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的作用及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吗啡的作用及机制
吗啡是一种强效镇痛药物,属于阿片类药物。
它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来发挥作用。
吗啡的作用及机制非常复杂,以下是一些主要研究发现的作用及机制:
1. 镇痛作用:吗啡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µ(mu)阿片受体结合而发挥镇痛作用。
µ(mu)阿片受体主要分布在脊髓和脑干中,当吗啡与其结合时,能够抑制脊髓后角神经元对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减轻或抑制疼痛感觉。
2. 呼吸抑制作用:吗啡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µ(mu)阿片受体,同时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造成呼吸抑制。
这也是吗啡使用时的一个副作用,特别是在较高剂量下。
3. 抗咳嗽作用:吗啡能够通过抑制脑干咳嗽中枢的活动,发挥抗咳嗽作用。
这是由于吗啡能够与脑干中的µ(mu)阿片受体结合,抑制咳嗽反射。
4.减轻焦虑与抑郁: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抗焦虑的作用。
它能够促进多巴胺在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等部位的释放,增加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5. 镇静作用:吗啡还能够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µ(mu)阿片受体结合,影响神经传递过程,从而产生镇静作用。
这是由于µ(mu)阿片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影响了嗜睡与觉醒的平衡。
6. 小肠动力学作用:吗啡在小肠的µ(mu)阿片受体结合,能够延长小肠蠕动时间,减慢肠蠕动速度,从而产生抗腹泻作用。
尽管吗啡具有一系列疗效,但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和危险性。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便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
吗啡还具有成瘾性和滥用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耐受性。
因此,吗啡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监测患者的使用情况。
总结起来,吗啡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µ(mu)阿片受体,发挥多种作用,包括镇痛、呼吸抑制、抗咳嗽、减轻焦虑与抑郁、镇静和抗腹泻等。
然而,由于其副作用和成瘾性,使用时需要仔细控制剂量和监测患者的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