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内课外阅读专项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内课外阅读专项
练习
1.这段话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缺少了问题和选择题,需要添加。
问题:
1)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2)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办法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
选择题:
1)植物妈妈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
A.用叶子遮阳
B.用树干挡风
C.用树枝支撑
2)文章中提到的植物妈妈们都有哪些特点?
A.喜欢晒太阳
B.喜欢下雨
C.喜欢生长在同一地方
2.植物妈妈们有办法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
她们会用各种
方法保护自己的孩子,比如用叶子遮阳、用树干挡风、用树枝支撑等等。
她们还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长方式,比如在干旱的时候减少水分蒸发,或者在寒冷的冬天减缓生长速度。
3.文章没有明显的段落问题,不需要删除。
4.小幅度改写:
植物妈妈们非常聪明,她们知道如何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保护自己的孩子。
她们会用各种方法,比如用叶子遮阳、用树干挡风、用树枝支撑等等,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同时,她们还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长方式,比如在干旱的时候减少水分蒸发,或者在寒冷的冬天减缓生长速度。
这些都是植物妈妈们保护自己孩子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每当太阳升起,山峰上的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巨石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美丽。
黄山上还有其他许多奇石,它们各有各的形态,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每个奇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日月潭是一个人间仙境,那里的环境宁静,景色宜人。
不但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都非常迷人。
XXX时,湖
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约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
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
日落的时候,XXX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
么好看!在艳丽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开朗起来。
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好像
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近义词:清晰-明亮;立刻-马上;安静-寂静。
1.那儿的环境宁静,景色宜人。
无论在早晨、黄昏、晴天
或雨天,她都非常迷人。
2.画出比喻句: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约约约地还看
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
XXX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
3.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4.日月潭在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美丽景色。
5.画出中心句: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
本文共有三句话。
作者用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中的“准”应该解释为“一定”。
在西海排云亭前,左侧是高峰,有一块巧石形似人,紧挨着的是一块形似琴的石头。
这块石人非常像仙女,而XXX则像一把平放的凤凰琴。
石人坐在琴旁,身体微俯,正在聚精会神地抚弄着琴弦,因此得名“仙女弹琴”,俗称“仙女打琴”。
五、1.根据词语意思选择近义词。
答案:清晰→明了;顿时→立刻;XXX→安静。
2.理解句子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答案:(1)不但……而且……;(2)无论……都……
三、在文中找到比喻句子。
答案:日落时,XXX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非常好看!
蒙蒙细雨时,它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朦胧,充满神秘感。
四、根据比喻句仿写。
答案:满天的星斗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分外迷人。
五、在文中找出表示不同时间的词语。
答案:早晨、黎明、日落、细雨。
六、1.数一数。
答案:4.
2.在文中找出描述葡萄颜色的词语。
答案: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
3.理解“准”字不同意思,再选择。
答案:(1)③;(2)①;(3)②。
4.根据文中句子仿写。
答案:春天,学校花坛里的花儿开放了,有白的、黄的、紫的、橘红的、火红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答案不唯一)
5.读全文,再总结。
答案:(3)
七、1.选择正确的读音。
答案:(1)A、(2)B。
2.在文中选择正确的量词。
答案:一口井、一句话、一条路、一位朋友。
3.读全文,理解内容,再选择。
答案:A。
4.根据文中句子仿写。
答案:A。
八、1.根据拼音写词语。
答案:纷飞、茫茫、呼唤、邻居。
2.根据拼音写词语。
答案:得、厉、fèng、糕、伸、像、结、h1o。
3.理解词义,再找合适的反义词。
答案:酷暑→寒冷。
4.读全文,理解故事寓意,再总结。
答案:(1)
九、1.数数。
答案:4.
2.读文,理解文本,到文中找答案。
答案:(1)C、(2)B。
3.读文,理解文本,到文中找答案。
答案:细长、茂盛、雪白、可爱。
4.读文,理解文本,到文中找答案。
答案:一、二、四。
1.短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答案:秋天。
2.短文中提到了哪些庄稼?答案:棉花、大豆、高粱。
3.用自己的话简述一下这首歌的主旨。
答案:这首歌主要
是在描述秋天庄稼的丰收景象。
4.将“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
高粱乐红了脸”这三句话
改写成“白色的棉花朵朵开放,饱满的大豆粒粒生长,高高的
高粱变得红彤彤的”。
5.给这首歌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答案:秋天的丰收。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松鼠
小松鼠,小松鼠。
爬上树枝摘松果。
松果掉下来。
小松鼠乐开花。
1.短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动物?答案:小松鼠。
2.小松鼠在树上干什么?答案:摘松果。
3.短文中出现了哪些词汇可以形容小松鼠?答案:小松鼠、乐开花。
4.将“爬上树枝摘松果”改写成“小松鼠爬上高高的树枝,小心翼翼地摘下松果”。
5.给这首歌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答案:小松鼠的松果。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搬家
蚂蚁搬家忙不停。
小小身子大作为。
一片片叶子扛在背。
家园搬到新地方。
1.短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昆虫?答案:蚂蚁。
2.蚂蚁在干什么?答案:搬家。
3.短文中提到了蚂蚁扛的是什么?答案:叶子。
4.将“小小身子大作为”改写成“尽管身体微小,但是它们却能干出大事业”。
5.给这首歌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答案:蚂蚁搬家。
稻子笑弯了腰,唱着秋天的歌谣:“秋天到,秋天到,秋天果子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
黄澄澄的是梨,红通通的是枣。
”
1.一包棉花一粒大豆
一串葡萄一颗柿子
2.黄、绿、橙、红、白
3.蓝色、紫色、粉色
黄澄澄红通通
4.4
5.第1小节写了柿子、梨、枣;第2小节写了柿子、葡萄。
____________________
1.5
2.美丽的近义词是漂亮。
3.黄、绿、橙、红、白
4.“远看就像一棵小树上落了几只小鸟;近看又好像几个
小姑娘穿着一身花色的衣服。
”
5.①五色梅的花朵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绿色,有的是橙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白色。
6.比喻五色梅的花朵。
7.五色梅开出的花
第三单元
1.3
2.“你记住,萝卜的根最好吃。
”“你记住,白菜的根不好吃,它的叶子才好吃呢!”“你记住,西红柿的叶子不能吃,要吃它的果实。
”
3.萝卜、白菜、西红柿
它们分别是根、叶子、果实。
4.小熊学到了蔬菜的食用部位。
5.例如:胡萝卜的根最好吃,葱的叶子可以吃,豆角的果实好吃等。
XXX造伞
很久以前,还没有伞。
著名的工匠XXX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
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
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可是XXX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
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一天,天气热极了,XXX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
XXX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
XXX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
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XXX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
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
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
这就是最早的伞。
1.“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这是一个问句。
2.劈、扎、剪、蒙、喊。
3.“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把亭子比作了可以带在身上的小物件。
4.高兴。
相近的词语有欣喜、愉悦等。
5.XXX和几个木匠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大家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但是,XXX想继续改进,把亭子做得更轻巧。
一天,他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受到了启发。
回家后,他用竹子劈成细条,扎成架子,又把羊皮蒙在架子上。
XXX造的伞,既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
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
1.文章有2个自然段。
第2自然段共有6句话。
2.填上合适的词语。
欢乐的人们,闹的花灯,一条,不停,情不自禁,高喊。
3.花灯是在元宵节的夜晚闹的。
4.地上跑的是兔子灯,天上飞的是鸽子灯,最有趣的是龙灯。
5.用“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
”画出描写龙灯的句子。
6.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很开心。
用“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画出有关的句子。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只(zhīzhǐ)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
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
蚂蚁越过太平洋啦!”小蚂蚁听了很(满意得意),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打败)了,我多伟大!得(XXX)赶快回去,向伙伴们(荣耀)一番!”于是,他调(tiáo。
diào)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
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piāo luò()在一片汪洋之中。
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tuōxiǎn(),一面叹息道:“唉,XXX(),连这么个小
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么?”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
否名副其实?
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读第2自然段,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3.读第3自然段的拼音,把词语写在括号里。
4.用波浪线画出小男孩说的话。
5.给文章加个题目:小蚂蚁的自我认知。
4.读了短文,我们可以知道早上大约五点钟,牵牛花开放;蒲公英花是在黄昏时开放的。
改写: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可以得知,牵牛花大约在早上五点钟开放,而蒲公英花则是在黄昏时开放。
1)一朵朵牵牛花像星星。
2)绿色的蔓条儿像长长的长鞭。
3)满山坡的蒲公英好像金黄色的海洋。
6.题目《花钟》的意思是()②牵牛花和蒲公英分别按一
定时间开放。
7.看谁最聪明,能给“时间”找朋友?连一连。
天刚亮时——XXX
日落后到星星出来前——黄昏
午夜——夜里12点前后
改写:请将时间和对应的时段连起来。
XXX——天刚亮时
黄昏——日落后到星星出来前
夜里12点前后——午夜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 huán hái、liàng liáng、XXX XXX、qín qíng
2.消失——离开、哀求——恳求
3.嘲笑、幸灾乐祸、微笑
4.回答自由发挥。
1.短文一共有三个自然段。
2.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每天清早起床,坚持练,长期不断地练下去,才能有一副好嗓子。
3.短文没有提到乌鸦是否练成了好嗓子。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