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烷基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定义: 烷基化反应是指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等原子上引入烃基增 长碳链(包括烷基、烯基、炔基、芳基等)的反应,其中以引入烷基最为重 要。 3.可发生烷基化反应的有机物:芳烃、活泼亚甲基化合物、胺类等。 4.烷基化试剂种类: 醇、烯烃、硫酸二甲酯、卤代烷、环氧化物、醛、酮等。
二、烷基化反应的类型
5. 付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种类: (1)路易斯酸 (2)质子酸
第二节 烷基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一、芳环上的C-烷基化反应 二、O -烷基化反应 三、N-烷基化反应
三、N-烷基化反应(简介)
氨、脂肪胺或芳胺中氨基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或通过直接加成而在 上述化合物分子中的N原子上引入烷基的反应均称为N-烷基化反应。 是制备各种脂肪族和芳香族伯、仲、叔胺的主要方法。反应通式如下:
B
AlCl3 - H-Cl
CH3 NO2
C
CH3
+
CH3Cl
D
结论:C > B > A >D
★ 2.烷基化试剂
主要有卤烷、烯烃和醇类,以及醛、酮类。 (1)卤烷: 卤烷(R-X)是常用的活性较强的烷化剂。
+
AlCl3 CH3 Cl
CH3
+
H-Cl
不能用卤代芳烃(氯苯或溴苯)来代替卤烷作烷基化试剂实验。 原因: 连在芳环上的卤素受到共轭效应的稳定作用,其反应活性较低, 不能进行烷基化反应。 (2)烯烃 : 烯烃是另一类常用的活性较强的烷基化剂。
季 铵 碱 , 抗静 电 剂
(2)亲电加成型:
RNH2
O
RNH
CH2
CH2
OH
O
R
N CH2CH2OH CH2CH2OH
R
2n O
N
(CH2CH2O)nH
(CH2CH2O)nH 聚氧乙烯醚型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NH2 CH2=CH-CN
NH
CH2CH2CN CH2=CH-CN CH2CH2CN N CH2CH2CN
NH2 + 2 CH3OH
H2SO4 210℃/3MPa
+ 2 H2 O
C 烷基化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向芳环碳上引入烷基生成烷基苯 N 烷基化反应:向氨或胺中的氮原子上引入烷基生成伯、仲、叔、季铵盐 O 烷基化反应:向醇、酚中的氧原子上引入烷基生成醚类化合物
第二节 烷基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3)
+
CH3
H3 C
CH
H3 PO4 CH2
H3 C
CH CH3 CH3
★ 1.C-烷基化反应历程
3. 判断下列A、B、C、D反应速度的快慢:
+
CH3Cl AlCl3 - H-Cl
CH3 CH3
CH3
AlCl3 CH3Cl, - H-Cl
H3C
AlCl3 CH3Cl, - H-Cl
CH3
A
NO2
CH3 CH3 CH 3
+
(3)醇、醛和酮 :
H3C C CH2 H
H2SO4
CH
CH3
它们都是较弱的烷化剂。醛、酮用于合成二芳基或三芳基甲烷衍生物。
醇类和卤烷烷化剂除活性上有差别外,均特别适合于小吨位的精细化学 品,在引入较复杂的烷基时使用。
★ 3.催化剂
(1)路易斯酸 主要是金属卤化物,其中常用的是AlCl3。催化活性如下: AlCl3> FeCl3>SbCl5 >SnCl4> BF3> TiCl4 >ZnCl2 采用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的优点是价廉易得,催化活性好。缺点 是有大量铝盐废液生成,有时由于副反应而不适于活泼芳烃(如:酚、 胺类)的烷基化反应。 (2)质子酸 其中主要是氢氟酸、硫酸和磷酸,催化活性次序如下: HF > H2SO4 > P2O5 > H3PO4 、阳离子交换树脂
★ 2.N-烷化反应类型
(3)缩合——还原型:
O R C O R C R` H
所用N-烷化剂为醛和酮类。
OH - H-OH 〔H〕 R CH NH R CH2 NH2 R CH OH NH2
+
H
NH2
- H-OH R` R C NH R`
〔H〕 R
+
H
NH2
R
CH NH2
CH NH2
R`
例如:防老剂4010NA的合成
H3C CH2 CH2 Cl
+
H
H3 C
CH
CH3
+
H-Cl
仲 碳正 离 子
用烯烃烷基化反应时,催化剂使烯烃分子生成活泼亲电质点碳正离子。
R CH CH2
+
+
H R
+
CH CH3
★ 1.C-烷基化反应历程
复习《有机化学》相关内容。
1. 将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进行排序:
+
H3C CH CH3
+
H3C C CH3 CH3
以烯烃、醇、醛、和酮为烷化剂时,广泛应用硫酸作催化剂。
★ 4. 芳环上C-烷化反应特点
(1)C-烷基化属连串反应
由于烷基是供电子基团,芳环上引入烷基后因电子云密度增加而比原先芳烃反应 物更加活泼,有利于进一步与烷化剂反应生成二取代烷基芳烃,甚至生成多烷基芳烃。
但随着烷基数目增多,空间效应会阻止进一步引入烷基,使反应速度减慢。因此烷
1.C-烷基化反应:如烷基苯的制备反应:
OH + CH2 O
n
CH2 O CH2
+ RCl
AlCl3
R + HCl
2.O-烷基化反应: 如非离子表活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制备反应:
C9H19 CH2
NaOH
C9H19
OCH2CH2OH
C9H19
O(CH2CH2) n CH2CH2OH
N(CH3 )2
3.N-烷基化反应: 如染料中间体N,N-二甲基苯胺的制备反应:
C8H17 OH + n CH2 O CH2
NaOH
C8H17
O(CH2 CH2O)nH
小结
1. 烷基化反应按照引入位置分: C、N和O烷基化反应 2. 烷基化试剂的种类:
卤代烷、烯烃、醇、硫酸二甲酯、环氧乙烷、醛以及酮等
3. C和O烷基化反应机理分: 亲电取代以及亲电加成型
4. 付氏烷基化反应的特点: 连串反应、可逆反应以及生成带支链的烷基产物
NH3 + R
z
z
z
RNH2 + HZ
RNHR' + HZ
R2NR' + HZ
R' NH2 + R
' R NHR + R
R2NR' + R
z
R3NR' +
+
z-
N-烷基化产物是制造医药、表面活性剂及纺织印染助剂时的重要中间体。 氨基是合成染料分子中重要的助色基团,烷基的引入可加深染料颜色,故N-
烷基化反应在染料工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OH2NaLeabharlann H-2 H2OONa
2 CH 3Cl 2 NaCl
O CH3 OCH3
OH
ONa
★2.用酯的O-烷基化
硫酸酯及磺酸酯均是活性较高的良好烷化剂。它们的共同优点是高沸点, 因而可在高温、常压下进行反应,缺点是价格较高且毒性较大。但对于产量 小、价值高的产品,常采用此类烷基化剂。特别是硫酸二甲酯应用最为广泛。
用卤代烷发生O 烷基化反应 O-烷基化反应分类: 用硫酸二甲酯发生O 烷基化反应 用环氧乙烷发生O 烷基化反应
★1.用卤烷的O-烷基化
此类反应容易进行,一般只要将酚先溶解于稍过量的苛性钠水溶液中, 使它形成酚钠盐,然后在适中的温度下加入适量卤烷,即可得良好收率的产 物。如:
基苯的继续烷基化反应速度的改变需视两种效应的强弱而定,且与所用催化剂有关。
(2)C-烷基化属可逆反应
烷基苯在强酸催化剂存在下能发生烷基的歧化和转移,即苯环上的烷基可以从一个 苯环上转移到另一个苯环上,或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上,如:
+ R R 2 R
因此在制备单烷基苯时,可利用这一特性使副产物多烷基减少,并增加单烷苯总收 率。
★ 4. 芳环上C-烷化反应特点
(3)烷基正离子能发生重排
+
这与反应机理密切相关。
AlCl3
CH3
CH
CH3CH2CH2Cl
CH3
+
H-Cl
C-烷基化中的亲电质点烷基碳正离子会重排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如用
正丙基氯在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与苯反应时,得到的正丙苯只有30%,而异 丙苯却高达70%。
+ 原因: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CH3CH2CH2 会发生重排形成更加稳定的 CH3CHCH3 由该仲碳正离子进攻苯环的大π电子云发生反应。 当用碳链更长的卤烷或烯烃与苯进行烷基化时,则烷基正离子的重排现 象更加突出,产物中支链烷基苯占优势。
+
所以,利用付氏烷基化反应不能得到长、直碳链的烷基苯。
5.C-烷基化方法
(1)烯烃烷化法 (2)卤烷烷化法 因反应系统中有氯化氢和微量水存在,其腐蚀性极强,所流经的管道 和设备均应作防腐处理,一般采用搪瓷、搪玻璃或其他耐腐材料衬里。为 防止氯化氢气体外逸,相关设备可在微负压条件下进行操作。 (3)醇、醛和酮烷化法
一、芳环上的C-烷基化反应 二、O -烷基化反应 三、N-烷基化反应
一、芳环上的C-烷基化反应
芳环上的C-烷基化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向芳环碳原子上引 入烷基的反应,也称为Friedel-Cartfts反应,简称付氏烷基化反应。 利用这类烷基化反应可以增长碳链,合成一系列烷基取代芳烃如 十二烷基苯等塑料、医药及合成洗涤剂的原料。
三、N-烷基化反应
★ 1.N-烷化剂 ★ 2.N-烷化反应类型
3.N-烷基化方法
★ 1.N-烷化剂
酯类: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等 卤代烷类:氯甲烷、苄氯、氯乙醇等 环氧类: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等 按活性依次排序 烯烃衍生物类:丙烯腈、丙烯酸甲酯等 醇和醚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醚等 醛和酮类:乙醛、丙酮等
3 2
3 2
伯碳正 离 子
+ +
H3C CH2
慢
H
+
快
CH2 CH3 CH2 CH3
+
H
+
用醇烷基化时,当以质子酸作催化剂,醇和氢质子首先结合成质子化醇, + + 然后再离解成烷基正离子和水。CH3CH2OH + H+ CH3CH2 + HOH CH3CH2OH2 用卤代烷烷基化反应时,Lewis催化剂使卤烷极化,形成碳正离子(有 + 可能发生重排)。 + 重排
第七章 烷基化
第一节 概述
一、烷基化反应的简介 二、烷基化反应的类型
一、烷基化反应的简介
1.研究作用: 可以合成塑料、医药、溶剂、合成洗涤剂、药物、染料、香料、催化剂、 表面活性剂等功能性产品。如通过C—烷基化反应可制得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通过O-烷基化可制得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N-烷基化合成 的季铵盐是重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催化剂、杀菌剂等。
用十二醇为原料,通过控制环氧乙烷的用量以控制聚合度为20~22的 聚醚生成。产品是一种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为乳化剂O或匀 染剂O。 NaOH
C12H25OH + n CH2 CH2 O
C12H25 O(CH2 CH2 O)n H
n=20~22
将辛基酚与其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真空脱水,氮气 置换,于160~180℃通入环氧乙烷,经中和漂白,得到聚醚产品,其商品 名为OP型乳化剂。
+
H3C CH2
+
H3C C CH3 CH3 > H3C
+
CH CH3 > H3C
+
CH2
仲 碳正 离 子
叔碳正 离子
伯碳正 离 子
2.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CH3
(1)
+
H3 C
AlCl3 Cl
H3 C
H2SO4
CH3
+
CH
H-Cl
(2)
CH3
+
H3 C
CH2
CH2
OH
CH3
+
H-OH
CH3
CH3
(n-C4H9) 4N I
NaOH
+
(CH3 ) CH2 CH2OH + 2 SO4
CH2 CH2OCH3 + CH3OSO3Na
★3.用环氧乙烷O-烷基化
醇或酚用环氧乙烷的O-烷基化是在醇羟基或酚羟基的氧原子上引入 羟乙基。 高级脂肪醇或烷基酚与环氧乙烷加成可生聚醚类产物,它们均是重要 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一般用碱催化。
★ 2.N-烷化反应类型
依据所使用的烷化剂种类不同,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亲电取代型: 所用N-烷化剂为醇、醚、卤烷、酯类。
H H3 C NH2
+
H3C NH C2H5
C2 H5OH
H C2H5OH
+
H3 C
N
C2 H5
C2 H5
H C2H5OH
+
C2 H5 H3 C N C2 H5
+
OH
C2 H5
★ 1. C-烷基化反应历程 ★ 2.烷基化试剂 ★ 3.催化剂
★ 4. 芳环上C-烷化反应特点
5.C-烷基化方法
★ 1.C-烷基化反应历程
催化剂路易大多是斯酸、质子酸或酸性氧化物,催化剂的作用是使烷 基化剂转变成活泼的亲电质点 —— 碳正离子。烷基正离子进攻芳环发生亲 + + 电取代反应。 H C CH + H-Cl + H H C CH Cl
它们均是反应能力相对较弱的烷化剂,仅适用于活泼芳烃的C-烷基化, 如苯、萘、酚和芳胺等。
OH OH
+
Cat HCHO
CH2OH
二、O-烷基化反应
醇羟基或酚羟基中的氢被烷基所取代生成醚类化合物的反应,称为O -烷基化反应。 常用的O-烷基化剂: 卤烷、酯及环氧乙烷等 被烷基化物:醇、酚 反应机理: 属亲电取代反应
二、烷基化反应的类型
5. 付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种类: (1)路易斯酸 (2)质子酸
第二节 烷基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一、芳环上的C-烷基化反应 二、O -烷基化反应 三、N-烷基化反应
三、N-烷基化反应(简介)
氨、脂肪胺或芳胺中氨基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或通过直接加成而在 上述化合物分子中的N原子上引入烷基的反应均称为N-烷基化反应。 是制备各种脂肪族和芳香族伯、仲、叔胺的主要方法。反应通式如下:
B
AlCl3 - H-Cl
CH3 NO2
C
CH3
+
CH3Cl
D
结论:C > B > A >D
★ 2.烷基化试剂
主要有卤烷、烯烃和醇类,以及醛、酮类。 (1)卤烷: 卤烷(R-X)是常用的活性较强的烷化剂。
+
AlCl3 CH3 Cl
CH3
+
H-Cl
不能用卤代芳烃(氯苯或溴苯)来代替卤烷作烷基化试剂实验。 原因: 连在芳环上的卤素受到共轭效应的稳定作用,其反应活性较低, 不能进行烷基化反应。 (2)烯烃 : 烯烃是另一类常用的活性较强的烷基化剂。
季 铵 碱 , 抗静 电 剂
(2)亲电加成型:
RNH2
O
RNH
CH2
CH2
OH
O
R
N CH2CH2OH CH2CH2OH
R
2n O
N
(CH2CH2O)nH
(CH2CH2O)nH 聚氧乙烯醚型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NH2 CH2=CH-CN
NH
CH2CH2CN CH2=CH-CN CH2CH2CN N CH2CH2CN
NH2 + 2 CH3OH
H2SO4 210℃/3MPa
+ 2 H2 O
C 烷基化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向芳环碳上引入烷基生成烷基苯 N 烷基化反应:向氨或胺中的氮原子上引入烷基生成伯、仲、叔、季铵盐 O 烷基化反应:向醇、酚中的氧原子上引入烷基生成醚类化合物
第二节 烷基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3)
+
CH3
H3 C
CH
H3 PO4 CH2
H3 C
CH CH3 CH3
★ 1.C-烷基化反应历程
3. 判断下列A、B、C、D反应速度的快慢:
+
CH3Cl AlCl3 - H-Cl
CH3 CH3
CH3
AlCl3 CH3Cl, - H-Cl
H3C
AlCl3 CH3Cl, - H-Cl
CH3
A
NO2
CH3 CH3 CH 3
+
(3)醇、醛和酮 :
H3C C CH2 H
H2SO4
CH
CH3
它们都是较弱的烷化剂。醛、酮用于合成二芳基或三芳基甲烷衍生物。
醇类和卤烷烷化剂除活性上有差别外,均特别适合于小吨位的精细化学 品,在引入较复杂的烷基时使用。
★ 3.催化剂
(1)路易斯酸 主要是金属卤化物,其中常用的是AlCl3。催化活性如下: AlCl3> FeCl3>SbCl5 >SnCl4> BF3> TiCl4 >ZnCl2 采用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的优点是价廉易得,催化活性好。缺点 是有大量铝盐废液生成,有时由于副反应而不适于活泼芳烃(如:酚、 胺类)的烷基化反应。 (2)质子酸 其中主要是氢氟酸、硫酸和磷酸,催化活性次序如下: HF > H2SO4 > P2O5 > H3PO4 、阳离子交换树脂
★ 2.N-烷化反应类型
(3)缩合——还原型:
O R C O R C R` H
所用N-烷化剂为醛和酮类。
OH - H-OH 〔H〕 R CH NH R CH2 NH2 R CH OH NH2
+
H
NH2
- H-OH R` R C NH R`
〔H〕 R
+
H
NH2
R
CH NH2
CH NH2
R`
例如:防老剂4010NA的合成
H3C CH2 CH2 Cl
+
H
H3 C
CH
CH3
+
H-Cl
仲 碳正 离 子
用烯烃烷基化反应时,催化剂使烯烃分子生成活泼亲电质点碳正离子。
R CH CH2
+
+
H R
+
CH CH3
★ 1.C-烷基化反应历程
复习《有机化学》相关内容。
1. 将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进行排序:
+
H3C CH CH3
+
H3C C CH3 CH3
以烯烃、醇、醛、和酮为烷化剂时,广泛应用硫酸作催化剂。
★ 4. 芳环上C-烷化反应特点
(1)C-烷基化属连串反应
由于烷基是供电子基团,芳环上引入烷基后因电子云密度增加而比原先芳烃反应 物更加活泼,有利于进一步与烷化剂反应生成二取代烷基芳烃,甚至生成多烷基芳烃。
但随着烷基数目增多,空间效应会阻止进一步引入烷基,使反应速度减慢。因此烷
1.C-烷基化反应:如烷基苯的制备反应:
OH + CH2 O
n
CH2 O CH2
+ RCl
AlCl3
R + HCl
2.O-烷基化反应: 如非离子表活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制备反应:
C9H19 CH2
NaOH
C9H19
OCH2CH2OH
C9H19
O(CH2CH2) n CH2CH2OH
N(CH3 )2
3.N-烷基化反应: 如染料中间体N,N-二甲基苯胺的制备反应:
C8H17 OH + n CH2 O CH2
NaOH
C8H17
O(CH2 CH2O)nH
小结
1. 烷基化反应按照引入位置分: C、N和O烷基化反应 2. 烷基化试剂的种类:
卤代烷、烯烃、醇、硫酸二甲酯、环氧乙烷、醛以及酮等
3. C和O烷基化反应机理分: 亲电取代以及亲电加成型
4. 付氏烷基化反应的特点: 连串反应、可逆反应以及生成带支链的烷基产物
NH3 + R
z
z
z
RNH2 + HZ
RNHR' + HZ
R2NR' + HZ
R' NH2 + R
' R NHR + R
R2NR' + R
z
R3NR' +
+
z-
N-烷基化产物是制造医药、表面活性剂及纺织印染助剂时的重要中间体。 氨基是合成染料分子中重要的助色基团,烷基的引入可加深染料颜色,故N-
烷基化反应在染料工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OH2NaLeabharlann H-2 H2OONa
2 CH 3Cl 2 NaCl
O CH3 OCH3
OH
ONa
★2.用酯的O-烷基化
硫酸酯及磺酸酯均是活性较高的良好烷化剂。它们的共同优点是高沸点, 因而可在高温、常压下进行反应,缺点是价格较高且毒性较大。但对于产量 小、价值高的产品,常采用此类烷基化剂。特别是硫酸二甲酯应用最为广泛。
用卤代烷发生O 烷基化反应 O-烷基化反应分类: 用硫酸二甲酯发生O 烷基化反应 用环氧乙烷发生O 烷基化反应
★1.用卤烷的O-烷基化
此类反应容易进行,一般只要将酚先溶解于稍过量的苛性钠水溶液中, 使它形成酚钠盐,然后在适中的温度下加入适量卤烷,即可得良好收率的产 物。如:
基苯的继续烷基化反应速度的改变需视两种效应的强弱而定,且与所用催化剂有关。
(2)C-烷基化属可逆反应
烷基苯在强酸催化剂存在下能发生烷基的歧化和转移,即苯环上的烷基可以从一个 苯环上转移到另一个苯环上,或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上,如:
+ R R 2 R
因此在制备单烷基苯时,可利用这一特性使副产物多烷基减少,并增加单烷苯总收 率。
★ 4. 芳环上C-烷化反应特点
(3)烷基正离子能发生重排
+
这与反应机理密切相关。
AlCl3
CH3
CH
CH3CH2CH2Cl
CH3
+
H-Cl
C-烷基化中的亲电质点烷基碳正离子会重排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如用
正丙基氯在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与苯反应时,得到的正丙苯只有30%,而异 丙苯却高达70%。
+ 原因: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CH3CH2CH2 会发生重排形成更加稳定的 CH3CHCH3 由该仲碳正离子进攻苯环的大π电子云发生反应。 当用碳链更长的卤烷或烯烃与苯进行烷基化时,则烷基正离子的重排现 象更加突出,产物中支链烷基苯占优势。
+
所以,利用付氏烷基化反应不能得到长、直碳链的烷基苯。
5.C-烷基化方法
(1)烯烃烷化法 (2)卤烷烷化法 因反应系统中有氯化氢和微量水存在,其腐蚀性极强,所流经的管道 和设备均应作防腐处理,一般采用搪瓷、搪玻璃或其他耐腐材料衬里。为 防止氯化氢气体外逸,相关设备可在微负压条件下进行操作。 (3)醇、醛和酮烷化法
一、芳环上的C-烷基化反应 二、O -烷基化反应 三、N-烷基化反应
一、芳环上的C-烷基化反应
芳环上的C-烷基化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向芳环碳原子上引 入烷基的反应,也称为Friedel-Cartfts反应,简称付氏烷基化反应。 利用这类烷基化反应可以增长碳链,合成一系列烷基取代芳烃如 十二烷基苯等塑料、医药及合成洗涤剂的原料。
三、N-烷基化反应
★ 1.N-烷化剂 ★ 2.N-烷化反应类型
3.N-烷基化方法
★ 1.N-烷化剂
酯类: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等 卤代烷类:氯甲烷、苄氯、氯乙醇等 环氧类: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等 按活性依次排序 烯烃衍生物类:丙烯腈、丙烯酸甲酯等 醇和醚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醚等 醛和酮类:乙醛、丙酮等
3 2
3 2
伯碳正 离 子
+ +
H3C CH2
慢
H
+
快
CH2 CH3 CH2 CH3
+
H
+
用醇烷基化时,当以质子酸作催化剂,醇和氢质子首先结合成质子化醇, + + 然后再离解成烷基正离子和水。CH3CH2OH + H+ CH3CH2 + HOH CH3CH2OH2 用卤代烷烷基化反应时,Lewis催化剂使卤烷极化,形成碳正离子(有 + 可能发生重排)。 + 重排
第七章 烷基化
第一节 概述
一、烷基化反应的简介 二、烷基化反应的类型
一、烷基化反应的简介
1.研究作用: 可以合成塑料、医药、溶剂、合成洗涤剂、药物、染料、香料、催化剂、 表面活性剂等功能性产品。如通过C—烷基化反应可制得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通过O-烷基化可制得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N-烷基化合成 的季铵盐是重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转移催化剂、杀菌剂等。
用十二醇为原料,通过控制环氧乙烷的用量以控制聚合度为20~22的 聚醚生成。产品是一种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为乳化剂O或匀 染剂O。 NaOH
C12H25OH + n CH2 CH2 O
C12H25 O(CH2 CH2 O)n H
n=20~22
将辛基酚与其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真空脱水,氮气 置换,于160~180℃通入环氧乙烷,经中和漂白,得到聚醚产品,其商品 名为OP型乳化剂。
+
H3C CH2
+
H3C C CH3 CH3 > H3C
+
CH CH3 > H3C
+
CH2
仲 碳正 离 子
叔碳正 离子
伯碳正 离 子
2.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CH3
(1)
+
H3 C
AlCl3 Cl
H3 C
H2SO4
CH3
+
CH
H-Cl
(2)
CH3
+
H3 C
CH2
CH2
OH
CH3
+
H-OH
CH3
CH3
(n-C4H9) 4N I
NaOH
+
(CH3 ) CH2 CH2OH + 2 SO4
CH2 CH2OCH3 + CH3OSO3Na
★3.用环氧乙烷O-烷基化
醇或酚用环氧乙烷的O-烷基化是在醇羟基或酚羟基的氧原子上引入 羟乙基。 高级脂肪醇或烷基酚与环氧乙烷加成可生聚醚类产物,它们均是重要 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一般用碱催化。
★ 2.N-烷化反应类型
依据所使用的烷化剂种类不同,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亲电取代型: 所用N-烷化剂为醇、醚、卤烷、酯类。
H H3 C NH2
+
H3C NH C2H5
C2 H5OH
H C2H5OH
+
H3 C
N
C2 H5
C2 H5
H C2H5OH
+
C2 H5 H3 C N C2 H5
+
OH
C2 H5
★ 1. C-烷基化反应历程 ★ 2.烷基化试剂 ★ 3.催化剂
★ 4. 芳环上C-烷化反应特点
5.C-烷基化方法
★ 1.C-烷基化反应历程
催化剂路易大多是斯酸、质子酸或酸性氧化物,催化剂的作用是使烷 基化剂转变成活泼的亲电质点 —— 碳正离子。烷基正离子进攻芳环发生亲 + + 电取代反应。 H C CH + H-Cl + H H C CH Cl
它们均是反应能力相对较弱的烷化剂,仅适用于活泼芳烃的C-烷基化, 如苯、萘、酚和芳胺等。
OH OH
+
Cat HCHO
CH2OH
二、O-烷基化反应
醇羟基或酚羟基中的氢被烷基所取代生成醚类化合物的反应,称为O -烷基化反应。 常用的O-烷基化剂: 卤烷、酯及环氧乙烷等 被烷基化物:醇、酚 反应机理: 属亲电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