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雷诺数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测实验八 雷诺实验
(一)目的要求
1、测定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并确定临界雷诺数。
2、加深对不同流态的阻力损失规律的认识。
(二)仪器设备
设备如图II-8-1所示。
另备打气筒一个、量筒一个、秒表一只、温度计一只。
图II-8-1 雷诺实验仪(局部) (三)实验原理
1、列量测段1-1与2-2断面的能量方程:
2
2
1
112
2212(12)22w p V p V z z h g
g
ααγ
γ
-+
+
=+
+
+
由于是等直径管道恒定均匀流,所以12V V =,21αα=,)21()21(--=f w h h ,即沿程水头损失等于量测段的测压管水头差:
)()(2
21
1γ
γ
p z p z h f +
-+
=
将断面1-1与断面2-2的测压管接至斜比压计上,其倾斜角为α,令斜比压计测压管液面高程的读数为21∇∇及,则
αsin )(21∇-∇=f h
由于量测段长度为L ,则水力坡度L
h J f =。
2、用体积法测定流量
利用量筒与秒表,得到量筒盛水的时间T 及T 时段内盛水的体积W 。
则流量T
W
Q =
,相应
的断面平均流速Q
V A
=
,其中A 为管道过水断面面积。
3、量测水温,查相关曲线得运动粘性系数υ或用下式计算:
2
000221.00337.0101775
.0t
t ++=
υ(cm 2/s ) 式中 t 为水温;单位:℃
4、根据已知的管径d 和实测得到的断面平均流速V 以及水的运动粘滞性系数υ则可得到相应于不同流速时的雷诺数:
Re Vd
υ
=
(四)方法步骤
1、启动水泵,向高位水箱充水,并使高位水箱稍有溢水。
再全开管道上的尾阀,以冲洗管道。
2、关闭尾阀,松开比压计上端三通管止水夹进行排气。
待管道和测压管内的气体排净后,用打气筒经三通管端头向比压计注入压缩空气,使两测管水面降至测压管中部便于测读处,再将止水夹夹紧三通管顶端,以防止压缩气体外泄。
拔去打气筒,检查两测管中水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应进行调整或重新排气。
3、从紊流做到层流。
将尾阀打到一定的开度(斜比压计上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差约为10厘米左右),开始实验,待水流稳定后,测读12T ∇∇、、W、便完成了第一个测次。
并立即计算出Q 、V 和Re ,然后逐次关小尾阀,重复上述操作与测读,一直做到管道出流几乎成滴淋状,此时斜比压计上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差约为1毫米左右,则为完成了从紊流到层流的全部实验过程。
4、再从层流做到紊流,逐次开大尾阀,按上述操作逐次测读。
(若时间有限,可不做此步骤)。
5、实验过程中,每半小时量测一次水温,用水温平均值计算运动粘性系数υ。
6、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在坐标纸上以log J 为纵座标,log V 为横坐标(注意最好纵横座标为1:1),点绘log J ~log V 相关实验数据及曲线;标出层流区和紊流区数据点的线性趋势线及趋势线方程;从该曲线上确定出下临界流速点,并计算出下临界流速值V k 和临界雷诺数k Re 的值。
(五)注意事项
管流流态实验(亦称雷诺实验)的技术性比较强,必须精心操作,才能取得反映真实情况的成果。
1、试验过程中尾阀只能朝一个方向关小或开大,不能弄错关与开的顺序。
尾阀顺时针旋转为关小,逆时针旋转为开大。
2、应尽可能减少外界对水流的干扰,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安静,不要碰撞管道以及与管道有联系的器件及桌子,要仔细轻巧地操作,尾阀开度的改变对水流也是一个干扰,因
而操作阀门要轻微缓慢。
3、尾阀开度的变化不宜过大。
当流速较大时,斜比压计上的读数差改变大约在2 cm 左右为宜。
当接近临界区Re k =(2300~2000),即斜比压计上读数差约为1.5 cm 左右以后,每次调节反映在斜比压计上的读数差改变应控制在1~2 mm 以内。
一个单程的量测(从紊流到层流;或从层流到紊流),应做15~20个以上的测次,预计全部实测的雷诺数约在500~8000之间,但在雷诺数小于2500以下时约需10个测次才能保证实验成果比较完满。
此时调节尾阀应特别细心。
4、每调节一次尾阀,必须等待3分钟,使水流稳定后,方可进行测量。
5、用体积法测流量时,量水时间越长,则流量越精确,尤其在小流量时,应该注意尽量有较长的盛水时间。
6、量测水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水中来读数,不可将它拿出水面之外读数。
(六)量测与计算 1、实验数据
管径d = cm ;
管道过水面积A = cm 2; 量测段长度L = cm ; 比压计倾斜率sin α= ; 水温t = ℃;
运动粘性系数υ= cm 2/s 。
2、数据记录与计算表(见表8-1)。
3、成果整理
分别以log J 和log V 为纵横坐标(比例用1:1),把实验数据点点绘在坐标纸上。
并定出紊流向层流转化的临界点,由临界点所对应的log V 的值,查反对数得出V =V k ,故可得到临界雷诺数为:
Re k k V d
υ
=
有条件时,可利用Excel 表格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七)回答问题 1、实验成果的评价;
2、为什么上、下临界雷诺数数值会不一样?
3、若将管道倾斜放置,对临界雷诺数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表8-1 雷诺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表(单位以s 、sm 计) 测次
比压计读数 水头损失h f (cm)
水力
坡度 J
体
积 W (cm 3)
时 间 T (s)
测量Q (cm 3/s)
流速V (cm/s)
Re
log V
log J
∇1
cm
∇2
cm
∇1-∇2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雷诺实验(新)
一、目的与任务
1、观察层流、紊流流态及其转换特征。
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
3、学习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钢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
4、本实验配备多媒体实验课件,可进行模拟实验演示、模拟测试、问题讨论等。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1、实验内容与要求:演示雷诺实验全过程,测定临界雷诺数。
2、实验安排方式:观看CAI电化教学片;观看实验演示;测读数据。
三、实验步骤、
1、检查有色水箱5中特制颜色水水位,如水量不足应予补充。
2、开启供水电源开关并调整无级调速器达适当流量。
刚旋开开关时流量最大,顺时针逐渐减小。
(注意:调速器不能长时停留在最大流量位置,这样易损坏可控硅器件)
3、调节颜色水软管上的水止,使颜色水流束适宜。
4、慢慢调节实验流量调节阀9,使实验管道重复产生层、紊流态,并认真观察过度过程,
5、实验结束前关紧颜色水软管上的水止,然后关闭电源开关。
6、如需测试临界雷诺数,可用尾部重量法测流装置依次测定流量。
四、设备
1、雷诺实验仪1套;多媒体计算机及CAI电化教学片软件一套。
2、消耗性器材:蒸馏水、特制颜色水、量筒、可控硅调速器及零件等。
五、实验装置、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恒压水箱;
5、有色水水
管;
6、稳水孔板;
7、溢流板;
8、实验管道;
9、实验流量调节阀。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测记录,计算临界雷诺数。
2、试说明对本实验的认识及对实验现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