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生存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场生存手册
战场生存准则
为什么哭泣,
让鲜花沾满你似露珠的泪滴?
为什么举枪,
让仇恨充盈你的胸膛?
为什么开火,
让鲜血填满你的脚印?
为什么让战争,
夺走那年轻的生命?
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当你成为一个捍卫祖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战士,那么就要时刻准备着在战场上实现你入伍时的誓言。
放下牺牲的战友,不顾流下的眼泪滴落在脚下的野花。
举起手中的81,射出带着愤怒的复仇的子弹,让敌人的鲜血填满你冲锋的脚印,让那些叫嚣着独立的分裂祖国的小人在你的枪口下失禁。
让那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奸淫我们姐妹的屠夫为他们和他们的先人付出应付的代价。
用三棱军刺放出他们鲜红的血液洗刷100年来列强留给我们的仇恨和耻辱。
在黄帝陵前,燃香祷告,高唱“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为鸟更好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小生偶就把战场上滴生存技能整理下发出来,以便大大们学习。
1.个人战斗技能
1.1野战中的单兵战术
单兵战术比其它的战术更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如果敌人不知道你在哪里,他不会攻击你.相反,如果他知道你的位置并攻击你,他也无法攻击到你的话,是因为在他和你之间有东西可以挡住子弹.除非你探出头或是进而向他攻击.如果你没有探出头来还击,他也只能换一个可以绕
过掩护物的位置来进行攻击.
.一些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找一个无法挡住子弹的掩护物,像是树叶,灌木丛...等等.另一个新手常犯的错误是会连续在同一个地点从掩护物伸出头来(进行攻击),而当新手呆呆的再一次伸出头来,最后就是给了敌人瞄准的机会,而一个熟练的老手会常于变换他的攻击位置并且他也会环顾掩护物的四周而不是越过去看,因为如此一来比较容易隐蔽自己,进而寻找敌人.
另一个在个人战术重要的观念是,尽可能的在敌人面前只露出一点点给敌人攻击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趴着或蹲着的原因.新手通常会比老手在攻击时从掩护物露出更多的身体.见上图,利用田坎、沟壑等隐蔽自己消灭敌人才是王道。
如下图,利用战友的尸体掩护射击也是常常发生的事情。
在攻击中的移动也是很重要.通常射手为了可以更容易攻击会更靠近目标,而直接就跑过去是很笨的。
这些傻瓜沿直线跑动,给了我们的敌人一个很好的运动靶来练习射击。
当敌人攻击你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无法预测的运动.因为敌人通常会试着预测你的下个动作而先瞄准好你会到的位置(这就是传说中的提前量).尤其是远距离,攻击一个移动的目标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我们要:
1.1.1、要以曲线(S型)的方式运动,这样敌人就很难瞄准你。
1.1.2、注意不要在你的战友前面表演,否则敌人会把射向你的子弹射中你的战友。
1.1.3、在跃进一定距离或者没有战友掩护的情况下就要找弹坑或是树桩等隐蔽,以达到交叉掩护跃进的目的。
1.1.4、尽量趴下或是蹲下,减少身体的受弹面积。
1.1.5、禁止在移动中射击。
1.1.6、在出击前,抓把土扬到你的左侧然后从右侧跃出。
1.2具体姿势
1.2.1、直身前进
直微量前进是在地形隐蔽,敌人对我观察不到时采用。
通常以大
步或快步持枪前进。
1.2.2、屈身前进
屈身前进通常是在遮蔽物略低于人体时采用。
其要领是:右手持枪,上体前倾,两腿弯曲,屈身程度视遮蔽物高低而定,目视前方,以大步或快步前进。
1.2.3、跳入战壕
应根据壕的深浅,采取不同方法,壕较浅时,右脚踏壕沿,左脚迈出的同时收枪,以右脚掌的弹力,顺势跳入壕内,两脚着地的同时(或下落中)劈枪。
壕较深时,右手持枪紧贴右侧,左手扶壕沿,左脚踏壕沿,以左手的撑力和左脚和蹬力,顺势跳入壕内。
在壕内运动时,根据壕的深浅,通常采取直身或屈身前进。
其要领是:右手持枪紧贴身体右侧,左手扶装具,目视前方,隐蔽地前进。
运动中做到:姿势低,速度快,不断地观察敌情和前进路线,同时,防止枪托碰撞壕壁。
1.2.4、跃进
跃时是在敌火下迅速通过开阔地时经常采用的运动方法。
其要领是:跃进前,可左、右移动(滚动)以迷惑敌人,迅速收枪,屈左脚于右腿下,右手提枪,以左手、左膝、左脚的力量将身体撑起,迈出右脚,突然跃起前进。
也可在收枪的同时,屈左腿于腹下,以左手、右膝和左小腿的外侧支撑身体,迈出右脚,突然跃起前进。
跃进时,右手持枪,目视敌方,屈身快跑。
跃进的距离、速度应根据敌火力强弱和地形情况而定。
地形越开阔,敌火力越猛烈,跃进的距离应越短,速度应越快。
每次跃进的距离通常为20~40步。
停止时,应迅速隐蔽或卧倒。
卧倒时,左脚向前一大步,按左小腿的外侧、左手、左肘的顺势卧倒;或右脚向前一大步,左手撑地迅速卧倒,并做好射击准备或继续前进的准备。
这样跃进的话就没几个能活下来了。
有条沟(战壕)横在我们前进的方向,那么就要快速的通过,不要停留等待并弯腰枪口向前。
否则敌人的子弹就会向你问好了。
1.2.5、匍匐前进
匍匐前进是通过敌火力封锁下的较短地段或利用较低遮蔽物时采用。
根据遮蔽物的高低分为低姿、高姿、侧身和高姿侧身匍匐四种。
1.2.5.1、低姿匍匐前进
在遮蔽物高约40厘米时采用。
其要领:右手掌心向上,枪面向右,虎口卡住机柄,余指握住背带,枪身紧贴右臂内侧;或右手虎口向上,握住背带环处,食指卡枪管,使枪置于右小臂上。
前进时,屈回右腿,伸出左手,用右腿和左臂的力量使身体前移,同时屈回左腿,伸出右手,再用左腿和右臂的力量使身体继续前移,依此法交替前进。
1.2.5.2、高姿匍匐前进
在遮蔽物高约60厘米时采用。
其要领:携枪的方法同低姿匍匐,也可两手横托握枪,枪托向右。
前进时,以两小臂和两膝的内侧支撑身体前进。
1.2.5.3、侧身匍匐前进
在遮蔽物高约60厘米时采用。
其要领:则枪的同时向右转身,左小臂着地,左大臂向前倾斜,左腿弯曲,右脚靠近臀部着地,右手持枪,用左臂的支撑力和右脚的蹬力使身体前移。
1.2.5.4、高姿侧身匍匐前进。
在遮蔽物高约80~100厘米时采用。
其要领:收枪的同时屈左腿于腹下,以左手、左小腿的外侧将身体撑起,右手提枪,以左手的撑力和右脚的蹬力合身体前称。
1.2.6、滚进
滚进是为了避开敌人的观察和射击而左右移动或通过棱线时采用。
其要领:关上枪的保险,滚动的同时微收枪,两臂昼里合,两腿自然伸直,全身用力向移动的方向滚进;也可在卧倒的同时(通常是侧卧)右手将枪顺置于胸腹前,两臂紧贴两肋,两腿自然伸直,全身用力向移动方向滚进。
1.2.7、其它重要的就是有关移动方面,应该要在移动前知道哪里是要去的地方,而距离也不可以太远。
1.2.8、巡逻
当你在巡逻时.最好要有心理准备,假定敌人正准备在任何时刻开始
对你攻击.因为如此,老手会拿好他的武器并准备好攻击.(除了找寻敌人之外),不断的寻找掩护物和可以暂时掩护的位置.老手会试着压低他的身形,尽可能安静的并从一个掩护到一个掩护,保持假设敌人正在观察他并准备攻击.
2、战场常识
2.1、剪断铁丝网
这个就不必多说了吧?看图片就知道鸟。
一要保证尽量把身体放低,二要面朝上。
2.2、侦查敌情
在观察敌人的同时,敌人也能够看到你。
所以我们要在隐蔽位置紧贴掩护物体露出一点身体的同时注意自己的影子和可发出声响的东西。
宁愿视野不好也不要暴露自己的位置。
2.3、不要躲在喷口后面
烤肉大家都爱吃吧?但烤人肉就。
2.4、伪装
2.5、投弹
我们的一般做法是在投弹前把手榴弹的盖子拧开后拉火环套在指头上再扔出去,如果你不想砸死敌人而是炸死敌人的话就不要照着做。
2.6、别傻站在显眼的目标前
一个靶子,一个好靶子,一个在红色背景下的黑色靶子。
嘿嘿,表尺3瞄中间。
2.7、这个不用说了,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
一般新兵爱干的事情。
打死第一个敌人后欢呼的时候就被另一个敌人打死鸟。
2.8、注意距离
无论是在搜索还是在行军,都要保持距离。
这样在炮弹打来的时候才不会损失惨重。
2.9、渡河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把衣服脱掉。
过河后再换双干鞋子。
一是因为穿湿衣服是很容易生病的,在战场上生病就意味着你的生存几率
降低。
二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小生看《舰船知识》上有介绍海军陆战队的文章,里面有个大校就说过穿湿鞋子脚上磨泡会影响战斗力并且脚凉会生病,潮湿环境适合脚上的真菌生长(谁要在我吃饭的时候把香港脚亮出来我就把他小jj切掉!~)。
而且他要求海军陆战队的队员晚上一定要热水洗脚,睡觉时还要保证脚部的保暖。
2.10、射击瞄准点
3、城市巷战
城市巷战寻找掩护原理
城市巷战跟野战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地形复杂,距离近,利用掩护正确与否决定敌我的命运。
城市作战首先要区分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掩护状态:隐蔽和掩体。
这两个概念如果弄混了,实际上则是自己欺骗自己,最终结果是致命的。
隐蔽,是找一个藏身之所,伺机射击对方,比如柏树丛或者垃圾箱后面。
隐蔽的关键是不被敌人发现。
如果你已知道敌人发现了自己,再继续隐蔽便成了自欺欺人。
掩体,则是阻挡子弹的物体。
即使敌人知道藏在后面也无法在一定的角度内伤害你。
比如水泥墙,粗树干,坑道等。
以上说起来简单,但是千万不可弄混。
然而实战中弄混的情况常见,电影里面更是层出不穷,让内行看起来可笑。
好莱坞电影里多少次看到,枪战中人物从花草里面冒出来打两枪又缩回原地,《Lethal Weapon 3》中的警察藏在果皮箱后面被坏蛋用特制穿甲弹射死。
有人提到:“车辆、建筑物、街头广告牌……都可以。
”这种一概而论是很令人疑惑的。
建筑物一般是掩体,广告牌一般只能是隐蔽物,汽车是最令人迷惑的,某些部位可以作掩体,绝大部分只能是隐蔽物,还有的地方什么都不是,枪战躲到汽车后面其实很不灵光。
要区分什么是掩体,什么是隐蔽物,我们必须清楚子弹的威力。
也就是城市常见地形地物对子弹的阻挡作用。
先说汽车。
汽车的阻挡能力可能出乎一般人的想象。
汽车只有两个地方能够确实阻挡子弹:发动机和轮胎。
有经验的警察一般把车轮全角度打向左边,其中一个
目的是让蹲下的警察作为掩体。
车身,对于普通9毫米子弹简直不堪一击。
子弹可以从一头进,一头出。
玻璃风档一样如此。
在汽车后面露出脚也是很不安全的,汽车侧帮可能既不是掩体也不是隐蔽物。
建筑物也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的砖墙虽然丑,但是挡子弹不错。
现在仿现在中国盖了不少西洋式的豪华洋楼,用过多的现代轻质建材,对子弹来说跟穿笔记本一样容易。
现代城市建筑采用玻璃很多,枪战中应当注意利用和躲避。
玻璃反光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行踪,当然你也可以借此发现对手。
如果距离玻璃窗太近,对方可以用散弹枪或者连发火器击碎玻璃,用玻璃片造成杀伤。
4.战场救伤
战伤救护的四项技术
1、创伤止血
人体的血液有一定的路线,要准确地止血,就必须掌握主要动脉的压迫点。
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急救包或消毒纱布、棉花、布类做成垫子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
多用于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出血。
1.2、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或手掌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流而达到临时止血目的。
多用于头、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
头顶部出血时,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指压颞浅动脉。
颜面部出血时,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3厘米处的面动脉。
头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同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总动脉,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
肩腑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
前臂与上臂出血,用拇指工其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沟处的肱动脉。
手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处的尺、桡动脉。
下肢出血时,大腿及其以下出血,自救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沟蹭稍下方的股动脉;互救时,可用手掌压迫,另一手压在其上。
足部出血时,用两手指或拇指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1.3、止血带止血法。
用于四肢大出血,主要采用勒紧止血法。
止
血时,先在出血伤口近端动脉上放一块布料或纸卷做的垫子,然后用三角巾叠成带状,或用手帕等就便材料绕肢体1~2圈勒紧打成一活结,或用枪通条、笔杆、小木棒插入其中,一提二绞三固定。
使用此法止血时要注意:止血带与皮肤之间要加垫;止血带每隔1小时(冬季30分钟)松开一次,时间2~3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
2、伤口包扎
伤口包扎是为了压迫止血,保护伤部,防止感染,固定敷料、夹板。
包扎的常用材料有三角巾、绷带、四头带。
以下只介绍最常用的三角巾包扎法。
2.1、头面部包扎
风帽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点各打一结,形似风帽,顶角结打在前颌,然后将两底角拉紧包绕下颌至枕骨节下方打结。
下颌包扎法。
将三角巾叠成四指宽,取三分之一处托往下颌,长端经耳前头顶至对侧耳前下方与另端一端交叉,然后绕过前颌、枕后于对侧打结。
面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打结套住下颌,罩住头部,拉紧两底角交叉至前额打结。
口、眼、鼻处可剪洞。
2.2、肩、胸(背)部包扎
肩部燕尾式包扎法。
将燕尾夹角向上放在伤侧肩上,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上部打结,然后两燕尾分别绕胸背于侧腑下打结。
胸背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放在伤侧肩上,把左右两底角拉到背后打结,然后再和顶角相结。
2.3、腹臀部包扎
腹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朝下,底边横放于脐部,拉紧底角至腰部打结,顶角经会阴拉至臀部上方,同底角余头打结。
臀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斜放于伤侧臀部,项角接近臀裂处,用顶角的带子在腿根部缠绕打结。
将向下的一角反折向上在对侧髂嵴上与另一角打结。
2.4、四肢包扎法
手(足)包扎法
手放在三角巾中央,手指指向顶角。
拉顶角盖住手背,两底角交叉压住顶角绕角绕至手腕打结。
包扎足部与手部相同。
肘、膝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叠成适当宽度,将中段斜放于伤口部,取带两端分别压住上下两边,包绕肢体一周打结。
3、骨折的固定方法
3.1、上臂骨折固定法。
在上臂外侧放一块木反,用两条布带分别固定骨折上下端,然后用三角巾或腰带将前臂吊于胸前。
如无木板,用胶鞋代替也可。
无材料时,可用背包将上臂固定于本人胸部。
3.2、前臂骨折固定法。
用两块木板(或木棒、竹片等)分别放于手掌、背两侧(只有一块木反时,放于手背侧),用手帕或毛巾叠成带状绑扎固定,然后再用三角巾或腰带吊于胸前。
3.3、大腿骨折固定法。
将一块长度相当于伤员从腋下到脚跟的木反用布带分别固定于伤肢外侧。
3.4、小腿骨折固定法。
取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的木板按大腿骨折固定法固定。
对骨折处进行固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伤口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四肢骨折时,应由上而下固定,固定时要露出指(趾),以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固定材料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应垫以棉、布等物;离体断肢应包好随伤员一起后关,以便再植;固定松紧要适宜。
4、伤员的搬运
4.1、单人徒手搬运法。
背式、抱式。
2.双人徒手般运法。
椅式、拉车式。
3.脊椎骨骨折搬运法。
两人用手将伤员平托于硬板(或门板)单架上。
严禁抱头、脚和使身体屈曲,以免加重损伤。
几种特殊战伤的处理
1、脑膨出
遇有因火器穿伤使脑组织膨出伤口者,首先松解衣扣、腰带和装具,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用无菌纱布覆盖膨出脑组织,然后用纱布折成圆圈放在脑组织周围(也可用干净的瓷碗扣住),以三角巾或布带
轻轻包扎固定。
切勿压迫膨出脑裨,并禁止将其送回伤口内。
后送时,将头部垫好,并使伤侧向上。
天冷时,要注意保暖。
2、开放性气胸
胸部受伤空气由伤口进入胸膛,压迫肺脏,引起呼吸困难叫开放性气胸。
遇到此类伤员应迅速严密饩民,封闭伤口,防止空气继续进出。
封闭的方法是:用急救包外皮内面(无菌面)迅速紧贴于伤口,然后用多层纱布棉花作垫,用三角巾加压包扎。
后送时,伤员取半卧位。
3、腹部内脏脱出
腹部受伤伴有肠等内脏脱出时,应尽快抢救,方法如下:
3.1、先盖上干净的敷料保护好脱出的内脏,再用厚敷料或宽腰带围在(也可用干净的碗罩住)脱出的内脏周围,然后进行包扎。
注意不要压迫脱出的内脏,并禁止将脱出的内脏送回腹腔内,以免加重污染。
3.2、包扎前后伤员应取仰卧位,屈曲下肢,使腹部放松,以降低腹腔内的压力。
3.3、伤员要严禁饮食或口服药物。
5、野外简易测距
5.1、目测
目测是简易测距的常用方法。
使用目测法由于天气、光线、角度以及观测物体的颜色和大小等因素影响,因此会造成目测的误差。
在目测时应注意几点会造成目标显得近的因素(反之则显得远):a.天气晴朗,目标向阳方向(或人背阳方向观测),物体显得近; b.由低向高观察,物体显得近;c.距离相同,大而明显(或独立)的物体显得近;开阔地或隔水面、沟、谷观察,物体显得近。
通常目测我们采用的是比较法与判断法。
5.1.1、比较法:比较法就是把要测的距离与某段已知的距离相比较。
如果测量距离偏长,可将要测量的距离分为几段,分段进行比较,然后推算全长。
通常可用的比较物有电线杆,房屋,行车道(单车道、双车道、四车道都有其规定长度)。
5.1.2、判断法:判断法是根据目标清晰程度来判定距离。
下面我按军用方式以视力5.0、天气晴好、无沙尘条件下的各距离目标清晰程度说明如下:
100米:人脸特征、手关节、步兵火器外部零件可见。
150-170米:衣服的钮扣、水壳、装备的细小部分可见。
200米:树叶、铁丝网的铁丝、房顶上的瓦片可见。
250-300米:人脸五官不清但衣服颜色可分,墙壁可见缝,瓦可数清沟。
400米:人脸不清,头肩可见。
500米:人头肩不清,男女可分。
门不见开或关,窗可见格,瓦沟条条分不清。
700米:行人迈腿可分左右,手肘分不清,瓦面成丝。
1000米:人体上下一般粗,房屋轮廓清楚,门成方块,瓦片乱。
1500米:行人似蠕动,动作分不清,瓦面平光,窗成洞,树干及电杆可见。
2000米:人成小黑点,行动分不清,窗是黑影门成洞。
5.2、步测
步测是以步幅来量距离。
它适用于站立点与所测点可直线通行的情况下。
通常以复步(通常1.72左右个头的人,其复步长约1.5米)为单位进行实地量测。
各人的步幅大小均不同,所以步测需经常练习,掌握自己的平均步幅。
量测的结果我想不必说大家也都知道了吧。
步测应注意以下几点:
5.2.1、行进时要对正所测终点,照直线行进。
5.2.2、行进时步幅要均匀。
5.2.3、遇有起伏地面时要适当调整好步幅,防止过大偏差。
5.3、相似三角形法测距
相似三角形法多用来测量河宽或其它不便通过的地形。
例如求站立点A至测量B的距离,测量方法如下:
5.3.1、在A点选择好B点(如求河宽,对岸为B点,其B点的选择最好是独立树或独立石或其它明显的突出物)
5.3.2、右转90度,步测到C点,在C点处放一石块或插一树枝做好记号。
5.3.3、继续前进到D点(如果地形允许,可使DC长等于AC长。
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尽量使AC长为DC长的整倍数)
5.3.4、由D点再向右转90度,前进,并随时注视BC点,当行至BC延长线上的E点时即停止。
此时AB的长度即为AC乘DE再除DC (如果AC等长于DC,则此时DE长即为AB长。
如果AC长为DC长的整倍数,则DE乘以此倍数即为AB长。
)
5.4、使用臂长尺测量
预先在铅笔上(或直形物体上),以自己臂长的百分之一为一个单位,刻好一臂长尺,并注以数字。
譬如你臂长为65CM,则尺上一个分划为6.5MM。
测量主要有对目标间隔/长度(或高度)已知的和未知的两种。
5.4.1、对目标间隔/长度(或高度)已知的求距离(如已知电线杆间隔为50米,测量时注意臂长尺与电线平行)正对测量目标,用手持尺,将臂向前伸直(注意肩部不要扭曲,两肩力求与目标平),用尺的0刻度对正目标一端,读出另一端所对的分划数(最好用一只眼瞄,切勿两眼互跳),然后即可求出距离=间隔(或高度)*100除去所测分划数。
5.4.2、对目标间隔/长度(或高度)未知的求距离
对目标间隔/长度(或高度)的未知目标求距离需要在前后两点分别测定目标的分划数及前后两点间的距离。
按距离=前进(或后退)距离*小分划除以(大分划-小分划)的公式求得所测目标距离。
测量BC点距离,在C点一线找两个明显独立物,分别为D、E。
在B点测得DE两点间臂长尺为“大分划”,然后后退几十米(如二三十米)至A点,再测得DE两点间臂长尺为“小分划”。
现在后退的距离和大小分划的数值都已得出,依上公式即可得知BC距离。
5.5、跳眼法
跳眼法是通过估计跳眼所见实地宽度的方法进行的估略测量。
根据两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测量方法是:将臂向前伸直,竖起
拇指,闭左眼,使右眼的视线沿拇指一侧对准目标左侧(基准点),头和手保持不动,再闭右眼,使左眼视线通过拇指的同一侧,并记住视线对准的实地某一点,然后目测目标左侧(基准点)至该点的宽度,将些宽度乘以 10,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6、战斗手语
7、沙漠地区的野外生存
沙漠主要特征是空气干燥,终年少雨或无雨,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可达50℃以上,地面最高温度可达60~80℃。
因此,沙漠生存的基本要求是:带足饮用水,学会找水的方法;夜行晓宿,切不可在烈日下行动;学会寻找食物的技能;掌握发出求救信号的方法等。
7.1、在缺水的情况下,人在15.5℃气温中的生存时间约为18天,在49℃的气温中,可能只生存一天。
我国研究资料表明,我国西北沙漠在最炎热的夏季,如不带水在遮阴的地方休息,可生存3天,如果在太阳下行走,只能生存1~2天。
夜间行走者无水行走距离不超过100km,而烈日下行走距离则更短。
在气温较低的条件下,如无水,在沙漠中也很难走出200km。
沙漠生存首先要掌握找水的方法,而在沙漠中寻找水源是困难的,特别是我国新疆东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和中部。
而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和毛乌素沙漠中的水源大多是盐碱水,未经处理难以饮用。
进入沙漠地区的人员,主要靠自己携带足够的饮用水以维持生命(个人物品总携行量不应超过15kg,以免过度消耗体力)。
在沙漠缺水的情况下,水的合理饮用极为重要。
应该采用“少量多饮”的方法。
试验证明:一次饮 1000ml水,380ml则由小便排出;假若分10次喝,每次80ml,小便共排出80~90ml,水在体内就能得到充分利用。
每昼夜喝水 500~600ml,在5~6天内对人体不会带来害处。
沙漠中跟踪动物的足迹,常常可以找到水源。
或是根据植物判断,如生长着芦苇的地方一般1~5m以下有地下水;芦苇生长茂密的地方,地下水只在1m左右;有芨芨草生长的地方地下水在地表下2m左右;生长着柽柳等灌木丛,通常地表下6~7m深处有地下水;有胡杨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