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局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扩散法结合 VITEKⅡ MIC法进行病原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采用 WHONET56进行统计。
结果 宫颈部位发生感染率为 2662%,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占居首位,构成比为 649%,其次是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前
四位构成比合计高达 915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耐药率均高于 50%,两者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菌检出率分别为 6247%和 4194%。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为 6176%,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 4118%,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 耐药率高于 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 625%,四环素耐药率 3125%,本实验室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和
耐药率(%)
325
8025
380
9383
314
7753
159
3926
285
7259
294
7259

099
283
6988
115
284
47
116
266
6568
251
6198
211
521
204
5037






22
543
233
5753
233
6247
肺炎克雷伯菌(n=62)
耐药株数
耐药率(%)




25
海峡药学 2021年 第 33卷 第 6期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局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陈丽妹,陈岩松,辛 娜,霍 然(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福州 350014)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感染预防及抗感染用药选择提供依据, 为本院多重耐药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2017年 48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情况,并收集临床分离株,采用 KB纸
胞菌,构成比分别为 1378%、994%、288%(见表 1)。
表 1 妇科肿瘤患者宫颈拭子病原菌菌株分布情况
菌名 革兰阴性杆菌:
菌株数
构成比(%)
大肠埃希菌
405
649
肺炎克雷伯菌
62
994
铜绿假单胞菌
18
288
革兰阳性球菌:
粪肠球菌
86
1378
金黄色葡萄球菌
15
24
屎肠球菌 阴道加特纳菌
表 2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
抗菌药物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 /舒巴坦 氨曲南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头孢替坦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环丙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复方新诺明 ESBL
大肠埃希氏菌(n=405)
耐药株数
耐万古霉素及利奈唑烷的阳性球菌。 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感染 率 较 高,且 耐 药 现 象 严 重,预 防 及 抗 感 染 治 疗 应 考 虑 到 多 种 微 生 物 感
染的特性及其耐药情况,同时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宫颈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765(2021)06013203
11
3235
11
3235
21
6176




27
7941






14
4118

2647




金黄色葡萄球菌 (n=16)
菌株数
构成比 (%)
16
100

1875

1875

1875
10
625





3125



25
10
625







1875
3 讨论
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输卵 管癌、外阴癌、阴道癌及滋养层细胞肿瘤等〔1〕。2011年 WHO 统计,全球发病人数每年约 45万人,800%在发展中国家〔2〕。 而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据报道〔3,4〕,





表 3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监测结果
抗菌药物
青霉素 G 苯唑西林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红霉素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四环素 替加环素 庆大霉素 克林霉素 高浓度庆大霉素 链霉素高水平耐药 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 /舒巴坦
粪肠球菌 (n=86)
菌株数
构成比 (%)




综上所述,本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
现象严重。妇科恶性肿瘤宫颈感染患者中,应考虑到多种微 生物感染的特性及其耐药情况,为进一步更有效选择妇科恶 性肿瘤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及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 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 〔2〕王悦,魏利 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
·133·
海峡药学 2021年 第 33卷 第 6期
临床重视。这可 能 与 宫 颈 癌 患 者 阴 道 局 部 弱 酸 性 微 环 境 改 变,来源于患者皮肤或阴道的内源性菌群过度繁殖,也可能包 括粪便菌丛引起的菌群定位转移感染,其具体原因有待进一 步研究。
造成细菌耐药及传播的主要原因是抗菌药物的广泛应 用,荷兰 14间 ICU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比欧洲一些国家要 低,原因主要是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远较其他国家低。而肠 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是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的改变和产 生一种或多种酶(包括水解酶、钝化酶和修饰酶)。本文调查 发现宫颈拭子检出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相对 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耐药率 均高于 50%,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除阿米卡星外)耐药 率均保持较高水平,耐药率超过 50%。粪肠球菌耐药率较 高,对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高于 50%,对环丙沙星、左氧氟 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高于 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 青霉素 G耐药率 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 62%, 对四环素耐药率 3125%,这可能与抗菌药物长期大量使用, 导致对其耐药率较高有关。考虑到宫颈部位常见感染病原体 支原体因缺乏细胞壁对头孢菌素不敏感。妇科肿瘤手术属清 洁污染手术,为Ⅱ类切口。故针对妇科恶性肿瘤宫颈感染患 者,在预防及抗感染治疗中,应考虑到多种微生物感染的特性 及其耐药情况。
StraitPharmaceuticalJournalVol33No62021
素耐药率 高 于 30%,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对 青 霉 素 G耐 药 率 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为 62%,对四环素耐药率
3125%,本实验室未发现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 球菌(见表 3)。
4032
39
629
38
6129
37
5968

323
39
629
23
371

323
33
5323
29
4677
31
50
19
3065

323






20
3226
26
4194
铜绿假单胞菌(n=18)
耐药株数
耐药率(%)

1111





50









1111

1111

1111

1111





志,2012,26(12):11471149 〔3〕周建军,傅忠星,王烽菁,等 2004~2011年上海市卢湾区户籍人
口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 亡 趋 势 分 析 〔J〕中 国 肿 瘤,2016, 25(11):8549 〔4〕SiegelRL,MillerKD,JemalACancerstatistics〔J〕CA CancerJ Clin,2015,65(1):529 〔5〕俞晶,杨宏英,朱娇阳,等 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 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5353536,3539 〔6〕ShiY,ChenL,TongJPreliminarycharacterizationofvaginalmicrobi otainhealthyChinesewomenusingcultivationindependentmethods 〔J〕JObstetricsGynaecologyRes,2009,35(3):525532 〔7〕ZozayaHinchliffeM,Lilli8R,MartinDHQuantitativePCR assess mentsofbacterialspeciesinwomenwithandwithoutbacterialvagino sis〔J〕ClinicalMicrobiology,2010,48(5):18121819 〔8〕钟彩云,赵梅,吴艳华,等 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泌尿道感染的病 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5131515
14
224
10
176
无乳链球菌

128
酵母菌属:
白色假丝酵母菌

048
其它:

048
合计
624
100
23 革兰阴性菌耐药率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感染在革 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相对较高,对哌拉西林、氨 苄西林、氨苄西林 /舒巴坦耐药率高于 75%,对头孢唑啉、头 孢呋辛、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 药率高于 5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 曲松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均高于 50%,本实验室尚未发现耐碳 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相对较低, 除了氨曲南耐药率 50%,其余均不超过 30%(见表 2)。 24 革兰阳性菌耐药率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宫颈感染在革 兰阳性球菌中,粪肠球菌居首位,耐药率较高,对四环素、红霉 素耐药率高于 50%,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高浓度庆大霉
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多,手术治疗是其重要的治 疗方法之一,而 术 后 感 染 仍 然 是 最 常 见 的 外 科 手 术 并 发 症。 尽管术后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如何预防和避免术后感 染的发生,如何选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达到预防感染目的, 仍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本实验通过全面调研妇科恶性 肿瘤宫颈感染状况,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进一步 更有效选择妇科恶性肿瘤宫颈局部抗感染用药提供理论依 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妇科恶 性肿瘤住院患者 1811例,其中宫颈癌患者 1632例,卵巢癌患 者 8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 98例。最大年龄 75岁,最小年龄 22岁,平均 45岁。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整理患者的病 历资料,填写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 肿瘤治疗方案,感染发生时间,感染部位及检验单等各项辅助 检查。 12 感染诊断标准 按卫生部卫医发〔2001〕2号文件《医院 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判定。 13 菌株来源 收集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妇科 恶性肿瘤患者宫颈拭子标本临床分离菌,共 624株。去除同 一病人同一部位分离的重复菌。 14 质控菌株 福建省临检中心提供的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ATCC29213、ATCC25923、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和铜绿假单 胞菌 ATCC27853。 15 菌株分离 与 鉴 定 对 各 种 标 本 进 行 接 种、分 离 均 按 照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用 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 进行细菌鉴定,鉴定仪和鉴定卡均购自法国梅里埃。 16 药敏试验 采用 CLSI推荐的 KB法进行药敏试验和评 价结果,结合 VITEKⅡ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检测。 17 数据处理 采用 WHONET55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感染情况 收集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宫颈癌住
·132·
院患者 1811例,其 中 宫 颈 部 位 发 生 感 染 482例,感 染 率 为
2662%。
22 病原菌构成 比 482例 妇 科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宫 颈 分 泌 物
培养共检出 624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 405株,构成比为
649%,占居第,其次 是 粪 肠 球 菌、肺 炎 克 雷 伯 菌、铜 绿 假 单
我国每年发病例 >13万,每年有 2~3万妇女死于妇科恶性 肿瘤,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且妇科恶性肿瘤发病 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据报道 〔5〕,妇科 肿 瘤 术 后 主 要 以 切 口 感 染 为 主,其 次 为 泌尿道和盆腔感染。本实验结果显示妇科恶性肿瘤宫颈感染 率为 2662%。由于女性生理部位特殊,大量微生物寄居于 皮肤表面及阴 道,皮 肤 表 面 的 菌 群 种 类 繁 多,且 以 过 路 菌 为 主,常见的有葡萄球菌属、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白色假丝 酵母菌等;正常情况下,健康女性阴道乳杆菌属的数量占阴道 微生物的 95%以上,其他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阴道鳞状上 皮细胞内的糖原经乳杆菌的作用,分解成乳酸,使阴道的局部 形成弱酸性环境(pH≤45),可以抑制其他寄生菌的过度生 长 〔6,7〕。当患者处于 手 术、放 化 疗 和 长 期 使 用 抗 菌 素 的 条 件 下,阴道的微生态环境会发生变化,导致菌群失调,激素和免 疫抑制剂的使用也可引起患者免疫力低下,增加患者感染发 生机会。俞晶等报道〔6〕,宫颈癌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 阴性杆菌为主,占 6364%,其中,大肠埃希菌引起感染占主 导,其次是革 兰 阳 性 球 菌 和 真 菌。钟 彩 云 等 报 道 〔8〕,宫 颈 癌 术后泌尿道感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 6019%,革兰阳性球 菌占 2592%,真菌占 1389%。本实验结果显示:宫颈部位 发生感染率为 5943%,提示本院妇科肿瘤患者宫颈感染率 保持较高水平,从菌群分布来看,检出大肠埃希菌 405株,构 成比为 649%,占居第一,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 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前四位构成比高达 9150%,需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