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山中访友-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和诱导法读课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为主体,引导其抒发真实感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

教具PPT课件
课时共 2 课时,第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清爽、吟诵、瀑布、唱和、陡峭、挺拔、身躯、奥秘、精致、蕴含、
德高望重、津津乐道
2.回顾课文内容。

(点名回答)
二、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
(一)、品读第三自然段
1.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为什么是老桥?(因为在作者的眼中老桥就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2.老桥的“德高望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间长久,就在这数不清的岁月里它坚韧不拔地弓着腰、俯着身为人类服务。


3.自由朗读,展开想象,说说这幅古桥的模样。

(二)、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1.体会文中第四自然段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同学之间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
2.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3.面对我的热情招呼,“我”的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
(四)、读第五、六自然段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叶和落花联想到了什么?
2.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三、自读课文,熟读精思,深化理解体验
1.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句子,体会写法。

2.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四、回读课文,收获评价,总结联系拓展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请你站在景物的角度,与游人互诉心声,进行创造性的对话。

五、课堂总结
在作者眼里,山中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成了有生命的人,从作者的言语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与山中“朋友”的深厚情谊。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2.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应练习。

七、板书设计
……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山中访友》这个题目展开,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链接起导读文本的线索: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通过课文,学生明白了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
等,概括地说,这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

(2)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然后让学生细致深入地读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
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读体会,再组织交流。

在课堂中,学生们学习兴趣较高,能体会作者李汉荣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总体情况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