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考前题型过关 专题三 题型二 力学实验物理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1)由实验现象可知,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2)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
那么就没有阻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了,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
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12/9/2021
2.(2016黑龙江绥化中考,28)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
据密度公式计算出矿石密度 ρ
12/9/2021


石=
=

·
ρ
-
=





=
-
,最后再根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本题中测量物体密度所用到
的知识包括密度知识和阿基米德原理,是一道综合实验题,考查了学生的分
析能力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合能力。解题时关键是知道托盘天平是如何使用的,做到放、
;
②将矿石
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内,不要碰到烧杯底部和烧杯壁,并记录此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F;
③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答案:(1)游码没有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杯和冰红
茶的质量
m1/g
117
量筒中冰
红茶的体
积 V/cm3
40
(2)重力 G
12/9/2021
浸没
⑤请你将实验的相关数据填入表中:
烧杯和冰红
茶的质量
m1/g
117
12/9/2021
量筒中冰
红茶的体
积 V/cm3
烧杯和剩余
冰红茶的
质量 m2/g
量筒中冰
红茶的质
量 m/g
冰红茶的
密度 ρ 茶/
(g·
cm-3)
(2)小丽利用弹簧测力计、矿石、水、烧杯、细线测量矿石密度,请将她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用细线拴住矿石,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矿石的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绳端拉力 F/N
1
4
0.1
1.8
2
4
0.1
1.6
绳端移动距离 s/m
0.3
0.4
机械效率 η
74.1%
62.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12/9/2021
拉动弹簧测力计。
3
6
0.1
1.8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
验。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
(1)小红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冰红茶密度,过程如下:
12/9/2021
①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她操作中的错误

;
②改正错误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冰红茶的质量是117 g;
③将烧杯中的冰红茶倒入量筒一部分,示数如图乙所示;
④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2)甲、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
小有关。
(3)丙是为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不同,由于摩擦力较大,测力计量程不够,可使丙的压力与甲相同进行探究,所以可以将丙实验中木
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
(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匀速 (2)乙 (3)越低 (4)83.3%
12/9/2021
解析 (1)实验中应该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以保证拉
力大小恒定。

(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根据 s=nh,由第 2 次实验数据 n= =

0.4m
=4,由题图所示滑轮组可知,实验使用的是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
0.1m
验。
(3)由表中第 1 次实验和第 2 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
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4)由表中第 2 次实验数据可知,绳端移动的距离是钩码上升高
度的 4 倍,第 3 次实验使用同样的装置,则第 3 次实验绳端移动距离
s=4h;
(3)比较图乙、丙,得出探头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选填“越深”或“越浅”),U形
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大。
(4)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
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
向的压强相等。
12/9/2021
解析:(1)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

茶=

=
40.8g
=1.02
40cm3
g/cm3。
(2)①用细线拴住矿石,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矿石的重力 G。
②将矿石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内,不要碰到烧杯底部和烧
杯壁,并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③先用称重法测出矿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G-F,再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矿石的体积 V=V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实验中,
(2)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这样可以控制压力相同,改变
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合题意;
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大。
(4)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边的
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
强相等。
12/9/2021
4.(2016江苏宿迁中考,2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
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差。
(2)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题图甲、乙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由图可
知,没有控制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所以不能通过液体压强的大小来比较液
体密度的大小,故他的判断是错误的。
(3)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密度相同,改变深度,故小敏
应该比较题图乙、丙;探头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的气密性差(选填“好”或“差”)。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
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乙小,由此,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他的
判断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接着他改变图乙中探头的深度,其探究
情况如图丙所示。

机械效率 η=

12/9/2021
=


=


=


=
6N
×100%≈83.3%。
4×1.8N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的理解。在使用滑轮
组时,滑轮组还要克服一些机械摩擦,要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使物体上

η= ×100%

升,测出G、h、F、s,根据公式
计算。在比较影响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12/9/2021
3.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例3(2016福建南平中考,28,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
素”的实验。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
木板和一条毛巾。
12/9/2021
(1)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深入了解课本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探究实验题做到
万无一失;其次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
法”“类比法”等方法。
12/9/2021
1.密度的测量
例1(2016辽宁丹东中考,30,8分)小红想测量冰红茶的密度,小丽想测量一
块小矿石的密度,于是二人利用已学过的相关物理知识,做了如下实验:
调、测、收的方法正确。在调整平衡时,使用前要知道指针右偏平衡螺母
向左调,指针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调;测量中调平衡时是通过加减砝码或移游
码来实现平衡的。
12/9/2021
2.机械效率的测量
例2(2016湖南衡阳中考,28,8分)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
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题型二 力学实验
12/9/2021
力学的范围比较广泛,中考命题的变数也比较大,这一部分的探究题难度不
大,但是比较灵活,安徽力学探究题主要考查密度(质量)的测量,牛顿第一定
律及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探究、摩擦力、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杠
杆的平衡条件、各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探究等。解力学探究题首先要
杯和剩余
冰红茶的
质量 m2/g
76.2

·
ρ
-

量筒中冰
红茶的质
量 m/g
40.8
冰红茶的
密度 ρ 茶/
(g·
cm-3)
1.02
解析:(1)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
衡,题图甲错在游码没有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2)分析图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3)小明想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图丙
的实验,当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使用现有实验器
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你建议小明可采取的办法是
,
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和实验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
(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左侧瓶中
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12/9/2021
解析:(1)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
12/9/2021
3.(2016四川雅安中考,20)小敏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
点”(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12/9/2021
(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
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
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衣、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
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12/9/2021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在探究实验中的运用,同时考查了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保证拉力与
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主要有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运动的速
度、接触面积的大小。
12/9/2021
1.(2016四川攀枝花中考,27)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
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压
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AD。(选填字母)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
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
高”“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2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绳端移动距
离s漏记,但仍然计算出第3次的机械效率η=
⑤题图乙中量筒的读数就是冰红茶的体积 V=40 cm3,题图丙中
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的示数之和就是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
m2=76.2 g,原来烧杯和冰红茶的质量 m1 减去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
量 m2 就是量筒中冰红茶的质量 m=117 g-76.2 g=40.8 g,根据密度公
式求出冰红茶的密度 ρ
C.汽车限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对路面的压强,不合题意;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
意。
故选AD。
12/9/2021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只
改变压力的大小,故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
(选填“甲”或“乙”)进行比较。
答案:(1)4.2 (2)压力大小 (3)先将丙实验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 甲
12/9/2021
解析 :(1)在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
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题图甲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所以其示数为4.2 N,所以摩擦力为4.2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