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2接穗剪取
从优良母本植物或楸树无性系的幼苗中,收获当年强壮芽的芽。

当树木在早春发芽时,进行带木质镶嵌芽接法育苗、或树皮易剥离时方块芽接法育苗。

2.6.3嫁接时间
可以在冬季和春季进行,芽接可以从春季到深秋。

枝接春季“清明”前后嫁接为好。

2.6.4嫁接方法
嫁接主要基于木质部镶嵌芽接和方块芽接。

当木质部镶嵌芽接时,茎留下芽,在芽上切成2mm,在下部切3~5cm,下部楔形连接。

将梓砧距地表3~5cm处切割,并选择沿着外部木质部的3~5cm 深的光滑表面。

拔刀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并将其插入刀刃。

注意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是契合的。

或者用麻绳和塑料条紧紧系住,然后用一堆湿土密封伤口,10~15d可以发芽。

3种植
3.1适时种植
园林绿化中栽植楸树,春秋两季均可进行。

3.2合理密度
揪树造林株行距应该采取2×2m、2×3m或3×3m的模式。


般单纯片林采用2×2~2×3m株行距,农田林网5~8×15~80m株行距,道路绿化5~8×6~20m株行距。

3.3整地
种植前,应挖种植孔。

种植孔的尺寸应不小于1.2m×1.2m,深度不应小于80cm。

表土和底土应分开堆放。

3.4栽植
根据苗木胸径或地径的大小,保留苗木胸径或地径8倍长为半径的根幅和主根长度。

栽植前,将苗木根系浸泡在水中,使根吸足水后再栽植。

种植桉树的胸径小于10cm,可以种植裸根,大于10cm的幼苗最好带土球种植。

参考文献
[1]张锦,罗宁,李同顺,等.楸树播种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7(5):83~85.
[2]闫红舟.楸树的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50.
收稿日期:2018-9-16
作者简介:张君丽(1981-),女,甘肃天水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科学研究。

关于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
张维芳
(国营民乐县六坝林场甘肃民乐734500)
摘要:樟子松具有生长较快,耐寒耐旱,材质好,适应性强,树木利用率高,树干树皮树叶均可利用,且较好种植等特点,是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干旱地区造林广泛种植的一种树木,本文就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因素以及该如何提高成活率进行探讨。

关键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影响因素;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1.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20-0255-02
引言
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

在此背景下,需大力发展林业,做好造林绿化工作,樟子松在造林中着较好的绿化效果,是造林的先锋树种,它具有适应性强、喜光、根深、寿命长等特点,能够在土壤水分较少地方,以及较干旱的砂地及石砾砂土地区生长,能够适应多种恶劣环境,是造林树种的理想选择之一。

由于我县开发区段属于沙石地,造林成活率不是太高,现就结合当地条件、造林实践对樟子松造林进行分析。

1樟子松的生物学特性
樟子松属于常绿乔木,平均高度为15~25m,最高的可达30m,树冠呈椭圆形或圆锥形。

3~4m以下的树皮是黑褐色,鳞状深裂,叶2针一束,刚硬。

雌雄同株,雄球花卵为圆形,黄色;雌球花球形或卵圆形,呈紫褐色,球果长卵形。

鳞盾呈斜方形,有纵脊横脊,鳞脐呈瘤状突起。

种子小,有黄色、棕色、黑褐色三种颜色,种翅膜质,产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林木生长速度较快,材质好,适应性强,可作东北大兴安岭山区及西部砂丘地区的造林树种。

具有喜
光、耐寒、耐寒、抗逆性强、寿命长,固沙保土能力强等特点。

2民乐县自然立地条件
民乐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段,张掖市东南部。

地理坐标为东径100°22′59″~101°13′9″,北纬37°56′19″~38°48′17″。

东邻山丹县,南接青海省,西毗肃南县,北靠甘州区,东西宽73.8km,南北长95.4km,总面积3687.23km2。

全县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平坦阔放,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589~5027m,地质构造由祁连山地(走廊南山)和民乐盆地组成。

全年平均气温4.1℃,极端最高气温30.3℃,极端最低气温-26.2℃,全年无霜期118d,初霜期9月2日,终霜期5月12日。

全年日照总时数2966.2h;年降水量300mm左右,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按地域分布为:南部山区400mm以上,中部平原区300mm左右,北部荒漠区55~223mm。

全年蒸发量1638.4mm,降水分布自南向北逐步减少,而蒸发量由南向北逐步递增。

总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低;降水集中、总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蒸发强烈。

主要灾害性气候是干旱、干热风、霜冻、沙尘暴等。

根据土壤普查资料,北部荒漠区:土壤质地为风沙土和灰棕漠土,相互交错,地表呈砾幕景观。

3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
在造林过程中需考虑苗木适应栽植的时间和地点,不合理地选择造林地点和造林时间是造成樟子松成活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樟子松适宜在春季造林,此时由于气温回升,地底冻土融化,不仅可以为樟子松的生长提供水分,而且不会阻碍樟子松根部的发展,使其能够深入土层中汲取水分,避免因水分不够风干死亡的现象,樟子松的生长习性使其比起大多数植物更加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但有一点不可忽视,即樟子松怕风,如果仅考虑樟子松喜光的特点而把樟子松种植在阳光充足且风大的地方,容易造成樟子松风干死亡。

除了科学合理地选择造林时间和造林地点,还需要注意的是造林技术。

根据樟子松喜光且能够在干旱地区生长的生长习性,过度水湿或积水的地方不利于其生长,樟子松的生长区域多为我国北方地区且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所以对于樟子松苗的越冬防害措施不当也是导致成活率不高的原因之一,目前假植和增苗是较为实际有效的措施,来年春天苗的含水量较高,易于后期种植;此外樟子松为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能形成强大的根网,如果在造林时没有把根部深埋或者根茎部分未能和土壤紧密贴合,导致樟子松根部不能与土壤进行接触,树木难以从土壤深处吸收水分,不利于樟子松的成活。

4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①优化造林地点的选择,为苗木提供更加优质的生长环境。

从实际的樟子松的生长条件来讲,樟子松生长的环境和地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在造林前期要对造林地段进行换土,因土质的不同应在换土时施入盐碱改良肥,为苗木提供更加健康的生长环境之一;②造林的时间的选择,一般春季是比较适合造林的季节,因为该季节的气温和水分都是比较适合植物生长的;但是对于樟子松的成活环境来讲,在春季的不同时间栽植也会影响樟子松成活率,根据我县气候的实际情况,应选择在4月中旬造林较为合适,因为当时的气温回升冻土已经溶化,空气和土壤中的水分还相对比较充足,这样的条件下开始造林可以保障樟子松的生长有足够的水分供给,外部的水分蒸发相对较弱,可以有效的保障樟子松造林的根茎的水分,有助于造林成活率的提升;③严把苗木质量关是造林的前题,也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保障。

在造林时应严把苗木的质量关和栽植关,从起苗到运输、栽植都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栽植;④客土栽植,做到一埋二提三踩实,栽植时不能过深,应栽于苗木底部原有部位,大苗栽植后需浇足坐根水,并搭支架固定,以防风挂到,使根系于母土不分离,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关键。

5结束语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提高需要对苗木质量和通过对不同环境进行调整,营造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关键在于把握苗木的质量、栽植时间、栽植方法和后期管理等环节,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郭梦春,马立民.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18(5).
[2]韦炜.甘肃河西地区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现代农村科技,2013(13).收稿日期:2018-9-22
现代林业集约化森林经营的思考
卢魁
(湘阴县林业局湖南湘阴414600)
摘要: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现阶段,保护森林环境,解决资源危机成为国家林业部门的重要任务。

现代林业集约化森林的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出路,也是缓解森林资源危机、保护人们生命的途径之一。

基于此,本文从现代林业集约化森林经营内涵和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森林集约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现代林业;集约化;森林经营;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20-0256-02
森林是地球之肺,通过光合作用为人们提供氧气和干净的生活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木材需求量的增加,森林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开始实施集约化的森林经营模式,在促进林业发展,保护生态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上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点简要分析了现代林业集约化森林的经营。

1现代林业集约化森林经营概述
1.1现代林业集约化森林经营内涵
集约化森林的经营是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举措,也是系统性的工程。

多指在某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足够劳动、技术和资金,以获得更多产量。

同时,还能减少劳动消耗。

该经营模式的实施,不但要引入先进的决策思想,还需要先进技术作为支撑,以改善森林资源的危机问题,促进现代林业发展[1]。

1.2集约化森林经营在现代林业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想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合理、完善的生态体系。

随着近年林业工作发展战略和思想的调整,建立健全的集约化林业生态体系非常重要。

集约化森林的经营和当地林业发展关系密切,其重要性是不言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