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啉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解决了生产上的难题。因此,噻虫啉可以作为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措施进行进一步试验推广。
2)、初步确定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00倍和48%噻虫啉水悬浮剂2000倍作为林间喷雾的最 佳浓度.
噻虫啉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试验报告
作者: 作者单位: 熊惠龙, 温小遂 熊惠龙(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温小遂(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虫啉属内吸性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用量少、速效好、活性高、持效期长、对刺吸口器害虫有优异
的防效,对害虫不产生抗性,其在土壤中半衰期短,对鸟类、鱼和多种有益节肢动物安全。因此, 进行了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松褐天牛的飞机施药防治试验,评价该药剂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 果,为大规模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药械
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48%噻虫啉水悬浮剂均由江西省天人生态工业有
限责任公司提供;1%噻虫啉粉剂由黑龙江平山林药厂研制提供。 背负式弥雾喷粉机、工农36喷雾喷粉机均由山东省华盛机动喷雾机厂生产. 1.1.2、供试虫源 于3月底选择松褐天牛幼虫虫口密度大的枯死松树锯成木段置于养虫笼内。天牛成虫羽化出孔 后,将其置于养虫笼内,用新鲜松枝饲喂,备试验用。
表3、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药效
从表3可知,对喷洒噻虫啉粉剂21d后的松枝,天牛成虫取食后陆续出现死亡,在第7d全部 死亡:而取食未喷药的松枝,4 d后才出现1头死亡。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和48%噻虫啉水悬浮 剂没有试验。 表4、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药效
从表4可知,对林间喷涌48%噻虫啉水悬浮剂稀释1000倍、2000倍、3000倍28d后的松枝,天 牛成虫取食后在第6d全部死亡:对喷洒噻虫啉粉剂的松枝,天牛成虫取食后在第7d全部死亡;对 喷洒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8d后的松枝,天牛成虫取食后也先后在第5-10d全部死亡:而取食未 喷药的松枝,4 d后才出现1头死亡。这说明喷洒噻虫啉各种剂型及其不同稀释倍数在枝条上持续 药效可达28d以上。 但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的不同稀释倍数,毒死天牛成虫的速度有差异。对喷洒2%噻虫啉微胶 囊悬浮剂稀释100倍的松枝,天牛成虫取食后在第5d全部死亡,药效虽强:成虫取食稀释200倍 的松枝,在第7d全部死亡:取食400倍时,在第9d全部夕匕亡:取食600倍时,在第lOd全部死 亡。
噻虫啉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一松褐天牛试
验报告
熊惠龙 温小遂
国家林业局森林痛虫害防治总站
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害,具有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迅速、防治
难度大等特点。为了有效减缓松材线虫病扩散和蔓延速度,逐步达到有效控制的效果,我们加强松
材线虫传播媒介昆虫一一松褐天牛防治技术研究,采用了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该虫试验。噻
从表1可知,对林间喷洒噻虫啉各种剂型及其不同稀释倍数7d后的松枝,天牛成虫取食后大量 死亡,4d内全部死亡:而取食朱喷药的松枝,4 d后才出现1头死亡。 表2、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药效
从表2可知,对林间喷洒噻虫啉各种剂帮及其不同稀释倍数14d后的松枝,天牛成虫取食后也 在4d内全部死亡;而取食朱喷约的松枝,4 d后才出现1头夕匕亡。
虫12头(6旱6 6),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虫笼罩住。笼上都标有不同区号和笼号。每天统计天牛成虫 取食和死亡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药效
林间喷药第7d、第14d、第21 d、第28d、第35d后防治松褐天牛药效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4、表5. 表1、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药效
2)、诱木设置观察防治结束后,分别在防治区和对照区设胸径人小基本相等的诱木5株。每
根诱术间隔不小于200 m。防治试验后当年8月中旬,在每株诱术基部50 cm处开始向上调查1.5m 长度内的大牛刻槽数鼙,并折合每平方米的刻槽数量。 3)、松树枯死株数调夯10月底分别检查防治效果。清点试验区和对照区松树枯死株数,计算 林间相对防治效果。 1.2.2、噻虫啉水剂试验 试验地点和基本情况如上 设噻虫啉水剂防治试验地200亩,并划分为8个试验区,其中设1对照。于每1试验区选10株 供试松树,并Hj红漆标记。1个试验区为1个处理。5月20日,将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刺药液摇匀 后,兑清水配成100倍、200倍、400倍、600倍4种处理进行喷雾。将48%噻虫啉水悬浮剂药液 摇匀后,兑清水配成1000倍、2000倍、3000倍3种处理进行喷雾。每个处理之间的间隔保持50 m 以上的距离。分别在喷药后第7d、第14d、第21 d、第28d在供试松树接上健康活跃的松褐天牛成
2.2、噻虫啉粉剂试验区成虫诱捕情况
林间喷洒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后松褐大牛成虫种群动态变化见图1。
图l林间喷洒噻虫啉粉剂后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变化 由图1可知,在喷洒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林区,15个诱捕器为11.7头:对照区的5个诱捕器诱捕到成虫190头,平均每个诱捕器 成虫诱捕量为38头,是喷药区成虫诱捕量的3.25倍。
2.4、林间松树枯死情况调查
林间松树枯死情况见表6。 表6林间喷施噻虫啉粉剂防治效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面积喷洒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松材线虫病效果比较明显。尽管喷药 较迟,喷药区松林死亡率仅为0.338%,而对照区为0.845%;相对防治效果为印%。
72
3、初步结论
1)、噻虫啉防治松褐天牛高效,对环境友好,噻虫啉粉剂以及水剂的不同稀释倍数持效期均可 长达30天。特别是噻虫啉粉剂可用于机械喷粉,效率高。适用于水源缺乏,山高坡陡的条件下开展防
1.2、试验方法
1.2.1、噻虫啉粉剂试验 1.2.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置吉安县敦厚镇天华山马尾松纯林,面积约2100亩,20"--30年生,树高10----15 m左 右.林下植被丰富,2007年发生松材线虫病。 设噻虫啉粉剂防治试验地1330亩。5月20日用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和1%噻虫啉粉剂分别约喷 660亩,喷药前清理林下植被,分别用红漆标记马尾松10株。6月20日用1%噻虫啉微胶囊粉荆再 喷1次。分别于第1次喷药后第7d、第14d、第21 d、第28d在供试松树接上健康活跃的松褐天牛 成虫12头(6早6 6),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虫笼罩住,笼上都标有不同区号和笼号。每天统计天牛成虫 取食和死亡情况。对照区设770亩与试验区毗邻。 1.2.1.2、林问防治效果调查 1)、诱捕器调查防治前,在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试验区和对照区分别挂设15个和5个 诱捕器。每个诱捕器间隔不小于100 lU。防治后隔l星期观察诱集情况,并记录诱集量。
林间喷洒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后松墨天牛成虫刻槽情况见表5。 表5噻虫啉粉剂试验林区天牛刻槽变化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喷洒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的林区,松褐天牛成虫在诱本上平均每平方米的 刻槽数量为10.66个;而在对照区,平均每平方米的刻槽数量高达144.88个,是喷药区诱小刻槽数 量的13.59倍。
∞ 蚰 ∞ ∞ ∞ 簌饼霉熔 ∞ ∞ ∞

≯梦梦≯梦≯◇≯≯≯≯’
时阀
图2 松墨天牛种群动态曲线 由图1、图2可知: 4月23日为松褐天牛成虫诱捕始日,诱捕高峰出现在5月8日。7月9 日以后诱捕量较少。9月10日成虫又开始出现,但数量极低。结合诱木中成虫羽化的情况分析,这 时的成虫可能是第一代。
2.3、噻虫啉粉剂试验诱木设置观察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218546.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