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石龙乡鱼腥草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龙乡鱼腥草(折耳根)种植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实施单位:石龙乡人民政府
2012年2月20日
前言
围绕石龙乡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通过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带动石龙乡经济发展,并通过建设科技型鱼腥草种植示范基地,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
石龙乡广大贫困农户有强烈脱贫致富的愿望,种植鱼腥草的积极性髙。
为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优势,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乡政府组织项目区的农户进行鱼腥草的种植,为当地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条较好的途径。
根据石龙乡鱼腥草种植要求对项目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安排。
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项目名称:都匀市石龙乡鱼腥草种植产业化项目
项目规模:50亩
项目建设地点:都匀市石龙乡甲壤村。
项目实施单位:石龙乡人民政府
技术依托单位:
建设期限: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限12个月。
项目总投资10.8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项目补助资金5万元;自筹5.85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土壤肥沃,PH值中性,透水性较好,自然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十分适宜鱼腥草种植。
石龙乡从2011年开始引进种植鱼腥草,种植面积30亩,开展了引种试种、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在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发展鱼腥草种植的优势。
项目区位于石龙乡甲壤村、涉及农户50户203人,其中贫困户50户203人。
2011年甲壤村人均纯收入3771元。
(二)产业发展条件与现状
石龙乡有得天独厚的适宜鱼腥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
从全乡试种表明,石龙乡适宜种植鱼腥草,就石龙乡而言。
石龙乡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降雨量为1542mm,年平均气温20℃,无霜期达321天,海拔高度650-1230米,适宜鱼腥草种植。
近年来,石龙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把鱼腥草产业作为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加以培育。
通过政府支持、项目带动、资金补助和科技支撑等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和扶持当地农民发展鱼腥草生产,种植面积稳步增加,产量大幅提高,产值迅速增长,目前已经建立50亩鱼腥草种植科技示范基地1个,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石龙乡地处都匀市西南部,西面与贵定县铁厂乡、平塘县掌布乡接壤,北面与贵定县尧上乡接壤。
辖区内各村已通电、通简易公路。
乡镇已全部通电、通路、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信号已经全部覆盖;建有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及4所中小学校。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性质及实施单位
(一)产业发展项目
产业化发展项目由产业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
项目采取购苗定植方式实施。
项目名称:鱼腥草种植产业化扶贫项目;项目规模:50 亩。
项目性质:新建;实施单位:石龙乡政府。
辐射带动发展200亩。
三、项目建设标准及技术方案
(一)产业发展项目
严格禁止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氧化乐果等农业部明文规定不能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采用生态型、生物型和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型农药。
施用的肥料,主要为无污染的有机肥、农家肥,化肥为无害、低残留、对土壤无危害和无污染的化肥。
(二)鱼腥草标准化种植技术方案:
种植鱼腥草应选择有自然遮阴(半阴半阳)、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湿润保水的田块栽培。
前茬作物收获后,翻土深25—30厘米,每亩撒施腐熟肥5000—6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饼肥40—50公斤作基肥,耕细耙平土壤后,做成畦面宽约150厘米的高畦或平畦,在畦面按行株距30—40×8—10厘米埋栽种茎(地下茎)或定植壮苗。
也可采用高垄栽培,垄面宽40厘米左右,每垄埋栽种茎(或栽植壮苗)2行,行株距25—30×5—8厘米。
四、项目投资概算
(一)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10.85万元.项目总投资及分项投资构成如下:
鱼腥草产业化扶贫项目投资10.8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项目补助资金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85万元。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0.8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项目补助资金5万元;自筹5.85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详见附表)。
鱼腥草种植项目投资概算表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产业发展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2012年1月,完成项目实施宣传动员工作,核心区于选地、整地,种子预订;
2、2012年1-2月,落实种植地点和农户名单,与农户签订回收协议;
3、2012年3月—2012年5月完成鱼腥草核心区移栽定植;
4、2012年5-2013年2月进行核心区田间管理和技术培训工作;
5、2013年2月—3月开展鱼腥草采收工作;
6、2013年3月,组织验收;。
六、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措施
1、建立工作机构
(1)石龙乡2012年鱼腥草种植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韦佑明(石龙乡乡长)
副组长:高尚印(石龙乡分管副乡长)
成员:陈勇(乡农技站站长)
蒙廷江(甲壤村支书)
吴书秀(甲壤村主任)
潘应仙(乡农技站农经员)
(2)项目实施技术小组:
组长:高尚印(石龙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副组长:陈勇(石龙乡农推站站长)
成员:潘应仙(石龙乡农经员)
实施技术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培训、技术承包服务等其他技术性工作。
结合本地实际,把加快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的一件大事,纳入议事日程,政府将把现代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工作目标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制定和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支持我乡农业产业发展。
2、健全工作机制
为确保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设立项目联席会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相关各部门参加的联席会,通报项目实施情况、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监察、财政、审计、扶贫等部门对资金使用不定期进
行督察、检查,对违反扶贫资金使用的要进行责任追究。
3、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项目的宏观指导、调控和管理。
通过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对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建设内容与规模、资金投入、管理方式、扶持政策、管护制度等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实施与管理的积极性,发挥贫困农户参与项目实施的主体作用;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省、州对项目批复的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实施地点、补助标准实施鱼腥草种植项目;把握财政扶贫资金投向和产业化扶贫原则,瞄准贫困农户群体,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发挥项目实施示范户的引领带动作用,确保财政扶贫补助资金采购农用物资85%以上投放到项目实施贫困农户;切实依法保障农户生产经营中的合法权益。
(二)技术保障措施
1、技术支撑
以我乡农技站为主力,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为依托。
确保种植成功。
2、技术培训
针对种植农户产前、产中、产后技术薄弱的情况,由我乡农技站和企业组织技术人员在项目实施地点开展6-8期培训及不定期的田间指导,重点进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项环节,确保群众增产增收。
(三)项目管理措施
1、项目管理
(1)完善项目管理。
按照国家和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公告制、参与式扶贫制、标志标牌制、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评估验收制、档案资料建立健全制,实行项目中期绩效评估与后期竣工自查验收,把绩效考评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兑现奖罚。
(2)为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项目建设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到村到组、到户。
同时,全面落实项目建设质量的终身责任制度,严格把好项目建设质量关,确保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3)根据项目要求,石龙乡成立了相应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管理,负责土地落实,方案制定、技术培训。
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记载、计划统计、项目验收和材料总结等日常工作;并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目标和责任明确到人,逐村、逐组、逐户狠抓落实,并实行项目建设公示制,项目法人制、合同制和报帐制。
(4)强化项目档案管理。
石龙乡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工作。
向主
管部门汇报工作和资金使用报表。
编制项目建设财务决算报表及有关验收资料的编写上报。
2、资金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财农〔2001〕93号《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省政府办公厅黔府办发〔2007〕103《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督管理意见的通知》,省财政厅财农〔2005〕280号《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责任制、严格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制、资金使用审计制,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
项目实施单位要实行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会计凭证和相关资料要单独装订、完善保存,并自觉授受监察、审计、财政、扶贫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和检查。
一是成立项目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对资金实行审核制度,专款专用,由专人负责,项目资金专用帐户设在市财政局,辅助帐户设在项目实施乡镇,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拨款。
二是坚持专款专用,决不挪为它用。
三是严把资金支出审批关,坚持主管领导一支笔审批制。
四是加强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实行会计监督制度。
五是建立专款专用帐目,实行报帐制。
六是建立台帐登记制,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
七是项目建设完成后,按规定编制各种决算报表,报送有关部门进行项目资金审计。
(2)切实做好项目农户建档工作,认真记录农户项目物资领用情况、项目执行情况及效益情况。
(3)物资保管、发放按照有关财务报帐制要求,专人负责,帐册清楚、册实清楚,帐册规范、准确。
(四)服务体系措施
1、金融服务体系
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同时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成与本地企业进行合作经营的投资者,政府通过整合农发、扶贫、发改、科技、林业、农业等部门相关资金,用于鱼腥草规范化生产、引种试验示范、技术应用与推广、技术培训等。
为确保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农户利益不受损害,投资者在石龙乡的鱼腥草种植生产基地建设,所选择种植的鱼腥草品种必须经种植示范成功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同时享受各种优惠扶持。
在扶贫资金方面,通过小额扶贫到户贷款贴息项目,对实施鱼腥草种植的农户给予扶持,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我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2、市场服务体系
我市依靠市场带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带农户的产业链条,加强产业关联度建设,建立农户与市场、专业合作社与市场、龙头企业与市场、农户与示
范户、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户与市场等利益连接机制和技术、信息、市场服务体系。
(五)体制机制措施
建立健全农户与经济合作组织、示范户、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有偿无息使用机制,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封闭运行,建立产业化扶贫发展基金,实现财政扶贫资金滚动使用、永续利用,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为产业化扶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七、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鱼腥草种植一年后,一亩可产鱼腥草600公斤,按目前保护价(7元/公斤)产值为4200元,扣除生产成本1700元,亩收入2500元。
50亩鱼腥草总产值21万元,毛利12.5万元。
预计种植农户户均增收2500余元。
(二)扶贫效益
项目实施可吸纳农户及贫困户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并辐射带动项目区及周边贫困村3个村发展鱼腥草种植,预计直接受益贫困农户70余户、32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600余元,使50户贫困户通过种植鱼腥草脱贫致富。
(三)社会效益
按优质鱼腥草规范化管理标准施行,推动了广大农民学习新技术、运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订单生产也有效地保护了项目区农民和龙头企业的利益。
(四)生态效益
中药材项目区的建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护了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满足了市场供需,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
石龙乡人民政府
2012年2月20日。