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考历史随堂练习第58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8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
1.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
B.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C.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2011届广东增城高中毕业班调研)毛泽东认为,要实现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关键在于解决好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问题。
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是()
A.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改造
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土地公有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
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下列哪一篇文章符合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的内容?()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
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屡为边患。
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
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
一、选择题
1.(2010年广东茂名一模文综)三民主义的各项主张中,含有较充分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D.民生主义
2.(2011年浙江绍兴高三调研文综)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3.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4.(2010年广东韶关二模文综)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
此言反映了()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5.(2010年广东佛山二模文综)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
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②“文革”期间邓小平全面整顿③邓小平“南方谈话”④中共十四大决策
A.①②③④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
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式。
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
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三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
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材料四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和《科学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58讲
【课堂限时练】
1.A解析:三民主义代表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非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A
3.B解析:邓小平在1992年到南方视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四个备选项中,只有B项与此相关。
4.D解析: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相同点在于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5.(1)反清理由的共同点:清政府对汉人实行民族压迫。
局限性: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倾向。
(如答排满复仇情绪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亦可)。
(2)进步之处:把反清与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结合起来。
社会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3)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中国”主要是指汉族政权,材料三中的“中国”指中华民族。
飞跃: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作为奋斗目标。
【课后强化练】
1.D
2.D解析:材料提供了解题关键信息:“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3.C 4.D
5.C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内容,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之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则进一步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理论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实践上: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揭开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2)表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3)心声:对领袖的尊敬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
原因: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4)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