,上以为犍为郡,〔李文子曰:犍为郡治鄨;元光五年,又治南广。
水经注曰:鄨水出符县南不狼山,县有犍山。
后汉志:鄨水过牂柯郡入延江水。
水经注:沅水出且兰,东至镡城为沅水。
寰宇记:唐播州、夷州、费州、庄州即秦且兰、夜郎之西北隅,今珍州亦其地。
又西,高州有夜郎县,牂州建安县有古夜郎城,西近施、黔,东近辰、沅,皆其境也。
犍,居言翻。
章怀太子贤曰:犍为故城,在今眉州隆山县西北。
〕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班志,僰道属犍为郡。
宋白曰:古僰国;县有蛮夷曰道,故为僰道,今戎州治所。
康曰:僰国在马湖江,唐蒙凿石开道以通之。
治,直之翻。
僰,蒲北翻。
〕作者数万人,士卒多物故,有逃亡者;用军兴法诛其渠率,〔郑玄曰:县官征聚曰兴,今云军兴是也。
率,所类翻。
〕巴、蜀民大惊恐。
上闻之,使司马相如责唐蒙等,因谕告巴、蜀民以非上意,相如还报。
是时,邛、筰之君长〔华阳国志:雅州邛崃山,本名邛筰山,故邛人、筰人界。
韦昭曰,筰县在越雟。
文颖曰:邛者,今为邛都县;筰者,今为定筰县。
史记正义曰:邛都西有邛僰山,在雅州荣经县界,山岩峭峻,曲回九折,乃至上下有疑冰,即王尊叱驭处。
康曰:邛都夷,其地陷为污泽,因名邛池,南人呼为邛河。
师古曰:邛都,今之邛州本其地。
邛,渠容翻。
筰,才各翻。
〕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
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筰、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师古曰:今开州、夔州等首领多姓冉者,本皆冉种也。
后汉书,冉駹,其山有六夷、七羌、九蛮,各有部落。
括地志:蜀西徼外羌,茂州、冉州本冉駹国。
康曰:其人依山居士,累石为室至十余丈。
駹,音厖。
易,以豉翻。
〕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
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
”〔张揖曰:愈,差也;又云:愈,犹胜也。
晋灼曰:南夷,谓牂柯、犍为,西夷,谓越巂、益州也。
为置之为,于伪翻。
〕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及副使王然于等乘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康曰:本叶榆泽,其君长因以立号,后随畜移于徙。
师古曰:徙,音斯,故又号为徙榆。
使,疏吏翻。
传,张恋翻。
〕皆请为内臣。
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沬、若水,〔斥,开广也。
张揖曰:沬水出蜀广平徼外,与青衣水合。
若水出旄牛徼外,至僰道入江。
华阳国志:汉嘉县有沬水。
李文子曰:若水南至大作入绳水。
师古曰:沬,音妹。
〕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班志,零关属越巂郡。
张揖曰:凿灵山为道。
寰宇记:灵关山在雅州卢山县北二十里,灵关镇在卢山县北八十二里。
零、灵通用。
徼,吉吊翻。
〕桥孙水〔张揖曰:孙水出台登县,南至会无,入若水。
康曰:一名白沙江。
李文子曰:孙水,本名长河水。
〕以通邛都,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
〔为,于伪翻。
〕天子大说。
〔说,读曰悦。
〕
③诏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
〔师古曰:阻险,所以为固,用止匈奴之寇。
贡父曰:治险阻者,通道令平易,以便伐匈奴。
治,直之翻。
〕
④秋,七月,大风拔木。
⑤女巫楚服等教陈皇后祠祭厌胜,挟妇人媚道;事觉,〔厌,一涉翻。
贾公彦曰:按汉书:妇人蛊惑媚道,更相祝诅,作木偶人埋之于地。
汉法又有官禁敢行媚道者。
〕上使御史张汤穷治之。
汤深竟党与,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楚服枭首于市。
〔枭,坚尧翻。
〕乙巳,赐皇后册,收其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长门宫,如淳曰:长门在长安城东南。
东方朔传:窦太主献长门园,上以为宫。
〕窦太主惭惧,稽颡谢上。
〔窦太主,陈皇后母也。
稽,音启。
〕上曰:“皇后所为不轨于大义,不得不废。
主当信道以自慰,勿受妄言以生嫌惧。
后虽废,供奉如法,长门无异上宫也。
”
⑥初,上尝置酒窦太主家,主见所幸卖珠儿董偃,上赐之衣冠,尊而不名,称为“主人翁”,使之侍饮,由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
〔考异曰:汉武故事曰:“陈皇后废处长门宫,窦太主以宿恩犹自亲近。
后置酒主家,主见所幸董偃。
”按东方朔传:“爰叔为偃画计,令主献长门园,更名曰长门宫,”则偃见上在陈后废前明矣。
〕常从游戏北宫,驰逐平乐观,〔平乐观在未央宫北,周回十五里;高祖时,制度草创。
至帝增修之。
三辅黄图曰:上林苑中有中平乐观。
乐,音洛。
观,古玩翻。
〕鸡、鞠之会,〔斗鸡及蹴踘也。
鞠,球也,以皮为之。
鞠,音居六翻。
〕角狗、马之足,〔师古曰:角,犹校也。
〕上大欢乐之。
上为窦太主置酒宣室,〔苏林曰:宣室,未央前殿正室也。
如淳曰:宣室,布政教之室也。
乐,音洛。
为,于伪翻。
〕使谒者引内董君。
是时,中郎东方朔陛戟殿下,〔师古曰:持戟立列
陛侧也。
〕辟戟而前曰:〔辟,频亦翻。
〕“董偃有轨罪三,安得入乎!”上曰:“何谓也?”朔曰:“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
败男女之化,而乱婚姻之礼,伤王制,其罪二也。
〔败,补迈翻。
〕陛下富于春秋,方积思于六经;偃不遵经劝学,反以靡丽为右,〔师古曰:右,尊之也。
思,相吏翻。
〕奢侈为务,尽狗马之乐,极耳目之欲,是乃国家之大贼,人主之大蜮,〔师古曰:蜮,魅也,音或。
说者以为短狐,非也;短狐,射工耳,于此不当其义;今俗犹云魅蜮也。
贡父曰:刘向说春秋,蜮,南方淫气所生,以应哀姜。
然则朔正用指偃耳,何必迁就魅蜮也。
余按洪范五行传曰:蜮如鳖,三足,生于南越。
南越妇人多淫,故其地多蜮,淫女惑乱之气所生也,陆玑草木疏曰:“一名射影,江、淮水皆有之。
人在岸上,影见水中,投水影则杀之,故曰射影。
南人将入水,先以瓦石投水中,令水浊,然后入。
或曰,含沙射人皮肌,其疮如疥。
陆佃埤雅曰:蜮,一名射工,有长角横在口前如弩,檐临其角,端曲如上弩,以气为矢,因水势以射人,故俗呼为水弩。
〕其罪三也。
”上默然不应,良久曰:“吾业已设,饮后而自改。
”朔曰:〔【章:乙十一行本“曰”下有“不可”二字;孔本同;退斋校同。
】〕“夫宣室者,先帝之正处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
故淫乱之渐,其变为篡。
是以竖貂为淫而易牙作患,庆父死而鲁国全。
”〔竖貂、易牙,皆齐桓公之臣也。
管仲有疾,桓公问之曰:“将何以教寡人?”仲曰:“愿君之远竖貂、易牙。
”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子,其子之忍,又将何有于君!”公曰:“竖貂自宫以近寡人,尚可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身,其身之忍,又将何有于君!”公曰:“诺。
”管仲死,尽逐之;而公食不甘,宫不治。
居三年,公曰:“仲父不亦过乎!”于是复皆召而反之。
明年,公病。
竖貂、易牙相与作乱,塞门筑墙不通人。
有一妇人逾垣至公所,公曰:“我欲食。
”妇人曰:“吾无所得。
”又曰:“我欲饮。
”妇人曰:“吾无所得。
”公曰:“何故?”曰:“竖貂、易牙作乱,故无所得。
”公慨然叹曰:“若死者有知,吾何面目见仲父乎!”蒙衣袂而绝乎寿宫;虫流出于户,盖以杨门之扉,三月不葬。
庆父,鲁桓公庶子,庄公之兄,通于哀姜。
庄公薨,庆父弑其子般及闵公,欲为乱而不克,奔莒。
莒人归之,缢于密,鲁乃定。
父,音甫。
〕上曰:“善!”有诏止,更置酒北宫,引董君从东司马门入;〔未央宫有东阙、北阙,东阙曰苍龙。
东司马门,苍龙阙内之司马门也。
更,工衡翻。
〕赐朔黄金三十斤。
董君之宠由是日衰。
是后,公主、贵人多逾礼制矣。
⑦上以张汤为太中大夫,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
拘守职之吏,作见知法,吏传相监司。
用法益刻自此始。
〔苏林曰:拘刻于守职之吏。
师古曰:见知人犯法而不举告,谓之故纵。
晋志曰:见知而不举劾,各与同罪;失不举劾,以赎论;其不见、不知,不坐也。
传,张恋翻。
监,古衔翻。
〕
⑧八月,螟。
〔食心曰螟。
〕
⑨是岁,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
〔师古曰:计者,上计簿使也;郡国每岁遣诣京师上之。
偕者,俱也;令所征之人与上计者俱来,而县次给其食。
后世讹误,因乘此语,遂谓上计为计偕。
阚骃不详,妄为解说,云秦、汉谓诸侯朝使曰计偕。
偕,次也。
晋代有计偕簿,又改“偕”为“阶”,失之弥远,致误后学。
〕
菑川人公孙弘对策曰:“臣闻上古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贵爵厚赏而民不劝,深刑重罚而奸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
夫厚赏重刑,未足以劝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
是故因能任官,则分职治;去无用之言,则事情得;不作无用之器,则赋敛省;〔治,直吏翻。
去,羌吕翻。
敛,力赡翻。
〕不夺民时,不妨民力,则百姓富;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李奇曰:言有次第也。
师古曰:逡,七旬翻。
〕罚当罪,则奸邪止,赏当贤,则臣下劝。
凡此八者,治之本也。
故民者,业之则不争,理得则不怨,有礼则不暴,爱之则亲上,〔师古曰:各得其业,则无争心;各申其理,则无所怨;使之由礼,则无暴慢;子而爱之,则知亲上也。
〕此有天下之急者也。
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顺之,则民不犯禁矣。
臣闻之:气同则从,声比则应。
〔比,频寐翻,音毗,和也。
〕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
故阴阳和,风雨时,甘露降,五谷登,六畜蕃,〔畜,许又翻。
蕃,扶元翻。
〕嘉禾兴,朱草生,山不童,泽不涸,此和之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