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指名试读。
(2)理解字义。
(3)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4)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5)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1)指名试读。
(2)理解字义。
6、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教具及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课题
20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教学
目的
1、认识2个生字砚、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地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
重难点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7、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8、朗读全诗。
四、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五、回顾反思:“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板书
设计
墨 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来自/清气//满乾坤。教学
反思
读了《墨梅》这首诗,我不由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洗砚池真的是王冕家的池子吗?怎样能从墨梅身上体会到作者的情操和胸襟呢?以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体会到吗?于是我上网搜寻了关于王冕的资料及王冕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原来“洗砚池”是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吾家”。而且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并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于是在课上质疑时,我就和学生讲了“洗砚池”的典故,学生听得兴味盎然。在谈到作者的品格时,看到学生一脸茫然,于是我给同学们讲了王冕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这才真正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中体味到了作者那种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可见,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深入解读文本,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充分利用课外资源,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丰满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