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数列复习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数列复习小结(一)
教学目的:
1.系统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公式
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
3.能通过前n项和公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授课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二、知识纲要
(1)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数列的分类,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
(2)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
(3)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4)等差中项、等比中项.
(5)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三、方法总结
1.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有些题目可结合函数知识去解决,体现了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2.等差、等比数列中,a、、n、d(q)、“知三求二”,体现了方程(组)的思想、整体思想,有时用到换元法.
3.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要考虑公比是否等于1,公比是字母时要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4.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拆项法,裂项法,累加法,等价转化等.
四、等差数列
1相关公式:
(1)定义:
(2)通项公式:
(3)前n项和公式:
(4)通项公式推广:
2.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
(1)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有
(2)的通项公式
(3)对于任意的整数,如果,那么
(4)对于任意的正整数,如果,则
(5)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1,有
(6)对于任意的非零实数b,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是等差数列
(7)已知是等差数列,则也是等差数列
(8)等都是等差数列
(9)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则仍成等差数列,即
(10)若,则
(11)若,则
(12),反之也成立
五、等比数列
1相关公式:
(1)定义:
(2)通项公式:
(3)前n项和公式:
(4)通项公式推广:
2.等比数列的一些性质
(1)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均有
(2)对于任意的正整数,如果,则
(3)对于任意的正整数,如果,则
(4)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1,有
(5)对于任意的非零实数b,也是等比数列
(6)已知是等比数列,则也是等比数列
(7)如果,则是等差数列
(8)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是等比数列
(9)等都是等比数列
(10)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①当q=-1且k为偶数时,不是等比数列.
②当q≠-1或k为奇数时,仍成等比数列
六、数列前n项和
(1)重要公式:
;
;
(2)等差数列中,
(3)等比数列中,
(4)裂项求和:;()
七、例题讲解
例1 一等差数列共有9项,第1项等于1,各项之和等于369,一等比数
列也有9项,并且它的第1项和最末一项与已知的等差数列的对应项相等,求等比数列的第7项.
选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解:设等差数列为{a n},公差为d,等比数列为{b n},公比为q.
由已知得:a=b=1,
又b=a,∴q=81,∴q=3,
∴b=bq=27,即等比数列的第7项为27.
例2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4+2(n∈N+),a=1.
(1)设=-2,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
(2)设C n=,求证:是等差数列.
选题意图:本题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逻辑推理能力.
证明:(1)=4+2,=4+2,相减得=4-4,
∴是以3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3.
(2) ∵
∴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说明:一个表达式中既含有又含有Sn,一般要利用
=-(n≥2),消去或,这里是消去了.
八、课后作业:
1.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log(+1)=n+1.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由log(+1)=n+1,得=2-1
当n=1时,a=S=2-1=3;
当n≥2时,=-=2-1-(2-1)=2.
2. 在数列{}中,a=0,+=n+2n(n∈N+).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由于+=n+2n ,=-,
则+=-+=,即= n+2n.
九、板书设计(略)
十、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