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真的很难
2006年11月29日12:03 青年参考
EdwardCody发自郑州 朱庆和/编译
3万多名大学生携带着简历,满怀着期望涌入一个招聘会,他 们迫不及待地想与雇主见面。人潮挤垮了4面玻璃大门,并把一 部电梯的扶手压得七歪八扭,现场险些引发了一场骚乱。 大学生们推搡着、尖叫着,甚至从别人的头顶上跨过去,冲向 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内的招聘摊位,手握中国新经济钥匙的公 司招聘人员,正在那里等待。 23岁的侯霜黄(音译)是挤进这场招聘会的一名大学生,一头长 发的她学的是电子商务。她说:“在大厅里根本不需要走路,一 直有人推着你往前走。” 中国数以百万的大学生对就业问题越来越担忧,来自郑州大学 的侯小姐和她的同学,以及郑州其他学校的大学生们,为这种不 安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例子。多年来,在经济增长迅速的中国,大 学生一毕业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但如今拥有学位的人数超过了 工作的数量,找工作再也不是十拿十稳的了。 “前途不太妙。”23岁的郑州大学学生余红花(音译)说,她 读的也是 电子商务专业,这次招聘会她是一路被推着挤着才进 去的,“我只看见一个公司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但他们只招一 个人。”
余小姐和其他有着类似处境的大学生所表达的失望之 情,已成为中国政府的一大隐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不 久前估算,到2007年,大学毕业生将比上年增加近20%, 达到490万。 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表明许多中国人的生活已显著 改善,而这要感谢过去25年里中国进行的经济变革。但也 有迹象显示,虽然 中国经济繁荣兴旺,但或许无法吸收 大量毕业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例如,北京日坛公园附近某德国餐馆的一位女服务员 说,她自去年毕业起就开始找电脑行业的工作,但一直没 成功,为了付房租,她不得不暂时到餐馆当服务员。 余小姐和侯小姐知道她们的结局或许不会像这名女服务员 一样,但她们说为了参加招聘会,她们早晨6点就起床了。 随后,她们同其他6位同学一起,从位于郊区的校园倒车, 在上午8点钟赶到市中心的招聘会现场。 她们在人堆里奋力穿行,终于挤到了入口处。余小姐 说,那时候,混乱开始了,“我被挤着推到扶梯上。我听 到有人尖叫,‘电梯被挤破了’!”
其实上了大二,我们每个人的心态都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大
一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知道”对 于这句话姜红倒是十分赞同。由于英语四级没有顺利通过,姜红更是 多了许多迷茫,不知道该如何为将来打算。她问过我,也问过身边同 年级的朋友,可是到最后她发现原来大家都在考虑着相同的问题。她 好后悔大一的时候只顾着贪玩,没有好好地把英语根基打牢,虽然翘 掉了许多自以为没有用处的课,但还是没有把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 没有多跑跑图书馆以便积累更多的知识,所以现在才会这样慌乱。可 是看看身旁的人又有几个不是如此呢,大家似乎从这学期开始才想到 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不过现在有这样的想法也不算晚。 刚放了个小假期,再一转眼就是期末了。姜红说这个暑假准备去 实习看看,问我要不要去。我觉得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新闻工 作特别注重实践能力,姜红也说大二是到了应该积累社会经验的时候 了。其实她一直打算做个兼职的,不过看看周围做兼职的同学总觉得 有得工作不是很正规,又考虑到和学习上的冲突,最终还是打消了这 个念头。不过这些都算是“后话”,眼下姜红觉得最为棘手的事情还 是六月份的英语四级考试。由于上一次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阴影”, 这一回她下定决心要“卷土重来”。
这不晚饭过后,姜红就收拾好东西准备向自习室“进军”了。
用她自己常说的话“我这两个月去自习室的次数都赶上大一 一年的了,自己欠的‘债’迟早都要还”便足以概括她现在 的学习状态。去自习室的路上,听见一个女孩向男友埋怨 “五四的下午怎么不放假,要不就出去逛街了”,和姜红回 头看了一眼,不出所料女孩果然穿着大一新生的校服。我俩 相视一笑,某些熟悉的画面似乎又回到眼前…… 新闻(3)班 李修远 学号:280103316
3、展开 展开事实,深化主题
例文:
西藏乡村涌现出的百万富翁 74页
《华尔街日报》(2002.12.24) 在中国圣诞节是发财的好机会 卢伟(音)是个买卖人,他正在靠圣诞节发财。在北京闹市区的市场里,他Fra bibliotek
摆着自己的货摊,出售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的画像,这些画都有画框,还拖着 电源线。据他说,生意很好。 “我也不清楚他们是谁。”这个体态精瘦的摊主一边实话实说,一边接上画 框的电源,顿时,里面的图画旋转起来,变得光彩夺目。“你知道他们是什 么人吗?要卖25美元一个。” 这就是2002年中国的圣诞热。面容红扑扑的,显得和蔼可亲的圣诞老人贴 满了主要城市的商店橱窗。高档餐厅里,尖声尖气的《红鼻子驯鹿鲁道夫》 放了一遍又一遍;有些百货商场里还能看见中国味的圣诞老人。圣诞热正牢 牢地抓住中国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成为他们购物、吃喝、聚会的由头。 要说美国人抱怨圣诞节被商业化变得面目全非的话,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它 还有本来面目。圣诞节风行,主要是由于大家认为它洋气、现代,与它是基 督教传统节日无关。 北京三里屯一带,酒吧平日是不收门票的,平安夜却收费25美元。外国企 业也分了一杯羹。在上海,据说所有四星级酒店的餐厅都订满了,某家酒店 的舞厅里举行的平安夜庆祝活动定价每人180美元,购票的350多人中,大多 是本地人。 与另一个被中国人接受的外国节日情人节一样,最热衷于过圣诞节的是追求 “酷”的年轻人。卢伟说:“春节要跟家人团聚,而圣诞节则是年轻人自己 的快乐时光。”
附:《寿光8万农民工“寒冬”不失岗》
“寿光企业能从容应对危机,被称为‘寿光模式’的银政企 合作,功不可没。”山东社科院研究员秦庆武介绍,寿光的 银政企合作,就是由政府建立中小企业协会和政策性担保公 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至今,作为银企“红娘”的 担保公司,已为寿光25家中小企业提供了4550万元贷款担保, 助其在“风雨飘摇”中站稳脚跟。 工业之外,快速发展的服务业也生成了一汪就业“活水”。 近日,寿光全福元超市东城店开业,新聘800多名农民工;银 座商场寿光店临近开张,又推出1600个招聘岗位。据悉,已 有10家大型卖场先后落户寿光。 从今年10月下旬开始,寿光市职业介绍中心专门设立了 “失业农民工登记服务窗口”,该中心主任刘月祯今天告诉 记者:“到目前,前来登记失业的人数为零。” (作者:崔永刚、王德贞,原载2008年12月30日《大众日 报》,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
崔常琪作业分析
周小凡作业分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为考研而求索
飞鸟,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大三学生,现在的目标是,专心
考研,争取考上辽宁大学的新闻研究生。 从大三开始,飞鸟便决定了自己的考研之路。为此,她专门报了一个 考研辅导班,每天恶补自己不擅长的英语,平均每个月还要复习完一 本专业书。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她专门在学校附近租 了一处房子,专心闭关修炼。和众多考研的同学一样,考研书籍占据 了她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全部的时间。 对于考研的原因,飞鸟坦言,除了自身对新闻专业的喜爱之外,最大 的原因就是就业压力太大了。“现在是知识社会,如果学历不够很容 易就被淘汰了,况且现在研究生要比本科生好找工作得多,工资也会 高一些。” 和飞鸟有同样想法的考研大学生不在少数。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就业 难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就业压力更是加大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考研无疑成为了广大本科毕 业生的首选之路。 然而,考研的压力其实并不比就业的压力小多少。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为140万,创下了十年来的 最高纪录,然而录取人数为46.5万,比2009年减少了1万人左右,录 取比例为3:1。可见,考研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本报寿光12月29日讯 今天上午,虽然天寒地冻,但寿光市 侯镇项目区内却是春意盎然。山东联盟化工集团在此举行新员 工宣誓上岗仪式,25岁的农民工王发亮和46名工友经过1个月 的岗前培训,今天正式上班,从此成为寿光8万农民工大军中 的一员。 正当一些地方的很多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纷纷裁员应 对经济“寒冬”时,寿光却是另一番景象。寿光市总工会副主 席李仁光说,目前全市有大小企业4088家,其中的8万名农民 工,已全部纳入工会组织。为保障农民工权益,寿光市总工会 发出了《致厂长(经理)的一封信》,倡议企业理性应对危机, 不做“经济性裁员”,得到了域内企业的集体响应。山东默锐 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出口型企业,虽然经营遇到暂时困难,但 是1000多名职工无一下岗。公司总经理杨树仁认为,让职工有 稳定的收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且熟练工人也是企业的宝贵 财富,裁掉容易招回难。杨树仁说:“关键时刻要有担当,企 业愿做农民工的‘挡风墙’。” 目前在寿光,农民工不仅没有因经济“寒冬”而失岗,今年 全市146亿元的工业投入还催生了近万个就业岗位,又吸纳了 8622名农民变工人。仅山东联盟化工集团今年就开工了5个项 目,新招进了951名农民工。
是?兰州大学这一所甘肃最知名的高校引发了富民的感叹我选择了兰大但兰大没选择我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富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西部现在人才流失严重主要是当地还是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我们在吸引人才的体制方面还是存在问题?家乡环境日益恶化环保项目执行不利沙漠化严重面对这些困难富民也很痛心但面对当地政府得不作为对这些困难富民也很痛心但面对当地政府得不作为富民也无能为力
兰州大学,这一所甘肃最知名的高校,引发了富民的感叹
“我选择了兰大,但兰大没选择我”,从这些话中可以看 出富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西部现在人才流失严重,主 要是当地还是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我们在吸引人才的 体制方面还是存在问题” 家乡环境日益恶化,环保项目执行不利,沙漠化严重,面 对这些困难,富民也很痛心,但面对当地政府得不作为, 富民也无能为力。 “离家万里,你怎么摆脱晚上独身一人的寂寞”个问题, 富民笑了,大家也笑了,富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东北 人还是很豪爽的”大学生活给富民带来的快乐,在这几句 话中表现出来,那么乡愁也就淡了。 新华社记者 张致远
大学· 青春· 梦想
五一短暂的假期结束过后,姜红还是像往常一样没有做提前一天回 来的准备,星期二一早才从家匆忙赶回来上第一堂总是令她感到十分头痛 的英语课。和同寝室同样身为沈阳本地生的我不同,她每次从家回来拿的 东西都不多,所以早上可以下了车就赶去教室,但即便这样她仍不可能准 时坐到我旁边,不过“准时上课”对于她来说似乎没有那么重要,正如系 里的其他同学也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从后门轻轻走进来坐在教室的后排一 样,老师通常是不会介意的,只要你没有“错过”偶尔的提问或者是间接 性的点名。 姜红和我是室友兼死党,两年的相处下来让我们对于彼此都有了很 深的了解,平日里总是形影不离。我们俩都是道道地地的沈阳人,对于这 一点她似乎总是耿耿于怀,觉得这大学上得似乎总少了点什么。如果再给 她重新选择的机会,她可能会选择和辽大同等水平的外地大学。不过因为 喜欢新闻,喜欢“做记者”——这个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的梦想,她仍然觉 得“来辽大是来对了”。这一点倒是和我身边的许多同学不太一样,他们 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可没有这么明确,大学上了两年之后仍然有“悔不当 初”的感觉。不过其实姜红也无需什么“重新选择的机会”,因为她说了, 考研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要考个外地的大学,最好是南方的,远一点也无所 谓。这是五一前她才刚刚做好的决定,在考研和就业之间矛盾了好久过后 才作出的决定。
根据一位同学的发布写一篇新闻。 运用新闻个人化的方法。 个性化的视角、简洁的文字、生动的细节、
情节
家乡美 说不尽的故乡情
“我爱我的家乡,毕业后我要回家乡发展。因为我对我的
父母深深的眷恋,我不想离开我的父母兄弟”李富民,一 位来自甘肃的朴实小伙,饱含深情的说。 这是辽宁大学新闻系的一堂新闻写作课,讲坛上的那位黝 黑的年轻人是这堂课的主角,他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他自己 的家乡甘肃。 富民喜爱家乡的风俗和美食,在他的介绍中,同学们了解 了甘肃的莫高窟,酒泉和嘉峪关等景点,知道了白兰瓜, 兰州拉面等美食。 同学们对甘肃的误解还是很多的, "你是甘肃人啊?“ "是 啊。" "那太好了,下次我去拉萨旅游,就住你家了啊。" "……没 问题,不过我家离拉萨稍有点远。"这一类的评论确实很多, 但是在富民的解释下,这些疑惑都一一化解。
华尔街日报体
华尔街日报体讲求报道首尾呼应,报道从
小故事或人物过渡到新闻主体后,开头的 人和事不可丢掉,在报道结尾又要重新引 出开头的人和事,形成一篇报道的完整性。
华尔街日报体结构图(钻石体)
1、开头 与新闻相关的小故事、人物
2、过渡 从小故事、人物过渡到 新闻主体
4、结尾 重引故事、人物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